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发声装置的复合振膜以及发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8317发布日期:2018-09-01 00:22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转换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发声装置的复合振膜以及发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迅速发展,微型扬声器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中广泛应用。人们对扬声器的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复合振膜被广泛应用于扬声器中。复合振膜中通常包括阻尼层,以提高复合振膜的阻尼效果。

现有的复合振膜的阻尼层存在以下缺陷:

热稳定性差:扬声器的功率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扬声器中的复合振膜在高功率下或高电压下依然有较好的声学性能。现有的阻尼层的热稳定性不能满足高功率、高电压的使用要求。

此外,现有的阻尼层的耐温性差、阻尼小,与其他膜层之间的粘接力小。

由于阻尼层的上述缺陷,导致复合振膜的热稳定性、耐温性、阻尼特性以及使用寿命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发声装置的复合振膜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声装置的复合振膜。该复合振膜包括两个表层以及至少一个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所述至少一个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位于两个所述表层之间。

可选地,所述表层由工程塑料或者弹性体制作而成。

可选地,包括贴合在一起的三个膜层,其中,所述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与两个所述表层粘结在一起。

可选地,包括贴合在一起的四个膜层,其中,两个所述表层由工程塑料制作而成,两个中间层中的一个为所述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另一个由弹性体制作而成;或者

两个所述表层由弹性体制作而成,两个中间层中的一个为所述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另一个由工程塑料制作而成。

可选地,包括贴合在一起的五个膜层,其中,两个所述表层由工程塑料制作而成,三个中间层中的一个为所述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另外两个由弹性体制作而成,所述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位于两个弹性体层之间;或者

两个所述表层由弹性体制作而成,三个中间层中的一个为所述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另外两个由工程塑料制作而成,所述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位于两个工程塑料层之间;或者

两个所述表层及一个中间层由工程塑料制作而成,另外两个中间层为所述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作为中间层的工程塑料层位于两个所述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之间。

可选地,包括贴合在一起的五个膜层,其中,两个所述表层由工程塑料制作而成,三个中间层中的两个为所述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另外一个由弹性体制作而成,弹性体层位于两个所述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之间;或者

两个所述表层由弹性体制作而成,三个中间层中的两个为所述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另外一个由工程塑料制作而成,工程塑料层位于两个所述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之间;或者

两个所述表层和一个中间层由弹性体制作而成,另外两个中间层为所述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作为中间层的弹性体层位于两个所述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之间。

可选地,包括由工程塑料制作而成的膜层,所述工程塑料为聚醚醚酮、聚芳酯、聚醚酰亚胺、聚酰亚胺、聚苯硫醚、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任意一种。

可选地,包括由弹性体制作而成的膜层,所述弹性体为苯乙烯类弹性体、烯烃类弹性体、双烯类弹性体、氯乙烯类弹性体、氨酯类弹性体、酯类弹性体、酰胺类弹性体、有机氟类弹性体、有机硅类弹性体和乙烯类弹性体中的任意一种。

可选地,用于制作所述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的阻尼胶水为丙烯酸类胶水或者有机硅类胶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声装置。该发声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复合振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碳纳米管的引入,能够提高阻尼胶水的聚合物分子间的紧凑性。碳纳米管起到了增强、增韧的效果,从而提高了阻尼层的热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复合振膜的热稳定性。

此外,碳纳米管提高了阻尼层本身的内聚力,这样,阻尼层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才能够分解,从而提高了阻尼层的耐温性,进而提高了复合振膜的耐温性。

此外,碳纳米管增大了阻尼层的分子间的摩擦力,从而增大了阻尼层的阻尼效果,进而提高了复合振膜的阻尼特性,有效地降低了复合振膜振动时的杂音。

此外,碳纳米管的表面具有活性基团。活性基团增大了阻尼层对粘接面的润湿性,从而增大了阻尼层的粘结力,进而提高了复合振膜的强度,提高了复合振膜的使用寿命。

此外,与未添加碳纳米管的阻尼层相比,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的强度更高,进一步提高了复合振膜的使用寿命。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三膜层结构的复合振膜的剖视图。

