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分享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99067发布日期:2018-12-08 06:25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信息分享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息分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信息交流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分享是信息交流的基础,目前信息分享有多种方式。例如,一对一的信息分享方式包括发送短信和利用社交工具发送消息等方式;多对多的信息分享方式包括利用社交工具建立的信息交流群中发送消息等方式。

在一些需要专业技能的领域,例如医疗领域和教育领域等,现有信息分享方式主要包括:用户通常利用社交工具关注提供专业技能的机构或单位,或者加入专业人员创建的信息交流群,或者与专业人员进行一对一的信息交流,例如用户关注某个医院的公众号,或者用户加入某个医生建立的信息交流群,或者用户与某个医生进行一对一的信息交流。

但是,在需要专业技能的领域,用户通常更需要专业人员分享的信息,例如用户患病后,通常希望获取该病的专家提供的治疗信息,并在康复后,希望继续获取该专家提供的建议指导信息。因此,用户关注医院的公众号无法满足用户从该专家获取信息的需求。用户加入该专家建立的信息交流群,由于信息交流群中任何人均可发布消息,导致群消息较多,用户可能无法及时获取到专家发布的消息。用户与专家一对一的信息交流方式,无法满足用户及时获取专家最新信息的需求,因为专家最新信息不会单独发送给某个用户,否则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较高。另外,现有的信息分享方式在专家变换工作机构或单位后,无法满足用户从该专家获取信息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分享方法及装置。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信息分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信息分享用户发起的至少一个信息分享圈创建请求;

生成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创建请求对应的信息分享圈二维码;

获取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二维码的扫码信息;

关联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二维码对应的信息分享圈与所述扫码信息对应的扫码用户;

将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中分享的信息推送给关联的扫码用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信息分享用户发起的至少一个信息分享圈创建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提取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创建请求携带的圈名信息;

相应地,所述生成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创建请求对应的信息分享圈二维码,包括:

基于所述信息分享用户的用户信息以及每个所述圈名信息,生成每个所述圈名信息对应的信息分享圈二维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二维码的扫码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扫码信息对应的扫码用户的用户信息;

相应地,所述关联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二维码对应的信息分享圈与所述扫码信息对应的扫码用户,包括:

建立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二维码对应的信息分享圈与所述扫码信息对应的扫码用户的用户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信息分享用户在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分享的信息;

在获取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分享的信息后,将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中分享的信息推送给关联的扫码用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信息分享用户在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分享的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信息分享用户在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原创的信息或所述信息分享用户在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从资料库中选择的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信息分享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信息分享用户发起的至少一个信息分享圈创建请求;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创建请求对应的信息分享圈二维码;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二维码的扫码信息;

关联单元,用于关联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二维码对应的信息分享圈与所述扫码信息对应的扫码用户;

推送单元,用于将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中分享的信息推送给关联的扫码用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提取单元,用于所述第一获取单元获取信息分享用户发起的至少一个信息分享圈创建请求之后,提取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创建请求携带的圈名信息;

相应地,所述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信息分享用户的用户信息以及每个所述圈名信息,生成每个所述圈名信息对应的信息分享圈二维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获取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二维码的扫码信息之后,确定所述扫码信息对应的扫码用户的用户信息;

相应地,所述关联单元,用于建立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二维码对应的信息分享圈与所述扫码信息对应的扫码用户的用户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信息分享用户在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分享的信息;

所述推送单元,用于所述第三获取单元在获取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分享的信息后,将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中分享的信息推送给关联的扫码用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信息分享用户在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原创的信息或所述信息分享用户在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从资料库中选择的信息。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交流模式,通过建立信息分享圈,实现一人分享多人获取,满足用户从专业人员获取信息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分享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分享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第一方面,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分享方法,该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101至105:

101、获取信息分享用户发起的至少一个信息分享圈创建请求。

102、生成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创建请求对应的信息分享圈二维码。

103、获取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二维码的扫码信息。

104、关联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二维码对应的信息分享圈与所述扫码信息对应的扫码用户。

105、将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中分享的信息推送给关联的扫码用户。

本实施例中,信息分享用户可以创建多个信息分享圈,并在每个信息分享圈中分享不同的信息,便于信息分享用户对信息进行分类管理。

本实施例中,信息分享圈中分享的信息可以为任意格式,例如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字等等。

本实施例中,信息分享用户主要针对专业人员,例如医生、教师等等。例如,医生具有治疗两种疾病的技能,该医生可以创建两个信息分享圈。两个信息分享圈分别对应两种疾病。该医生可以在信息分享圈中分享对应疾病的最新信息,包括治疗方法的信息和健康科普的信息等。

本实施例中,信息分享用户在信息分享圈中分享的信息还可起到教育作用,例如医生可分享健康科普教育信息、医学科普信息等等。

本实施例中,医疗领域中,信息分享圈可以理解为健康教育圈,由于关注该健康教育圈的信息需求用户通常都是对该健康教育圈所提供的健康教育信息有需求,因此,不同的健康教育圈可以对用户进行分类,开展更为精准、定向的健康科普内容推送,方便医生高效地管理与服务自己的患者群体。

