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定位控制电路和多功能定位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6015发布日期:2018-11-20 21:31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控制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多功能定位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地理位置定位方式有GPS定位/北斗定位,又或者通过移动终端的通讯基站进行定位,但是同一终端设备上用的定位方式比较单一,一般采用一种或两种定位方式,虽然可以满足现在的定位需求,但是GPS定位非常地耗电,且存在信号不稳定的情况,利用通讯基站(即LBS基站定位)则会产生通讯费用,也存在有时信号弱的缺陷,且二者的定位精度不高,存在一定的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定位控制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定位控制器,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的电路板上设有控制电路,及与蓝牙天线接口连接的蓝牙天线,与GPS天线接口连接的GPS天线,与GSM天线接口连接的GSM天线,与WIFI天线接口连接的 WIFI天线;所述控制电路为多功能定位控制电路,包括定位模块及与所述定位模块连接的蓝牙天线接口、GPS天线接口、GSM天线接口、WIFI天线接口、充放电管理电路和SIM卡槽;所述充放电管理电路包括充放电芯片、及与所述充放电芯片连接的电池接口和USB接口;所述定位控制电路还包括与所述定位模块连接的外部接口J7;所述定位模块为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为Neo_N710芯片;所述充放电芯片的型号为ETA6095;所述外部接口J7 包括开机灯接脚4,连网灯接脚5,喇叭接脚1、2,麦克风接脚8、9,拨号按钮接脚10、11、12,及开关按钮接脚6;

所述蓝牙天线接口J5通过电阻R3与微控制器U1的端口50连接;

所述GPS天线接口J6通过电阻R4与微控制器U1的端口48连接;

所述GSM天线接口J1通过电阻R2与微控制器U1的端口61连接;

所述WIFI天线接口J2通过电阻R1与微控制器U1的端口18连接;

所述USB接口CN1的端口7、6分别与微控制器U1的端口53、52连接;

所述SIM卡槽U2的端口6、5、2、1分别与微控制器U1的端口29、30、27、 28连接;

所述外部接口J7中的喇叭接脚1、2分别与微控制器U1的端口22、23连接,开关按钮接脚6与微控制器U1的端口1连接,麦克风接脚8、9分别与微控制器U1的端口25、24连接,拨号按钮接脚10、11、12分别与微控制器U1 的端口45、44、26连接;

所述充放电芯片ETA6095的USB接口与电容C27,C23,C24,及C3的第一端口连接;充放电芯片的PGND接口与电容C27,C23,C24,及C3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PGND接口还与电阻R28的第一端口,电阻R9第一端口及电池BAT 的接脚2连接,所述电阻R28和电阻R9的第二端口接地;所述电池BAT的接脚 2还与电容C22的第一端口连接,电容C22的第二端口与电池BAT的接脚1连接;所述电池BAT的接脚1与电容C28的第一端口连接,电容C28的第二端口接地;充放电芯片的SW接口与电感的第一端口连接,电感的第二端口与电容C28的第一端口连接,电容C28的第一端口还与充放电芯片的BTAS接口连接;充放电芯片的AGND接口与电阻R10,R27的第一端口连接,电阻R10的第二端口与电阻R11的第二端口连接,且接地;电阻R11的第一端口与充放电芯片的ISET接口连接;电阻R27的第一端口还与电容C27的第二端口连接,电阻R27的第二端口接地;充放电芯片的STAT接口与电阻R12的连接,充放电芯片的OTG接口与电阻R7的第一端口连接,电阻R7的第二端口接地;所述电阻R9和电阻R10放到USB的负极旁边;

所述外部接口J7的开机灯接脚4与电阻R20的第一端口连接,电阻R20 的第二端口与MOS管Q5的第三极连接,MOS管Q5的第一极与电池正极连接, MOS管Q5的第二极与电阻R22的第一端口,电阻R24的第一端口连接,电阻R22 的第二端口与电池正极连接,电阻R24的第二端口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17的第一端口,电阻 R15的第一端口连接,电阻R17的第二端口与微控制器U1的端口43连接,电阻R15的第二端口接地;所述外部接口J7的连网灯接脚5与电阻R21的第一端口连接,电阻R21的第二端口与MOS管Q6的第三极连接,MOS管Q6的第一极与电池正极连接,MOS管Q6的第二极与电阻R23的第一端口,电阻R25的第一端口连接,电阻R23的第二端口与电池正极连接,电阻R25的第二端口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4的基极与电阻R18 的第一端口,电阻R16的第一端口连接,电阻R18的第二端口与微控制器U1 的端口42连接,电阻R16的第二端口接地;

