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FPC及具有该触控FPC的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0167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触控FPC及具有该触控FPC的手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FPC及具有该触控FPC的手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晶显示触控FPC如图1所示,包括接线区2a、走线区1a、弯折区4a和元件区3a,所述走线区1a和元件区3a通过弯折区4a相连,所述走线区1a仅分布在弯折区4a的上侧,所述弯折区4a为细条状以方便弯折。所述触控FPC可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等液晶显示设备上,图2、图3给出了现有的触控FPC安装在手机上的结构示意图,现有的触控FPC的弯折起始位是由触控FPC的外形决定的,即弯折区4a设置在哪里,哪里才可以进行弯折。

随着多点触控等触控技术的发展,使得触控FPC的走线越来越复杂,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客户对触控FPC的整体宽度B又有严格的要求,即不能超出客户所要求的宽度,因此使得弯折区4a和走线区1a一般为双层线路结构,而双层线路通常需要在走线区1a和元件区3a上设置过孔5a,从而导致走线区1a的线路更加复杂。当客户要求触控FPC的整体宽度B较小时,走线区的宽度B1由于功能实现的需求不能被减小,只能通过减小弯折区的宽度B2得以实现;或者在触控FPC的整体宽度B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要求更加复杂的触控功能时,需要增大触控FPC走线区的宽度B1以获得更大的走线空间,结果同样会导致弯折区宽度B2的减小;当弯折区4a的宽度B2过小时,由于弯折区4a和走线区1a为双层线路结构,厚度较大,导致弯折区4a很难被弯折、甚至无法弯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整体宽度要求较小或走线更加复杂时仍能可靠弯折的触控FPC。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触控FPC,包括走线区和元件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区包括分布于元件区上侧的第一区和分布于元件区至少一个边侧的第二区,所述走线区的第二区和/或元件区上设有若干过孔,用于将双层线路移至走线区的第二区和/或元件区,而使走线区的第一区形成单层线路以方便弯折。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触控FPC取消了弯折区,而是设置走线区分布于元件区的上侧和至少一个边侧,使得走线空间大大增加;再加上过孔避开走线区的第一区,而设置在走线区的第二区和/或元件区上,使得走线区的第一区可形成单层线路,该单层线路的区域均可用于弯折;由于走线空间的大幅度增加可使第一区的宽度不会过小,从而可在触控FPC整体宽度要求较小或走线更加复杂时仍能保证足够的弯折宽度以使弯折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区分布在元件区的一侧。该设置可使走线区的走线更加方便,更易于在走线区的第一区形成单层线路。

作为优选,还包括与元件区相连的焊点区,所述走线区的第二区的宽度小于元件区的宽度,所述焊点区设置在第二区的同一侧且位于第二区的下方,所述焊点区的底部低于或持平于元件区的底部。该设置可使触控FPC的宽度和长度均尽可能小,结构更加紧凑。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触控FPC在整体宽度要求较小或走线更加复杂时仍能可靠弯折的手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手机,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上述触控FPC。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手机的触控FPC取消了弯折区,而是设置走线区分布于元件区的上侧和至少一个边侧,使得走线空间大大增加;再加上过孔避开走线区的第一区,而设置在走线区的第二区和/或元件区上,使得走线区的第一区可形成单层线路,该单层线路的区域均可用于弯折;由于走线空间的大幅度增加可使第一区的宽度不会过小,从而可在触控FPC整体宽度要求较小或走线更加复杂时仍能可靠弯折。

作为优选,还包括胶框,所述胶框的底部设有用于容纳触控FPC上部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使触控FPC下部伸出的开口,所述走线区的第一区至少有一部分位于开口以下。该设置可使触控FPC与胶框的配合更加紧凑,并且可使走线区的第一区能被可靠弯折。

作为优选,所述走线区的第一区位于开口以下的部分至少有一侧相比靠近第一区且位于第一区以下的部分向内缩进。该设置可方便识别走线区可弯折的部分。

作为优选,所述触控FPC的上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凸耳用于将触控FPC卡在凹槽内。该设置可使触控FPC能可靠定位,从而可使触控FPC的下部能弯折到准确的位置。

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在触控FPC背面的显示FPC,所述触控FPC与显示FPC之间通过粘合剂粘合用于实现同轴弯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触控FPC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触控FPC未经弯折时安装在手机上的正视图;

图3为现有触控FPC经弯折后安装在手机上的侧视图;

