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屏式具有支撑结构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5801发布日期:2019-01-08 20:50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触屏式具有支撑结构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触屏式具有支撑结构的图像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图像处理设备的硬件的发展大致分为这样几个阶段:晶体管、ic、lsi、vlsi,七五年以后的硬件结构方式逐渐转为并行处理和流水线处理,其主要目的是用来提高处理速度,图像处理装置基于图像处理技术,该技术主要基于计算机运行程序来实现,图像处理装置是其重要实现载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图像处理包含多个方面,图像处理技术一般包括图像压缩,增强和复原,匹配、描述和识别3个部分,图像处理装置现今也在作出相应改进,以配合越来越多样化的社会需要。

现有的图像处理装置主要还是依赖于图像处理软件和程序,对于硬件设备方面的配置而言,水平较为低下,基本不具备主动或辅助调节图像显示度的功能,在使用中,过于依赖软件程序,使得图像处理装置本身功能性不强,同时在图像处理的过程中,多次的软件程序测试也会对计算机造成运行伤害,需要降低测试的次数,因此需要对图像处理装置的硬件配置进行开发和创新,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触屏式具有支撑结构的图像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屏式具有支撑结构的图像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图像处理装置主要还是依赖于图像处理软件和程序,对于硬件设备方面的配置而言,水平较为低下,基本不具备主动或辅助调节图像显示度的功能,在使用中,过于依赖软件程序,使得图像处理装置本身功能性不强,同时在图像处理的过程中,多次的软件程序测试也会对计算机造成运行伤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触屏式具有支撑结构的图像处理装置,包括主体和中间改光层,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透光拉板,且透光拉板的外壁固定有抽架,所述透光拉板的外部结构尺寸与主体的内部结构尺寸之间相吻合,且主体的左侧面固定焊接有第一滤光层,所述第一滤光层的左侧安置有导光管,且导光管的左侧设置有第二滤光层,所述导光管与第一滤光层、导光管与第二滤光层之间均为固定连接,所述导光管的左右两侧外壁均设置有滑槽,所述中间改光层的外壁贴合有限位架,且中间改光层位于导光管的中间,所述中间改光层与导光管之间为卡嵌配合连接,所述限位架的外壁固定有筒体,且筒体与滑槽之间为嵌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间改光层的内部中间设置有不透光板,且不透光板的外壁固定有锥形罩板,所述锥形罩板的内面与不透光板的外壁面熔接,且锥形罩板的外面与中间改光层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改光层的内壁与不透光板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光透色板,且光透色板呈环状均匀设置,并且光透色板之间厚度不同、面积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一滤光层和第二滤光层的内部中间均贯穿设置有透镜,且透镜的左右两侧均安置有滤光膜板,所述滤光膜板与第一滤光层和第二滤光层之间尺寸均相互配合,且第一滤光层内部的滤光膜板之间、第二滤光层内部的滤光膜板之间均相互平行,所述第二滤光层的左侧固定有观像层,且观像层的内部卡接有观像盘。

优选的,所述观像盘的内侧安置有第一隔圈,且第一隔圈的前侧设置有第二隔圈,所述第二隔圈的前侧安装有第三隔圈,且第三隔圈的前侧设置有第四隔圈,所述第一隔圈、第二隔圈、第三隔圈和第四隔圈在方位上关于观像盘的中轴线呈“十”字对称设置,且观像盘的内壁对应固定设置有扣块。

优选的,所述扣块每两个为一组,且分别与第一隔圈、第二隔圈、第三隔圈和第四隔圈对应共设置有四组,并且扣块的内壁尺寸分别与第一隔圈、第二隔圈、第三隔圈和第四隔圈的外圈尺寸相吻合,所述第一隔圈、第二隔圈和第三隔圈的正面边缘均设置有环槽,且第二隔圈、第三隔圈和第四隔圈的背面边缘均固定有嵌杆。

