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装置、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30322发布日期:2019-04-17 03:24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通信装置、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通过参照网络上的不同装置中的地址簿而获得的发送目的地作为电子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的通信装置、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传统上,具有通信能力的多功能外围设备通常发送电子文件格式的扫描原稿。在这样的多功能外围设备中,用于发送原稿的发送目的地被提前登记在能够从中指定发送目的地的地址簿中。例如,日本专利特开2000-174800提出一种用于在电子邮件系统中不仅参照存储在本地机器上的电子邮件地址、而且参照存储在网络上的其他机器的电子邮件地址的技术。还已知如下技术:其中服务器和客户端的角色被分配给连接至网络的两个多功能外围设备,使得用作客户端的多功能外围设备可以参照通过用作服务器的多功能外围设备公布的地址簿。在这些技术中,用作客户端的多功能外围设备可以参照并使用用作服务器的多功能外围设备的地址簿,以在发送原稿时从地址簿指定发送目的地。

然而上述技术具有如下问题。例如,根据上述技术,客户端多功能外围设备不能将在服务器多功能外围设备的地址簿中指定的发送目的地登记在客户端多功能外围设备的地址簿中。因此,要再次使用在服务器多功能外围设备的地址簿中指定的发送目的地的,要求客户端多功能外围设备再次建立与服务器的通信并且再次获取目的地。如果与服务器多功能外围设备的通信是消耗时间的任务,那为此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将是不可忽略的。另外,如果服务器的地址簿的管理员重新定位服务器地址簿中的发送目的地,则为定位这些目的地而付出时间和精力将是必要的,对用户造成很大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能够实现如下的机构,该机构使得使用通过参照网络上的不同装置中的地址簿而获得的发送目的地作为电子数据(预定信息)的发送目的地的通信装置能够将获得的发送目的地登记在通信装置的地址簿中。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能够与外部装置通信的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设备,其存储指令组;和至少一个处理器,其执行所述指令组,以:将存储在所述通信装置上的第一地址簿中包括的第一发送目的地、和存储在所述外部装置上的第二地址簿中包括的第二发送目的地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为发送目的地;向所设置的发送目的地发送电子数据;以及在所述第二发送目的地中的至少一者被设置为发送目的地的情况下,将要用于电子数据的发送的所设置的第二发送目的地登记在所述通信装置的第一地址簿中。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该通信装置能够与外部装置通信,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设置步骤,将存储在所述通信装置上的第一地址簿中包括的第一发送目的地、和存储在所述外部装置上的第二地址簿中包括的第二发送目的地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为发送目的地;发送步骤,向所设置的发送目的地发送电子数据;以及登记步骤,在所述第二发送目的地中的至少一者被设置为发送目的地的情况下,将在发送步骤中要使用的所设置的第二发送目的地登记在所述通信装置的第一地址簿中。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使计算机进行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该通信装置能够与外部装置通信,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设置步骤,将存储在所述通信装置上的第一地址簿中包括的第一发送目的地、和存储在所述外部装置上的第二地址簿中包括的第二发送目的地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为发送目的地;发送步骤,向所设置的发送目的地发送电子数据;以及登记步骤,在所述第二发送目的地中的至少一者被设置为发送目的地的情况下,将在发送步骤中要使用的所设置的第二发送目的地登记在所述通信装置的第一地址簿中。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系统构造图。

图2是根据实施例的硬件构造图。

图3是根据实施例的软件构造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示例性画面的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另一示例性画面的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示例性画面的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另一示例性画面的图。

图8a和图8b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用于通信装置中的发送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用于通信装置中的登记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在这些实施例中描述的部件的相对布置、数字表示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系统构造

下文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首先,将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网络系统。图1示出了多个多功能外围设备连接至网络的网络系统,其中多功能外围设备101和多功能外围设备102经由网络100彼此连接。

根据本实施例的多功能外围设备101能够光学地读取纸质原稿,将其转换成电子数据(预定信息),并作为电子邮件发送给发送目的地。除此之外,多功能外围设备101配设有各种发送功能,例如传真、因特网传真、以及向文件服务器的文件夹的发送。另外,多功能外围设备101还能够经由网络100参照并获得在用作服务器的多功能外围设备102中登记的地址簿,并且使用该地址簿来发送原稿(“电子数据”)。换句话说,多功能外围设备101还能够用作使用多功能外围设备102的地址簿的客户端。

