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装设外接镜头的手机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1024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与一种手机配件有关,特别是与一种可装设外接镜头的手机夹或是可夹持手机的外接镜头座有关。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例如:智能手机同时具有照像及摄影的功能。目前市场上智能手机的拍摄画质已有了显著地提升,但智能手机本身的镜头通常是固定的,并不方便更换,因而限制了拍摄的效果。因此,使用者为了利用智能手机拍摄出更多样的画面效果,或适应不同的场景,通常会需要加装一外接镜头。

因应上述需求,有厂商致力于开发手机夹,用以将外接镜头固定于智能手机上。在手机夹的设计上,最好能适用于多种不同大小的智能手机,并能稳定地与手机表面靠合而不易脱落。

然而,常见的手机夹大多属于弹力夹,其夹持面与手机表面的贴合度较差,此外,弹力夹需提供手压施力的部位,此部位通常较为凸出而增加与外物碰撞的机会。因此,一般的手机夹是相当容易脱落的。

有鉴于此,若能开发一种构造简单,能适用于不同大小的智能手机,且能稳定地与手机表面靠合而不易脱落的手机夹,应具有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装设外接镜头的手机夹,其构造简单,且能稳定地与不同厚度的智能手机表面贴合而不易脱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装设外接镜头的手机夹,包括一第一元件、一第二元件及一旋盖。第一元件具有一第一板状部及一凸轨,其中第一板状部具有一第一卡槽及一第一表面。第一卡槽连接于第一表面的一顶边。凸轨从第一表面凸出,并且具有一第二卡槽。第二元件具有一第二板状部及一通道壁。第二板状部具有一第二表面。通道壁从第二表面凸出,并定义出一滑动空间,用以供第一元件的凸轨于其内部滑动。凸轨具有一滑动方向垂直于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借此调整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的一夹持距离。旋盖具有一转轴部及一卡勾。卡勾位于转轴部的相对侧。转轴部连接于第二元件。卡勾依据夹持距离的变化,而选择性地置入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其中之一。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元件的凸轨包括一中央部、一左侧部及一右侧部。中央部具有相对的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第二卡槽设置于上表面,左侧部及右侧部分别连接于下表面的两相对侧。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元件的凸轨的中央部的下表面具有一长形槽,并第二元件的滑动空间底部具有一螺孔贯穿通道壁,当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组合时,螺孔位于长形槽下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用于装设外接镜头的手机夹更包括一插销。当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组合时,插销的一端适合穿过螺孔,并凸出于长形槽中。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元件的通道壁具有一缺口,开设于滑动空间上方,通道壁具有两凹沟,分别位于缺口两侧,用以容置旋盖的两侧部。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元件的第二板状部具有一圆形通孔,该圆形通孔贯穿该第二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用于装设外接镜头的手机夹更包括一镜头固定环,装设于第二板状部的圆形通孔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用于装设外接镜头的手机夹更包括一第一橡胶片及一第二橡胶片,第一橡胶片装设于第一表面上,第二橡胶片具有一通孔,适合装设在第二表面上,该第二橡胶片的该通孔对应于该第二板状部的该圆形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夹借由凸轨与滑动空间的相对移动来调整夹持距离,并借由转动旋盖,将卡勾置入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来固定不同的夹持距离,并使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之间产生夹持力,而达到夹持不同厚度的手机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A及图1B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手机夹分解示意图。

图2A及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手机夹组合示意图。

图3A至图3B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手机夹操作示意图。

图4A至图4C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手机夹操作示意图。

图中元件标号说明如下:

手机夹100

第一元件110

第一卡槽111

第一板状部112

第一表面113

第一表面的顶边1132

凸轨114

凸轨的中央部的上表面1141

凸轨的中央部1142

凸轨的中央部的下表面1143

凸轨的左侧部1144

长形槽1145

凸轨的右侧部1146

第二卡槽115

第二元件120

圆形通孔121

第二板状部122

第二表面123

通道壁124

凹沟1241、1243

缺口1242

滑动空间125

螺孔1252

旋盖130

旋盖的侧部131、133

转轴部132

卡勾134

轴件140、150

插销160

第一橡胶片170

第二橡胶片180

通孔182

镜头固定环190

夹持距离D、D1、D2

旋盖的转动方向R1、R2

手机M1、M2

手机的镜头孔MA

滑动方向X1、X2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用于参照附图的方向。因此,这些方向用语仅是用于说明并非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A及图1B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用于装设外接镜头的手机夹100的分解图。手机夹100包括一第一元件110、一第二元件120、一旋盖130、两轴件140、150、一插销160、一第一橡胶片170、一第二橡胶片180及一镜头固定环190。

第一元件110具有一第一板状部112及一凸轨114。第一板状部112具有一第一卡槽111及一第一表面113。第一卡槽111连接于第一表面113的一顶边1132。凸轨114从第一表面113凸出,并且具有一第二卡槽115。第二卡槽115位于凸轨114与第一表面113的交界处。第一橡胶片170适合装设于第一表面113上。