优选的,所述嵌杆内嵌在环槽的内部,且嵌杆与环槽之间尺寸相吻合,所述第一隔圈与第二隔圈之间、第二隔圈与第三隔圈之间、第三隔圈与第四隔圈之间均通过环槽和嵌杆构成滑动结构,且第一隔圈、第二隔圈、第三隔圈和第四隔圈的交叠处内部均安装有放大镜,所述放大镜之间镜厚不等,且放大镜的上下两侧边沿内部均竖直贯穿有连接杆,并且放大镜通过连接杆与第一隔圈、第二隔圈、第三隔圈和第四隔圈均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圈、第二隔圈、第三隔圈和第四隔圈的外侧均设置有拨块,且拨块与第一隔圈、第二隔圈、第三隔圈和第四隔圈的外壁之间均设置有卡杆,所述卡杆的外侧设置有橡胶圈,且橡胶圈与拨块之间为固定粘接,并且卡杆与拨块之间为注塑成型一体化结构,并且卡杆的内端部分别与第一隔圈、第二隔圈、第三隔圈和第四隔圈的外壁之间留有2mm间隙。

优选的,所述主体的右侧固定有尾架层,且尾架层的外壁均匀贯穿有气口,所述尾架层的右侧面自上至下等距设置有气杆,且气杆与气口之间一一对应,并且气口与气杆之间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气杆的右侧设置有屏幕安装体,且屏幕安装体的内侧面固定有镶层,所述镶层的内部嵌入有提亮灯珠,且提亮灯珠在镶层的表面四周均匀设置,所述屏幕安装体的内侧固定有安装框架,且安装框架的内侧设置有触摸显示屏,并且触摸显示屏的外侧壁与安装框架的内侧壁之间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屏幕安装体的左侧面均匀设置有嵌孔,且嵌孔与气杆之间位置一一对应,并且嵌孔与气杆之间尺寸相互配合,所述屏幕安装体的右侧贯穿设置有转杆,且转杆的上下两侧均卡接有托座,所述托座的外壁粘接有泡沫层,且屏幕安装体通过转杆与托座构成转动结构,并且托座与主体之间为固定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主体的设置,为整个装置提供有效支撑,透光拉板为透光玻璃,具有透光能力,同时透光拉板上可以设置不同厚度的有色玻璃,以对图像饱和度进行调节,透光拉板上也可以设置不同凹陷程度的凹槽,以改变图像的视觉曲度,从起始位置对图像进行一次处理,第一滤光层和第二滤光层的设置,是为了对图像进行二次、四次处理,利用滤光膜板的设置,使得光在经过第一滤光层和第二滤光层时,先后得到了滤光处理,以改变图像的整体基调,滤光膜板可采用uv镜、天光镜、红镜、橙镜、黄镜、绿镜、蓝镜、灰镜等,滤光膜板的种类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添加和选取,滤光膜板各自与第一滤光层和第二滤光层之间尺寸相吻合,可以进行灵活取卸、灵活装配,透镜的作用是对图像进行偏光调节,使图像偏折。

2、本发明通过导光管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对图像光线的传输范围进行限定,另一方面则是能够对中间改光层提供有效支撑,中间改光层中采用锥形罩板的玻璃材质,使图像正常通过,完成可视,光透色板采用不同颜色、不同厚度的透光玻璃制成,对图像进行三次处理,当光线穿过不同的光透色板后,会在光透色板的作用下相应发生变化,同时光透色板的整盘布置更有助于视图时的对比,旋转筒体,由于限位架与筒体相连,筒体与滑槽之间尺寸配合,故而在旋转筒体时,会使中间改光层同步旋转,各个光透色板的位置随即发生变化,以更好视图。

