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有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09854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内置有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无线头戴式耳机,更详细地,涉及可适用高容量的电池来延长使用时间的内置有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尤其,可输出音频的电子产品随着技术的发达而逐渐小型化,这些电子产品与多种形态的音频输出设备相连接。尤其,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以mp3再生器为代表的音频输出电子产品的功能被合并到智能手机内,随着无线通信的可靠性和简便性的凸显,最近,可与利用多种形态的无线通信技术的音频输出设备相连接。

提出了可提高外部噪声的减弱性的多种形态的如上所述的音频输出设备。其中,大部分使用以插入于使用人员的耳孔的方式使用的入耳式耳机,但是,由于使用人员的耳孔直径不一样,因而为了感受合适的佩戴感,入耳式耳机存在需要购买额外的耳塞来使用等的繁琐,当长期使用时,具有引起耳朵疼痛等的问题。

最近,随着为了可提高隔音性而在覆盖整个耳朵的耳罩(headset)适用蓝牙(bluetooth)等的无线通信技术再次受到关注。

蓝牙信号可无方向(directionlessly)地传输,并可同时处理声音及数据。并且,1个蓝牙设备可与1个或1个以上的多个装置相匹配来使用,具有不受信号传输角度(signaltransmisionangle)的限制而可通过贯通壁(wall)来交换信号的优点。

为了使用这种蓝牙装置,需要用于驱动蓝牙芯片的电路部及电源部,利用普通电池来接收电源。此时,电池可使用普通干电池,但是最近,大多使用可充电的电池,以能够提高使用人员的便利性。

通常,这种电池内置于构成耳罩的外壳内部。由此,需要用于收容上述电池的空间,为了实现高容量的电池,构成耳罩的外壳的尺寸只能增加,以能够内置大尺寸的电池,重量随着电池容量的增加而增加,从而导致使用上的不便。

尤其,相对于以往的耳机,耳罩需要驱动扬声器单元,因而需要更大的耗电。由此,若利用安装于外壳内部的尺寸受限的电池,则存在使用时间短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发明考虑到如上所述的缺点而提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内置有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在头带部内置柔性电池来供给追加电源,从而可大大延长使用时间。

并且,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内置有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当柔性电池被用作主电池时,无需在耳罩部设置用于内置电池的额外的空间,因此,可通过减少耳罩部的尺寸及厚度来呈现多种设计,并可减少耳罩部的重量。

并且,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内置有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可通过无线方式简单地对柔性电池进行再次充电。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的内置有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即,上述内置有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包括:头带部;一对耳罩部,具有通过接收无线传输的音频信号来向外部输出的扬声器单元,并与上述头带部相连接;以及柔性电池,内置于上述头带部,以可向上述耳罩部侧供电。

并且,上述头带部包括:框架,呈一侧开口的带状;以及罩部件,用于覆盖上述框架,上述柔性电池可介于上述框架与罩部件之间。

并且,上述柔性电池可分别配置于上述框架的上部侧和下部侧。

并且,在上述一对耳罩部中的一侧可内置有电路部,上述电路部包括通过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来传输或接收上述音频信号的通信部。

并且,在上述一对耳罩部中的一侧可内置有用于向上述电路部提供驱动电源的电池。

并且,上述柔性电池可通过包含银(ag)纳米成分的线材固定于上述头带部。

并且,上述内置有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可包括无线电接收用天线,上述无线电接收用天线用于接收从外部的充电设备传输的无线电信号,以可对上述柔性电池的电源进行充电。

并且,上述无线电接收用天线可配置于上述头带部及耳罩部中的一侧。

并且,在上述无线电接收用天线的一侧可配置有用于屏蔽磁场的屏蔽片。

并且,上述屏蔽片可以为非晶质合金及纳米结晶粒合金的带状片、铁素体片及聚合物片中的一种。

并且,上述屏蔽片可被分成多个细片,相邻的多个细片可部分绝缘或全部绝缘,各个细片可以为非定型。

并且,上述柔性电池包括:电极组装体,包括阳极、阴极及分离膜;以及包装材料,用于对上述电极组装体和电解液一同进行密封,上述包装材料及电极组装体分别具有当弯曲时用于收缩及松弛的图案,形成于上述包装材料及电极组装体的图案可相互一致。