所述电感为2.2UH,电阻R7的阻值为10K,电阻R11的阻值为160K,电阻 R20的阻值为1K,电阻R22的阻值为100K,电阻R24的阻值为3K,电阻R17的阻值为3K,电阻R15的阻值为100K,电阻R21的阻值为1K,电阻R23的阻值为 100K,电阻R25的阻值为3K,电阻R18的阻值为3K,电阻R16的阻值为100K;

所述蓝牙天线、GPS天线、GSM天线和WIFI天线均设于所述壳体的表面,所述蓝牙天线、GSM天线和WIFI天线均为FPC天线;所述GPS天线为陶瓷天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有多个与定位模块连接的蓝牙天线接口、GPS/北斗天线接口、GSM天线接口、WIFI天线接口,可以实现多种方式的定位检测,通过WIFI和蓝牙能实现小范围内的定位而不会产生通讯费用,耗电也不高;利用同一芯片处理多种方式的定位数据,使得电路的结构更加地简单,结构小巧,占用空间少。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多功能定位控制电路的电路方框图;

图2为多功能定位控制器的电路方框图;

图3为多功能定位控制器的电路的第一部分原理图;

图4为多功能定位控制器的电路的第二部分原理图;

图5为多功能定位控制器的电路的第三部分原理图。

10 定位模块 20 蓝牙天线接口

30 GPS/北斗天线接口 40 GSM天线接口

50 WIFI天线接口 60 充放电管理电路

61 电池接口 62 USB接口

63 电池 64 充电灯

70 SIM卡槽 80 外部接口

81 连网灯 82 开机灯

83 喇叭 84 麦克风

85 开关按钮 86 拨号按钮

90 蓝牙天线 100 GPS/北斗天线

110 GSM天线 120 WIFI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如图1到图5所示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定位控制器;其中,多功能定位控制电路,包括定位模块10及与定位模块10连接的蓝牙天线接口20、GPS/北斗天线接口30、GSM天线接口40、WIFI天线接口 50、充放电管理电路60和SIM卡槽70。

其中,定位模块10为微控制器;微控制器为Neo_N710芯片。

具体的,如图1所示,充放电管理电路60包括充放电芯片(图中未示出)、及与充放电芯片连接的电池接口61和USB接口62。

进一步地,充放电芯片的型号为ETA6095。

具体的,如图1所示,定位控制电路还包括与定位模块10连接的外部接口80。

其中,外部接口80包括开机灯接脚、连网灯接脚、喇叭接脚、麦克风接脚、拨号按钮接脚和开关按钮接脚。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定位控制器,包括壳体(图中未示出),及设于壳体内的电路板(图中未示出),电路板上设有前述的控制电路,及与蓝牙天线接口20连接的蓝牙天线90,与GPS/北斗天线接口 30连接的GPS/北斗天线100,与GSM天线接口40连接的GSM天线110,与WIFI 天线接口50连接的WIFI天线120。

其中,蓝牙天线90、GPS/北斗天线100、GSM天线110和WIFI天线120均设于壳体的表面。

进一步地,蓝牙天线90、GSM天线110和WIFI天线120均为FPC天线;GPS/ 北斗天线100为陶瓷天线。

本实用新型中,多功能定位控制器中可以采用蓝牙天线90、GPS/北斗天线100、GSM天线110及WIFI天线120的多种组合定位或其中单一的定位方式,使得定位的方式更加的多元化,定位效果更好。

如图3至图5所示,图3为多功能定位控制器的电路的中定位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4为多功能定位控制器的电路的中锂电池充放电管理的电路原理图;图5为多功能定位控制器的电路的中接口电路原理图。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多个与定位模块连接的蓝牙天线接口、GPS/北斗天线接口、GSM天线接口、WIFI天线接口,可以实现多种方式的定位检测,通过WIFI和蓝牙能实现小范围内的定位而不会产生通讯费用,耗电也不高。利用同一芯片处理多种方式的定位数据,使得电路的结构更加地简单,结构小巧,占用空间少。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