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跌落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75817发布日期:2019-02-01 18:43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跌落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跌落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在使用过程中,用户的触觉体验较为单一;而且,电子设备的防摔性较差,当电子设备出现跌落的情况时,电子设备容易损坏,尤其是电子设备玻璃材质的屏幕易碎裂,严重影响的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甚至重要的存储信息可能会丢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公开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丰富了用户的触感体验,具有良好的防摔性能。

本公开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的跌落控制方法。

根据本公开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本体;重心调整组件,所述重心调整组件设在所述本体内且包括配重块和用于驱动所述配重块运动的驱动装置;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在收纳状态和减振状态之间可变换,当所述减振组件呈现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减振组件收纳于所述本体内,当所述减振组件呈现所述减振状态时,所述减振组件的至少部分伸出到所述本体外。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在本体上设置重心调整组件和减振组件,使得重心调整组件可以改变电子设备的重心位置及重心的运动状态、减振组件可以保证电子设备与跌落面之间为弹性接触,从而丰富了用户的触感体验,且在电子设备跌落的过程中,通过重心调整组件和减振组件的配合,可以有效降低电子设备的跌落损伤,起到保护电子设备的作用。

根据本公开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跌落控制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本体;重心调整组件,所述重心调整组件设在所述本体内且包括配重块和用于驱动所述配重块运动的驱动装置;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在收纳状态和减振状态之间可变换,当所述减振组件呈现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减振组件收纳于所述本体内,当所述减振组件呈现所述减振状态时,所述减振组件的至少部分伸出到所述本体外,所述跌落控制方法包括: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运动状态;当判定所述电子设备处于跌落状态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配重块朝向所述减振组件运动、且所述减振组件切换至所述减振状态以缓冲所述本体与跌落面之间的作用力。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跌落控制方法,通过电子设备的跌落过程中调整电子设备的重心位置,以调整电子设备的跌落姿态,并将减振组件切换至减振状态,从而有效降低电子设备的跌落损伤,提升电子设备的防摔性能,延长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因跌落问题导致的电子设备售后维修率和客退率,提升了电子设备的品牌形象。

本公开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公开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公开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减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减振组件处于收纳状态;

图3是根据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减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减振组件处于收纳状态;

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一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二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三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五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七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跌落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跌落过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电子设备100;

本体1;第一直线侧边11;第二直线侧边12;

重心调整组件2;配重块21;盲孔211;

驱动装置22;第一驱动装置221;第二驱动装置222;

第二驱动缸2211;第二缸体2211a;第二伸缩杆2211b;

自由端2211c;第一电动滑台2221;第二电动滑台2222;

第三驱动装置223;第四驱动装置224;

减振组件3;第一驱动缸31;第一缸体311;第一伸缩杆312;内部弹性件313;

弹性件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公开,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公开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公开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公开。此外,本公开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下面参考图1-图10描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其中,电子设备100可以为手机(如图1-图10所示)、ipad等。

如图1-图10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包括本体1、重心调整组件2和减振组件3。

重心调整组件2设在本体1内且重心调整组件2包括配重块21和用于驱动配重块21运动的驱动装置22,减振组件3在收纳状态和减振状态之间可变换,当减振组件3呈现收纳状态时,减振组件3收纳于本体1内,当减振组件3呈现减振状态时,减振组件3的至少部分伸出到本体1外。

例如,如图1-图10所示,重心调整组件2可以驱动配重块21运动以调整电子设备100的重心的位置,以将重力感应融合到电子设备100中,给用户提供全新的重力感应体验,例如调整电子设备100的重心位置,可以用于用户不同手势持握电子设备100时、给用户带来电子设备100重心偏移感的场景,从而丰富了用户的触感体验,而且重心调整组件2还可以调整电子设备100的重心的运动状态,从而通过调整重心运动状态来让用户体验振感等,当然,重心调整组件2还可以配合电子设备100中的应用程序例如游戏、来电、音乐脉动等,进一步丰富了用户的触觉体验。