并且,上述图案可遍及上述柔性电池的总长度形成,或者部分地形成。

并且,上述分离膜可包括:无纺布层;以及纳米纤维网层,含有层叠于上述无纺布层的一面或两面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通过内置于头带部的柔性电池向耳罩供给追加电源,从而可大大增加耳罩的使用时间。

并且,在本发明中,当柔性电池被用作主电池时,可在耳罩部省略用于内置电池的额外的空间,从而可通过减少耳罩部的尺寸及厚度来呈现多种设计,并可减少耳罩部的重量。

并且,在本发明中,通过无线电接收用天线以无线方式对柔性电池进行充电,因而无需设置额外的外部端子,从而可事先防止异物通过外部端子流入或被汗等浸水等诸多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内置有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的图。

图2为示出内置于图1的主要结构的图。

图3为示出在本发明的内置有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中,无线电接收用天线包含于头带部侧的情况的图。

图4为图3的主视图。

图5为简要示出在本发明的内置有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中内置于耳罩部的电路部的具体结构的图。

图6为示出适用于本发明的内置有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的屏蔽片的一种形态的图。

图7为示出在本发明的内置有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中柔性电池分别层叠于框架的上部面和下部面的形态的图。

图8为示出在本发明的内置有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中无线电接收用天线包含于耳罩部的情况的例示图。

图9为示出适用于本发明的内置有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的柔性电池的图。

图10为示出在图9中形成于包装材料及电极组装体的图案的多种形态的简图。

图11至图14为在适用于本发明的内置有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的柔性电池中示出图案的多种形状的简图。

图15为在适用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内置有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的柔性电池中示出具体结构的放大剖视图。

图16a至图16d为示出适用于本发明的内置有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的线材的多种形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使得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简单地实施本发明。本发明可体现为多种不同的形态,并不局限于在此所说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为了明确说明本发明,省略了与说明无关的部分,在说明书全文中,对相同或类似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图1、图3、图7及图8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内置有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100、100'、200、300包括耳罩部110a、110b及柔性电池130。

上述耳罩部110a、110b通过输出从外部设备无线传输的音频信号来使使用人员可听到上述音频信号。

如上所述的耳罩部110a、110b可设置成一对,以在佩戴时,分别与使用人员的两侧耳朵相接触,由皮革或布等柔韧的材质形成的罩部件118能够以包围外壳112的外部面的方式设置于一面,以可提高佩戴感。

此时,在上述耳罩部110a、110b中,在上述外壳112的内部内置有将从外部设备接收的音频信号向外部输出并再生的扬声器单元114,并内置有电路部116,上述电路部116包括用于通过与外部设备的无线传输或接收来接收上述音频信号的通信部116a。

其中,上述外部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或便携式媒体再生器(pmp)、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还可以为音响等音响设备。并且,通过上述通信部116a的通信方式可以为蓝牙、紫蜂通信方式或近距离无线(nfc)通信方式。

并且,虽未图示,但在上述耳罩部110a、110b的一侧设置有可输入使用人员的声音的麦克风(未图示),从而可将通过上述麦克风输入的使用人员的声音信号向外部设备侧传输。

此时,在上述一对耳罩部110a、110b中的至少一侧可设置有多个功能按钮119,上述功能按钮119用于执行接通/关闭电源的电源开关、音量调整、选曲等多种功能。其中,选曲方式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即,单击、双击或三击按钮来向下一曲移动或向上一曲移动或跳过一曲以上。

同时,上述功能按钮119可通过普通的微型开关类型来实现,可根据需求,采用可点击的滚轮按键来可通过滚动轮的动作增大或减小音量,也可通过点击的动作来执行多种功能。

上述电路部116可安装有从外部设备接收无线传输的音频信号来通过扬声器单元114输出上述音频信号的多种电路。

作为一例,如图5所示,上述电路部116可包括:通信部116a,用于接收从外部设备无线传输的音频信号;转换部116b,将通过通信部116a接收的音频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以及放大部116c,通过对在转换部116b被转换为电信号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来向扬声器单元114侧传输。

其中,再生并输出上述音频信号的扬声器单元114可均设置于一对耳罩部110a、110b,上述电路部116可均设置于一对耳罩部110a、110b,还可仅设置于一侧110b。