3、本发明通过观像盘的设置,完成对图像的五次处理,观像盘上所实现的目的是对图像进行基本放大,以清楚地观看到不同色彩滤镜、不同人造饱和度处理后图像的整体变化,利用第一隔圈、第二隔圈、第三隔圈和第四隔圈四层隔圈之间的卡合连接,使第一隔圈、第二隔圈、第三隔圈和第四隔圈四层隔圈组合成一整个活动单元结构,第二隔圈背面的嵌杆卡合到第一隔圈表面的环槽中,完成第一隔圈和第二隔圈之间的组合,同理完成第二隔圈与第三隔圈之间、第三隔圈和第四隔圈之间的组合,同时第一隔圈、第二隔圈、第三隔圈和第四隔圈之间均能够进行相对转动,以变换不同隔圈上的放大镜,利用不同镜厚的放大镜得到不同大小的图像显示度,以清除观看到图像,拨块连接着卡杆,向观像盘方向按压拨块,使不同的卡杆与对应的隔圈外壁贴紧并接触,左右拨动卡杆,即可完成对隔圈的旋转目的。

4、本发明通过尾架层的设置,使能够完成对屏幕安装体的定位固定控制,在尾架层上利用气口向气杆充入压缩气体,使气杆相应伸长,以将气杆深入到屏幕安装体左侧面的嵌孔上,实现对屏幕安装体的固定目的,保证图像显示主体稳定,能够正常并且按照正确方向进行光线传送,通过气压对屏幕安装体进行固定,过程简单且方便快捷。

5、本发明通过屏幕安装体上的触摸显示屏设置,使屏幕安装体具有基础图像显示或视频播放能力,触摸显示屏共设置有四块,并将屏幕安装体的内部空间进行均匀等分,实现图像显示的多模块化,有利于多组图像同期进行人工调色处理,为软件程序的测试提供素材,节省软件测试的次数,利用转杆,一方面对屏幕安装体进行安装,一方面则能够利用转杆与托座之间的尺寸配合,对屏幕安装体的朝向进行旋转调整,方便对触摸显示屏进行安装、维修以及电路连接测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间改光层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间改光层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观像盘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隔圈之间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卡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屏幕安装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透光拉板;3、抽架;4、第一滤光层;5、导光管;6、滑槽;7、中间改光层;8、不透光板;9、锥形罩板;10、光透色板;11、限位架;12、筒体;13、第二滤光层;14、透镜;15、滤光膜板;16、观像层;17、观像盘;18、第一隔圈;19、第二隔圈;20、第三隔圈;21、第四隔圈;22、扣块;23、环槽;24、嵌杆;25、放大镜;26、连接杆;27、拨块;28、橡胶圈;29、卡杆;30、尾架层;31、气口;32、气杆;33、屏幕安装体;34、镶层;35、提亮灯珠;36、安装框架;37、触摸显示屏;38、嵌孔;39、转杆;40、托座;41、泡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触屏式具有支撑结构的图像处理装置,包括主体1和中间改光层7,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透光拉板2,且透光拉板2的外壁固定有抽架3,透光拉板2的外部结构尺寸与主体1的内部结构尺寸之间相吻合,且主体1的左侧面固定焊接有第一滤光层4,通过主体1的设置,为整个装置提供有效支撑,透光拉板2为透光玻璃,具有透光能力,同时透光拉板2上可以设置不同厚度的有色玻璃,以对图像饱和度进行调节,透光拉板2上也可以设置不同凹陷程度的凹槽,以改变图像的视觉曲度,从起始位置对图像进行一次处理,第一滤光层4的左侧安置有导光管5,且导光管5的左侧设置有第二滤光层13,导光管5与第一滤光层4、导光管5与第二滤光层13之间均为固定连接,第一滤光层4和第二滤光层13的内部中间均贯穿设置有透镜14,且透镜14的左右两侧均安置有滤光膜板15,滤光膜板15与第一滤光层4和第二滤光层13之间尺寸均相互配合,且第一滤光层4内部的滤光膜板15之间、第二滤光层13内部的滤光膜板15之间均相互平行,第二滤光层13的左侧固定有观像层16,且观像层16的内部卡接有观像盘17,第一滤光层4和第二滤光层13的设置,是为了对图像进行二次、四次处理,利用滤光膜板15的设置,使得光在经过第一滤光层4和第二滤光层13时,先后得到了滤光处理,以改变图像的整体基调,滤光膜板15可采用uv镜、天光镜、红镜、橙镜、黄镜、绿镜、蓝镜、灰镜等,滤光膜板15的种类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添加和选取,滤光膜板15各自与第一滤光层4和第二滤光层13之间尺寸相吻合,可以进行灵活取卸、灵活装配,透镜14的作用是对图像进行偏光调节,使图像偏折;