此外,在电子设备100的跌落过程中,重心调整组件2可以通过调节配重块21的位置及运动状态(包括运动方向、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调整电子设备100的重心,减轻电子设备100在跌落过程中的翻转等运动、并将调整电子设备100的跌落姿态,使得电子设备100以特定姿态落地,以有效降低电子设备100的跌落损伤。当电子设备100以特定姿态落地时,电子设备100的特定部位最先接触跌落面,电子设备100的特定部位可以是电子设备100上较为坚固的边或面、或者该特定部位设有柔性材料件以缓冲冲击力,以进一步降低电子设备100的跌落损伤,有效保护电子设备100,避免存储信息的丢失。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配重块2121”可以理解为质量块,配重块2121可以具有较大的密度,从而可以适当减小配重块2121的体积,节省配重块2121的占用空间;配重块2121的质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具体设置,只需保证配重块2121的运动可以改变电子设备100100的重心位置即可。

具体地,本体1上设有减振组件3,减振组件3具有收纳状态和减振状态,且减振组件3在收纳状态和减振状态之间可变换;当减振组件3呈现收纳状态时,减振组件3收纳于本体1内,以节省电子设备100的占用空间,避免减振组件3影响用户的使用,同时保证了电子设备100的外观美观性,当减振组件3呈现减振状态时,减振组件3的至少部分伸出到本体1外,从而在电子设备100下落至跌落面时,减振组件3可以首先与跌落面直接弹性接触以缓冲本体1与跌落面之间的冲击力,进而进一步降低了电子设备100的跌落损伤,有效起到了保护电子设备100的作用,避免电子设备100的损坏,同时避免电子设备100中存储信息的丢失,保证存储安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通过在本体1上设置重心调整组件2和减振组件3,使得重心调整组件2可以改变电子设备100的重心位置及重心的运动状态、减振组件3可以保证电子设备100与跌落面之间为弹性接触,从而丰富了用户的触感体验,且在电子设备100跌落的过程中,通过重心调整组件2和减振组件3的配合,可以有效降低电子设备100的跌落损伤,起到保护电子设备100的作用,相对于传统技术中、改变电子设备元器件的以提升上述元器件的防摔性能,防摔性能提升有限,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100有效提升了抗摔性能,延长了电子设备100的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的是,减振组件3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当减振组件3为一个时,减振组件3可以邻近电子设备100的边缘设置,以便于减振组件3快速切换至减振状态,当减振组件3为多个时,多个减振组件3的布置方式可以根据重心调整组件2的运行方式进行设置,但不限于此。

在本公开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减振组件3包括第一驱动缸31,第一驱动缸31包括第一缸体311和相对第一缸体311可伸缩的第一伸缩杆312,第一伸缩杆312连接于本体1,以在减振组件3呈现减振状态时,使第一缸体311的至少部分伸出到本体1外。例如,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伸缩杆312的一端可以连接于本体1,第一伸缩杆312的另一端可以穿设在第一缸体311上,当第一伸缩杆312相对于第一缸体311伸缩时,第一伸缩杆312可以带动第一缸体311相对于本体1移动,以实现减振组件3的状态的切换;例如第一伸缩杆312可以带动第一缸体311收纳于本体1内,此时减振组件3处于收纳状态,第一伸缩杆312还可以驱动第一缸体311的至少部分伸出到本体1外,此时减振组件3处于减振状态。其中,由于第一缸体311本身具有减振作用,当第一缸体311的伸出到本体1外的部分与跌落面接触时,可以缓冲、抵消本体1与跌落面之间的冲击力,减小了本体1受到的冲击力。可选地,第二驱动缸2211可选为电动缸、气动缸或液压缸等。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减振组件3还包括弹性件32,弹性件32连接在第一伸缩杆312与本体1之间,也就是说,第一伸缩杆312可以通过弹性件32连接于本体1,即弹性件32的一端可以与第一伸缩杆312的上述一端相连、弹性件32的另一端可以与本体1相连,从而当减振组件3处于减振状态时,第一缸体311受到的冲击力还可以通过第一伸缩杆312传递至弹性件32上以进一步缓冲,进一步提升了电子设备100的抗摔性能。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一驱动缸31还包括内部弹性件313,内部弹性件313连接在第一缸体311和第一伸缩杆312之间,也就是说,内部弹性件313的一端可以与第一缸体311相连、内部弹性件313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一伸缩杆312相连,第一伸缩杆312相对于第一缸体311伸缩时,第一伸缩杆312可以通过内部弹性件313带动第一缸体311相对于本体1移动,以实现减振组件3的状态的切换;例如第一伸缩杆312可以通过内部弹性件313带动第一缸体311收纳于本体1内,此时减振组件3处于收纳状态,第一伸缩杆312还可以通过内部弹性件313驱动第一缸体311的至少部分伸出到本体1外,此时减振组件3处于减振状态。由此,当减振组件3处于减振状态时,第一缸体311受到的冲击力还可以传递至内部弹性件313上以进一步缓冲,同样进一步提升了电子设备100的抗摔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减振组件3中,弹性件32和内部弹性件313可以同时设置,以有效提升减振组件3的减振效果。