此时,在上述一对耳罩部中的一侧110b可内置有用于驱动上述电路部116的电池111。这种电池111与上述电路部116电连接,从而向上述电路部116侧供电。

同时,在上述耳罩部110b内置有电池111的情况下,上述电路部116可包括用于对上述电池111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路。在此情况下,在上述耳罩部110b单独设置有与上述电路部116电连接的充电端口113,可利用通过上述充电端口113向外部供给的电源来直接对上述电池111进行充电。其中,上述充电端口113可以为通用串行总线(usb)类型,也可同时执行用于对上述电池111进行充电的充电端子作用和输入、输出数据的数据端子作用。

如上所述的扬声器单元114及电路部116具有普通的结构,因此,将省略详细说明。

上述头带部120用于使使用人员佩戴于头部侧来使上述一对耳罩部110a、110b位于使用人员的耳朵。

这种头带部120包括一侧开口的带状的框架122,上述框架122的两端部侧可分别与上述一对耳罩部110a、110b相连接。由此,若使用人员佩戴本发明的无线头戴式耳机100、100'、200、300,则上述头带部120包围使用人员的头部,与头带部120的两端部侧相连接的一对耳罩部110a、110b可位于使用人员的耳朵。

其中,在上述头带部120中,由皮革或布、硅等软质材质形成的罩部件126可覆盖上述框架122,以在佩戴时可提高使用人员的佩戴感。

同时,在上述框架122中,与上述一对耳罩部110a、110b相连接的两端部侧可调节长度,以在佩戴时,能够以符合使用人员的方式调节总长度。

此时,在适用于本发明的头带部120可内置有用于向上述耳罩部110a、110b侧供电的柔性电池130。

即,在本发明的内置有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100、100'、200、300中,通过在上述头带部120内置至少1个柔性电池130来向耳罩部110b侧供电,从而可延长整体使用时间。

其中,在上述耳罩部110b内置有额外的电池111的情况下,上述柔性电池130可起到用于辅助上述电池111的辅助电池的作用,还可起到向上述耳罩部110b供电的主电池的作用。

作为一例,当上述柔性电池130被用作向耳罩部110b供电的主电池时,在上述耳罩部110b侧可省略用于向上述耳罩部110b供电的电池111。

由此,上述耳罩部110b无需用于配置电池111的空间,因此,能够以与上述电池111的尺寸相应地减小耳罩部110b的尺寸及厚度。由此,可对适用于本发明的耳罩部110b进行多种设计,随着电池111被去除,还可减少耳罩部110b的重量。

同时,随着在上述头带部120侧内置有执行作为主电池或辅助电池的功能的柔性电池130,相对于仅在耳罩部110b内置电池的以往的情况,使电池的容量增加相当于上述柔性电池130的容量,从而可大大延长使用时间。

如上所述的柔性电池130可配置于上述框架122的至少一面,也可与内置于上述耳罩部110b的电路部116直接连接,还可借助内置于上述头带部120的额外的电路部124与上述电路部116电连接。

此时,上述电路部116、124能够以安装有有线充电电路和/或无线充电电路的形态设置于电路基板,并可包括电力转换部(未图示),上述电力转换部(未图示)在使从上述柔性电池130接收的输出电压下降到适当的电压后,输出经过下降的电压。

并且,上述电路部116、124可包括通过向上述柔性电池130侧传递从外部接收的电源来对上述柔性电池130进行再次充电的充电电路。此时,在上述柔性电池130利用从外部供给的电源进行再次充电的情况下,上述电路部116、124可包括用于提高充电效率的多种电路,还可包括用于在对上述柔性电池130进行充电时防止过充电的保护电路。

其中,在上述电路部116、124分别设置于耳罩部110b及头带部120的情况下,内置于上述头带部120的电路部124借助电缆128与内置于上述耳罩部110b的电路部116电连接,从而可向耳罩部110b侧供给从上述柔性电池130接收的电源。

如上所述的柔性电池130可具有与上述头带部120的总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具有长度小于上述头带部120的总长度的多个柔性电池130可呈相互串联的形态。

