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托组件、电子设备和卡托组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61931发布日期:2019-01-02 22:36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卡托组件、电子设备和卡托组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托组件、电子设备和卡托组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人们需求的多样性,目前市场上的电子设备种类越来越多,例如手机、掌上电脑等。这些电子设备需要携带智能卡,例如sim(subscriberidentificationmodule客户识别模块)卡、存储卡等。这些智能卡通常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卡托组件上,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操作卡托组件实现智能卡的安装和拆卸。目前,电子设备的卡托组件主要包括卡托、卡座、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卡托用于容纳智能卡,卡座安装于电子设备的外壳的内部,卡托可以滑动设置在卡座上。卡托或者外壳上开设顶出孔,第一推杆滑动安装于外壳的内部,第二推杆转动安装于外壳的内部。需要取卡时,用户握持顶针使顶针伸入顶出孔内,顶针向第一推杆施加作用力,使得第一推杆推动第二推杆的一端,第二推杆即可发生转动,此时第二推杆的另一端就可以向卡托施加作用力,使得卡托弹出。由此可知,采用传统的卡托组件时,为了实现卡托的弹出操作,需要额外配置顶针,该顶针通常会与电子设备分开放置,导致实施卡托弹出操作时不容易找到顶针,致使卡托弹出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卡托组件,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开设有顶出孔,所述卡托组件包括卡托和第一顶出机构,所述第一顶出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套设于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输出轴上的第一顶出件,所述第一顶出件和所述卡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输出轴做旋转运动以带动所述第一顶出件沿直线运动,以将所述卡托伸出或者缩回所述顶出孔。

本申请的卡托组件,将第一顶出件套设在第一电机的第一输出轴上,当第一电机控制第一输出轴做旋转运动的时候,第一输出轴带动第一顶出件做直线运动,由于第一顶出件和卡托采用固定连接,因此,第一顶出件也会带动卡托做直线运动,从而将卡托伸出或者是缩回外壳上的顶出孔,实现了对卡托的电动控制,相较于传统采用顶针的手动操作方式,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无需顶针,提高了卡托组件操作上的便捷性。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外壳和如上所述的卡托组件。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卡托组件控制方法,所述卡托组件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开设有顶出孔,所述卡托组件包括卡托和第一顶出机构,所述第一顶出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套设于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输出轴上的第一顶出件,所述第一顶出件和所述卡托固定连接,所述卡托组件控制方法包括:

当所述第一电机给所述第一输出轴提供第一驱动力时,所述第一输出轴做旋转运动以带动所述第一顶出件沿直线运动,以将所述卡托伸出所述顶出孔;

当所述第一电机给所述第一输出轴提供第二驱动力时,所述第一输出轴做旋转运动以带动所述第一顶出件沿直线运动,以将所述卡托缩回所述顶出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卡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卡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卡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卡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卡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卡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卡托组件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卡托组件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1(a)和图1(b),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卡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托组件10应用于电子设备1,所述电子设备1包括外壳20,所述外壳20开设有顶出孔20a,所述卡托组件10包括卡托100和第一顶出机构200,所述第一顶出机构200包括第一电机210和套设于所述第一电机210的第一输出轴220上的第一顶出件230,所述第一顶出件230和所述卡托10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10的第一输出轴220做旋转运动以带动所述第一顶出件230沿直线运动,以将所述卡托100伸出或者缩回所述顶出孔20a。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1可以是任何具备通信和存储功能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具有网络功能的智能设备。

其中,外壳20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1的中框。卡托100是用于安装客户识别模块卡(subscriberidentificationmodule,sim)、存储卡等。第一电机210可以是直线电机,当第一电机210的第一输出轴220做旋转运动时,套设于第一输出轴220上的第一顶出件230做直线运动,由于第一顶出件230和卡托100固定连接,因此,第一顶出件230带动卡托100做直线运动,以将卡托100伸出或者是缩回所述外壳20上开设的顶出孔20a。

可选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输出轴220具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顶出件230具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输出轴220和所述第一顶出件230通过所述第一外螺纹以及所述第一内螺纹相互配合。

其中,“外螺纹”是指在圆柱或者圆锥外表面的螺纹,如螺栓表面的螺纹即为外螺纹。“内螺纹”是指螺母的内表面的螺纹,即为内螺纹。

具体的,第一外螺纹和第一内螺纹的螺距保持一致,从而使得第一外螺纹和第一内螺纹之间可以形成配合,进而使得第一顶出件230可相较于第一输出轴220做往复滑动。其中,“螺距”是沿螺旋线方向量得的,相邻两螺纹之间的距离一般指在螺纹螺距中螺纹上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

