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媒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9092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媒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媒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多媒体系统大都包括电视机、音箱等设备,电视机通常采取固定安装的方式,人们在通过电视机欣赏影视作品时,通常需要正对电视机才能更好的观看,如果坐在与电视机的侧方向,则容易出现反光等情况,造成图像不清晰。同时,音箱设备在进行安装时,通常分布在客厅的四周,如果观看电视的人坐在客厅的一角,则不需要开启所有的音箱,只开启一部分音箱即可达到良好的听觉效果,若开启所有的音箱,造成电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媒体系统,它结构设计合理,采用RFID定位技术,能够准确定位观赏者的具体位置,并根据观赏者的具体位置来调整电视机的角度,并选择开启的音箱的位置和个数,以适应观赏者的需要,同时又避免了所有音箱同时开放造成对电能的浪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媒体系统,包括设置在客厅一侧的电视机,在电视机的底部设有旋转底座,在旋转底座上设有一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旋转底座的控制电机相连,在客厅的四周间隔设有若干个音箱,每个音箱均与控制装置相连,在每个音箱上均设有一RFID读卡器,所述RFID读卡器的读取范围小于客厅长度或宽度的一半,每个RFID读卡器均与控制装置相连,还包括遥控器,在遥控器上设有RFID卡,在遥控器上设有开启RFID卡与RFID读卡器通信的定位按键。

所述RFID卡为有源RFID卡。

所述定位按键包括设置在遥控器上的按键体,在按键体的底部设有触发垫片,所述RFID卡的供电电源通过导线与RFID卡相连,在导线的中部设有一触点开关,所述触发垫片位于触点开关的常开触点的上方。

所述旋转座包括固定件和旋转件,在固定件上上间隔设有若干个定位点,所述定位点为红外线发射装置,在旋转件上设有一红外线接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采用RFID定位技术,能够准确定位观赏者的具体位置,并根据观赏者的具体位置来调整电视机的角度,并选择开启的音箱的位置和个数,以适应观赏者的需要,同时又避免了所有音箱同时开放造成对电能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视机,2、旋转底座,3、音箱,4、遥控器,5、按键体,6、触发垫片,7、触点开关,8、RFID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2中所示,一种多媒体系统,包括设置在客厅一侧的电视机1,在电视机1的底部设有旋转底座2,在旋转底座2上设有一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旋转底座2的控制电机相连,在客厅的四周间隔设有若干个音箱3,每个音箱3均与控制装置相连,在每个音箱3上均设有一RFID读卡器,所述RFID读卡器的读取范围小于客厅长度或宽度的一半,每个RFID读卡器均与控制装置相连,还包括遥控器4,在遥控器上设有RFID卡8,在遥控器4上设有开启RFID卡与RFID读卡器通信的定位按键。

所述RFID卡8为有源RFID卡。

所述定位按键包括设置在遥控器4上的按键体5,在按键体5的底部设有触发垫片6,所述RFID卡的供电电源通过导线与RFID卡8相连,在导线的中部设有一触点开关7,所述触发垫片6位于触点开关7的常开触点的上方。

所述旋转座包括固定件和旋转件,在固定件上上间隔设有若干个定位点,所述定位点为红外线发射装置,在旋转件上设有一红外线接收装置。所述定位点可以为三个,第一个位于旋转件的左侧,第二个位于旋转件的中部,第三个位于旋转件的右侧。

人们在使用多媒体系统时,开启电视机,按下遥控器上的定位按键,按键体5上的触发垫片6触发触点开关7,使得RFID卡8通电,RFID卡8发出信号,当RFID卡8发出信号后,设置在音箱3上的RFID读卡器即可读到RFID信号,由于每个RFID读卡器只能读到小于客厅长度或宽度一半的范围内的信号,因此只有靠近RFID卡8的读卡器,即靠近遥控器4的读卡器才能读到RFID信号,如观看者拿着遥控器4位于客厅的右侧,则只有中间和右侧的RFID读卡器能够接收到信号,RFID读卡器将信号传送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旋转底座的旋转件转动,当旋转件的红外线接收装置旋转至第三个定位点时,控制装置控制旋转件停止转动,电视机即可面朝观看者。

与此同时,控制装置控制客厅右侧以及中部的音箱3开启,左侧的不再进行开启。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多媒体系统,采用RFID定位技术,能够准确定位观赏者的具体位置,并根据观赏者的具体位置来调整电视机的角度,并选择开启的音箱的位置和个数,以适应观赏者的需要,同时又避免了所有音箱同时开放造成对电能的浪费。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