导光管5的左右两侧外壁均设置有滑槽6,中间改光层7的外壁贴合有限位架11,且中间改光层7位于导光管5的中间,中间改光层7与导光管5之间为卡嵌配合连接,中间改光层7的内部中间设置有不透光板8,且不透光板8的外壁固定有锥形罩板9,锥形罩板9的内面与不透光板8的外壁面熔接,且锥形罩板9的外面与中间改光层7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中间改光层7的内壁与不透光板8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光透色板10,且光透色板10呈环状均匀设置,并且光透色板10之间厚度不同、面积相等,中间改光层7中采用锥形罩板9的玻璃材质,使图像正常通过,完成可视,光透色板10采用不同颜色、不同厚度的透光玻璃制成,对图像进行三次处理,当光线穿过不同的光透色板10后,会在光透色板10的作用下相应发生变化,同时光透色板10的整盘布置更有助于视图时的对比,限位架11的外壁固定有筒体12,且筒体12与滑槽6之间为嵌合连接,旋转筒体12,由于限位架11与筒体12相连,筒体12与滑槽6之间尺寸配合,故而在旋转筒体12时,会使中间改光层7同步旋转,各个光透色板10的位置随即发生变化,以更好视图;

观像盘17的内侧安置有第一隔圈18,且第一隔圈18的前侧设置有第二隔圈19,第二隔圈19的前侧安装有第三隔圈20,且第三隔圈20的前侧设置有第四隔圈21,第一隔圈18、第二隔圈19、第三隔圈20和第四隔圈21在方位上关于观像盘17的中轴线呈“十”字对称设置,且观像盘17的内壁对应固定设置有扣块22,通过观像盘17的设置,完成对图像的五次处理,观像盘17上所实现的目的是对图像进行基本放大,以清楚地观看到不同色彩滤镜、不同人造饱和度处理后图像的整体变化,扣块22每两个为一组,且分别与第一隔圈18、第二隔圈19、第三隔圈20和第四隔圈21对应共设置有四组,并且扣块22的内壁尺寸分别与第一隔圈18、第二隔圈19、第三隔圈20和第四隔圈21的外圈尺寸相吻合,第一隔圈18、第二隔圈19和第三隔圈20的正面边缘均设置有环槽23,且第二隔圈19、第三隔圈20和第四隔圈21的背面边缘均固定有嵌杆24,利用第一隔圈18、第二隔圈19、第三隔圈20和第四隔圈21四层隔圈之间的卡合连接,使第一隔圈18、第二隔圈19、第三隔圈20和第四隔圈21四层隔圈组合成一整个活动单元结构,嵌杆24内嵌在环槽23的内部,且嵌杆24与环槽23之间尺寸相吻合,第一隔圈18与第二隔圈19之间、第二隔圈19与第三隔圈20之间、第三隔圈20与第四隔圈21之间均通过环槽23和嵌杆24构成滑动结构,且第一隔圈18、第二隔圈19、第三隔圈20和第四隔圈21的交叠处内部均安装有放大镜25,放大镜25之间镜厚不等,且放大镜25的上下两侧边沿内部均竖直贯穿有连接杆26,并且放大镜25通过连接杆26与第一隔圈18、第二隔圈19、第三隔圈20和第四隔圈21均构成转动结构,第二隔圈19背面的嵌杆24卡合到第一隔圈18表面的环槽23中,完成第一隔圈18和第二隔圈19之间的组合,同理完成第二隔圈19与第三隔圈20之间、第三隔圈20和第四隔圈21之间的组合,同时第一隔圈18、第二隔圈19、第三隔圈20和第四隔圈21之间均能够进行相对转动,以变换不同隔圈上的放大镜25,利用不同镜厚的放大镜25得到不同大小的图像显示度,以清除观看到图像,第一隔圈18、第二隔圈19、第三隔圈20和第四隔圈21的外侧均设置有拨块27,且拨块27与第一隔圈18、第二隔圈19、第三隔圈20和第四隔圈21的外壁之间均设置有卡杆29,卡杆29的外侧设置有橡胶圈28,且橡胶圈28与拨块27之间为固定粘接,并且卡杆29与拨块27之间为注塑成型一体化结构,并且卡杆29的内端部分别与第一隔圈18、第二隔圈19、第三隔圈20和第四隔圈21的外壁之间留有2mm间隙,拨块27连接着卡杆29,向观像盘17方向按压拨块27,使不同的卡杆29与对应的隔圈外壁贴紧并接触,左右拨动卡杆29,即可完成对隔圈的旋转目的;