可选的,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顶出件230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套环232和第一连杆233,所述第一套环232套设于所述第一输出轴220上,且与所述第一输出轴220形成间隙配合,所述第一连杆233连接于所述卡托100。

其中,第一套环232和第一连杆233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铆接或者是螺丝锁附。所述第一连杆233连接于所述第一套环232的外侧,所述第一套环232和所述第一输出轴220之间形成配合,当所述第一输出轴220做旋转运动时,所述第一套环232可相较于所述第一输出轴220做往复的滑移直线运动。进一步的,第一连杆233和卡托100也是固定连接,第一连杆233和卡托100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铆接或者是螺丝锁附。因此,当第一套环232相较于所述第一输出轴220做往复直线运动时,所述卡托100也会跟随所述第一套环232做相同形式的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实现将所述卡托100伸出或者是缩回所述顶出孔20a的功能。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卡托组件10,将第一顶出件230套设在第一电机210的第一输出轴220上,当第一电机210控制第一输出轴220做旋转运动的时候,第一输出轴220带动第一顶出件230做直线运动,由于第一顶出件230和卡托100采用固定连接,因此,第一顶出件230也会带动卡托100做直线运动,从而将卡托100伸出或者是缩回外壳20上的顶出孔20a,实现了对卡托100的电动控制,相较于传统采用顶针的手动操作方式,本技术方案提供的卡托组件10无需顶针,提高了卡托组件10操作上的便捷性。

请一并参阅图1(a)和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卡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二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托组件10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顶出机构200相对设置的第二顶出机构300,所述第二顶出机构300包括第二电机310和套设于所述第二电机310的第二输出轴320上的第二顶出件330,所述第二顶出件330和所述卡托10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310可带动所述第二顶出件330运动,所述第二电机310与所述第一电机210相互配合以将所述卡托100伸出或者缩回所述顶出孔20a。

其中,第二电机310可以为直线电机,也可以为旋转电机。

具体的,当第二电机310开启时,所述第二电机310带动第二输出轴320做旋转运动,由于第二顶出件330套设于第二输出轴320上,且与第二输出轴320形成配合,从而使得第二顶出件330相较于第二输出轴320,沿第二输出轴320的延伸方向做往复直线运动。由于第二顶出件330与卡托100固定连接,从而带动卡托100沿第二输出轴320的延伸方向做往复直线运动。通过第一电机210和第二电机310之间的开启或者是闭合的相互配合,就可以实现将卡托100伸出或者缩回所述顶出孔20a的功能。且通过第一电机210和第二电机310之间的相互配合,有助于保证所述卡托100受力较为均匀,避免单个电机容易导致卡托100受力不均匀的弊端,有助于提高卡托100运动时的顺畅度。

进一步的,通过对第一电机210以及第二电机310开启的时间先后顺序,或者是通过调节第一电机210和第二电机310开启后的运行速度,就可以实现对卡托100运动的方向进行微调,以使得卡托100正对所述顶出孔20a伸出或者是缩回,避免卡托100与电子设备1的外壳20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有助于对卡托组件10形成保护。且通过第一电机210和第二电机310的相互配合,实现对卡托100的运动状态的控制,增加了控制上的灵活度,提高了卡托组件10操作上的便捷性。

请一并参阅图1(a)和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卡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三的结构与实施例二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托组件10还包括调速机构400,所述调速机构400用于调节所述第一电机210和所述第二电机310的相对速度,以使得所述卡托100正对所述顶出孔20a伸出或者是缩回。

具体的,所述调速机构400可以同时对第一电机210和第二电机310进行速度调节,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机210和所述第二电机310的速度相互匹配,进而对卡托100的运动状态进行控制,使得卡托100可以正对所述顶出孔20a伸出或者是缩回,从而减小卡托100与电子设备1的外壳20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所述卡托100受到较大的磨损,有助于对卡托100形成保护。

举例而言,卡托100在伸出或者是缩回顶出孔20a的过程中,当检测到卡托100朝向第一电机210的一侧偏移时,所述调速机构400就会调整所述第一电机210和所述第二电机310的相对速度,使得所述第一电机210的速度略大于所述第二电机310的速度,从而对卡托100的运动方向进行微调,以确保卡托100可以正对顶出孔20a伸出或者是缩回。