在另一方面,多功能外围设备102是能够经由网络100,将登记在将在下文描述的hdd116(图2)中的地址簿公布(publicize)至多功能外围设备101和其它网络设备的第一外部装置的示例。换句话说,多功能外围设备102能够用作地址管理服务器。

另外,多功能外围设备101还能够经由网络100参照登记在ldap(轻量级目录访问协议(lightweightdirectoryaccessprotocol))服务器103中的地址簿数据并使用该数据发送电子数据。尽管多功能外围设备101和多功能外围设备102除了上述功能外还能够进行其他功能,诸如纸质原稿的照相复印,但由于这些功能与本申请不直接相关所以省略这些功能的描述。应指出的是尽管作为示例性通信装置仅描述了本实施例的多功能外围设备,然而本发明能够应用于除了诸如扫描仪、传真机、复印机和打印机的多功能外围设备的通信装置,并且可以应用于个人计算机、移动终端等。

多功能外围设备的硬件构造

接下来,在下文中将参照图2描述图1示出的多功能外围设备101和102的硬件构造的一个示例。各个多功能外围设备包括图2所示的构造。

cpu111控制多功能外围设备101、102。ram(随机访问存储器)112配设cpu111的工作区域。rom113存储用于执行本实施例中的将在下文描述的处理的程序。hdd(硬盘驱动)116存储将在下文描述的地址簿数据的各种设置等。另外,配设输入设备117以使得用户(包括使用该设备的人员和安装者)能够输入命令。显示设备118是配设画面显示的示例性显示单元。网络接口(下文称为“网络i/f”)119经由网络与其他设备通信。硬件构造还包括主总线120。

另外,多功能外围设备101具有用于光学地读取稿件并将其转换成电子数据的扫描仪114,和用于打印图像数据的打印机115。应指出的是,除非特别指出,在多功能外围设备101和102的各个中,cpu111经由主总线120进行对ram112、hdd116、输入设备117、显示设备118和网络if119的集中控制。

多功能外围设备的软件构造

接下来,将参照图3描述多功能外围设备101和102的软件构造。应理解的是,除非特别说明,图3所示的功能单元的各个通过cpu111经由主总线120对ram112、hdd116、输入设备117、显示设备118和网络if119进行集中控制来实现。

多功能外围设备101包括发送画面控制单元301、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地址簿管理单元303、客户端通信单元304、和ldap通信单元305作为软件构造。发送画面控制单元301控制将在下文描述的发送画面。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控制将在下文描述的地址簿画面。

地址簿管理单元303管理包括发送目的地(“第一发送目的地”)的地址簿数据,并基于从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接收的登记指令,将输入的地址簿数据存储在多功能外围设备101的hdd116上。另外,地址簿管理单元303基于来自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的参照指令来读出存储在多功能外围设备101的hdd116上的地址簿数据并且作为回复返回该地址簿数据。

客户端通信单元304基于来自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的指令,参照并获得登记在用作地址簿管理服务器的多功能外围设备102中的地址簿数据。ldap通信单元305基于来自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的指令,参照并获得登记在ldap服务器103中的地址簿数据。

多功能外围设备102包括地址簿管理单元306和服务器通信单元307作为软件构造。地址簿管理单元306管理包括发送目的地(“第二发送目的地”)的地址簿管理数据,基于来自将在下文描述的服务器通信单元307的参照指令读出存储在hdd116上的地址簿数据,并作为回复返回该地址簿数据。服务器通信单元307响应于来自网络(例如来自多功能外围设备101)的参照地址簿数据的请求,参照地址簿管理单元306的地址簿数据,并且作为回复返回该地址簿数据。

初始画面

接下来,将参照图4描述在启动时在多功能外围设备101上显示的初始画面。初始画面401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用户界面并且通过cpu111显示在显示设备118上。在初始画面401上布置用于进行所配设的各种服务的按钮403、403和404。当用户按下发送按钮402时,cpu111显示图5所示的发送画面501。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发送”是指将图像数据发送给外部装置的服务。这可以是扫描仪114从稿件读取的图像数据或者可以是存储在hdd116上的图像数据等。

发送画面

接下来,将参照图5描述用于发送通过在多功能外围设备101上扫描而生成的原稿(“电子数据”)的发送画面。作为接收用户输入的设置画面的一个示例的发送画面501被发送画面控制单元301控制并且被显示在显示设备118上。发送画面501包括发送目的地列表栏502、目的地指定按钮503、目的地取消按钮505、和详细信息按钮504。