本实施例中,医疗领域中,健康教育圈可包括科普教育圈、就诊前教育圈、某类疾病教育圈等等,实现对患者的分类管理。

本实施例中,信息分享用户也可以关注其他信息分享用户创建的信息分享圈,并将其他信息分享圈中的信息进行分享、转发、协同创作。例如医生之间可以进行分享、转发、协同创作,实现健康科普知识的价值分享与精准传播。

本实施例中,信息需求用户可以关注信息分享圈,并从信息分享圈中获取到信息分享用户分享的最新信息以及历史信息。

本实施例中,信息需求用户不能在信息分享圈中分享信息,解决现有信息交流群中任何人均可发布消息,导致群消息较多,用户可能无法及时获取到专家发布的消息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每个信息分享圈与一个信息分享圈二维码对应。扫码用户也即信息需求用户。信息需求用户可使用智能电子设备对信息分享圈二维码进行扫码,进而关注对应的信息分享圈。

本实施例中,医生创建的信息分享圈对应的二维码可设置在每个病床上,例如床头,便于患者扫码关注信息分享圈,及时获取医生在信息分享圈中分享的信息。

本实施例中,教师创建的信息分享圈对应的二维码可设置在用于展示教师信息的橱窗,便于学生或家长扫码关注信息分享圈,及时获取教师在信息分享圈中分享的信息。

本实施例中,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服务器,当信息需求用户关注信息分享圈后,服务器可关联信息需求用户与信息分享圈。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可通过获取信息分享圈二维码的扫码信息来确定信息需求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而可基于该用户信息创建信息需求用户与信息分享圈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信息需求用户与信息分享圈之间的关联。

本实施例中,通过信息分享圈,可以加强信息分享用户与信息需求用户之间的联系,不论信息分享用户是否变换工作机构或单位,信息需求用户都能从信息分享圈中及时获取到信息分享用户分享的最新信息。

可见,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交流模式,通过建立信息分享圈,实现一人分享多人获取,满足用户从专业人员获取信息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01所述获取信息分享用户发起的至少一个信息分享圈创建请求之后,图1所示方法还可包括以下步骤101’:

101’、提取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创建请求携带的圈名信息。

相应地,步骤102所述生成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创建请求对应的信息分享圈二维码,包括:基于所述信息分享用户的用户信息以及每个所述圈名信息,生成每个所述圈名信息对应的信息分享圈二维码。

本实施例中,信息分享圈二维码中包括信息分享用户的用户信息以及信息分享圈的圈名信息,便于信息需求用户扫描信息分享圈二维码后确定信息分享用户的用户信息以及信息分享圈的圈名。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03所述获取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二维码的扫码信息之后,图1所示方法还可包括以下步骤103’:

103’、确定所述扫码信息对应的扫码用户的用户信息。

相应地,步骤104所述关联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二维码对应的信息分享圈与所述扫码信息对应的扫码用户,包括:建立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二维码对应的信息分享圈与所述扫码信息对应的扫码用户的用户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

本实施例中,通过确定扫码用户的用户信息,并建立信息分享圈与扫码用户的用户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使得信息分享用户在信息分享圈中分享新信息后,与该信息分享圈关联的用户可获取到所述新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所示方法还可包括以下步骤106和107:

106、获取所述信息分享用户在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分享的信息。

107、在获取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分享的信息后,将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中分享的信息推送给关联的扫码用户。

本实施例中,通过步骤105“将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中分享的信息推送给关联的扫码用户”实现了将信息分享圈中的历史信息推送给关联用户。

本实施例中,通过步骤107实现了将信息分享圈中分享的新信息推送给关联用户。

基于上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步骤106所述获取所述信息分享用户在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分享的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信息分享用户在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原创的信息或所述信息分享用户在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从资料库中选择的信息。

本实施例中,信息分享用户在信息分享圈中分享信息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原创信息,另一种是转发资料库中已有的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信息分享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以下单元:第一获取单元21、生成单元22、第二获取单元23、关联单元24和推送单元25。各单元具体说明如下:

第一获取单元21,用于获取信息分享用户发起的至少一个信息分享圈创建请求;

生成单元22,用于生成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创建请求对应的信息分享圈二维码;

第二获取单元23,用于获取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二维码的扫码信息;

关联单元24,用于关联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二维码对应的信息分享圈与所述扫码信息对应的扫码用户;

推送单元25,用于将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中分享的信息推送给关联的扫码用户。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2所示装置还包括:提取单元26,用于所述第一获取单元21获取信息分享用户发起的至少一个信息分享圈创建请求之后,提取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创建请求携带的圈名信息;

相应地,所述生成单元22,用于基于所述信息分享用户的用户信息以及每个所述圈名信息,生成每个所述圈名信息对应的信息分享圈二维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2所示装置还包括:确定单元27,用于所述第二获取单元23获取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二维码的扫码信息之后,确定所述扫码信息对应的扫码用户的用户信息;

相应地,所述关联单元24,用于建立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二维码对应的信息分享圈与所述扫码信息对应的扫码用户的用户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2所示装置还包括:第三获取单元28,用于获取所述信息分享用户在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分享的信息;

相应地,所述推送单元25,用于所述第三获取单元28在获取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分享的信息后,将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中分享的信息推送给关联的扫码用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获取单元28,用于获取所述信息分享用户在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原创的信息或所述信息分享用户在每个所述信息分享圈从资料库中选择的信息。

以上实施例公开的信息分享装置能够实现第一方面各实施例公开的信息分享方法的流程,为避免重复,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