请一并参阅图1(a)和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卡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四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出机构200位于所述顶出孔20a远离所述卡托100的一侧,所述第一顶出件23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杆234和第三连杆235以及位于所述第二连杆234和所述第三连杆235之间的第二套环236,所述第二连杆234和所述第三连杆235均与所述第二套环236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杆234和所述第三连杆235均与所述卡托10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环236套设于所述第一输出轴220上,且与所述第一输出轴220形成配合。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杆234和所述第三连杆235固定于所述第二套环236的外侧。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杆234和所述第三连杆235与所述第二套环236的固定方式可以为焊接、铆接或者是螺丝锁附,且所述第二连杆234和所述第三连杆235均与所述卡托10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环236套设于第一输出轴220上,且与第一输出轴220形成配合。当第一电机210开启时,控制第一输出轴220做旋转运动,进而带动第二套环236相较于第一输出轴220做往复直线运动,进而带动第二连杆234和第三连杆235做相同形式的往复直线运动,由于第二连杆234和第三连杆235均与所述卡托100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带动所述卡托100做往复直线运动,以将所述卡托100伸出或者是缩回所述顶出孔20a。

可选的,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套环236的中心线与所述卡托100的中心线保持一致,有助于使得所述卡托100受力更加均匀,避免所述卡托100与电子设备1的外壳20之间产生摩擦力,有助于对卡托100形成保护。

且进一步的,在本技术方案中,将所述第一顶出机构200设置在所述顶出孔20a远离所述卡托100的一侧,所述第一顶出件23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杆234和第三连杆235,通过第二连杆234和第三连杆235同时对所述卡托100形成支撑,有助于提高所述卡托100运动时的稳定性,且有助于保证所述卡托100的受力更加均匀,避免所述卡托100与电子设备1的外壳20之间产生摩擦力,有助于对卡托100形成保护。

更进一步的,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杆234和所述第三连杆235为可伸缩杆,从而在所述卡托100伸出或者是缩回所述顶出孔20a的过程中,对所述卡托100的运动方向进行实时调整,以使得所述卡托100正对所述顶出孔20a伸出或者是缩回,有助于减小所述卡托100与所述电子设备1的外壳20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对卡托100形成保护,有助于延长卡托100的使用寿命。

请一并参阅图1(a)和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卡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五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出机构200还包括角度调节器500,所述角度调节器500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输出轴220相较于所述卡托100的中心线之间的角度,以使得所述卡托100正对所述顶出孔20a伸出或者是缩回。

可选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角度调节器500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210上,所述角度调节器500可调节所述第一电机210的旋转角度,进而实现对所述第一输出轴220的朝向的调节。当所述第一输出轴220的中心线与所述卡托100的中心线平行时,或者所述第一输出轴220的中心线与所述卡托100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位于预设角度范围内时,此时,可以使得所述卡托100正对所述顶出孔20a伸出或者是缩回,有助于减小所述卡托100和所述电子设备1的外壳20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所述卡托组件10运动的顺畅性。且避免所述卡托100受到较大的磨损,有助于对卡托100形成保护。

可选的,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角度调节器500用于调节所述卡托100的旋转角度。所述角度调节器500包括谐振器,所述谐振器用于对所述卡托100进行微位移调节。可选的,所述谐振器安装在所述卡托100邻近所述顶出孔20a的侧壁上,用于对所述卡托100进行实时调整,以使得所述卡托100正对所述顶出孔20a伸出或者是缩回,有助于减小所述卡托100和所述电子设备1的外壳20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所述卡托组件10运动的顺畅性。且避免所述卡托100受到较大的磨损,有助于对卡托100形成保护。

请一并参阅图1(a)和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卡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六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托组件10还包括卡座600,所述卡座600具有收容槽600a,所述收容槽600a用于所述收容所述卡托100,所述收容槽600a具有开口600b,所述开口600b正对所述顶出孔20a,所述卡托100通过所述开口600b伸出或者是缩回所述顶出孔20a。

可选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托100和所述卡座600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卡托100和所述卡座600之间设置有润滑件610,所述润滑件610用于减小所述卡托100和所述卡座600之间的摩擦力。

其中,所述润滑件610可以为润滑油,以减小所述卡托100和所述卡座600之间的摩擦力,有助于减小所述卡托100和所述卡座600之间的磨损,对所述卡托100形成保护,有助于延长所述卡托10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托100和所述卡座600之间设置有滑轨,所述卡托100通过所述滑轨相较于所述卡座600滑动,以将所述卡托100伸出或者是缩回所述顶出孔20a。且所述滑轨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将所述卡托100固定在所述卡座600的预设位置上,避免所述卡托100产生不可控的位移。

请一并参阅图1(a)、图1(b)和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1包括外壳20和如上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卡托组件10。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1可以是任何具备通信和存储功能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具有网络功能的智能设备。