图2-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四膜层结构的复合振膜的剖视图。

图4-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五膜层结构的复合振膜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工程塑料层;2: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3:弹性体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声装置的复合振膜。该复合振膜包括两个表层以及至少一个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2。该至少一个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2位于两个表层之间。由于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2的表面具有粘性,故不能作为表层。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2是指在制备过程中,向阻尼胶水中添加碳纳米管,以对成形后的阻尼层进行改性。共混改性可以是物理共混也可以是化学共混。可选地,用于制作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2的阻尼胶水为丙烯酸类胶水或者有机硅类胶水。这两种阻尼胶水形成的阻尼层的抗撕裂强度高。阻尼胶水采用涂布固化的方式形成阻尼层。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碳纳米管的引入,能够提高阻尼胶水的聚合物分子间的紧凑性。碳纳米管起到了增强、增韧的效果,从而提高了阻尼层的热稳定性。

此外,碳纳米管提高了阻尼层本身的内聚力,这样,阻尼层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才能够分解,从而提高了阻尼层的耐温性。

此外,碳纳米管增大了阻尼层的分子间的摩擦力,从而增大了阻尼层的阻尼效果,有效地降低了复合振膜振动时的杂音。

此外,碳纳米管的表面具有活性基团。活性基团增大了阻尼层对粘接面的润湿性,从而增大了阻尼层的粘结力。

此外,与未添加碳纳米管的阻尼层相比,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2的强度更高。

优选地,碳纳米管的添加量为阻尼胶水的1%-10%,其中的比例为体积百分数。该比例范围的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2具有更加优良的热稳定性、耐温性、阻尼特性以及更大的粘结力。

优选地,碳纳米管为经过物理改性处理的碳纳米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技术对碳纳米管进行物理改性处理。通过物理改性处理能够增加碳纳米管表面的活性基团。活性基团与阻尼胶水的结合力强。在阻尼层成型后,经过物理改性处理的碳纳米管在阻尼层中的相容性更好。

也可以是,通过硅烷偶联剂,例如KH570,对碳纳米管进行改性处理,以引入反应基团。反应基团与阻尼胶水中的反应单体进行反应,并且作为侧基引入到阻尼层分子链中。通过这种方式,同样能够增加碳纳米管在阻尼层中的相容性。

此外,经硅烷偶联剂改性处理后,碳纳米管的表面带有氢键。一方面,氢键增加了阻尼层的交联作用;另一方面,碳纳米管的引入增加了氢键和极性相互作用,促进了阻尼层的交联网络的形成。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提高了阻尼层本身的内聚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阻尼层的耐温性,进而进一步提高了复合振膜的耐温性。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1所示,复合振膜包括贴合在一起的三个膜层。表层由工程塑料或者弹性体制作而成。两个表层的材质可以相同和可以不同。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具有粘结性能。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与两个表层粘结在一起。

在该例子中,一个表层由工程塑料制作而成,以形成工程塑料层1,另一个表层由弹性体制作而成,以形成弹性体层3。中间层为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2。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2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可以直接与两个表层粘接在一起。

可选地,工程塑料为聚醚醚酮、聚芳酯、聚醚酰亚胺、聚酰亚胺、聚苯硫醚、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任意一种。上述材料的韧性良好、抗撕裂强度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所有实施例中,工程塑料还可以是其他材料的,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

可选地,弹性体为苯乙烯类弹性体、烯烃类弹性体、双烯类弹性体、氯乙烯类弹性体、氨酯类弹性体、酯类弹性体、酰胺类弹性体、有机氟类弹性体、有机硅类弹性体和乙烯类弹性体中的任意一种。上述材料的韧性良好、抗撕裂强度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所有实施例中,弹性体还可以是其他材料的,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各个膜层的厚度。

该复合振膜具有热稳定性、耐温性以及阻尼特性良好,使用寿命长,振动效果好的特点。

在其他示例中,两个表层均由工程塑料或者弹性体制作而成。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2所示,复合振膜包括贴合在一起的四个膜层。其中,两个表层由工程塑料制作而成,以形成工程塑料层1。两个中间层中的一个为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2,另一个由弹性体制作而成,以形成弹性体层3。

或者,如图3所示,两个表层由弹性体制作而成,以形成弹性体层3。两个中间层中的一个为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2,另一个由工程塑料制作而成,以形成工程塑料层1。

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2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可以直接与工程塑料层1和/或弹性体层3粘接在一起。弹性体层3与工程塑料层1可以采用热压贴合或者粘结剂粘接的方式贴合在一起。