当用户按下目的地指定按钮503时,发送画面控制单元301显示图6所示的地址簿画面中的一个。此后,用户从所显示的地址簿画面中选择的目的地可以在发送目的地列表栏502中被指定。

发送目的地列表栏502是用于可选择地显示已经被设置的发送目的地的栏。当用户按下(即选择)发送目的地列表栏502时,发送画面控制单元301使被按下的发送目的地凸显并且使被按下的发送目的地被选择。当在选择了目的地的情况下用户按下目的地取消按钮505时,发送画面控制单元301从发送目的地列表栏502中删除该目的地。在以上述方式选择了目的地的情况下,当用户按下详细信息按钮504时,发送画面控制单元301显示图7所示的详细信息画面。尽管未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但是通过按下配设在输入设备117上的开始按钮,用户可以发出指令以发送原稿,由此cpu111开始处理以将电子数据发送至在发送目的地列表栏502中设置的发送目的地。换句话说,多功能外围设备101可以设置多个发送目的地作为要向其发送电子数据的目的地。

地址簿画面

接下来,将参照图6描述地址簿画面601、611和621,地址簿画面601、611和621是接收用于指定多功能外围设备101中的发送目的地的用户输入的示例性设置画面。本地地址簿画面601通过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控制并且被显示在多功能外围设备101的显示设备118上。本地地址簿画面601包括目的地列表栏602、远程地址簿按钮603、ldap按钮604、ok按钮605和取消按钮606。

当用户按下在目的地列表栏602中显示的多个目的地中的任何目的地时,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使按下的目的地凸显并且使按下的目的地被选择。在以上述方式选择了目的地的情况下,当用户按下ok按钮605时,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选择该目的地并再次显示发送画面501。此时,发送画面控制单元301将在目的地列表栏502上选择的目的地添加到发送目的地列表栏502作为发送目的地。在另一方面,如果按下取消按钮606,则不选择目的地而返回至发送画面501。

当用户按下远程地址簿按钮603时,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在显示设备118上显示远程地址簿画面611。或者,当用户按下ldap按钮604时,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在显示设备118上显示ldap画面621。

远程地址簿画面611通过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控制并且被显示在显示设备118上。远程地址簿画面611包括目的地列表栏612、本地地址簿按钮613、ok按钮614、和取消按钮615。随着客户端通信单元304参照并获得登记在作为地址簿管理服务器的多功能外围设备102中的地址簿数据,在目的地列表栏612中显示从多功能外围设备102获得的一个或更多个目的地。当用户按下本地地址簿按钮613时,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再次显示本地地址簿画面601。当用户按下ok按钮614时,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再次显示发送画面501。此时,发送画面控制单元301将在目的地列表栏612上选择的目的地添加到发送目的地列表栏502作为发送目的地。在另一方面,如果按下取消按钮615,则不选择目的地而返回至发送画面501。

ldap画面621通过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控制并且被显示在显示设备118上。ldap画面621包括目的地列表栏622、本地地址簿按钮623、ok按钮624和取消按钮625。随着ldap通信单元305参照登记在ldap服务器103中的地址簿数据,这些目的地被显示在目的地列表栏622中。当用户按下本地地址簿按钮623时,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再次显示本地地址簿画面601。当用户按下ok按钮624时,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再次显示发送画面501。此时,发送画面控制单元301将在目的地列表栏622上选择的目的地添加到发送目的地列表栏502作为发送目的地。在另一方面,如果按下取消按钮625,则不选择目的地而返回至发送画面501。

详细信息画面

接下来,将参照图7描述用于在多功能外围设备101上显示,在发送目的地列表栏502中显示的发送目的地的详细信息的详细画面。详细信息画面701通过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控制并且被显示在显示设备118上。详细信息画面701包括在地址簿中登记按钮(register-in-addressbookbutton)702、ok按钮703、路径设置栏704、用户名设置栏705和密码设置栏706。

在地址簿中登记702是用于登记发送目的地(其详细信息被显示在地址簿管理单元303中(“第二发送目的地”))的按钮。如果发送目的地是在多功能外围设备101上的不可用的目的地,则在地址簿中登记702可以被控制以隐藏而不可见。这防止了不能在多功能外围设备101上使用的发送目的地被管理,因而使得能够有效地使用存储器和其他资源。分别配设路径设置栏704、用户名设置栏705、和密码设置栏706来设置路径、用户名和密码。

当用户按下在地址簿中登记702时,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在本地地址簿中登记,在设置栏704-706中设置的数据。当用户按下ok按钮703时,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再次显示发送画面501。