第二元件120具有一第二板状部122及一通道壁124。第二板状部122具有一圆形通孔121及一第二表面123。圆形通孔121贯穿第二表面123,用以供镜头固定环190装设于其内。第二橡胶片180具有一通孔182对应于第二板状部122的圆形通孔121,并适合装设在第二表面123上。镜头固定环190用以连接一外接镜头(未图示)。

如图1A,通道壁124从第二表面123凸出,并定义出一滑动空间125。在第一元件110与第二元件120组合后,凸轨114可沿着一滑动方向X1或X2在滑动空间125内部滑动,借此调整第一表面113与第二表面123之间的一夹持距离。滑动方向X1及X2垂直于第一表面113及第二表面123。此外,通道壁124具有一缺口1242,如虚线框所示,位于滑动空间125上方。通道壁124还具有两凹沟1241及1243,分别位于缺口1242两侧,用以容置旋盖130的转轴部132与两侧部131及133。凹沟1241及1243的一端设有可装设轴件140及150的穿孔。

旋盖130具有一转轴部132及一卡勾134。卡勾134位于转轴部132的相对侧,并且其大小及形状适合置入第一卡槽111或第二卡槽115中。转轴部132用以连接第二元件120。借由转轴部132的转动能使旋盖130相对于第二元件120被掀开或闭合,并带动卡勾134置入第一元件110上的第一卡槽111或第二卡槽115中。

图1B可更清楚地显示第一元件110的第一表面113、凸轨114及第二卡槽115的构造。第一元件110的凸轨114包括一中央部1142、一左侧部1144及一右侧部1146。中央部1142具有相对的一上表面1141及一下表面1143。第二卡槽115开设于上表面1141。左侧部1144及右侧部1146分别连接于中央部1142的下表面1143的左、右两侧。

值得注意的是,凸轨114的中央部1142的下表面1143具有一长形槽1145。第二元件120的滑动空间125底部具有一螺孔1252贯穿通道壁124。当第一元件110与第二元件120组合时,螺孔1252位于长形槽1145下方,使插销160的一端由下向上穿过螺孔1252后,可凸出于长形槽1145中。在插销160与第二元件120及第一元件110组合后,插销160的位置是固定的。当凸轨114滑动而带动长形槽1145平移时,插销160与长形槽1145的两端会形成相对移动。由于插销160的一端凸出于长形槽1145中,故可避免第二元件120及第一元件110沿滑动方向X2分开。

图2A及图2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用于装设外接镜头的手机夹100的组合示意图。组合时,第一元件110沿滑动方向X1将其凸轨114插入第二元件120的滑动空间125中。接着,将旋盖130的转轴部132置入凹沟1241及1243中,并将轴件140及150穿过凹沟1241及1243上的穿孔与转轴部132,使旋盖130与第二元件120组合,并能沿转动方向R1或R2闭合或掀开。最后,再将插销160、第一橡胶片170、第二橡胶片180及镜头固定环190依图1A及图1B所示装上。

使用时,手机夹100利用其第一板状部112的第一表面113及第二板状部122的第二表面123来夹持手机M1的显示面及其背面,并利用凸轨114与滑动空间125的相对滑动来调整夹持距离D,以配合不同的手机厚度。依据夹持距离D的变化,使用者可转动旋盖130而选择性地将卡勾134置入第一卡槽111与第二卡槽115其中之一。第一橡胶片170与第二橡胶片180有止滑功能,并避免第一表面113及第二表面123与手机M1表面之间的摩擦,可以让手机夹100能更紧密、稳定地夹紧手机M1。第一表面113的背面可用来打印商标图案。

如图2B,圆形通孔121的位置对应于手机M1本身的镜头孔MA。装上外接镜头之后,通过外接镜头的光线可以顺利地进入手机M1的镜头孔MA中。

图3A为图2A的侧视图。配合手机M1的厚度,手机夹100的夹持距离D调整为D1。图3B显示将图3A的旋盖130沿转动方向R1闭合后,卡勾134置于第二卡槽115内的情形。

图4A显示更换厚度较小的手机M2之后,手机夹100与手机M2之间形成一间隙。因此需要将凸轨114及第二卡槽115沿滑动方向X1推进滑动空间125中,将原本的夹持距离D1缩小成符合手机M2厚度的夹持距离D2,如图4B。在夹持距离D1调整为D2后,将旋盖130闭合,此时卡勾134会置于第一卡槽111内。图4C显示图4B的旋盖130闭合后的立体图。

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夹100借由凸轨114与滑动空间125的相对移动来调整夹持距离D,并借由旋盖130,将卡勾134置入第一卡槽111或第二卡槽115来固定不同的夹持距离D,并使第一元件110与第二元件120之间产生夹持力,而达到夹持不同厚度的手机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及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书不须达成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