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面触控显示屏智能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8984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面触控显示屏智能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面触控显示屏的智能手机,即智能手机正面(主显示面)视觉上全部是触控显示区域。



背景技术:

当前智能手机正面的设计一般包括4部分,详见附图图1:

1.顶部非触控非显示区域:包括前摄像头,听筒出音孔,LED显示灯,距离感应器;

2.触控显示区域:该区域是带触控功能的手机显示屏;

3.底部实体触控非显示区域:包括1-3个实体触控功能键;

4.手机壳体或框体:上下左右4边,起保护作用。

区域1和区域3中的功能模块都需要在智能手机正面实现功能,很难转移到背面或侧面实现功能。但是在不影响正常显示的情况下,区域1和区域3的功能模块又很难设置在显示屏下层,所以目前设计一般都在智能手机正面显示区域上方和下方,为这些功能模块留出一定的非显示空间,视觉上智能手机正面就会有两个非显示区域:一个“额头”(区域1)和一个“下巴”(区域3)。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在正面保留原有模块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取消顶部非触控非显示区域和底部实体触控非显示区域(区域1和区域3),最大限度增加触控显示区域(区域2),并完整覆盖手机正面,视觉上实现智能手机全面屏触控显示。

附图说明

图1当前智能手机正面视图

图2全面触控显示屏智能手机正面视图

1.距离感应器 1.距离感应器

2.听筒出音孔 2.听筒出音孔

3.LED显示灯 3.LED显示灯

4.前置摄像头 4.前置摄像头

5.触控及显示区域(区域2) 5.触控及显示区域(区域2)

6.手机壳体或框体(区域4) 6.手机壳体或框体(区域4)

7.实体触控功能键 7.虚拟触控功能键

图3:

左侧为当前智能手机听筒位置的正视图和侧视图

1.非触控非显示区域

2.听筒振膜

3.出音孔

4.触控显示屏区域

右侧为实用新型智能手机听筒位置的正视图和侧视图

5.手机壳体或框体

6.听筒振膜(振膜根据听筒尺寸和设计要求,可以指向屏幕或指向上壳体。)

7.出音孔

8.触控显示屏区域

9.导音槽

具体实施方式

1.取消顶部非触控非显示区域,区域内原有的前置摄像头,距离感应器,听筒出音孔,LED显示灯移至手机壳体或框体的内部,触控显示屏上方,并实现原有各自功能。

壳体或框体的厚度正常为0.5-1mm,上边功能模块多,可以适当加宽到1.5-3mm。

目前通用的距离感应器和LED显示灯模块宽度在3mm左右,压缩到1.5-2mm并嵌入壳体或框体难度不大(详见附图图2)。

目前通用的前置摄像头和听筒宽度在5-6mm左右,压缩到1.5-2mm短期内有难度,可以暂时变通解决(实施方式3和4)。

2.取消底部实体触控非显示区域,通过软件在触控显示区域底部增加虚拟触控功能键的图标,实现相关功能键的功能(详见附图图2)。

3.如果前置摄像头尺寸大,不能移至手机壳体或框体内部,可以取消原有的前置摄像头,在手机背面原后置摄像头下方设置适当尺寸的副显示屏(手机正面为全面触控显示的主显示屏)。当摄像头进入非自拍模式时,主显示屏点亮工作,副显示屏不点亮工作。当进入自拍模式时,副显示屏点亮工作,实现取景功能,对焦由摄像头自动实现,拍照可由设定的功能键完成;副显示屏可以选择设置触控功能,辅助完成对焦和拍照功能;主显示屏可以选择不点亮工作,在拍照完成浏览照片时再点亮工作。这样的设计需要主板上设置两个显示屏连接器,软件相应调整。

4.如果听筒尺寸大,不能移至手机壳体或框体内部,可以放弃传统听筒振膜正对出音孔的设计,改将听筒放置在壳体出音孔下面,在听筒和出音孔中间增加导音槽,通过导音槽,将振膜声音引导到壳体出音孔。声音在导音槽中会有所损失,导音槽设计要考虑到密封效果。听筒振膜位置可以根据实际尺寸选择与出音孔平行错开,或与出音孔垂直放置。这样的设计需要主板和壳体结构相应配合。详见附图图3。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前提是功能模块的尺寸可以达到设计要求,结构设计水平和机械加工工艺可以满足设计要求。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和积累,国内手机产业现在完全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可以很快应用到手机设计和生产领域,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