表a示出了通过多功能外围设备101的地址簿管理单元303和多功能外围设备102的地址簿管理单元306保持的地址簿的数据构造。

表a

构成目的地的参数针对各个发送类型是不同的。发送类型包括例如电子邮件(email)、传真、因特网传真和文件服务器。因此,默认值针对各个参数不同。“电子邮件”目的地包括“电子邮件地址”和“经由smtp服务器”参数。“经由smtp服务器”的默认值是“开”。因此,以默认的方式经由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implemailtransferprotocol))发送电子邮件。该参数可以用于针对各个发送目的地确定是否进行该经由smtp服务器的发送。

传真目的地包括“传真号码”和“用于发送的线路”参数。在多功能外围设备101和多功能外围设备102能够具有多条用于传真发送的线路的情况下,能够指定哪条线路用于各个发送目的地。“用于发送的线路”参数的默认值是“自动”,使得通过默认方式,自动使用传真发送期间的任何可用的线路。

“因特网传真”目的地包括“因特网传真地址”和“彩色发送”参数。“彩色发送”的默认值是“关”,使得通过默认的黑白的方式,发送因特网传真。“文件服务器”目的地包括“服务器路径”、“用户名”、和“密码”参数。如上所述,多功能外围设备102是能够管理所有发送类型(即至少与电子邮件、传真、因特网传真和文件服务器的发送目的地相对应的发送类型)的第一外部装置的示例。

表b

表b示出了通过ldap服务器103保持的地址簿的数据构造。ldap服务器103具有作为通用目录服务器(generaldirectoryserver)的功能并且管理关于作为通过该服务器进行的发送类型的电子邮件和传真的信息。“电子邮件”目的地具有作为其唯一参数的“电子邮件地址”。“传真”目的地具有作为其唯一参数的“传真号码”。通过该方式,ldap服务器103不管理因特网传真或文件服务器的目的地。因此,ldap服务器103是第二外部装置的示例并且能够管理一定发送类型,即与电子邮件和传真的发送目的地相对应的发送类型。也就是说,多功能外围设备101不能通过使得能够将仅通过ldap服务器103管理的地址登记为远程地址,来简单地处理“因特网传真”或“文件服务器”的发送类型。

发送处理

下文将参照图8a和图8b描述在利用其上所显示的发送画面501进行发送时多功能外围设备101遵循的过程。要理解的是,用于进行流程图中示出的处理的程序被存储在例如rom113上并通过cpu111读出到ram112来执行。

开始,在步骤s100,当检测到按下了发送按钮402时,发送画面控制单元301使多功能外围设备101的显示设备118显示发送画面501。接下来,在步骤s101,发送画面控制单元301确定是否检测到用户按下目的地指定按钮503。如果检测到按下按钮,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102,如果未检测到按下按钮,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116。

接下来,在步骤s102,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在多功能外围设备101的显示设备118上显示本地地址簿画面601。接下来,在步骤s103,响应于用户按下目的地列表栏602,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使得目的地被选择。在步骤s104,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确定是否检测到用户按下远程地址簿按钮603(“第一按钮”),并且如果检测到,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107。相反,如果未检测到,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105。在步骤s105,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确定是否检测到用户按下ldap按钮604(“第二按钮”),并且如果检测到,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111。相反,如果未检测到,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106。在步骤s106,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确定是否检测到用户按下ok按钮605,如果检测到,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115。相反,如果未检测到,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102。

然后,在步骤s107,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将远程地址画面611显示在多功能外围设备101的显示设备118上。在该步骤,如上所述,在客户端通信单元304参照并获得登记在多功能外围设备102的地址簿数据的情况下,在目的地列表栏612中显示从多功能外围设备102获得的一个或更多个目的地。接下来,在步骤s108,响应于用户按下目的地列表栏612,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使目的地被选择。另外,在步骤s109,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确定是否检测到按下了本地地址簿按钮613,并且如果检测到,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102。相反,如果未检测到,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110。在步骤s110,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确定是否检测到按下了ok按钮614,并且如果检测到,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115。相反,如果未检测到,则处理返回至步骤s107。

然后,在步骤s111,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将ldap画面621显示在多功能外围设备101的显示设备118上。随后,在步骤s112,响应于用户按下目的地列表栏622,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使目的地被选择。另外,在步骤s113,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确定是否检测到按下了本地地址簿按钮623,如果检测到,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102。相反,如果未检测到,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114。在步骤s114,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确定是否检测到按下了ok按钮624,并且如果检测到,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115。相反,如果未检测到,则处理返回至步骤s111。

