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帽檐结构引导导线出线方向的喇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2912发布日期:2018-06-06 01:36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以帽檐结构引导导线出线方向的喇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与一种喇叭装置有关,特别是指一种以帽檐结构引导导线出线方向的喇叭装置。



背景技术:

按,现有喇叭内的导线及弹波结构,其通常是将该导线直接跨过该弹波的半径,亦或将导线固设于该弹波的一侧表面,而进一步凸出该弹波外侧,并连接该端子与该音圈,此连接方式会发生导线的长度过长,从而弯折连接该端子;另外,于加工组装时,该导线无完全固设于该弹波的表面的状况。

更详而之,当发上述所提该导线过长或弯折…等的情形时,其亦会导致于弹波在短时间弹动后,进而发生疲乏而断裂的情形,同时,更导致喇叭无法运作的状况。

因此,本案创作人在观察到上述缺失后,而遂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以帽檐结构引导导线出线方向的喇叭装置,其透过帽檐结构的设置,从而使设于弹波上的导线能与喇叭装置的端子稳固连接,并能防止该导线受该弹波在长时间弹动后,而发生疲乏、变形及断裂的情形。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以帽檐结构引导导线出线方向的喇叭装置,其包含有:一支撑架,其中间具有一镂空空间,且其上周缘上形成一环形连接面,又,该支撑架外侧设有至少一连接端子;一磁回构件,其设于该支撑架的底侧,该磁回构件内设有至少一凹槽,该凹槽中央位置处具有一磁性柱体;一音圈,其呈可线性位移地套设于该磁性柱体;一弹波,其具有一本体及至少一导线,而该本体于中央位置处穿设一穿孔,该穿孔套设于该音圈,并让该音圈稳固位于该凹槽中,且该本体形成二周缘部,至少一周缘部具有一帽檐片,又,该本体界定有一水平线,而该帽檐片与该水平线之间形成有一夹角,另,该导线设于该本体的外侧面,并具有二连接端部,其中一连接端部连接该音圈,而另一连接端部连接该连接端子;及一振动片组件,其设于该镂空空间中,且该振动片组件连接该环形连接面。

较佳地,其中该音圈与该凹槽内侧壁及该磁性柱体为外侧壁之间相隔有一间距。

较佳地,其中该帽檐片与该水平线的夹角角度为0°至90°之间。

较佳地,其中帽檐片相对该本体的水平线朝上侧倾斜延伸。

较佳地,其中该帽檐片相对该本体的水平线朝上侧倾斜延伸。

较佳地,其中该帽檐片相对该本体朝外侧水平延伸。

较佳地,其中该本体的所述周缘部之间形成有一波浪部,该波浪部具有多个波峰及多个波谷。

较佳地,其中所述周缘部分别为一外周缘及一内周缘,该夹角用以限制邻近外周缘的连接端部的出线倾角,从而使该连接端部能对应一连接端子的位置,并与该连接端子连接。

较佳地,其中所述周缘部分别具有一帽檐片。

较佳地,其中该导线系选自于圆线及扁线其中之一。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以帽檐结构引导导线出线方向的喇叭装置,藉由该帽檐片与该水平线之间所形成的夹角设置,藉以限制该导线的连接端部的出线方向,以供对应并连接该连接端子;藉此,本实用新型透过帽檐结构的设置,从而使设于弹波上的导线能与喇叭装置的端子稳固连接,并能防止该导线受该弹波在长时间弹动后,而发生疲乏、变形及断裂的情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显示弹波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显示弹波结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显示弹波结构的另一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显示弹波结构的又一局部放大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 喇叭装置

10 支撑架

11 镂空空间

12 环形连接面

13 连接端子

20 磁回构件

21 凹槽

22 磁性柱体

30 音圈

40 弹波

41 本体

42 穿孔

43 周缘部

431 外周缘

432 内周缘

44 帽檐片

45 波浪部

451 波峰

452 波谷

46 导线

461 连接端部

50 振动片组件

A 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并搭配图3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剖视图及局部放大立体图,其揭露有一种以帽檐结构引导导线出线方向的喇叭装置100,该以帽檐结构引导导线出线方向的喇叭装置100包含有:

一支撑架10,其中间具有一镂空空间11,且其上周缘上形成一环形连接面12,又,该支撑架10外侧设有至少一连接端子13。

一磁回构件20,其设于该支撑架10的底侧,该磁回构件20内设有至少一凹槽21,该凹槽21中央位置处具有一磁性柱体22。

一音圈30,其呈可线性位移地套设于该磁性柱体22,而该音圈30与该凹槽21内侧壁及该磁性柱体22为外侧壁之间相隔有一间距。

一弹波40,其具有一本体41及二导线46,而该本体41于中央位置处穿设一穿孔42,该穿孔42套设于该音圈30,并让该音圈30稳固位于该凹槽21中,且该本体41形成二周缘部43,至少一周缘部43具有一帽檐片44,又,该本体41界定有一水平线,而该帽檐片44与该水平线之间形成有一夹角A,另,所述导线46设于该本体41的外侧面,并具有二连接端部461,其中一连接端部461连接该音圈30,而另一连接端部461连接该连接端子13。