其中,所述外壳20为所述电子设备1的中框。所述外壳20的材质可以为塑胶、玻璃、陶瓷、金属或者是木材。

可选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20形成收容腔20b,所述收容腔20b用于收容所述卡托组件10,所述外壳20开设有顶出孔20a,所述卡托100可通过所述顶出孔20a伸出或者是缩回所述收容腔20b。

其中,所述卡托组件10应用于电子设备1,所述电子设备1包括外壳20,所述外壳20开设有顶出孔20a,所述卡托组件10包括卡托100和第一顶出机构200,所述第一顶出机构200包括第一电机210和套设于所述第一电机210的第一输出轴220上的第一顶出件230,所述第一顶出件230和所述卡托10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10的第一输出轴220做旋转运动以带动所述第一顶出件230沿直线运动,以将所述卡托100伸出或者缩回所述顶出孔20a。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1可以是任何具备通信和存储功能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具有网络功能的智能设备。

具体的,所述第一电机210与所述外壳20固定连接,所述卡托100与所述外壳20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顶出件230可相较于所述第一输出轴220做往复直线运动,以带动所述卡托100做往复直线运动,进而将所述卡托100伸出或者是缩回所述顶出孔20a。

进一步的,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1还包括密封圈30,所述密封圈30位于所述顶出孔20a内,且对所述卡托组件10形成密封保护。

其中,所述密封圈30可以为橡胶圈,所述密封圈30具有弹性。所述密封圈30与所述顶出孔20a的形状相适应,且位于所述顶出孔20a内壁上,当所述卡托100收容于所述顶出孔20a时,所述密封圈30贴合所述卡托100设置,以对所述卡托组件10形成密封保护。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电子设备1包括卡托组件10和外壳20,所述外壳20开设有顶出孔20a,所述卡托组件10包括卡托100和第一顶出机构200,所述第一顶出机构200包括第一电机210和套设于所述第一电机210的第一输出轴220上的第一顶出件230,所述第一顶出件230和所述卡托10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10的第一输出轴220做旋转运动以带动所述第一顶出件230沿直线运动,以将所述卡托100伸出或者缩回所述顶出孔20a。相较于传统采用顶针的手动操作方式,本技术方案提供的卡托组件10无需顶针,提高了卡托组件10操作上的便捷性。

请一并参阅图1(a)、图1(b)和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第二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与第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电子设备1还包括重力传感器710和控制器720,当所述重力传感器710检测到所述卡托组件10处于失重状态时,所述重力传感器710发出第一信号,所述控制器720接收所述第一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信号控制所述卡托组件10缩回所述收容腔20b。

其中,重力传感器710是采用弹性敏感元件制成悬臂式位移器,与采用弹性敏感元件制成的储能弹簧来驱动电触点,完成从重力变化到电信号的转换,广泛应用在中高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内,可通过重力传感器710测量由于重力引起的加速度。

其中,控制器720也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一台电子设备的运算核心(core)和控制核心(controlunit)。它的功能主要是执行电子设备中的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软件中的数据。

当重力传感器710检测到卡托100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时,认为此时的卡托组件10处于失重的状态,此时,重力传感器710发出第一信号,所述控制器720接收到第一信号,并根据第一信号控制所述卡托组件10缩回所述收容腔20b,从而实现对所述卡托组件10的防跌落保护,避免卡托组件10由于跌落造成损坏。

其中,失重是指物体在引力场中自由运动时有质量而不表现重量或重量较小的一种状态,又称零重力。失重有时泛指零重力和微重力环境。确切地讲,当加速度竖直向下时为失重状态。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1还可以包括其他类型的传感器,当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卡托组件10具备一个突然的加速度时,即发出危险信号,所述控制器720接收到所述危险信号,并根据所述危险信号控制所述卡托组件10缩回所述收容腔20b,避免卡托组件10由于突然的冲击造成损坏。

请一并参阅图1(a)、图1(b)和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第三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与第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电子设备1还包括调档机构800,所述调档机构800用于对所述第一电机210进行档位调节,当所述调档机构800调节所述第一电机210处于第一档位时,所述卡托100相较于所述外壳20伸出第一距离;当所述调档机构800调节所述第一电机210处于第二档位时,所述卡托100相较于所述外壳20伸出第二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不等。

