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手机套与手机防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2466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防盗手机套与手机防盗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盗手机套与手机防盗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必备品。并且,一些质量好的手机的价格普遍较高,比如苹果或者三星手机,这些手机也成为不法分子想要盗窃的主要目标,这也是导致目前手机盗窃案件不断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

据调查显示,大多数的手机盗窃案件发生在人群拥挤的时间段内,比如大家拥挤着上公交的时候或者在火车站的时候。由于在人群拥挤的时候用户的注意力没有在手机上,所以往往会在不知不觉间被不法分子盗取了手机。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盗手机套与手机防盗系统,以实现防止手机被不法分子盗取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盗手机套,所述防盗手机套包括盖体、壳体以及防盗装置,所述壳体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与大小与一手机的大小匹配,所述盖体的其中一个边沿与所述壳体的其中一个边沿转动连接,所述盖体的其它边沿均与所述壳体的其它边沿可拆卸连接,所述防盗装置包括处理器、压力传感器、第一开关、无线通信模块以及电源,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开关、所述处理器以及所述电源依次电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壳体设置有夹层,所述处理器、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以及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夹层内,所述第一开关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壳体连接并用于检测所述壳体的压力信号,并将所述压力信号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压力信号后生成报警信号并将所述报警信号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所述手机。

进一步地,所述防盗装置还包括GPS定位模块与第二开关,所述GPS定位模块与所述第二开关均设置于所述夹层内,所述第二开关分别与所述GPS定位模块、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接收一智能终端发出的开启信号,且在接收到所述开启信号后控制所述第二开关闭合,所述GPS定位模块用于采集所述手机所处的当前位置信息,并将所述当前位置信息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后,将所述当前位置信息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所述智能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防盗装置还包括一开关锁,所述开关锁包括锁扣与锁孔,所述锁扣设置于所述盖体,所述锁孔设置于壳体,且所述锁扣与所述锁孔相对设置,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通过所述锁扣、锁孔实现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锁为电子锁,所述防盗装置还包括一指纹获取模块,所述指纹获取模块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指纹获取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并将所述指纹信息发送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指纹信息后,将所述指纹信息与预存储的指纹信息比对,若一致,则控制所述电子锁打开。

进一步地,所述指纹获取模块设置于所述盖体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防盗装置还布置有状态变化唤醒电路,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状态变化唤醒电路以及所述处理器依次电连接,所述状态变化唤醒电路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状态变化唤醒电路以及所述处理器集成于一系统单芯片,所述系统单芯片置于所述夹层内。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USB接口,所述电源为可充电电池,所述USB接口与所述可充电电池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在所述夹层位置设置有多个散热孔。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手机防盗系统,包括手机与防盗手机套,所述防盗手机套包括盖体、壳体以及防盗装置,所述壳体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与大小与一手机的大小匹配,所述盖体的其中一个边沿与所述壳体的其中一个边沿转动连接,所述盖体的其它边沿均与所述壳体的其它边沿可拆卸连接,所述防盗装置包括处理器、压力传感器、第一开关、无线通信模块以及电源,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开关、所述处理器以及所述电源依次电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壳体设置有夹层,所述处理器、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以及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夹层内,所述第一开关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壳体连接并用于检测所述壳体的压力信号,并将所述压力信号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压力信号后生成报警信号并将所述报警信号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所述手机置于所述防盗手机套内,所述防盗手机套用于向所述手机发送所述报警信号,所述手机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报警信号后发出报警声及产生振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盗手机套与手机防盗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盗手机套与手机防盗系统,该防盗手机套包括有防盗装置,该防盗装置包括有处理器、压力传感器、第一开关、无线通信模块以及电源,该压力传感器、该第一开关、该处理器以及该电源依次电连接,并且该无线通信模块与该处理器电连接。当用户在拥挤或者其它的一些情况下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手机时,不法分子可能会乘机盗取用户的手机。当不法分子通过手或利用其它的工具(如镊子)接触到手机时,会对防盗手机套产生压力,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到防盗手机套上的压力信号,并将该压力信号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在接收到该压力信号后会产生报警信号,并将该报警信号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手机,手机在接收到该报警信号后会产生振动并且发出报警声,从而提醒用户手机存在被盗的风险。使用户能够及时作出反应,从而有效地避免手机被窃取的情况产生。不仅如此,由于该防盗装置设置有第一开关,所以用户自己在使用手机时可以断开该第一开关,使防盗装置处于非工作状态,在不使用时,可以闭合该第一开关,使防盗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从而使防盗手机套处于预警状态,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防盗手机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防盗装置的电路连接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防盗手机套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手机防盗系统的交互示意图。