主体1的右侧固定有尾架层30,且尾架层30的外壁均匀贯穿有气口31,尾架层30的右侧面自上至下等距设置有气杆32,且气杆32与气口31之间一一对应,并且气口31与气杆32之间相连通,在尾架层30上利用气口31向气杆32充入压缩气体,使气杆32相应伸长,气杆32的右侧设置有屏幕安装体33,且屏幕安装体33的内侧面固定有镶层34,镶层34的内部嵌入有提亮灯珠35,且提亮灯珠35在镶层34的表面四周均匀设置,屏幕安装体33的内侧固定有安装框架36,且安装框架36的内侧设置有触摸显示屏37,并且触摸显示屏37的外侧壁与安装框架36的内侧壁之间紧密贴合,触摸显示屏37共设置有四块,并将屏幕安装体33的内部空间进行均匀等分,实现图像显示的多模块化,有利于多组图像同期进行人工调色处理,为软件程序的测试提供素材,节省软件测试的次数,屏幕安装体33的左侧面均匀设置有嵌孔38,且嵌孔38与气杆32之间位置一一对应,并且嵌孔38与气杆32之间尺寸相互配合,屏幕安装体33的右侧贯穿设置有转杆39,且转杆39的上下两侧均卡接有托座40,托座40的外壁粘接有泡沫层41,且屏幕安装体33通过转杆39与托座40构成转动结构,并且托座40与主体1之间为固定焊接,气杆32伸长后最终深入到屏幕安装体33左侧面的嵌孔38上,实现对屏幕安装体33的固定目的,保证图像显示整体结构稳定,能够正常并且按照正确方向进行光线传送,利用转杆39,一方面对屏幕安装体33进行安装,一方面则能够利用转杆39与托座40之间的尺寸配合,对屏幕安装体33的朝向进行旋转调整,方便对触摸显示屏37进行安装、维修以及电路连接测试。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图像处理装置,首先利用转杆39与托座40之间的尺寸配合,将屏幕安装体33向外旋转一定角度,使屏幕安装体33的安装面完全暴露在人为可触控的状态,将触摸显示屏37安装到安装框架36中,并进行卡紧固定,触摸显示屏37按安装框架36的最大限位可以安装四个,将四个触摸显示屏37连接好线路后,进行通电测试,使触摸显示屏37能够正常工作,即显示图像,触摸显示屏37采用触摸屏幕,能够进行触控,再利用转杆39,将屏幕安装体33转回,使屏幕安装体33的左侧面正对装置的水平方向,尾架层30外壁的气口31外接气泵,启动外连气泵,使在各气口31处均产生气压作用,利用向气口31中通入压缩气体,使各气杆32相应伸缩,气杆32伸长后,最终插入到屏幕安装体33左侧面的嵌孔38中,继而对屏幕安装体33的位置进行固定,屏幕安装体33内壁的镶层34中排列有提亮灯珠35,提亮灯珠35多组并联,可以分别进行电流通断控制,提亮灯珠35通电点亮后,会对触摸显示屏37上展示的图像产生补光作用,以增强图像亮度;在主体1中的插槽结构中插入透光拉板2,透光拉板2为透光玻璃材质,具有透光能力,透光拉板2可以设置为不同厚度的有色玻璃,以对图像饱和度进行调节,透光拉板2上也可以设置不同凹陷