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频播放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1761发布日期:2018-10-13 00:55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频播放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音频播放设备,在上市前由工程师选配适当的扬声器、适当的泄声孔、适当的前后声腔容积,并对音频播放设备整机的频响曲线进行调整,以达到相应的音效。在上述调试工作后,音频播放设备的扬声器器件、泄声孔及前后声腔容积大小均为固定不可变的,因此,对于一款音频播放设备来讲,其音效也是固定唯一的。

然而对于使用音频播放设备的消费者而言,每个人对于音频播放设备的音效喜好不同,判断标准也因人而异,同一款音频播放设备很难符合每个人的需求。此外,如果一个使用者想要体验多种不同的音效,也只能购买多个不同的音频播放设备。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音效可调的音频播放设备,满足使用者对多种不同音效的体验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耳机等音频播放设备音效固定唯一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音频播放设备,该音频播放设备具有可调的后声腔容积,从而可实现音效调节,提供给使用者更加丰富多样的音质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音频播放设备,包括壳体和置于壳体内的扬声器,还包括旋转调音装置;

所述旋转调音装置伸入所述壳体内,所述旋转调音装置、所述扬声器和所述壳体围成后声腔,所述旋转调音装置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后声腔和外界的泄声孔;所述旋转调音装置沿一个方向旋转时,向所述后声腔内侧移动,减小所述后声腔的容积;所述旋转调音装置沿另一个方向旋转时,向所述后声腔外侧移动,增大所述后声腔的容积。

可选地,所述后声腔内还设置有吸音材料,所述吸音材料覆盖所述泄声孔;所述旋转调音装置向所述后声腔内收缩时,压缩所述吸音材料;所述旋转调音装置向所述后声腔外扩张时,放松所述吸音材料。

可选地,所述吸音材料为吸音棉。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内壁面设置有螺纹内丝,所述旋转调音装置伸入所述壳体内的部分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内丝配合的螺纹外丝,在所述螺纹内丝和所述螺纹外丝的配合作用下,所述旋转调音装置旋转时向所述后声腔内收缩,或者向所述后声腔外扩张。

可选地,所述旋转调音装置包括调音件和调音旋钮;

所述调音件伸入所述壳体内,其上设置有所述螺纹外丝;所述调音旋钮连接在所述调音件轴向顶部,并伸出所述壳体外侧,所述调音旋钮旋转时带动所述调音件同轴旋转。

可选地,所述泄声孔贯通所述调音件和所述调音旋钮,所述调音件的内侧面设置有凹槽,所述泄声孔开在所述凹槽底部,所述吸音材料置于所述凹槽内。

可选地,所述调音件轴向顶部设置有凸块,所述调音旋钮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凸块配合的卡孔,所述凸块卡入所述卡孔内将所述调音件和所述调音旋钮卡合连接。

可选地,在所述调音旋钮底部设置有朝向所述调音件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孔形成与所述凸块配合的所述卡孔。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组合在一起的上壳和底壳,所述调音旋钮上设置有径向伸出的边沿,所述上壳和所述底壳之间设置有卡住所述边沿的卡槽,所述卡槽的高度恰能容纳所述边沿并使所述边沿在所述卡槽内滑动。

可选地,所述泄声孔的开口处设置有防尘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音频播放设备,包括由旋转调音装置、扬声器和壳体围成的后声腔,通过转动旋转调音装置,可以使旋转调音装置向后声腔外或向后声腔内移动,以增大或减小后声腔的容积,从而实现对音频播放设备音效的改变,以通过一款音频播放设备满足使用者对不同音质效果的需求,操作简单,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耳机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耳机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耳机实施例的另一个侧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耳机实施例去除上壳与调音旋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壳体;110、上壳;120、底壳;121、螺纹内丝;200、扬声器;300、旋转调音装置;301、泄声孔;310、调音件;311、螺纹外丝;312、凸块;320、调音旋钮;321、边沿;400、吸音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说明书实施例以耳机为例,说明本方案的技术构思:在音频播放设备上增设旋转调音装置,由旋转调音装置、扬声器和壳体共同围成的音频播放设备的后声腔,通过转动旋转调音装置,可以使旋转调音装置向后声腔外或向后声腔内移动,以增大或减小后声腔的容积,从而实现对音频播放设备的音效变换,以通过一款音频播放设备满足使用者对不同音质效果的需求,操作简单,使用便捷。