标号:100-防盗手机套;101-壳体;102-盖体;103-开关锁;1031-锁扣;1032-锁孔;1041-压力传感器;1042-第一开关;1043-状态变化唤醒电路;1044-处理器;1045-无线通信模块;1046-电源;1047-USB接口;1048-第二开关;1049-GPS定位模块;1050-指纹获取模块;1051-电子锁;105-散热孔;106-系统单芯片;200-手机防盗系统;201-手机;202-网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盗手机套100,该防盗手机套100包括盖体102、壳体101、开关锁103以及防盗装置(图中未标出)。盖体102的其中一个边沿与壳体101的其中一个边沿转动连接,盖体102的其它边沿均与壳体101的其它边沿均设置有开关锁103,盖体102与壳体101通过开关锁103实现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开关锁103包括锁扣1031与锁孔1032,锁扣1031设置于所述盖体102,所述锁孔1032设置于壳体101,且锁扣1031与锁孔1032相对设置,盖体102与壳体101通过锁扣1031、锁孔1032实现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为了更方便地放置手机,壳体101设有凹槽,该凹槽的形状与大小与用户的手机的大小匹配,并且,壳体101的形状与大小也与用户的手机的大小匹配,使得用户的手机刚好放置于防盗手机套100内。当用户想要使用手机时,只需要打开开关锁103,即可使用手机。

请参阅图2,防盗装置包括处理器1044、压力传感器1041、第一开关1042、状态变化唤醒电路1043、无线通信模块1045、电源1046以及USB接口1047,其中,压力传感器1041、第一开关1042、状态变化唤醒电路1043、处理器1044、电源1046以及USB接口1047依次电连接,无线通信模块1045与处理器1044电连接,状态变化唤醒电路1043与电源1046电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1设置有夹层,处理器1044、无线通信模块1045、所述电源1046以及压力传感器1041均设置于夹层内。压力传感器1041与壳体101、盖体102连接并用于检测壳体101与盖体102的压力信号,并将该压力信号发送至处理器1044,进一步地,也可以将压力传感器1041设置于壳体101上。处理器1044用于在接收到压力信号后生成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号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045发送至手机。下面将举例说明该防盗装置的具体工作原理。

当用户在等公交或处于其它拥挤的地方时,由于用户往往注意力不会在手机上,所以很容易给不法分子提供盗取手机的机会。当不法分子想要盗取手机时,会用手或借助于工具(如镊子)盗取用户兜里的手机,由于用户的手机置于本实施例提供的防盗手机套100内,所以不法分子的手或工具首先会触碰到防盗手机套100,并给防盗手机套100的壳体101或盖体102施加压力,从而使防盗手机套100的壳体101上产生压力信号。此时,压力传感器1041能够检测到壳体101或盖体102上的压力信号,并将该压力信号传输至处理器1044,当处理器1044接收到压力信号后,会立即生成报警信号,并将报警信号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045发送至用户的手机,从而使用户的手机作出相应的报警反应,提示用户手机存在被盗的风险,使用户能够及时制止不法分子的盗窃行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模块1045会与用户的手机预先建立通信连接,从而使用户的手机能够接收由防盗手机套100发出的报警信号。不仅如此,由于用户只需要在不使用手机时开启防盗手机套100的防盗功能,而在自己使用时,需要关闭防盗功能,否则手机会一直作出相应的报警反应,影响用户的体验感。有鉴于此,防盗装置设置了第一开关1042,第一开关1042设置于壳体101的一侧。当用户想要自己使用手机时,可以断开第一开关1042,使防盗装置不再工作;当用户需要挤公交或处于其他可能会丢失手机的情况下时,则可以闭合第一开关1042,使该防盗装置工作,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达到节能的目的,设置了状态变化唤醒电路1043,当压力传感器1041检测到压力信号后,状态变化唤醒电路1043会唤醒处理器1044,使防盗装置工作,其余情况时,处理器1044则处于休眠状态,从而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不仅如此,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连接更加简单方便以及使防盗装置的体积更小,将无线通信模块1045、状态变化唤醒电路1043以及处理器1044集成于一系统单芯片106,无需安装外围的电路和元器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底,并且,该系统单芯片106也设置于夹层内。

为了实现电源1046的循环利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源1046为可充电电池,壳体101的一侧设置有USB接口1047,USB接口1047与该可充电电池电连接,并且,为了进一步方便用户充电,该USB接口1047设置为与手机USB充电接口大小与形状完全相同,从而使用户在为手机充电完成后可直接将充电器插入该防盗手机套100的USB接口1047,使用户操作方便。

不仅如此,防盗装置还包括GPS定位模块1049与第二开关1048,无线通信模块1045、处理器1044、第二开关1048以及GPS定位模块1049依次电连接。处理器1044还用于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045接收一智能终端发出的开启信号,且在接收到开启信号后生成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二开关1048,并控制所述第二开关1048闭合,GPS定位模块1049用于采集手机所处的当前位置信息,并将当前位置信息传输至处理器1044,处理器1044还用于在接收到当前位置信息后,将当前位置信息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045发送至该智能终端。

