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耳定位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2921发布日期:2018-06-06 01:36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仿真耳定位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测试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仿真耳定位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笔记本等电子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以及相关产品集成度的不断提高,在对耳机、扬声器等类似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对此类产品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通常使用专业测试治具对上述产品进行相关声学性能测试,在测试治具使用过程中,对耳承的定位精度要求较高,由于耳承通常是与仿真耳配对使用的,导致耳承的互换性较差,在每次更换耳承时,均需要重新调整仿真耳的固定位置,导致仿真耳调节繁琐、产品测试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仿真耳定位调节机构,以解决目前仿真耳位置调节频率高,而影响产品测试效率及测试质量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仿真耳定位调节机构,包括底板、通过支撑板设置在底板上的上调节板和下平衡板;其中,在上调节板上设置有限位孔,在下平衡板上设置有与限位孔位置对应的通孔;待定位耳承放置在平衡板上并限位在对应的限位孔内,与待定位耳承对应的仿真耳穿过通孔与待定位耳承连接;上调节板用于调节待定位耳承在限位孔内的位置,下平衡板用于调待定位节耳承的水平度。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上调节板的端面上设置有与限位孔导通的便调槽,在上调节板的侧边上设置有贯穿便调槽的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用于调节便调槽的宽度,并将待定位耳承锁紧限位在限位孔内。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便调槽的延伸方向与调节螺栓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上调节板上设置有两个限位孔,待定位耳承包括分别限位在两个限位孔内并与待测试耳机结构相适配的左耳承和右耳承;待测试耳机的左耳塞和右耳塞分别放置在左耳承和右耳承内。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限位孔的尺寸不小于待定位耳承的尺寸;通孔的尺寸不大于待定位耳承的尺寸。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上调节板、下平衡板以及底板相互平行。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仿真耳与外部测试电路连接。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底板上设置有避让仿真耳的避让槽。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待定位耳承内设置有防划软胶。

从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仿真耳定位调节机构,通过上调节板和下平衡板的相互配合,实现耳承与仿真耳的不拆式调节,在耳承位置调节固定过程中,仿真耳能够跟随耳承进行相应的位置变动,从而减少仿真耳的调节频率,降低产品测试复杂度、提高产品测试效率及测试精度。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仿真耳定位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耳承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调节板俯视图;

图3-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调节板侧视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平衡板俯视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待定位耳承1、防划软胶11、上调节板2、限位孔21、便调槽22、调节螺栓孔23、下平衡板3、通孔31、支撑板4、底板5、仿真耳6、调节螺栓7。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仿真耳定位调节机构结构,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仿真耳定位调节机构的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仿真耳定位调节机构,包括底板5、通过支撑板4设置在底板5上的上调节板2和下平衡板3;其中,在上调节板2上设置有限位孔,在下平衡板3上设置有与限位孔位置对应的通孔;待定位耳承1放置在平衡板上并限位在对应的限位孔内,与待定位耳承1对应的仿真耳6穿过通孔与对应的待定位耳承1连接;其中,上调节板2用于调节耳承(即待定位耳承1,下同)在限位孔内的位置,下平衡板3用于调节耳承的水平度,能够减少仿真耳6的调节及校准频次,节省产品整体测试时间。

具体地,在上调节板2的端面上设置有与限位孔导通的便调槽,在上调节板2的侧边上设置有贯穿便调槽的调节螺栓7,便调槽的设置使得限位孔的孔径大小可调,从而简化耳承的放置及紧固定位操作,其中调节螺栓7可以锁紧或松开,进而通过调节螺栓7调节便调槽的宽度,即调节限位孔的孔径大小,从而将待定位耳承1锁紧限位在限位孔内。

其中,便调槽的延伸方向与调节螺栓7的延伸方向相垂直,从而能够通过调节螺栓7对便调槽的槽宽进行调整,限位孔的孔径的调节范围与便调槽的槽宽、槽长等参数相关,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待测试产品的尺寸或者测试要求对应设置便调槽的宽度及长度等参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上调节板2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限位孔,待定位耳承1包括分别限位在两个限位孔内并与待测试耳机结构相适配的左耳承和右耳承;待测试耳机的左耳塞和右耳塞分别放置在对应的左耳承和右耳承内。

具体地,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耳承结构。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耳承结构与待测试耳机的耳塞结构相适配。

其中,为防止在产品测试过程中,耳承与待测试耳机发生硬接触,而损坏产品外观,在本实用新型的仿真耳定位调节机构中,在待定位耳承1内设置防划软胶11,例如,橡胶或者硅胶等,通过防划软胶11与待测试产品直接接触,确保产品外观的完整性。

此外,图3-1和图3-2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调节板的俯视及侧视结构。

结合图1至图3-2共同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调节板2为板状结构,在上调节板2上设置有与待定位耳承1结构一致的限位孔21、与限位孔21连通的便调槽22,以及设置在上调节板2侧壁上的调节螺栓孔23,调节螺栓7通过调节螺栓孔23固定在上调节板2内并横穿便调槽22设置。

可知,在调节螺栓7未锁紧状态下,限位孔21的尺寸是不小于待定位耳承1尺寸的,从而能够轻松地将待定位耳承1放置在对应的限位孔21内,然后再通过调节螺栓7使得限位孔21的孔径变小,实现对待定位耳承1周边的锁紧固定。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平衡板俯视结构。

如图1至图4共同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平衡板3与上调节板2以及底板5是相互平行的,在下平衡板3上设置有避让仿真耳6的通孔31,在将待定位耳承1放置在限位孔21后,待定位耳承1的下端面与下平衡板3相贴合,通过下平衡板3对耳承的水平度进行调节。

其中,图4中虚线框所示A区域表示耳承下端面与下平衡板3的配合区域,通过下平衡板3能够保证耳承底部的水平度,然后再通过上调节板2对而成进行定位;此外,由于耳承与仿真耳6通过螺纹等方式固定连接,在对耳承进行位置调整时,仿真耳6能够根据耳承的位置变化自动调整自身位置,从而实现耳承与仿真耳6的不拆式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在下平衡板3上的通孔31的尺寸不大于待定位耳承1的尺寸,从而使得仿真耳6能够通过通孔31与耳承连接,同时通过下平衡板3对耳承的下端面进行找平,以保证耳承的水平度符合测试要求。此外,仿真耳6与外部测试电路连接,通过外部测试电路对固定在耳承内的待测试耳机进行相关的声学性能测试。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底板5上设置有避让仿真耳6的避让槽,在仿真耳定位调节机构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底板5将整个调节机构固定在产品测试工装或者测试操作台等装置上,辅助产品进行性能测试。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仿真耳定位调节机构,结构简单、调节方便,能够有效减小耳承多频次调节、校准等问题,从而达到节省耳承及仿真耳调节时间、提高调节效率的目的。

如上参照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仿真耳定位调节机构。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仿真耳定位调节机构,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基础上做出各种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