在本公开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2包括第一驱动装置221和第二驱动装置222,第一驱动装置221用于驱动配重块21沿第一方向运动,第二驱动装置222用于驱动第一驱动装置221沿第二方向运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例如,如图4-图10所示,第一驱动装置221用于驱动配重块21沿第一方向(例如,图4-图10中的aa’方向)运动,第二驱动装置222用于驱动第一驱动装置221沿第二方向(例如,图4-图10中的bb’方向)运动,也就是说,第一驱动装置221可以驱动配重块21在第一方向上正向或反向运动,且第一驱动装置221可以控制配重块21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状态(包括运动方向、速度和加速度),第二驱动装置222可以驱动第一驱动装置221在第二方向上正向或反向运动,且第二驱动装置222可以控制第一驱动装置221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状态(包括运动方向、速度和加速度),即第二驱动装置222可以间接驱动配重块21在第二方向上正向或反向运动、且第二驱动装置222可以间接控制配重块21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状态(包括运动方向、速度和加速度);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从而配重块21可以运动至基准面内的任意位置,则配重块21在电子设备100内可以运动至基准面的对应电子设备100的部分的任意位置,且配重块21具有一定的运动状态,使得电子设备100在不同的使用状态下,其重心可以调整至对应的合适位置、且其重心可以调整为具有对应的运动状态,丰富了用户的触感体验,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效果。其中,基准面可以由与第一方向平行的第一直线和与第二方向平行的第二直线共同确定。

可以理解的是,配重块21的位置及运动状态可以由第一驱动装置221和第二驱动装置222中的至少一个控制,第一驱动装置221和第二驱动装置222的运行状态可以由电子设备100控制,但不限于此。“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是指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不平行、且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也不重合,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不等于0°,例如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以为30°、45°、或60°、90°等。

可选地,第一驱动装置221包括第二驱动缸2211,第二驱动缸2211包括第二缸体2211a和第二伸缩杆2211b,第二伸缩杆2211b相对第二缸体2211a可伸缩,配重块21设在第二伸缩杆2211b的自由端2211c。例如,如图4-图9所示,第二伸缩杆2211b可以穿设在第二缸体2211a上,且第二伸缩杆2211b可以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第二缸体2211a可伸缩,从而第二伸缩杆2211b在伸缩过程中可以带动配重块21沿第一方向运动,例如第二伸缩杆2211b伸出时,配重块21可以跟随第二伸缩杆2211b的自由端2211c沿第一方向运动以远离第二缸体2211a,第二伸缩杆2211b收缩时,配重块21可以跟随第二伸缩杆2211b的自由端2211c沿第一方向运动以靠近第二缸体2211a。其中,第二驱动缸2211可选为电动缸、气动缸或液压缸;配重块21可以与第二伸缩杆2211b的自由端2211c同步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配重块21还可以设在第二伸缩杆2211b的其他合适位置,例如配重块21可以邻近第二伸缩杆2211b的自由端2211c设置等。