并且,上述柔性电池130仅可设置于上述框架122的一面(参照图2至图4),也可均设置于上述框架122的两侧(参照图7)。

其中,分别配置于上述框架122的上部面和下部面的多个柔性电池130可与上述电路部116、124串联或并联。

由此,在本发明的头戴式耳机200中,多个柔性电池130内置于头带部120,从而可使电池的总容量进一步增加相当于柔性电池130的数量。

上述柔性电池130用于可向耳罩部110a、110b侧供给被存储的电源来延长上述电路部116的驱动时间,如图9所示,包括包装材料131及电极组装体135。

上述包装材料131由具有规定面积的板状部件形成,通过在内部收容上述电极组装体135及电解液来从外力保护上述电极组装体135。

为此,上述包装材料131可包括一对第一包装材料131a及第二包装材料131b,沿着边缘通过粘结剂被密封,从而防止收容于内部的上述电解液及电极组装体135向外部露出,并防止电解液向外部露出。

即,如图9所示,上述包装材料131可包括:收容部132,用于在内部收容上述电极组装体135及电解液;以及密封部133,以防止上述电极组装体135及电解液沿着上述收容部132的边缘向外部泄漏的方式被密封。

在这种包装材料131中,在上述第一包装材料131a及第二包装材料131b由2个部件形成后,相接触的密封部133可通过粘结剂被密封,也可在由1个部件形成,且沿着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对折后,相接触的剩余密封部133通过粘结剂被密封。

此时,如图10所示,可在上述包装材料131的至少一面设置有用于在弯曲时收缩及松弛的图案134。

在这种图案134中,峰部和谷部可沿着上述包装材料131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反复排列。

具体说明如下,上述图案134的峰部及谷部可与平行于上述包装材料131的宽度方向的直线平行(参照图10a及图10c)或相对于平行于上述包装材料131的宽度方向的直线以规定角度倾斜(参照图10b),可呈由以与平行于上述包装材料131的宽度方向的直线平行的方式形成的图案和以相对于平行于上述包装材料131的宽度方向的直线以规定角度倾斜的方式形成的图案相互组合的形态(参照图10d)。

同时,在上述图案134的峰部及谷部中,相邻的峰部及谷部可具有相同的间隔(参照图10a及图10b),相邻的峰部或谷部也可具有不同的间隔,也可呈由相同的间隔和不同的间隔组合的形态(参照图10c)。

由此,适用于本发明的柔性电池130在弯曲时可通过上述图案134容易执行相对于长度方向的收缩及松弛。

由此,即使在上述包装材料131执行反复弯曲,也可通过抵消包装材料131本身的变形量或使变形量最小化来减少施加于包装材料131的疲劳度,不仅如此,还可通过防止配置于上述包装材料131内部的电极组装体135的变形或使变形量最小化,从而可保护电极组装体135。

由此,即使本发明的头戴式耳机内置于在使用上述柔性电池130的过程中反复变形的头带部120,也可通过上述图案134来防止电池的性能。

如上所述的图案134可形成于上述包装材料131的整个表面或表面的一部分,可遍及上述包装材料131的总长度形成,也可仅遍及部分长度局部地形成。

如图15所示,上述电极组装体135作为在上述包装材料131的内部与电解液一同被密封,包括阳极136、阴极138及分离膜137,可呈阳极136及阴极138通过配置于上述阳极136与阴极138之间的分离膜137被分离的形态。

此时,上述阳极136包括阳极集电体136a及阳极活性物质136b,上述阴极138包括阴极集电体138a及阴极活性物质138b,上述阳极或阴极中的至少一种可与上述分离膜137形成为一体。

其中,在上述阴极集电体138a及阳极集电体136a分别形成有从本体分别延伸的阴极端子138c及阳极端子136c。如上所述的阳极端子136c及阴极端子138c可与上述电路部116、124电连接。

另一方面,上述分离膜137可包括无纺布层137a及层叠于上述无纺布层的一面或两面的纳米纤维网层137b。

其中,上述纳米纤维网层137b可以为包含选自聚丙烯腈纳米纤维(polyacrylonitrile)及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fluoride)纳米纤维中的一种以上的纳米纤维。

优选地,当形成上述纳米纤维网层137b时,为了确保放射性及形成均匀的气孔,可以仅由聚丙烯腈纳米纤维来形成。而且,上述纳米纤维网层137b的上述聚丙烯腈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可以为0.1~2μm,优选地,可以为0.1~1.0μm。

