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7569阅读:876来源:国知局
手机支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手机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手机支架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现有的手机支架大多需要手动夹紧固定,有少数采用自动夹紧设计,其一般通过压力感应传感器检测是否放置手机,控制器根据所检测到的手机旋转状态而控制电动驱动实现自动夹紧,然而该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高,使用时容易出现故障,其稳定性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稳定可靠的手机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了一种手机支架,包括座体、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座体上的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以及可往复运动地安装在所述座体上的支撑臂;所述手机支架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臂、所述第二夹持臂以及所述支撑臂铰接的连杆组件,以及用于使得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臂自动复位的弹性复位件;

所述支撑臂远离所述座体运动时,所述连杆组件带动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臂相互靠近;所述支撑臂朝向所述座体运动时,所述连杆组件带动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臂相互背离。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机支架中,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臂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臂铰接的第一连杆,以及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臂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臂铰接的第二连杆。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机支架中,所述第一连杆铰接在所述第一夹持臂靠近所述第二夹持臂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铰接在所述第二夹持臂靠近所述第一夹持臂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机支架中,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分别铰接在所述支撑臂靠近所述座体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机支架中,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分别铰接在所述支撑臂相对设置的两侧面。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机支架中,所述第一夹持臂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夹持臂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座体内凸设有第一限位柱与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滑槽中,所述第二限位柱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滑槽中。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机支架中,所述支撑臂上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座体内凸设有第三限位柱;所述第三限位柱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三滑槽中。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机支架中,所述支撑臂的运动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臂的运动方向、所述第二夹持臂的运动方向相互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机支架中,所述第一夹持臂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二夹持臂的运动方向形成夹角。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机支架中,所述手机支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座体上的安装座。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支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手机支架采用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支撑臂、连杆组件以及弹性复位件等结构,支撑臂在座体中往复运动时可带动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相互靠近或相互背离,进而夹紧手机或松开手机等电子设备,其结构简单,联动稳定可靠,成本较低,且易于生产制造。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手机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手机支架的另一立体结构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手机支架去除第二座体的结构图;

图4是图1所示的手机支架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图2、图3以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机支架,其包括座体1、第一夹持臂2、第二夹持臂3、支撑臂4、连杆组件5、弹性复位件6以及安装座7。

具体地,如图3、图4并参阅图1、图2所示,该座体1呈中空结构,第一夹持臂2与第二夹持臂3可活动地安装在座体1上,支撑臂4可往复运动地安装在座体1上。所述手机支架安装在车载等场合时,该座体1大致呈倒三角形,第一夹持臂2与第二夹持臂3水平设置,支撑臂4位于第一夹持臂2与第二夹持臂3的下方中部位置。本实施例中,座体1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座体101与第二座体102,第一座体101与第二座体102之间形成有供第一夹持臂2、第二夹持臂3以及支撑臂4运动的活动空间。

如图3、图4并参阅图1、图2所示,该第一夹持臂2与该第二夹持臂3可相互靠近和相互背离运动地安装在座体1上,两者结构相同,大致呈L形结构。第一夹持臂2与第二夹持臂3的末端同向弯曲设置,两者之间形成有用于夹持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夹持空间。当第一夹持臂2与第二夹持臂3相互靠近时,两者之间的夹持空间变小,以便于夹持手机等电子设备。当第一夹持臂2与第二夹持臂3相互背离时,两者之间的夹持空间变大,以便于松开手机等电子设备。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臂2上开设有第一滑槽21,第二夹持臂3上开设有第二滑槽31。座体1内凸设有第一限位柱11与第二限位柱12,第一限位柱11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一滑槽21中,第二限位柱12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二滑槽31中。采用上述第一滑槽21与第一限位柱11,以及第二滑槽31与第二限位柱12相配合的结构,能够限制第一夹持臂2、第二夹持臂3相对座体1滑动时的运动行程,而且能够使得第一夹持臂2与第二夹持臂3相互靠近或相互背离运动时更加平稳。该实施例中,第一滑槽21与第二滑槽31均为直槽结构。