由于用户在自己使用完手机后可以会忘记闭合第一开关1042,导致防盗装置没有工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手机即使被盗,用户也可能不会知道,当发现时不法分子可能早已远离。根据调查显示,不法分子在盗取手机后,会第一时间将手机关机,一方面,用户可能会拨打自己的手机;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大多数智能手机都自带有GPS定位系统,用户可能通过该GPS定位系统自动定位找到手机,警察甚至可以直接通过该GPS定位系统对不法分子实施抓捕。一旦不法分子将盗取到的手机关机,用户将无法再拨通自己的电话以及通过该GPS定位系统找到自己的手机。有鉴于此,本实施例提供的防盗手机套100也设置GPS定位模块1049,GPS定位模块1049也设置于夹层内。

当不法分子窃取手机并将手机关机后,由于防盗手机套100的内的电源1046无法关闭,所以可通过防盗手机套100的GPS定位模块1049对手机进行定位。用户只需将无线通信模块1045预先与除用户手机外的另一智能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如平板电脑,并且,为了达到节能的目的设置了第二开关1048,第二开关1048也设置于夹层内,在用户没有丢失手机时,第二开关1048处于断开状态。当用户发现手机丢失时,可通过该智能终端向防盗手机套100发送开启信号,无线通信模块1045在接收该智能终端发出的开启信号后,将该开启信号传输至处理器1044,处理器1044在接收到开启信号后会生成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二开关1048,并控制所述第二开关1048闭合,在第二开关1048闭合后,GPS定位模块1049即可将采集到的手机所处的当前位置信息传输至处理器1044,处理器1044还用于在接收到当前位置信息后,将当前位置信息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045发送至该智能终端,从而实现了通过该智能终端对用户丢失的手机进行定位,从而便于对用户丢失的手机进行追回。

进一步地,由于不法分子在盗取手机后,可能会使防盗手机套100与手机分离,从而使用户最终定位到的只有防盗手机套100。有鉴于此,本实施例提供的防盗手机套100还包括指纹获取模块1050,用于使壳体101与盖体102实现可拆卸连接的开关锁103为电子锁1051。该指纹获取模块1050、处理器1044以及电子锁1051依次电连接,指纹获取模块1050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并将该指纹信息发送至处理器1044,处理器1044还用于在接收到指纹信息后,将指纹信息与预存储的指纹信息比对,若一致,则控制电子锁1051打开。

具体地,为了方便用户,指纹获取模块1050设置于所述盖体102的表面。预存储的指纹信息为用户设置的自己的指纹信息,当用户不需要使用手机时,直接将盖体102盖合于壳体101上,电子锁1051将自动闭合,盖体102与壳体101紧密连接,手机完全置于防盗手机套100内。当用户需要使用手机时,可将手指放置于指纹获取模块1050处,当指纹获取模块1050获取到用户的指纹信息以后,将该指纹信息传输至处理器1044,处理器1044将该指纹信息与预存储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若比对结果一致,则控制电子锁1051开启,若比对结果不一致,则无法使电子锁1051打开。

当不法分子盗取了用户的手机后,由于手机完全处于防盗手机套100内,且防盗手机套100需要通过指纹信息比对正确后才能打开,所以不法分子无法使防盗手机套100与手机分离。即使通过其他方式打开电子锁1051,也需要一定的时间,用户可在这段时间内设法追回手机。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由于防盗装置工作时均会产生热量,所以在本实施例中,防盗手机套100设置有多个散热孔105,该散热孔105设置于壳体101上的夹层位置,防盗装置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通过散热孔105顺利排出。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手机防盗系统200,该手机防盗系统200包括防盗手机套100与手机201,手机201置于防盗手机套100内,防盗手机套100与手机201通过网络202无线通信连接。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防盗手机套100,其基本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上述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上述的实施例中相应内容。该防盗手机套100能够将报警信号发送给手机201,手机201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发出报警声以及产生振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盗手机套与手机防盗系统,该防盗手机套包括有防盗装置,该防盗装置包括有处理器、压力传感器、第一开关、无线通信模块以及电源,该压力传感器、该第一开关、该处理器以及该电源依次电连接,并且该无线通信模块与该处理器电连接。当用户在拥挤或者其它的一些情况下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手机时,不法分子可能会乘机盗取用户的手机。当不法分子通过手或利用其它的工具(如镊子)接触到手机时,会对防盗手机套产生压力,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到防盗手机套上的压力信号,并将该压力信号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在接收到该压力信号后会产生报警信号,并将该报警信号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至手机,手机在接收到该报警信号后会产生振动并且发出报警声,从而提醒用户手机存在被盗的风险。使用户能够及时作出反应,从而有效地避免手机被窃取的情况产生。不仅如此,由于该防盗装置设置有第一开关,所以用户自己在使用手机时可以断开该第一开关,在不使用时,可以闭合该第一开关,使手机处于预警状态,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