若上述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小于0.1μm,则存在分离膜无法充分地确保耐热性的问题,若大于2μm,则虽然分离膜的机械强度优秀,但是分离膜的弹性力反而有可能下降。

并且,形成上述无纺布层137a的无纺布可使用选自纤维素、醋酸纤维素,聚乙烯醇(pva,polyvinylalcohol)、聚砜(polysulfone)、聚酰亚胺(polyimide)、聚醚酰亚胺(polyetherimide)、聚酰胺(polyamide)、聚环氧乙烷(peo,polyethyleneoxide)、聚乙烯(pe,polyethylene)、聚丙烯(pp,polypropylen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氨酯(pu,polyurethan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polymethylmethacrylate)及聚丙烯腈中的一种以上。

其中,上述无纺布层还可包含无机添加剂,上述无机添加剂可包含选自sio、sno、sno2、pbo2、zno、p2o5、cuo、moo、v2o5、b2o3、si3n4、ceo2、mn3o4、sn2p2o7、sn2b2o5、sn2bpo6、tio2、batio3、li2o、lif、lioh、li3n、bao、na2o、li2co3、caco3、lialo2、sio2、al2o3及聚四氟乙烯(ptfe)中的一种以上。

而且,作为上述无机添加剂的无机物粒子的平均粒子可以为10~50nm,优选地,可以为10~30nm,更优选地,可以为10~20nm。同时,上述分离膜的平均厚度可以为10~131μm,优选地,可以为10~50μm。

若分离膜的平均厚度小于10μm,则分离膜变得很薄,从而可能无法从电池的反复弯曲和/或展开中确保分离膜的长期耐久性,若大于131μm,则不利于柔性电池的薄化,因此,具有上述范围内的平均厚度为宜。

而且,上述无纺布层的平均厚度为10~30μm,优选地,形成为15~30μm,上述纳米纤维网层具有1~5μm的平均厚度为宜。

同时,上述阳极集电体和/或阴极集电体可由薄型的金属箔形成,呈具有规定长度的带状,可由通过铜、铝、不锈钢、镍、钛、铬、锰、铁、钴、铅、钼、钨、银、金及它们的组合制备的金属箔形成。

上述阳极活性物质包含能够以可逆性的方式嵌入及脱嵌锂离子的阳极活性物质,作为这种阳极活性物质的代表例,可使用licoo2、linio2、limno2、limn2o4或lini1-x-ycoxmyo2(0≤x≤1,0≤y≤1,0≤x+y≤1,m为al、sr、mg、la等金属)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但是,在本发明中,除上述阳极活性物质之外,还可使用其他种类的阳极活性物质。

而且,上述阴极活性物质138b包含可嵌入及脱嵌锂离子的阴极活性物质,这种阴极活性物质138b可选自由结晶质或非晶质的碳、碳纤维或碳复合物的碳类阴极活性物质、锡氧化物、它们的锂化物、锂、锂合金及它们的混合物组成的组中。但是,本发明的种类并不局限于上述阴极活性物质。

另一方面,上述阳极活性物质136b及阴极活性物质138b可含有聚四氟乙烯(ptfe,polytetrafluoroethylene)成分,以从阳极集电体136a或阴极集电体138a防止剥离,并防止阳极活性物质层及阴极活性物质层的裂纹。

此时,上述电极组装体135可呈柔韧的板状,但与上述包装材料131相同地,为了弯曲时的收缩及松弛,也可具有与形成于上述包装材料131的图案134相同的图案139。

即,为了弯曲时的收缩及松弛,形成上述电极组装体135的阳极136、阴极138及分离膜137可具有与形成于上述包装材料131的图案134相同的图案139。

其中,与形成于包装材料131的图案134相同地,形成于上述电极组装体135的图案139可平行于与宽度方向平行的直线(参照图10a),或者也能够以相对于平行于宽度方向的直线以规定角度倾斜的方式形成(参照图10b),或可呈由它们相互组合的形态(参照图10d)。

但是,在此阐明,只要形成于上述包装材料131的图案134和形成于上述电极组装体135的图案139相互一致就无妨。

同时,如图11至图14所示,在上述图案134、139中,峰部和谷部能够以连续或非连续的方式形成,峰部和谷部的截面可以呈选自直线图案、棱镜图案、半圆图案、水波纹图案、多边形图案及它们的混合图案中的一种以上的图案。