于本实施例中,该帽檐片44与该水平线的夹角A角度为0°至90°之间,更详而之,如图4、图5及图6所示,帽檐片44能相对该本体41的水平线朝上侧倾斜延伸,又,该帽檐片44亦能相对该本体41的水平线朝上侧倾斜延伸,另,该帽檐片44相对该本体41朝外侧水平延伸。

又,于本实施例中,该本体41的所述周缘部43之间形成有一波浪部45,该波浪部45具有多个波峰451及多个波谷452,另,所述周缘部43分别为一外周缘431及一内周缘432,该夹角A用以限制邻近外周缘431的连接端部461的出线倾角,从而使该连接端部461能对应一连接端子13的位置,并与该连接端子13连接;重要的是,所述周缘部43能设成分别具有一帽檐片44的态样。

一振动片组件50,其呈漏斗状,且对应设于该镂空空间11中,且该振动片组件50连接该环形连接面12。

需进一步说明的是,该外周缘431的帽檐片44与该水平线的所形成夹角A,其用以限制邻近外周缘431的连接端部461的出线倾角,从而使该连接端部461能对应设于喇叭装置100的连接端子13的位置,并让所述导线46与所述连接端子13快速稳固连接。

为供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构造特征、运用技术手段及所预期达成的功效,兹将本实用新型使用方式加以叙述,相信当可由此而对本实用新型有更深入且具体的了解,如下所述:

请继续参阅图1及图2,并搭配图3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剖视图及局部放大立体图。于该喇叭装置100运作状态时,当电流经由端子与导线46流过音圈30时产生了电磁场,令该音圈30、该凹槽21及该磁性柱体22之间的间隙中,产生线性的运动;而此运动所产生的机械力,使设于该音圈30内的一振膜振动,从而使空气振动而发出音频;就结构上而言,本实用新型其主要藉由该外周缘431的帽檐片44与该水平线之间所形成的夹角A设置,且该夹角A角度为0°至90°之间,且该夹角A能限制邻近外周缘431的连接端部461的出线倾角,由于市面上喇叭款内部的连接端子13位置都不同,但本实用新型利用该帽檐片44相对该本体41的上倾斜、下倾斜或水平的结构形态,从而使所述导线46连接端部461能对应一连接端子13的位置,并进一步与该连接端子13连接,且该导线46并不会发生过多弯曲线段。

更详而之,本实用新型透过上述该帽檐片44的设置,从而使设于该本体41上的导线46能与喇叭装置100的连接端子13稳固连接,并能防止如先前技术中因该导线46过长或弯折…等的情形时,所导致于弹波40在短时间弹动后,进而发生疲乏而断裂、导致喇叭无法运作的状况。

值得一提的是,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周缘部43能设成分别具有一帽檐片44的态样,更详而之,该外周缘431及该内周缘432的帽檐片44能分别与该水平线之间所形成的夹角A设置,且所述帽檐片44因夹角A角度的不同,因而能让所述帽檐片44相对该本体41呈现上倾斜、下倾斜或水平的结构形态。

值得再提的是,该导线46选自于圆线及扁线其中之一,然而,于本实施例中先以圆线为例。

兹,再将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其可达成的预期功效陈述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以帽檐结构引导导线出线方向的喇叭装置100,主要藉由该外周缘431的帽檐片44与该水平线之间所形成的夹角设置,该夹角A能限制邻近外周缘431的连接端部461的出线倾角,从而使该连接端部461能对应一连接端子13的位置,并与该连接端子13连接。

藉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实施功效及技术功效:

其一,本实用新型能使设于该本体41上的导线46能与喇叭装置100的连接端子13稳固连接,并能防止如先前技术中因该导线46过长或弯折…等的情形时,所导致于弹波40在短时间弹动后,进而发生疲乏而断裂、导致喇叭无法运作的状况。

其二,本实用新型利用该帽檐片44的设置,能保护导线46的结构,以及具有引导导线46出线及整线,俾达增加该本体41的使用寿命及使喇叭输出较佳音质的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同类产品中实有其极佳的进步实用性,同时遍查国内外关于此类结构的技术资料,文献中亦未发现有相同的构造存在在先,因此,本实用新型实已具备新型专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请。

惟,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故举凡应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权利要求范围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