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接送学生的电子围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44587发布日期:2018-10-23 22:53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教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接送学生的电子围栏系统。



背景技术:

在学校,特别是幼儿园和小学附近,经常会看到接送学生上学/放学的拥挤人群和车辆,场面特别混乱,有时会夹杂着和家长走失的学生的哭声。

有些学校,为了解决这种混乱情况,也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会在校门口附近,按照班级划分接送学生的区域,并贴上“某年级某班”的标识,这种做法有几个问题:1)班级太多,需要划分出来的接送区域也太多;2)需要教师在负责区域值守,鉴于班级学生太多,教师也无法做到全面监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接送学生的电子围栏系统,该系统借鉴共享单车领域的电子围栏技术,为学生的家长和学校提供安全的指定区域用于接送学生,并使得教师可以全面掌握所有学生被接送的状态信息,也使得家长可以实时掌握孩子的动态位置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接送学生的电子围栏系统,包括学生佩戴的智能手环,教师移动终端,家长移动终端和服务器以及电子桩;其中,

所述智能手环向所述电子桩发送身份识别信息;

所述电子桩持续扫描指定接送区域内的所述智能手环,接收所述智能手环发送的所述身份识别信息,并将所述身份识别信息和所述电子桩的位置信息上传至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电子桩发送的所述身份识别信息,分别向所述教师移动终端和所述家长移动终端发送学生的身份识别信息及其处于已到校状态信息、等待离校状态信息或者已离校状态信息;

所述教师移动终端和所述家长移动终端接收、查询学生的身份识别信息及其处于已到校状态信息、等待离校状态信息或者已离校状态信息。

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身份识别信息包括学生的姓名和学号。

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身份识别信息用作所述服务器和所述家长移动终端之间,以及所述服务器和所述教师移动终端之间的校验信息。

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预设两个时间段,分别为上学时间段和放学时间段。

一优选实施例中,在上学时间段,所述电子桩扫描到所述智能手环时,所述服务器向所述家长移动终端发送学生的身份识别信息及其已到校状态信息,所述家长移动终端确认该状态信息并反馈至所述服务器,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器向所述教师移动终端发送学生的身份识别信息及其已到校状态信息。

一优选实施例中,在放学时间段,所述电子桩扫描到所述智能手环时,所述服务器向所述家长移动终端发送学生的身份识别信息及其等待离校状态信息,所述家长移动终端确认该状态信息并反馈至所述服务器,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器向所述教师移动终端和所述家长移动终端发送学生的身份识别信息及其已离校状态信息。

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等待离校状态信息包含学生所在的所述电子桩的位置信息。

一优选实施例中,在放学时间段,所述家长移动终端在指定时间区间内未确认等待离校状态信息并反馈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向所述教师移动终端发送警示信息和学生所在的所述电子桩的位置信息。

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子桩的指定接送区域为圆形或扇形区域。

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子桩与所述智能手环之间采用蓝牙通信方式。

采用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电子桩构建的电子围栏作为接送学生的指定区域,教师不需要在该区域值守即可全面掌握所有学生被接送的状态信息。

2、本发明可以实时将学生的动态信息发送至家长端,家长无须时刻在指定接送区域等待,待收到学生到达指定区域的状态信息时,再前去即可,这样可以避免所有家长拥挤在接送区域。

3、本发明采用电子桩来划分接送学生的区域,不同班级之间可以共用电子桩,而且服务器会将学生所在的电子桩位置信息发送给家长,随接随走,便于提高空间利用率和流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用于接送学生的电子围栏系统的组成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用于接送学生的电子围栏系统的信息流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接送学生的电子围栏系统,该系统包括学生佩戴的智能手环,教师移动终端,家长移动终端和服务器以及电子桩。图1示出了本发明所述的电子围栏系统的一实施例,该实施例中,电子围栏系统包括2个智能手环(智能手环1和2,对应两个学生),教师移动终端,2个家长移动终端(家长移动终端1和2,对应两个家长)和服务器以及1个电子桩。其中,电子桩设置在学校附近,电子桩的数量可根据班级数、学校附近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等实际情况来设置。如果学校班级数量较少,可以一个班级使用一个指定的电子桩;若班级数量较多,可以多个班级共用一个指定的电子桩,或者不指定电子桩,由不同班级交叉使用电子桩。

本发明借鉴共享单车的电子围栏技术,由电子桩来虚拟的划出学生接送区域,该指定接送区域(即电子桩的有效工作范围)可以为圆形或扇形区域形式的虚拟电子围栏。所述电子桩与所述智能手环之间采用蓝牙通信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电子围栏系统各组成部分的不同作用是:

1)智能手环用于向电子桩发送身份识别信息。身份识别信息包括学生的姓名和学号,用作服务器和家长移动终端之间,以及服务器和教师移动终端之间的校验信息。

2)电子桩持续扫描指定接送区域内的智能手环,接收智能手环发送的身份识别信息,并将身份识别信息和电子桩的位置信息上传至服务器。

3)服务器用于接收电子桩发送的身份识别信息,分别向教师移动终端和家长移动终端发送学生的身份识别信息及其处于已到校状态信息、等待离校状态信息或者已离校状态信息。

一实施例中,服务器预设两个时间段,分别为上学时间段和放学时间段。

在上学时间段,电子桩扫描到智能手环时,服务器向家长移动终端发送学生的身份识别信息及其已到校状态信息,家长移动终端确认该状态信息并反馈至服务器,进一步地,服务器向教师移动终端发送学生的身份识别信息及其已到校状态信息。

在放学时间段,电子桩扫描到智能手环时,服务器向家长移动终端发送学生的身份识别信息及其等待离校状态信息,家长移动终端确认该状态信息并反馈至服务器,进一步地,服务器向教师移动终端和家长移动终端发送学生的身份识别信息及其已离校状态信息。其中,等待离校状态信息包含学生所在的电子桩的位置信息。

一优选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采取了如下措施:在放学时间段,家长移动终端在指定时间区间内未确认等待离校状态信息并反馈至服务器,服务器向教师移动终端发送警示信息和学生所在的电子桩的位置信息。

4)教师移动终端和家长移动终端用于接收、查询学生的身份识别信息及其处于已到校状态信息、等待离校状态信息或者已离校状态信息。教师移动终端和家长移动终端均可以采用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

应当理解,本文所述的示例性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尽管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通过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形式和细节的改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