由此,即使头带部120在携带或使用过程中被弯曲或折弯,内置于上述头带部120的柔性电池130也可通过用于收缩及松弛的图案134、139以与头带部120相同的方式弯曲,从而防止内置于上述头带部120的柔性电池130因弯曲而受损或破损,由此可防止电池性能下降。

另一方面,内置于上述头带部120的柔性电池130可通过线材160与上述框架122形成为一体。

即,如图2至图4所示,上述线材160将配置于上述框架122的至少一侧的柔性电池130与框架122一同同时缠绕,从而可以不使用额外的粘结剂,使上述柔性电池130及框架122形成为一体。

这种线材160可遍及上述柔性电池130及框架122的总长度形成,或者部分地形成。

此时,上述线材160包含银(ag)纳米成分,从而可向柔性电池130赋予优秀的抗菌、灭菌、抗霉、除臭、阻隔水脉波及电磁波效果。

即,上述线材160可由99.99%纯度的纯银形成,可呈由包含铜等金属的银合金形成的银丝形态。

如图16a所示,如上所述的线材160可呈如下形态,即,由银丝161形成的一条线材160缠绕上述柔性电池130及框架122,也可由银丝161形成的多条线材160同时缠绕。

同时,如图16b所示,上述线材160'也可呈如下形态,即,将由银或银合金形成的1个或多个银丝161用作芯丝,在上述银丝161中,将由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形成的纤维丝用作卷绕丝162来沿着上述银丝161的长度方向缠绕上述卷绕丝162的股线的形态。

并且,如图16c所示,上述线材160"也可呈如下形态,即,在将由银或银合金形成的银丝161用作第一芯丝且将由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形成的纤维丝162用作第二芯丝来合股后,利用捻丝机捻丝并合股的股线163的形态。

进而,如图16d所示,上述线材260也可呈如下形态,即,将图16c的股线163用作芯丝,将由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中的一种形成的纤维丝用作卷绕丝164,并沿着上述股线163的长度方向缠绕上述卷绕丝164的形态。

即,上述线材可单独使用银丝,或者可使用由金属或非金属与上述银丝合股而成的股线,可由一条或多条形成。

其中,例如,上述天然纤维可以为由韩纸、聚乳酸(pla,polylacticacid:生物降解性纤维)、棉、麻、毛、绢中的一种形成的纤维,作为一例,上述合成纤维可使用由尼龙、聚酯类、聚氯乙烯类、聚丙烯腈类、聚酰胺类、聚烯烃类、聚氨酯类、聚氟乙烯类中的一种形成的纤维。

但是,在此阐明,上述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除如上所述的纤维材料以外还可使用公知的其他纤维。

另一方面,上述银纳米成分对人体无害且可控制650多种细菌或病毒、霉。即,银纳米成分可以为如下的半永久抗菌剂。即,附着于由细菌或病毒等形成的蛋白质半胱氨酸的-sh基来转换为硫化合物并抑制繁殖或附着于与氧起作用的酵素来起到促进氧化反应的催化剂作用,从而灭菌,即,以特殊形态作用于参与新陈代谢(消化、呼吸)的部分来发挥抗菌力。

另一方面,远红外线主要由太阳提供,但可通过组合多种矿物质来制备符合生物节奏的远红外线陶瓷,银(ag)中不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且远红外线放射率也高,并含有较多的银离子(三角离子)。

由此,在本发明的内置有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100、100'、200、300中,在上述线材160包含银纳米成分,因而通过放射远红外线及银离子来帮助人体的细胞活性化,并可使血液循环变得顺畅。

其中,相对于上述线材160的总重量,可包含1~20重量百分比的上述银纳米成分。并且,上述银纳米成分可包含银盐类(silversalts)、银纳米体(nanosilver)及银离子负载体(silverionexchangers)中的一种以上。

另一方面,内置于上述头带部120的柔性电池130可通过如上所述的充电端口113以有线方式进行充电,但还能够以无线充电方式进行再次充电。

为此,本发明的内置有柔性电池的无线头戴式耳机100'、200、300可包括至少1个无线电接收用天线144,从而以无线方式对上述柔性电池130进行再次充电。

此时,上述无线电接收用天线144可呈配置于上述头带部120侧的形态(参照图3及图4),还可呈配置于上述耳罩部110b侧的形态(参照图8),可与如上所述的电路部116、124电连接。

