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导音道的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0177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扬声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导音道的扬声器。



背景技术:

音响作为现代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品,现有技术中关于音响的技术文献也较多,例如申请号为201520584597.9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音响,在壳体前侧面上设有控制面板和音响本体,其中控制面板在音响本体上方;在壳体上表面正中央设有拾音麦克;在壳体的四个侧面上方设有围绕其一周的LED显示灯;在壳体后侧面设有USB接口、电脑接口和电源线接口;在音响的壳体内部设有电路板、蓄电池和数据存储卡;LED显示灯、控制面板、音响本体、蓄电池、数据存储卡、电脑接口、USB接口、拾音麦克分别与电路板连接;电源线接口与蓄电池连接。

申请号为20160535005.9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音响,包括壳体和与该壳体连接的挂带,壳体上设有滑槽,所述挂带上设有卡扣,卡扣可卡入到滑槽内并沿滑槽滑动;卡扣设于挂带的一端,挂带的另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滑槽包括槽体和槽口,槽体的宽度大于槽口的宽度;卡扣包括用于伸入到槽体内的卡头,以及连接卡头和挂带的连接柱;卡头采用宽度大于槽口的卡接部,使得卡头伸进槽体内后不会滑出;卡接部的横截面为矩形或椭圆形;还包括设置在音响壳体上,用于容置挂带的容置槽;挂带的厚度与容置槽的深度相当,容置槽的宽度与所述挂带的宽度相当;滑槽设置容置槽内,且与容置槽同轴设置;滑槽有数个,且数个滑槽独立且同轴设置;容置槽的边角为圆角,挂带的边角与容置槽的边角相适配;挂带为硅胶材质。

申请号为201520466090.3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音响,音响包括:底座和设置底座上的扬声器组件和显示组件;扬声器组件和显示组件转动连接;其中,扬声器组件与显示组件相对转动时,能够改变扬声器组件的出声方向与显示组件的显示方向之间的夹角;扬声器组件和显示组件能够拼接成一个长方体结构;扬声器组件和显示组件在拼接平面转动连接,扬声器组件和显示组件中的至少一个组件能够绕垂直拼接平面的轴线旋转;扬声器组件上设置有扬声器网罩;扬声器组件上设置有无源辐射器透气网罩;底座为四棱台,四棱台的下底与显示组件接合,下底为四棱台两个底面中面积较大的底面;扬声器组件的外壳和显示组件的外壳均为一体化结构的金属外壳;显示组件的金属外壳上设置有开口,开口处镶嵌有塑料挡板;底座上设置有防滑硅胶垫。

现有的音响都配设有低音扬声器和高中音扬声器,低音扬声器和高中音扬声器都配设有单独的导音道,然而这种单独的导音道结构设计不适用于尺寸较小的音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单独导音道结构设计并不适合的尺寸较小的音响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带有导音道的扬声器,能够满足尺寸较小的音响的需求。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有导音道的扬声器,包括导音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音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内壳体经连接板连接在外壳体的内部,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均包括前端呈喇叭状的前声道和尾端呈渐开线状的后声道,所述内壳体的后声道的端部安装有中高音扬声器,所述外壳体的后声道的端部安装有低音扬声器,所述内壳体的后声道的端部安装有用于覆盖中高音扬声器的圆弧盖。

所述连接板的两端设置有弧形导板。

所述外壳体的后声道包括相互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声道和第二后声道,所述第二后声道分别连接在外壳体的第一后声道和外壳体的前声道之间;靠近第一后声道的第二后声道的端面与内壳体的后声道的端面在同一平面上。

所述外壳体的第一后声道和第二后声道经法兰连接在一起。

所述外壳体的第一后声道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与第二后声道相互卡合的台阶,所述台阶处配设有密封垫片。

所述内壳体的直径为对应的外壳体的直径的一半。

所述外壳体的前声道的端部延伸出内壳体的前声道的端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导音道的扬声器,包括导音道,所述导音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内壳体经连接板连接在外壳体的内部,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均包括前端呈喇叭状的前声道和尾端呈渐开线状的后声道,所述内壳体的后声道的端部安装有中高音扬声器,所述外壳体的后声道的端部安装有低音扬声器,所述内壳体的后声道的端部安装有用于覆盖中高音扬声器的圆弧盖。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中高音扬声器发出的中高音通过内壳体向外扩散,低音扬声器发出的低音通过外壳体向外扩散,并且低音环绕在中高音的外围,然后在外壳体和内壳体的后声道的端部形成一个混合区再一起向外扩散。一方面使得将中高音扬声器和低音扬声器融合在一起,降低整个扬声器的体积,便于满足尺寸较小的音响的安装和使用;另一方面相比现有将低音扬声器和中高音扬声器分开设置的方式能够提高整个扬声器的音质效果。