如图3、图4并参阅图1、图2所示,该支撑臂4用于带动第一夹持臂2与第二夹持臂3相互靠近或相互背离运动,其可往复运动地安装在座体1上。当支撑臂4远离座体1运动时,连杆组件5带动第一夹持臂2与第二夹持臂3相互靠近运动。当支撑臂4朝向座体1运动时,连杆组件5带动第一夹持臂2与第二夹持臂3相互背离运动。该支撑臂4大致呈L形结构,支撑臂4的末端朝向座体1弯曲设置,以便于承载手机等电子设备。本实施例中,支撑臂4上开设有第三滑槽41,座体1内凸设有第三限位柱13,第三限位柱13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三滑槽41中。采用上述第三滑槽41与第三限位柱13相配合的结构,能够限制支撑臂4相对座体1滑动时的运动行程,而且能够使得支撑臂4往复运动时更加平稳。该实施例中,支撑臂4为直槽结构。

本实施例中,支撑臂4的运动方向分别与第一夹持臂2的运动方向、第二夹持臂3的运动方向相互垂直。第一夹持臂2的运动方向与第二夹持臂3的运动方向形成一直线,也即两者的运动方向的夹角为零。支撑臂4与第一夹持臂2、第二夹持臂3三者呈T字型分布。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夹持臂2的运动方向与第二夹持臂3的运动方向形成夹角(未图示),也即支撑臂4与第一夹持臂2、第二夹持臂3三者呈Y字型分布。

如图3以及图4所示,该连杆组件5用于将支撑臂4的往复运动传动为第一夹持臂2与第二夹持臂3相互靠近或相互背离运动,其分别与第一夹持臂2、第二夹持臂3以及支撑臂4铰接。本实施例中,连杆组件5包括一端与第一夹持臂2铰接,另一端与支撑臂4铰接的第一连杆51,以及一端与第二夹持臂3铰接,另一端与支撑臂4铰接的第二连杆52。第一连杆51铰接在第一夹持臂2靠近第二夹持臂3的一端,第二连杆52铰接在第二夹持臂3靠近第一夹持臂2的一端,也即第一连杆51、第二连杆52分别铰接在第一夹持臂2与第二夹持臂3相邻设置的两端。该实施例中,第一连杆51、第二连杆52分别铰接在支撑臂4靠近座体1的一端。优选地,第一连杆51、第二连杆52分别铰接在支撑臂4相对设置的两侧面。

如图3以及图4所示,该弹性复位件6用于使得第一夹持臂2与第二夹持臂3自动复位,也即当手机等电子设备从所述手机支架上移开时,第一夹持臂2与第二夹持臂3能够自动相互背离运动以实现复位。本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6连接在第一夹持臂2与第二夹持臂3之间,优选地,弹性复位件6为弹簧。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6设置两个,一个弹性复位件6连接在第一夹持臂2与座体1之间,另一个弹性复位件6连接在第二夹持臂3与座体1之间。

如图1以及图2所示,该安装座7用于将所述手机支架固定在车载等场合,其安装在座体1上。本实施例中,安装座7采用适用于夹持在车载空调出风口的缝隙中的结构,其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安装座7亦可以采用吸盘式结构。

使用如上实施例所述的手机支架,由于所述手机支架采用第一夹持臂2、第二夹持臂3、支撑臂4、连杆组件5以及弹性复位件6等结构,当手机等电子设备放置在支撑臂4中时,在手机等电子设备的重力作用下使得支撑臂4远离座体1运动时,此时连杆组件5带动第一夹持臂2与第二夹持臂3相互靠近运动以夹紧手机等电子设备,从而实现对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夹紧固定。当将手机等电子设备从支撑臂4中移开时,在弹性复位件6的作用下,第一夹持臂2与第二夹持臂3相互背离运动以带动支撑臂4朝向座体1运动,进而恢复到所述手机支架的初始状态。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手机支架结构简单,联动稳定可靠,成本较低,且易于生产制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