程度的凹槽,以改变图像的视觉曲度,当图像光线穿过透光拉板2时,会相应发生显示变化,此即完成了对图像的一次处理;图像光线穿过第一滤光层4中的两层滤光膜板15,滤光膜板15可采用uv镜、天光镜、红镜、橙镜、黄镜、绿镜、蓝镜、灰镜等,滤光膜板15的种类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添加和选取,对图像进行一次滤光处理,以改变图像的整体基调,同时图像光线在穿过两层滤光膜板15时,还在两层滤光膜板15之间穿过了一道透镜14,利用透镜14对图像进行偏光调节,使图像偏折,此即完成了图像的二次处理;图像光线经导光管5传递,经过导光管5中间的中间改光层7,在中间改光层7中,不透光板8阻隔了光线,使图像光线能够由透明玻璃材质且倾斜的锥形罩板9中透过,至各光透色板10上,光透色板10采用不同颜色、不同厚度的透光玻璃制成,对图像进行三次处理,当光线穿过不同的光透色板10后,会在光透色板10的作用下,使得光线亮度、光线清晰度、光显示强度及色度方面均相应发生变化,同时光透色板10的整盘布置更有助于视图时的对比,旋转筒体12,由于限位架11与筒体12相连,筒体12与滑槽6之间尺寸配合,故而在旋转筒体12时,会使中间改光层7同步旋转,各个光透色板10的位置随即发生变化,以更好视图;图像光线穿过第二滤光层13,同第一滤光层4理,利用第二滤光层13中安装的两层滤光膜板15,对图像进行二次滤光处理,完成了对图像的四次处理;图像光线到达观像层16处,并由观像盘17传出,观像盘17中设置有第一隔圈18、第二隔圈19、第三隔圈20和第四隔圈21四层隔圈,第一隔圈18与第二隔圈19之间组合,第二隔圈19与第三隔圈20之间组合,第三隔圈20和第四隔圈21之间组合,利用第二隔圈19背面的嵌杆24与第一隔圈18表面的环槽23之间的卡合,使得第一隔圈18与第二隔圈19之间能够完成相对旋转,即向观像盘17方向压住拨块27,使卡杆29的端部与第一隔圈18的外圈面接触,左右拨动拨块27,使卡杆29随之左右拨动,给第一隔圈18以旋转动力,继而使第一隔圈18在第二隔圈19的基础上进行角度偏转,第二隔圈19与第三隔圈20之间、第三隔圈20和第四隔圈21之间的动作形式亦然,各个隔圈上均设置有不同放大能力的放大镜25,以对图像产生不同的放大作用,方便视图,利用对各隔圈的旋转位移,调用不同的放大镜25,对图像进行灵活观测,完成了对图像的五次处理;整个对图像的处理过程完全脱离计算机程序,能够对图像进行预先人为方面的环境设定,是图像处理的实验与实施过程,能够尽可能地接近图像预期效果,并且相应确定图像的处理方向,使得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的测试次数相应减少,减少了计算机的运行损耗,就这样完成整个图像处理装置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