在步骤s115,发送画面控制单元301将在步骤s103、s108或s112中选择的目的地添加到发送目的地列表栏502并在其上示出所选择的目的地以更新发送画面501。在步骤s116,发送画面控制单元301确定是否检测到用户按下了发送目的地列表栏502,并且如果检测到,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117。相反,如果未检测到,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118。在步骤s117,发送画面控制单元301使按下的目的地被选择并且进行至步骤s118。

在步骤s118,发送画面控制单元301确定是否检测到按下了详细信息按钮504,如果检测到,处理进行至步骤s119。相反,如果未检测到,处理进行至步骤s125。然后,在步骤s119,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将详细信息画面701显示在多功能外围设备101的显示设备118上。随后,在步骤s120,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确定是否在本地地址簿中指定了详细信息被显示的目的地。如果在本地地址簿中指定了目的地,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124。同时,如果未在本地地址簿中指定目的地,也就是说,如果在远程地址簿画面611或ldap画面621中进行了指定,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121。

在步骤s121,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显示包括在本地地址簿中登记按钮(register-in-localaddressbookbutton)702的详细信息画面701。接下来,在步骤s122,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确定是否检测到按下了在地址簿中登记按钮702,并且如果检测到,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123。相反,如果未检测到,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124。在步骤s123,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将目的地登记在本地地址簿中并且进行至步骤s124。下文将参照图9提供在本地地址簿中对目的地的登记的更详细描述。

在步骤s124,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确定是否检测到用户按下了ok按钮703,并且如果检测到,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125。相反,如果未检测到,则重复步骤s124中的确定。在步骤s125,发送画面控制单元301确定是否检测到用户按下了开始按钮(未示出),并且如果检测到,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126。相反,如果未检测到,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128。

在步骤s126,发送画面控制单元301开始向发送目的地列表栏502中指定的目的地的发送。然后,在步骤s127,发送画面控制单元301清除发送目的地列表栏502并进行至步骤s128。在步骤s128,发送画面控制单元301确定是否检测到按下初始画面按钮,并且如果检测到,则将控制转到初始画面401并且终止流程图的处理。相反,如果未检测到,则处理返回至步骤s101。

作为上述处理流程的结果,当使用用作地址簿管理服务器的多功能外围设备102、以及ldap服务器103中登记的目的地作为发送目的地时,能够将该发送目的地登记在本地地址簿中以用于将来使用。结果,当下次使用该发送目的地时,由于能够参照其本地地址簿,因此能够节省与多功能外围设备102或ldap服务器103通信以及对多功能外围设备102或ldap服务器103进行参照以再次获得相同的目的地的时间和麻烦。

在本地地址簿中的登记

接下来,将参照图9描述在图8a中的s123将目的地登记在本地地址簿中的过程。应指出的是,用于进行流程图中示出的处理的程序例如被存储在rom113上并且通过cpu111读出至ram112来执行。

在进行将目的地登记在本地地址簿的过程之前,首先,在步骤s201,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确定是否能够将目的地登记在本地地址簿中。多功能外围设备101具有仅使得特定用户能够将目的地登记在本地地址簿中的功能。因此,一些用户可能无法将目的地登记在本地地址簿中。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检查登录的用户的权限以确定用户是否具有将目的地登记在本地地址簿中的权限。应指出的是,上述权限的特性可以根据各个多功能外围设备的安装环境来确定。在步骤s201,如果能够利用本地地址簿登记目的地,则处理继续进行至步骤s202,并且如果不能利用本地地址簿登记目的地,则处理继续进行至步骤s215。尽管在本示例中,在目的地的所有发送类型中确定用户是否有权限登记目的地,然而可以针对目的地的各个发送类型(电子邮件、传真、因特网传真和文件服务器等)进行确定。

在步骤s202,地址簿管理单元303确定要登记的目的地是否是电子邮件地址。如果是电子邮件地址,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203。相反,如果不是电子邮件地址,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206。在步骤s203,地址簿管理单元303确定电子邮件目的地参数“经由smtp服务器”是否存在。如表b所示,在ldap服务器103中登记的地址簿数据中不存在该参数。因此,如果该处理中要登记的目的地是在步骤s112中从ldap画面621中选择的目的地,则步骤s203中的确定的结果是“否”。另一方面,如表a所示,在多功能外围设备102中登记的地址簿数据中存在该参数。因此,如果该处理中要登记的目的地是在步骤s108中从远程地址簿画面611中选择的目的地,则步骤s203中的确定的结果是“是”。如果在步骤s203中确定的结果是“是”,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205。如果确定是“否”,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204。在步骤s204,如表a所示,地址簿管理单元303针对“经由smtp服务器”指定默认值“开”,并进行至步骤s205。在步骤s205,地址簿管理单元303将电子邮件目的地登记在本地地址簿中并终止处理。