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由内壳体和外壳体形成的低音音腔,防止由低音扬声器发出的部分声音沿着直线传播,使得声波在低音音腔传播的路径差小于使用声波上线波长的四分之一,使声波符合平面波的特征,提高声压最终达到扩声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外壳体,2、内壳体,3、前声道,4、后声道,41、第一后声道,42、第二后声道,5、中高音扬声器,6、低音扬声器,7、圆弧盖,8、连接板,9、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导音道的扬声器包括导音道,所述导音道包括外壳体1和内壳体2,所述内壳体2经连接板8连接在外壳体1的内部,所述内壳体2和外壳体1均包括前端呈喇叭状的前声道3和尾端呈渐开线状的后4,所述内壳体2的后声道4的端部安装有中高音扬声器5,所述外壳体1的后声道4的端部安装有低音扬声器6,其中,低音扬声器和中高音扬声器均属于现有技术产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能明白和理解,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内壳体2的后声道4的端部安装有用于覆盖中高音扬声器5的圆弧盖7,圆弧盖7的作用一方面减少对声波的反射,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加低音扬声器6中部声波的传播路径,使得低音扬声器6振膜各个位置发出的声波传播路径相同,便于声波符合平面波的特征。现有技术中喇叭状的导声道靠近喇叭壁的传播路径较长,而位于中央位置声波沿着直线传播,导致声波不符合平面波的特征而出现声压低的问题。

所述连接板8的两端设置有弧形导板,将连接板的两端设置有弧形状,便于声波在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传播,减少声波的反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式,连接板呈片状结构,进一步减少连接板对声波的反射作用。

为了便于安装和使用,所述外壳体1的后声道4包括相互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声道41和第二后声道42,所述第二后声道42分别连接在外壳体1的第一后声道41和外壳体1的前声道3之间;靠近第一后声道41的第二后声道42的端面与内壳体2的后声道4的端面在同一平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外壳体1的第一后声道41和第二后声道42经法兰9连接在一起,其中法兰9也可以用于整个扬声器与外部结构的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式,为了防止声压的降低,本实用新型的外壳体1的第一后声道41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与第二后声道42相互卡合的台阶,所述台阶处配设有密封垫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式,内壳体2的直径为对应的外壳体1的直径的一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外壳体1的前声道3的端部延伸出内壳体1的前声道3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中高音扬声器发出的中高音通过内壳体向外扩散,低音扬声器发出的低音通过外壳体向外扩散,并且低音环绕在中高音的外围,然后在外壳体和内壳体的后声道的端部形成一个混合区再一起向外扩散。一方面使得将中高音扬声器和低音扬声器融合在一起,降低整个扬声器的体积,便于满足尺寸较小的音响的安装和使用;另一方面相比现有将低音扬声器和中高音扬声器分开设置的方式能够提高整个扬声器的音质效果。

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由内壳体和外壳体形成的低音音腔,防止由低音扬声器发出的部分声音沿着直线传播,使得声波在低音音腔传播的路径差小于使用声波上线波长的四分之一,使声波符合平面波的特征,提高声压最终达到扩声的目的。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带有导音道的扬声器,包括导音道,所述导音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内壳体经连接板连接在外壳体的内部,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均包括前端呈喇叭状的前声道和尾端呈渐开线状的后声道,所述内壳体的后声道的端部安装有中高音扬声器,所述外壳体的后声道的端部安装有低音扬声器,所述内壳体的后声道的端部安装有用于覆盖中高音扬声器的圆弧盖。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带有导音道的扬声器,包括导音道,所述导音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内壳体经连接板连接在外壳体的内部,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均包括前端呈喇叭状的前声道和尾端呈渐开线状的后声道,所述内壳体的后声道的端部安装有中高音扬声器,所述外壳体的后声道的端部安装有低音扬声器,所述内壳体的后声道的端部安装有用于覆盖中高音扬声器的圆弧盖;所述连接板的两端设置有弧形导板。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之上,所述外壳体的后声道包括相互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后声道和第二后声道,所述第二后声道分别连接在外壳体的第一后声道和外壳体的前声道之间;靠近第一后声道的第二后声道的端面与内壳体的后声道的端面在同一平面上。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之上,所述外壳体的第一后声道和第二后声道经法兰连接在一起。

实施例五

在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的基础之上,所述外壳体的第一后声道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与第二后声道相互卡合的台阶,所述台阶处配设有密封垫片。

实施例六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所述内壳体的直径为对应的外壳体的直径的一半。

实施例七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所述外壳体的前声道的端部延伸出内壳体的前声道的端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