可选的,所述调档机构800可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电机210的开启时间来实现,通过控制开启所述第一电机210的时长,来实现对所述卡托100伸出所述外壳20的距离的调节。举例而言,当所述调档机构800控制第一电机210开启时间为0.3s时,所述卡托100可相较于所述外壳20伸出15cm,此时,所述第一电机210处于第一档位,当所述卡托100相较于所述外壳20伸出15cm时,可以对所述卡托100内安装的sim卡进行更换;当所述调档机构800控制第一电机210开启时间为0.6s时,所述卡托100可相较于所述外壳20伸出30cm,此时,所述第一电机210处于第二档位,当所述卡托100相较于所述外壳20伸出30cm时,可以对所述卡托100内安装的sim卡以及内存卡进行更换。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档机构800的实现方式不仅仅局限于通过调节第一电机210的开启时间来实现,还可以通过对预设时长的第一电机210的运行速度进行调控。本申请对于调档机构800的具体实现形式不作限定,任何能够实现调档机构800的功能的形式都在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请一并参阅图1(a)、图1(b)和图10,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卡托组件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托组件10应用于电子设备1,所述电子设备1包括外壳20,所述外壳20开设有顶出孔20a,所述卡托组件10包括卡托100和第一顶出机构200,所述第一顶出机构200包括第一电机210和套设于所述第一电机210的第一输出轴220上的第一顶出件230,所述第一顶出件230和所述卡托100固定连接,所述卡托组件10控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100和s200,关于步骤s100和s200的详细介绍如下。

s100:当所述第一电机210给所述第一输出轴220提供第一驱动力f1时,所述第一输出轴220做旋转运动以带动所述第一顶出件230沿直线运动,以将所述卡托100伸出所述顶出孔20a。

s200:当所述第一电机210给所述第一输出轴220提供第二驱动力f2时,所述第一输出轴220做旋转运动以带动所述第一顶出件230沿直线运动,以将所述卡托100缩回所述顶出孔20a。

可选的,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力f1和所述第二驱动力f2的大小恒定不变,且所述第一驱动力f1的大小与所述第二驱动力f2的大小相等,所述第一驱动力f1的方向所述第二驱动力f2的方向相反。

可选的,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力f1呈现非线性变化,且先增大后减小,先增大第一驱动力f1,可以提高所述卡托100伸出所述顶出孔20a的速度,缩短所述卡托100伸出所述顶出孔20a的时间;后减小第一驱动力f1,有助于给所述卡托100提供缓冲,避免所述卡托100受到突然的加速度被损坏。同理,所述第二驱动力f2也可以呈现非线性变化,即先增大后减小,有助于提高所述卡托100缩回所述顶出孔20a的效率,且有助于对所述卡托100形成缓冲保护。

请一并参阅图1(a)、图1(b)、图5和图11,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卡托组件控制方法的流程图。第二种卡托组件10控制方法与第一种卡托组件10控制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出机构200包括角度调节器500,所述卡托组件10控制方法还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300和s400,关于步骤s300和s400的详细介绍如下。

s300:当所述第一电机210带动所述第一顶出件230运动时,检测所述卡托100和所述外壳20邻近所述顶出孔20a部位的挤压力大小。

s400:当所述卡托100位于所述外壳20的第一侧壁的挤压力大于预设挤压力,且持续预设时长时,所述角度调节器500调节所述第一电机210朝向所述外壳20的第二侧壁的方向偏转,以使得所述卡托100正对所述顶出孔20a伸出或者是缩回,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围设形成所述顶出孔20a,且位于所述顶出孔20a相对的两端。

其中,检测挤压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来实现。通过在第一侧壁处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在第二侧壁处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通过检测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处的压力大小,来判断所述卡托100的偏移方向,进而对所述卡托100的运动方向进行适应性调整,使得所述卡托100正对所述顶出孔20a伸出或者是缩回,以减小所述卡托100与所述电子设备1的外壳20之间的摩擦力,有助于对所述卡托100形成保护,延长所述卡托100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角度调节器500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210上,所述角度调节器500可调节所述第一电机210的旋转角度,进而实现对所述第一输出轴220的朝向的调节。当所述第一输出轴220的中心线与所述卡托100的中心线平行时,或者所述第一输出轴220的中心线与所述卡托100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位于预设角度范围内时,此时,可以使得所述卡托100正对所述顶出孔20a伸出或者是缩回,有助于减小所述卡托100和所述电子设备1的外壳20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所述卡托组件10运动的顺畅性。且避免所述卡托100受到较大的磨损,有助于对卡托100形成保护。

可选的,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角度调节器500用于调节所述卡托100的旋转角度。所述角度调节器500包括谐振器,所述谐振器用于对所述卡托100进行微位移调节。可选的,所述谐振器安装在所述卡托100邻近所述顶出孔20a的侧壁上,用于对所述卡托100进行实时调整,以使得所述卡托100正对所述顶出孔20a伸出或者是缩回,有助于减小所述卡托100和所述电子设备1的外壳20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所述卡托组件10运动的顺畅性。且避免所述卡托100受到较大的磨损,有助于对卡托100形成保护。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