其中,上述无线电接收用天线144通过从外部充电设备接收以规定频带传输的无线电信号来生产对上述柔性电池130进行再次充电的电力。此时,上述无线电接收用天线144可利用磁感应方式,还可利用磁共振方式。

如上所述的无线电接收用天线144可呈沿着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卷绕的线圈形态,也可在电路基板142的一面蚀刻铜箔等金属箔或通过使用导电性墨水来形成图案。

此时,上述无线电接收用天线144可内置于上述头带部120或耳罩部110b,可呈附着于上述头带部120或耳罩部110b的一侧来通过额外的保护膜保护的形态。

同时,当上述无线电接收用天线144形成于电路基板142的一面且在上述头带部120侧设置有额外的电路部124时,上述电路基板142可与形成上述电路部124的电路基板形成为一体,也可分别由额外的部件形成。

同时,虽未图示,但本发明的头戴式耳机100'、200、300还可包括起到与上述无线电接收用天线144互不相同的作用的其他天线。作为一例,还可包括用于近距离通信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用天线,还可包括磁性安全传输(mst)用天线。

另一方面,在附图中,在上述无线电接收用天线144配置于上述耳罩部110b侧的情况下,内置于罩部件118,但并不局限于此,还可配置于外壳112的内侧,还可配置于罩部件118与外壳112之间,在此阐明,考虑到与上述扬声器单元114的配置关系,可适当地进行变更。

同时,上述电路部116、124可根据上述柔性电池130及无线电接收用天线144的配置关系呈合并成1个的形态,还可呈单独分离的形态。但是,在此阐明,若呈与如上所述的柔性电池130及无线电接收用天线144电连接的形态,则可根据设计条件变更为多种形态。

在上述无线电接收用天线144的一面可配置有用于屏蔽在上述无线电接收用天线144中产生的磁场的屏蔽片150,从而提高无线充电效率。

这种屏蔽片150可由具有规定面积的板状部件形成,由具有磁性的材质形成来起到通过屏蔽在上述无线电接收用天线144中产生的磁场来向所需要的方向集束的作用,可由公知的多种材质形成。

作为一例,上述屏蔽片可使用包含非晶质合金及纳米结晶粒合金中的一种以上的带状片、铁素体片或聚合物片等。

优选地,可使用可实现薄型化且高投资率的带状片。

其中,上述铁素体片可以为mn-zn铁素体或ni-zn铁素体,上述非晶质合金或纳米晶粒合金可使用fe类或co类磁性合金。

同时,上述屏蔽片150经过碎片处理来分离成多个细片,以能够抑制涡电流的产生,多个细片可在相邻的细片之间以全部绝缘或部分绝缘,上述多个细片的尺寸可以为1μm~3mm,可以为非定型。

同时,上述屏蔽片150可呈由多个片以多层层叠的形态,以可提高投资率(参照图6)。

作为一例,在上述屏蔽片150中,包含非晶质合金及纳米结晶粒合金中的一种以上的带状片151、152、153可设置有多个,各个带状片可借助粘结层154来以多层层叠而成,各个带状片151、152、153可分离成多个细片。

同时,上述多个细片可在相邻的多个细片之间整体绝缘或部分绝缘,各个细片能够以非定型的方式随机形成。此时,上述粘结层154可包含非导电性成分,还一部分或全部通过渗透于相邻的多个细片之间来起到绝缘相邻的多个细片的作用。

其中,上述粘结层可以为无基材类型的粘结剂或在膜形态基材的一面或两面涂敷粘结剂的基材类型,在上述屏蔽片150的上部面和下部面可附着有用于保护上述屏蔽片150的额外的保护膜155。

如上所述的屏蔽片150具有公知的结构,因此,将省略详细说明,在此阐明,可使用公知的被用作屏蔽片的所有屏蔽片。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思想并不局限于在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实施例,理解本发明思想的普通技术人员可在相同思想的范围内通过结构要素的附加、变更、删除、追加等来简单地提出其他实施例,但这也属于本发明的思想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