在步骤s206,地址簿管理单元303确定要登记的目的地是否是传真。如果是传真,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207。如果不是传真,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211。在步骤s207,地址簿管理单元303确定传真目的地参数“用于发送的线路”是否存在。如表b所示,在ldap服务器103中登记的地址簿数据中不存在该参数。因此,如果在步骤s112从ldap画面621选择了目的地,则步骤s207中的确定的结果是“否”。在另一方面,如表a所示,在多功能外围设备102中登记的地址簿数据中存在该参数。因此,如果在步骤s108从远程地址簿画面611选择了目的地,则步骤s207中的确定的结果是“是”。如果在步骤s207中的确定是“是”,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208。如果确定是“否”,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209。在步骤s208,地址簿管理单元303确定装置的线路能力是否与要登记的传真目的地的参数“用于发送的线路”的值相匹配。如果匹配,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210。如果在步骤s208中确定不匹配,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209。在步骤s209,地址簿管理单元303针对“用于发送的线路”的值指定默认值“自动”。然后,处理进行至步骤s210。在步骤s210,地址簿管理单元303登记传真目的地并终止处理。

例如,假设多功能外围设备101具有单线路的发送能力并且多功能外围设备102具有多线路的发送能力。还假设其“用于发送的线路”的值是“线路4”的传真目的地被登记在多功能外围设备102中。因此,即使多功能外围设备101参照多功能外围设备102的远程地址簿中的传真目的地并且将目的地原样地登记在本地地址簿中,但是由于多功能外围设备101仅具有一个线路,多功能外围设备101不能使用该目的地。然而,根据该处理流程,“用于发送的线路”参数的值在登记期间被转换成默认值“自动”,多功能外围设备101可以使用该目的地。

在步骤s211,地址簿管理单元303确定要登记的目的地是否是因特网传真。如果是因特网传真目的地,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212。如果不是,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213。在步骤s212,地址簿管理单元303登记因特网目的地并终止处理。

在步骤s213,地址簿管理单元303确定要登记的目的地是否是文件服务器。如果是文件服务器,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214。如果不是,则处理进行至步骤s215。在步骤s214,地址簿管理单元303登记文件服务器目的地并终止处理。

然后,在步骤s215,地址簿画面控制单元302限制对发送目的地的登记,在多功能外围设备101的显示设备118上显示表示本地地址簿中的登记错误的错误画面,并且终止处理。

如上所述,根据该流程,即使存在由于发送能力的不同而在其他多功能外围设备中不能使用的目的地,但是通过当在本地地址簿中对目的地进行登记时改变参数而可以使用该目的地。即使当参照并且登记具有不同数据构造的地址簿数据(诸如ldap服务器的地址簿数据)时,在本地地址簿中,可以通过按照需要存储缺少的参数并登记该目的地而使用该目的地。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装置,将存储在通信装置上的第一地址簿中包括的第一目的地、以及存储在外部装置上的第二地址簿中包括的第二发送目的地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为发送目的地。另外,通信装置向设置的发送目的地发送电子数据,并且在通信装置的第一地址簿中登记要使用的第二发送目的地。通过该方式,通信装置(其使用通过参照网络上的不同装置中的地址簿而获得的发送目的地作为电子数据的发送目的地)能够在通信装置的地址簿中登记所获得的发送目的地。因此,当随后使用发送目的地时,由于能够参照其地址簿,因此能够节省与不同装置通信或搜索不同装置中的地址簿的时间和精力。

其他实施例

另外,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介质(也可更完整地称为“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例如,一个或更多个程序)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并且/或者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的一个或更多个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可以利用通过由所述系统或装置的所述计算机例如读出并执行来自所述存储介质的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并且/或者控制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电路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计算机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并且可以包括分开的计算机或分开的处理器的网络,以读出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例如从网络或所述存储介质被提供给计算机。所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例如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存储器、光盘(诸如压缩光盘(cd)、数字通用光盘(dvd)或蓝光光盘(bd)tm)、闪存设备以及存储卡等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这些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