参见图1-图4,本说明书以耳机为例,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耳机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耳机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耳机实施例的另一个侧面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耳机实施例去除上壳与调音旋钮后的结构示意图,当然,本方案也可应用于其他的音频播放设备,如音箱和穿戴设备等,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图1-图4,一种音频播放设备,包括壳体100、置于壳体100内的扬声器200以及旋转调音装置300,除此之外,该音频播放装置还可包括有电路板、传输线材和耳塞套等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

旋转调音装置300伸入壳体100内,并且,旋转调音装置300、扬声器200和壳体100共同围成音频播放设备的后声腔,旋转调音装置300上设置有连通后声腔和外界的泄声孔301;该旋转调音装置300沿一个方向旋转时,向后声腔内侧移动,使后声腔收缩,以减小后声腔的容积;该旋转调音装置300沿另一个方向旋转时,向后声腔外侧移动,使后声腔扩张,以增大后声腔的容积。

通过改变音频播放装置的后声腔的大小,可以改变音频播放设备的音效,例如,基于声学基本原理,后声腔容积越大低音效果越强,反之低音效果降低,从而本说明书的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对低音效果的增强或降低,满足不同使用者的听感需求。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见附图2和附图3所示,后声腔内还设置有吸音材料400,吸音材料400覆盖泄声孔301;当旋转调音装置300向后声腔内收缩时,压缩吸音材料400;当旋转调音装置300向后声腔外扩张时,放松吸音材料400。具体地,图2中,吸音材料400处于放松的状态,图3中,吸音材料400处于压缩的状态。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吸音材料400可以采用声学吸音棉,当然,其他柔软可形变的吸音材料也可适用于本方案,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在后声腔内填充声学吸音棉等吸音材料,消除了耳机内部一些面和棱角对音质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加了低频的下潜深度,并使音频的失真减小。吸音棉还可以防止驻波的产生,在吸音的同时达到防止音染产生的作用,有利于后声腔的结构设计,使后声腔的容积无需设计的太大。而且,由于该吸音材料400覆盖泄声孔301,压缩吸音材料400时,可以增大泄声孔301的阻尼,泄声孔301的阻尼越高,对气流的粘滞程度越高,扬声器的振膜不容易大幅度振动,使得低音效果降低,反之,放松吸音材料400时,可以降低泄声孔301的阻尼,泄声孔301的阻尼越低,对气流的粘滞程度越低,扬声器的振膜更容易大幅度振动,使得低音效果增强。

从而,通过转动调节旋转调音装置300,可以同时改变后声腔的容积大小和泄声孔301的阻尼,从而从两个方面协同地改变耳机的低音效果,尽可能作用明显地实现音效调节。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见图2-图3所示,壳体100的内壁面设置有螺纹内丝121,旋转调音装置300伸入壳体100内的部分设置有与螺纹内丝121配合的螺纹外丝311,在螺纹内丝121和螺纹外丝311的配合作用下,旋转调音装置300旋转时向后声腔内收缩,或者向后声腔外扩张。例如,在螺纹内丝121和螺纹外丝311的配合作用下,当该旋转调音装置300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向后声腔内收缩;当该旋转调音装置300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向后声腔外扩张。使用螺纹内丝121和螺纹外丝311配合实现转动调节,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见图2-图4所示,旋转调音装置300包括调音件310和调音旋钮320。

调音件310伸入壳体100内,其上设置有螺纹外丝311;调音旋钮320连接设置在调音件310轴向顶部,并伸出壳体100外侧,调音旋钮320旋转时带动调音件310同轴旋转。

