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传导助听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1115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传导助听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助听器,特别是一种骨传导助听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骨锚助听器是一种基于骨传导理论的助听器,其分为体外的语音处理器和植入患者头部的植入体两个部分,骨锚助听器使用人的颅骨作为声音传输入内耳的通路,对于患有传导性耳聋的患者,骨锚助听器绕过患者的外耳和中耳,通过金属植入体把声音直接传输到患者正常的耳蜗;对于单侧耳聋的患者,骨锚助听器把声音通过颅骨从患者失聪的一层传到正常的一侧。大多数的骨锚助听器都包括一个通过手术植入患者头骨的钛杆或钛板,这个钛杆或钛板有一个小接头露出患者皮肤,用于安装骨锚助听器的语音处理器。声音处理器通过接头把声音振动传到植入体,从而带动颅骨和内耳,刺激内耳神经,实现患者复听。骨锚助听器设备可以通过使用微型FM接收机或者蓝牙设备的方式连接到FM系统或智能设备上。

骨传导磁性助听器通过磁吸附力把语音处理器固定在患者的头部。磁吸附力是由语音处理器和植入在患者头皮下部、头骨上部的植入体内的磁性元件产生的。体外语音处理器的电磁振子产生声音信号。该信号通过患者头皮传递至装有植入体的头骨部分,然后通过头骨传入患者耳蜗。语音处理器使用一个或多个麦克风采集环境声音信号,从而控制电磁振子产生语音信号。

当前市场上最流行的骨传导助听器类型是科利耳和奥迪康公司的BAHA骨锚式助听器,骨锚式助听器需要在患者头部由较大螺丝固定一个骨锚式植入体。骨锚植入体一部分是植入人体的,而另一部分是露出患者皮肤的,骨锚式助听器的体外语音处理器通过各种连接件与植入体露出体外的部分相连,从而把声音振动传输到患者头部。尽管骨锚式助听器的市场占有率很大,而且销售时间很长,它仍然存在很多缺点,尤其是会导致患者额头骨或头部组织的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骨愈合不良、慢性感染、骨裂、皮肤红肿、皮瓣坏死、皮肤增生、伤口裂开及持续疼痛等。鉴于骨锚式助听器的上述不良影响,需要设计一种具有患者植入手术创口小,术后痊愈速度快,无暴露创口等优点的骨传导助听器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骨传导助听连接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传导助听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体外语音处理器,体外语音处理器包括机壳、带有磁铁和线圈的电磁骨导振子、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电池、磁性垫片和微型麦克风,磁性垫片与磁性植入体相互磁性吸附连接,电磁骨导振子、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电池、微型麦克风均置于所述机壳内,电磁骨导振子与磁性垫片通过金属片连接,电磁骨导振子、微型麦克风分别与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电性连接。

对于本发明的一种优化,骨传导助听连接结构包括植入皮肤下且通过骨螺丝与人体颅骨连接的磁性植入体,体外语音处理器通过磁性垫片与磁性植入体磁性连接。

对于本发明的一种优化,骨传导助听连接结构还包括骨锚植入体,所述骨锚植入体的一端为植入皮肤下且与人体颅骨连接的骨锚、以及自骨锚延伸出穿出皮肤外的骨锚挂杆,所述体外语音处理器通过连接适配器与骨锚挂杆连接。

对于本发明的一种优化,所述骨锚挂杆的端部设有嵌槽或连接头,连接适配器的一端为助听连接端,其另一端为适配连接端,适配连接端上设有与嵌槽匹配连接的嵌入头或设有与连接头匹配连接的连接嵌套,所述体外语音处理器与助听连接端连接。

对于本发明的一种优化,所述助听连接端为磁性连接端,所述所述体外语音处理器与助听连接端磁性连接。

对于本发明的一种优化,所述机壳设置有与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电性连接的加速度计,其安装靠近机壳内微型麦克风一侧。