可选地,工程塑料为聚醚醚酮、聚芳酯、聚醚酰亚胺、聚酰亚胺、聚苯硫醚、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任意一种。上述材料的韧性良好、抗撕裂强度高。

可选地,弹性体为苯乙烯类弹性体、烯烃类弹性体、双烯类弹性体、氯乙烯类弹性体、氨酯类弹性体、酯类弹性体、酰胺类弹性体、有机氟类弹性体、有机硅类弹性体和乙烯类弹性体中的任意一种。上述材料的韧性良好、抗撕裂强度高。

在该例子中,可以同时存在多个工程塑料层1或者弹性体层3。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各个膜层的厚度。

该复合振膜具有热稳定性、耐温性以及阻尼特性良好,使用寿命长,振动效果好的特点。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4所示,复合振膜包括贴合在一起的五个膜层。其中,两个表层由工程塑料制作而成,以形成工程塑料层1。三个中间层中的一个为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2,另外两个由弹性体制作而成,以形成弹性体层3。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2位于两个弹性体层3之间。

或者,如图5所示,两个表层由弹性体制作而成,以形成弹性体层3。三个中间层中的一个为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2,另外两个由工程塑料制作而成,以形成工程塑料层1。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2位于两个工程塑料层1之间。

或者,如图8所示,两个表层及一个中间层由工程塑料制作而成,以形成工程塑料层1。另外两个中间层为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2。作为中间层的工程塑料层1位于两个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2之间。工程塑料层1与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2交错设置。

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2可以直接与弹性体层3和/或工程塑料层1粘接在一起。弹性体层3与工程塑料层1可以采用热压贴合或者粘结剂粘接的方式贴合在一起。

可选地,工程塑料为聚醚醚酮、聚芳酯、聚醚酰亚胺、聚酰亚胺、聚苯硫醚、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任意一种。上述材料的韧性良好、抗撕裂强度高。

可选地,弹性体为苯乙烯类弹性体、烯烃类弹性体、双烯类弹性体、氯乙烯类弹性体、氨酯类弹性体、酯类弹性体、酰胺类弹性体、有机氟类弹性体、有机硅类弹性体和乙烯类弹性体中的任意一种。上述材料的韧性良好、抗撕裂强度高。

在该例子中,可以同时存在多个工程塑料膜层或者弹性体膜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各个膜层的厚度。

该复合振膜具有热稳定性、耐温性以及阻尼特性良好,使用寿命长,振动效果好的特点。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6所示,复合振膜包括贴合在一起的五个膜层。其中,两个表层由工程塑料制作而成,以形成工程塑料层1;三个中间层中的两个为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2,另外一个由弹性体制作而成,以形成弹性体层3,弹性体层3位于两个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2之间。

或者,如图7所示,两个表层由弹性体制作而成,以形成弹性体层3。三个中间层中的两个为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2,另外一个由工程塑料制作而成,以形成工程塑料层1。工程塑料层1位于两个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2之间。

或者,如图9所示,两个表层和一个中间层由弹性体制作而成,以形成弹性体层3。另外两个中间层为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2。作为中间层的弹性体层3位于两个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2之间。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2和弹性体层3交错设置。

碳纳米管共混改性阻尼层2可以直接与工程塑料层1和/或弹性体层3粘接在一起。弹性体层3和工程塑料层1可以采用热压贴合或者粘结剂粘接的方式贴合在一起。

可选地,工程塑料为聚醚醚酮、聚芳酯、聚醚酰亚胺、聚酰亚胺、聚苯硫醚、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任意一种。上述材料的韧性良好、抗撕裂强度高。

可选地,弹性体为苯乙烯类弹性体、烯烃类弹性体、双烯类弹性体、氯乙烯类弹性体、氨酯类弹性体、酯类弹性体、酰胺类弹性体、有机氟类弹性体、有机硅类弹性体和乙烯类弹性体中的任意一种。上述材料的韧性良好、抗撕裂强度高。

在该例子中,可以同时存在多个工程塑料膜层或者弹性体膜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各个膜层的厚度。

该复合振膜具有热稳定性、耐温性以及阻尼特性良好,使用寿命长,振动效果好的特点。

复合振膜的结构不限于上述几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声装置。该发声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振膜。

该发声装置具有使用寿命长、耐温性良好、杂音小、发声效果好的特点。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