继续参考图2-图4,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泄声孔301贯通调音件310和调音旋钮320,调音件310的内侧面设置有凹槽,泄声孔301开在凹槽底部,吸音材料400置于凹槽内。将泄声孔301设置在调音件310的凹槽底部,将吸音材料400置于凹槽内,可以使吸音材料400很好地覆盖泄声孔301,同时对吸音材料400起到限位保护作用,保证压缩或释放过程中吸音材料400的变化稳定,保证取得良好的音质效果。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调音件310轴向顶部设置有凸块312,见图3和图4,调音旋钮320底部设置有与凸块312配合的卡孔(未图示),凸块312卡入卡孔内将调音件310和调音旋钮320卡合连接,同轴转动。如本图4所示,凸块312和卡孔各对应设置有一个,凸块312为凸六角形,卡孔的形状为凹六角形,当然,该凸块312与卡孔还可采用其他非圆形形状。除此之外,凸块312和卡孔还可设置为对应的多个,则此时,凸块312和卡孔可采用任意形状。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在调音旋钮320底部设置有朝向调音件310的套筒,套筒的内孔形成与凸块312配合的卡孔,即,调音件310的凸块可以与该套筒配合,具有更长的卡合距离,从而提高调音件310的行程,提高音效调节的范围,并且,在调音旋钮320上设置套筒形成该卡孔,也可减少调音旋钮320的用料,降低调音旋钮320的重量,提高耳机的佩戴舒适度。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00包括组合在一起的上壳110和底壳120。上壳110上设置有安装孔,调音旋钮320从该安装孔中露出。调音旋钮320上设置有径向伸出的边沿321,上壳110和底壳120之间留有容置调音旋钮320边沿321的空隙,即:形成卡住边沿321的卡槽,卡槽的高度恰能容纳边沿321并使边沿321在卡槽内滑动。从而,旋转过程中,调音旋钮320保持位置不变,有利于保持耳机外观的一致性和密封性,且利用该边沿321也便于实现调音旋钮320的安装,简化耳机结构。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泄声孔301的开口处设置有防尘网,以提高耳机的防尘功能。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扬声器200的直径为10mm,旋转调音装置300调节后声腔的容积大小在0.1~0.5cc或0.1~0.3cc之间。采用10mm直径大小扬声器的设备中,后声腔小于0.1cc时,在低频点350Hz高约10dB以上,0.3cc的后声腔是10mm直径喇叭低频变化较大的临界点,而在0.3cc到0.5cc的变化时,低频响应曲线有很小的变化,主观听音基本感觉不出差异,继续增大至0.5cc以上时,低频响应曲线上基本不再有什么变化。

结合图2-图3,说明本耳机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参考图2,吸音棉放松扩张状态下,阻尼最低,对声波产生的气流的粘滞性也为最低,声波能够顺畅的经由泄声孔301通往耳机外部;并且耳机后声腔容积设计为0.3cc与0.5cc之间的大小,综上两条件,此时耳机的低音效果最重(一般称为具有重低音音效/效果),泄声孔301贯通调音旋钮320和调音件310中心。

调音旋钮320的六角形卡孔与调音件310的六角形凸块312组装后卡合在一起,当旋动调音旋钮320时,由于卡孔与凸块312的卡合关系,调音件310被动旋转。

调音件310包裹吸音棉的凹槽外部设计有螺纹外丝311,耳机底壳120内侧设计有螺纹内丝121,当调音件310被动旋转时,由于螺纹内丝121和螺纹外丝311的关系,调音件310会向耳机内或耳机外移动。

以调音件310向耳机内移动为例,吸音棉逐渐被压缩,同时后声腔容积也随之逐渐变小。吸音棉被压缩,阻尼变大,对声波产生的气流的粘滞性变高,从而声波不能够很顺畅的经由泄声孔301通往耳机外部;后声腔容积逐渐小于0.3cc,耳机的低频响应逐渐变弱,相对地在人耳的主观听感上,感觉低音变弱,中高音相对变得突出。

进一步地,当调音旋钮320旋转到终点时,调音件310挤压吸音棉达到最大,参考图3,此状态下吸音棉被最大化压缩,后声腔容积小于0.1cc。此时,吸音棉的阻尼最大,后声腔容积最小,从而在人耳的主观听感上,感觉低音最弱,中高音则相对的变得最为突出。

本方案为双向设计,当调音旋钮320被反向旋转时,后声腔容积逐渐变大,吸音棉逐渐释放扩张(从而其阻尼逐渐降低),进而实现了低音效果逐渐增强,中高音则相对地减弱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