一种电声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3729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声转换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声转换装置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声转环装置的膜片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声转换装置的膜片组件,振动片与膜片框是分体式设计,两者连接处需要通过胶水粘合,这种结构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分两次装入材料,首先装入振动片,然后再装入框,工时较长;振动片和膜片框连接处通过胶水连接,而胶水的固化需要烘烤,增加额外工时;振动片和膜片框连接处的胶水量的多少决定了振动片和膜片框的连接质量,若胶水量过少,振板在震动时易与膜片框脱离,若胶水量过多,容易与其他部件干涉,或者造成劲度过大,振动片难以震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声转换装置,其采用结构简单的膜片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声转换装置,包括壳体、连接杆以及位于所述壳体中的通过连接杆相连接的马达组件和膜片组件,所述膜片组件包括膜片和振动片,所述膜片的边缘和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连接,所述膜片上设有朝向所述壳体的内顶部的凸起,所述振动片的一面贴合在所述膜片的表面,所述振动片的另一面朝向所述壳体的内顶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的横截面为U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的整体形状为U型,所述振动片位于U型凸起内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膜片的材质具有弹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出音口,所述出音口与所述凸起的U型底部相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膜片为聚氨酯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振动片和所述膜片热压粘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膜片和所述壳体通过胶水粘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膜片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连接杆的直径,所述连接杆穿设在所述通孔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马达组件包括电枢、线圈、磁铁框以及位于所述磁铁框中的两块磁铁,所述两块磁铁不接触,所述磁铁框与所述壳体的内底部连接,所述电枢的一端与所述磁铁框的外表面连接,所述电枢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线圈位于两块磁铁之间,所述电枢位于两块所述磁铁的一端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振动片连接。

其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直接将膜片粘贴在壳体的内侧壁上,不使用膜片框,简化制作过程,降低了生产成本;将振动片朝向壳体放置,使膜片对振动片具有支撑作用,使振动片在震动时不易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电声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膜片组件与部分壳体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膜片组件与部分壳体的侧视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应用于电声转换装置的膜片组件。如图1所示,该电声转换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位于壳体1中的通过连接杆4连接的膜片组件2和马达组件3。

壳体1为立方体状,壳体1设有用于容纳膜片组件2和马达组件3的腔体。壳体1上开设有出音口11,出音口11位于膜片组件2与壳体1的内顶部之间。

如图2-3所示,膜片组件2包括膜片21和振动片22。振动片22的一面贴合在膜片21的表面。振动片22和膜片21热压粘合,使得振动片22和膜片21连接的较为牢度。膜片21上设有通孔23,通孔23的孔径大于连接杆4的直径,连接杆4在通孔23中可以自由地上下移动,使马达组件3能够通过连接杆4带动振动片22的振动。用于制作膜片21的材质为具有弹性的材质。在该实施例中,膜片21为聚氨酯膜,弹性较好,利于振动片22的震动。振动片22的另一面朝向壳体1的内顶部,膜片21的边缘和壳体1的内侧壁粘贴连接。直接将膜片21粘贴在壳体1的内侧壁上,不使用膜片框,简化制作过程,降低了生产成本;将振动片22朝向壳体1的内顶部放置,使膜片21对振动片22具有支撑作用,使振动片22在震动时不易脱落。膜片21和壳体1通过胶水粘合。由此确保膜片21保持较好的弹性。膜片21上设有朝向壳体1的内顶部的凸起211。凸起211的横截面也为U型,有助于增大振动片22的振动幅度。凸起211的整体形状为U型。振动片22位于U型凸起211的内侧,U型凸起211包围在振动片22的外围。尽量增大振动片22与膜片21贴合的面积。壳体1上开设有出音口11,出音口11与凸起211的U型底部相对。将振动片3振动产生的能量辐射通过出音口11进行传递。

继续如图1所示,马达组件3包括线圈31、电枢32、磁铁框33和两块磁铁34。磁铁框33内设有两块磁铁34,两块磁铁34分别位于磁铁框33的内顶部和内底部,两块磁铁34不接触。线圈31和磁铁框33连接,磁铁框33与壳体1的内底部连接。电枢32的一端和磁体框33的外表面连接,电枢32的另一端穿过线圈31位于两块磁铁34之间。电枢32与两块磁铁34不接触。电枢32位于两块磁铁34之间的一端的端部设有连接块321,连接杆4的一端与连接块321连接,连接杆4的另一端与振动片22连接。

马达组件3的线圈31通电后,将电枢32电磁化,在磁铁34的作用下,电枢32产生振动,通过连接杆4带动膜片组件2的振动片22震动从而形成能量辐射,形成的能量辐射通过出音口11进行传递。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