图4为实施例1中触控FPC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触控FPC未经弯折时安装在手机上的正视图;

图6为实施例2中触控FPC经弯折后安装在手机上的侧视图;

图7为实施例2中触控FPC和显示FPC未经弯折时安装在手机上的正视图;

图8为实施例2中触控FPC和显示FPC经弯折后安装在手机上的背视图;

现有技术图中:1a-走线区,2a-接线区,3a-元件区,4a-弯折区,5a-过孔,6a-开口处,7a-LCD,8a-胶框,B-触控FPC的整体宽度,B1-走线区的宽度,B2-弯折区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图中:1-走线区,2-接线区,3-元件区,4-第一区,5-第二区,6-过孔,7-焊点区,8-手机,9-触控FPC,10-胶框,11-凹槽,12-开口,13-缩进,14-凸耳,15-LCD,16-显示FPC,17-粘合剂,A-触控FPC的整体宽度,A1-第一区的宽度,A2-第二区的宽度,A3-元件区的宽度,A4-弯折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4所示,一种触控FPC,包括接线区2、走线区1和元件区3,所述走线区1包括分布于元件区3上侧的第一区4和分布于元件区3至少一个边侧的第二区5,本实施例中设置走线区1的第二区5仅分布于元件区3的左侧,当然分布于元件区3的右侧或两侧都是可以的,所述走线区1的第二区5和/或元件区3上设有若干过孔6,用于将双层线路移至走线区1的第二区5和/或元件区3,而使走线区1的第一区4形成单层线路以方便弯折,还包括与元件区3相连的焊点区7,所述走线区1的第二区5的宽度A2小于元件区3的宽度A3,所述焊点区7设置在第二区5的同一侧且位于第二区5的下方,所述焊点区7的底部低于或持平于元件区3的底部,这样使触控FPC的宽度和长度均尽可能小,结构更加紧凑。

本实用新型触控FPC设置走线区1分布于元件区3的上侧和至少一个边侧,使得走线空间大大增加;再加上过孔6避开走线区1的第一区4,而设置在走线区1的第二区5和/或元件区3上,使得走线区1的第一区4可形成单层线路,该单层线路的区域均可用于弯折;由于走线空间的大幅度增加可使第一区4的宽度A1不会过小,从而可在触控FPC整体宽度A要求较小或走线更加复杂时仍能保证足够的弯折宽度以使弯折可靠。

实施例2:

如图5、图6所示,还提供一种手机8,所述手机8具有实施例1中所述的触控FPC9,还包括胶框10,所述胶框10为现有技术,用于支撑LCD15和设置在LCD15背面的背光模组,所述胶框10的底部设有用于容纳触控FPC9上部的凹槽11,可使触控FPC9与胶框10的配合更加紧凑,所述凹槽11的底部设有使触控FPC9下部伸出的开口12,所述凹槽11和开口12同样用于容纳背光FPC,图中未给出示意,所述走线区1的第一区4至少有一部分位于开口12以下,可使走线区1的第一区4能被可靠弯折,这里通过对照图2和图5可以看到,现有的触控FPC由于受限于触控FPC的外形,即受限于弯折区4a的位置,导致在胶框8a的开口6a处,即靠近LCD7a处不能进行弯折,而需要在距离开口6a以下一段距离处才可以被弯折,而本实施例中的触控FPC9由于整个走线区1的第一区4均可以被弯折,因此在开口12处即靠近LCD15处即可开始弯折,显然弯折宽度A4相比现有触控FPC的弯折区的宽度B2增加了,并且不受触控FPC9外形的限制,所述走线区1的第一区4位于开口12以下的部分至少有一侧相比靠近第一区4且位于第一区4以下的部分向内缩进13,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区4的右侧相比元件区3向内缩进,当然也可设置第一区4的左侧相比第二区5向内缩进,或者第一区4的左右两侧均向内缩进,可方便识别走线区1可弯折的部分,所述触控FPC9的上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凸耳14用于将触控FPC9卡在凹槽11内,可使触控FPC9能可靠定位,从而可使触控FPC9的下部能弯折到准确的位置,以方便准确地将焊点区7焊接到指定的位置,如图7、图8所示,还包括设置在触控FPC9背面的显示FPC16,所述触控FPC9与显示FPC16之间通过粘合剂17粘合用于实现同轴弯折,所述粘合剂17例如双面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