对于本发明的一种优化,所述体外语音处理器矩形或圆柱形,所述磁性垫片的上端设有矩形或圆柱形的嵌槽,体外语音处理器连接于嵌槽内。

对于本发明的一种优化,磁性垫片内嵌槽下端两侧嵌入连接有磁铁,且所述磁铁为外侧一端设有向上延伸段,该延伸段位于嵌槽的两侧的磁铁安置槽内。

对于本发明的一种优化,磁性垫片朝向磁性植入体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定制隔膜。

对于本发明的一种优化,骨锚植入体外涂覆有羟磷灰石涂层,涂层中含有成分银和银合金。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利用磁性垫片与磁性植入体的磁铁阵列的磁力把体外语音处理器固定在患者头部,患者可以根据磁性植入体阵列的形状调整体外语音处理器的位置;与传统的骨锚式助听器相比,这种听力系统的植入体更薄、植入创伤小、对头骨的破坏程度小;同时这种听力系统不需要穿皮装置把体外语音处理器固定在患者头部,从而避免穿皮导致的皮肤感染、红肿、组织增生等问题,提高患者的使用舒适度;而且可以多元化设计连接适配器的结构,从而可适用于不同型号或类型的助听器,即患者可以使用这些连接适配器来连接不同厂家提供的骨锚式助听设备和磁性骨传导助听设备;并且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磁性垫片的形状、磁铁阵列、极性组合进行定制,更好地契合患者的头部情况;体外语音处理器内设置测量振子输出机械振动的加速度计,使得体外语音处理器带有反馈控制功能,从而主动地从麦克风收集的信号中消除机械振动造成的噪声,也就是使用加速度计的输出信号主动削减噪声;患者可以使用这些磁性垫片调整固定体外语音处理器的磁场强度,调节磁性垫片内磁铁与头部磁性植入体之间的距离,改善体外设备与头部皮肤的接触效果;而定制隔膜的设计,其目的在于可以根据患者头部及皮肤的形状特征,特制一种能够贴合该形状特征的隔膜,从而增加患者舒适度;体外语音处理器连接于磁性垫片的嵌槽内以及磁性垫片内磁铁的结构设计,其目的在于能够更加有效地将体外语音处理器与磁性垫片连接结合。

附图说明

图1骨传导助听连接结构的A结构示意图。

图2是骨传导助听连接结构的B结构示意图。

图3是骨锚挂杆端部嵌槽与设有嵌入头连接适配器连接示意图。

图4是骨锚挂杆端部连接头与设有连接嵌套的连接适配器连接示意图。

图5是体外语音处理器与磁性垫片分解示意图。

图6是磁性垫片上隔膜设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6。一种骨传导助听连接结构,包括体外语音处理器10,体外语音处理器10包括机壳107、带有磁铁和线圈的电磁骨导振子25、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80、电池95、磁性垫片50和微型麦克风85,磁性垫片50与磁性植入体20相互磁性吸附连接,电磁骨导振子25、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80、电池95、微型麦克风85均置于所述机壳107内,电磁骨导振子25与磁性垫片50通过金属片40连接,电磁骨导振子25、微型麦克风85分别与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80电性连接。数字信号处理芯片80及其他元器件均集成于机壳107内设置的电路板上。

参照图1-4。所述骨传导助听连接结构包括骨锚植入体,所述骨锚植入体的一端为植入皮肤75下且与人体颅骨70连接的骨锚15、以及自骨锚15延伸出穿出皮肤75外的骨锚挂杆19,所述体外语音处理器10通过连接适配器21与骨锚挂杆19连接。骨锚植入体外涂覆有羟磷灰石涂层,羟磷灰石涂层带有基因生长因子,羟磷灰石涂层中包含银或银合金,从每个人实现灭菌功能。

参照图3、4。骨锚挂杆19的端部设有嵌槽221或连接头222,连接适配器21的一端为助听连接端211,其另一端为适配连接端,适配连接端上设有与嵌槽221匹配连接的嵌入头212a或设有与连接头222匹配连接的连接嵌套212b,所述体外语音处理器10与助听连接端211连接。所述助听连接端211为磁性连接端,所述所述体外语音处理器10与助听连接端211磁性连接。

参照图1和2。所述机壳107设置有与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80电性连接的加速度计11,其安装靠近机壳107内微型麦克风85一侧。测量整个系统的振动,特别是电磁骨导振子25,从而把机械元件产生的不良信号从放大的信号中减去,减小反馈信号;这个操作可以在数字信号处理芯片80中完成,或者使用独立的反馈通路和设备;同样类似的机制包括实现主动噪声消除的自适应反馈控制和数字滤波算法、方法和设备。

参照图5。所述体外语音处理器10矩形或圆柱形,所述磁性垫片50的上端设有矩形或圆柱形的嵌槽501,体外语音处理器10连接于嵌槽501内。磁性垫片50内嵌槽501下端两侧嵌入连接有磁铁55,且所述磁铁55为外侧一端设有向上延伸段551,该延伸段551位于嵌槽501的两侧壁的磁铁安置槽502内。磁铁55距离颅骨70的距离是可以设计调整的,从而可以通过调整该距离来调整磁场强度。

参照图6。磁性垫片50朝向磁性植入体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定制隔膜52。磁性垫片50的表面通过一层柔软的中间物接触患者,而磁性垫片50和中间物之间使用液体或者不可压缩明胶填充,这种中间物可以提供足够的缓冲使患者在承受正常磁附着力的情况下仍能感到舒适,同时中间物和液体、或明胶可以有效地把垫片50上的振动传输给患者。或者,一个1-3mm厚的薄片也可以作为磁性垫片50底部的中间物。该中间物也可以提前组装或粘在磁性垫片50的底部,金属薄片可以使用一个保护胶带保护,并在磁性垫片50使用前撕掉。磁性垫片50被安放在患者头部安装有磁性植入体60的地方,这种薄片与患者的骨骼相贴合,并可以在几分钟内塑料化分解固定在患者头部。这种薄片可以包括两层,比如两层可愈合具有生物适应性的环氧树脂。

需要理解到的是:本实施例虽然对本发明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是这些说明,只是对本发明的简单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发明实质精神内的发明创造,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