可选地,如图4-图9所示,配重块21的中心具有盲孔211,配重块21通过盲孔211套设在第二伸缩杆2211b的自由端2211c上,即第二伸缩杆2211b的自由端2211c伸入配重块21的盲孔211内以与盲孔211配合,方便了配重块21与第二伸缩杆2211b2212之间的装配。

当然,配重块21的中心还可以形成为通孔,第二伸缩杆2211b的自由端2211c可以伸入通孔内以与通孔配合,同样方便了配重块21与第二伸缩杆2211b之间的装配。可以理解的是,盲孔211或通孔与第二伸缩杆2211b之间可以过盈配合、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盲孔211或通孔内还可以设有内螺纹以与第二伸缩杆2211b自由端2211c的外螺纹配合,但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22还包括第三驱动装置223,配重块21通过第三驱动装置223连接在伸缩杆的侧部,第三驱动装置223用于驱动配重块21绕伸缩杆的周向转动。例如,在图9的示例中,第三驱动装置223可以设在第二伸缩杆2211b的自由端2211c,配重块21可以设在第三驱动装置223上以由第三驱动装置223驱动绕第二伸缩杆2211b的周向转动,配重块21在绕第二伸缩杆2211b的周向转动的过程中,配重块21与基准面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在垂直于基准面的方向上、配重块21可以相对于基准面在一定范围内运动,此时配重块21在电子设备100内可以运动至三维空间的任意位置,进一步丰富了配重块21的运动位置及运动状态,提升了电子设备100的适用性。

在本公开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本体1具有第一直线侧板11,第二驱动装置222包括设在第一直线侧板11的内侧的第一电动滑台2221,第一电动滑台2221沿平行于第一直线侧板11的长度方向延伸。例如,如图4-图9所示,第一直线侧板11可以形成为本体1的部分外边缘,第一直线侧板11的长度方向可以与第二方向平行,第一电动滑台2221可以设在第一直线侧板11的邻近电子设备100中心的一侧,且第一电动滑台2221可以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驱动装置221可以设在第一电动滑台2221上,从而第一电动滑台2221可以驱动第一驱动装置221沿第二方向运动,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同时便于通过控制第一电动滑台2221来控制第一驱动装置221的位置及运动状态,使得重心调整组件2具有良好的可操控性。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方向“内”是指靠近电子设备100100的中心的方向,其相反方向被定义为“外”。

例如,在图4-图6和图9的示例中,本体1可以大致形成为矩形板状结构,第一直线侧板11可以为矩形的两个短边中的其中一个,第一电动滑台2221可以邻近第一直线侧板11设置且位于第一直线侧板11的内侧,第一电动滑台222123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直线侧板11的长度方向平行、且与第二方向平行;当然,如图7和图8所示,当本体1大致形成为矩形板状结构时,第一直线侧板11还可以为矩形的两个长边中的其中一个。

可选地,如图5所示,配重块21和第一驱动装置221的数量相同且配重块21和第一驱动装置221均为多个,多个第一驱动装置221与多个配重块21一一对应设置以对应驱动,即每个第一驱动装置221用于驱动对应的配重块21沿第一方向运动,每个第一驱动装置221均由第一电动滑台2221驱动,使得每个第一驱动装置221均可沿第二方向运动,从而在多个配重块21不发生干涉的前提下、每个配重块21均可以在电子设备100内运动至基准面内的任意位置,提升了电子设备100重心调控的精确性。此时,第一电动滑台2221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当第一电动滑台2221为一个时,该第一电动滑台2221可以驱动多个第一驱动装置221运动,当第一电动滑台2221为多个时,多个第一电动滑台2221可以分别驱动多个第一驱动装置221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当然,配重块21和第一驱动装置221的数量还可以不相同。配重块21和第一驱动装置221的数量还可以分别为一个,此时该第一驱动装置221与该配重块21对应设置以驱动该配重块21沿第一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8所示,本体1具有第二直线侧板12,第二直线侧板12可以形成为本体1的部分外边缘,第二直线侧板12与第一直线侧板11相对且第二直线侧板12与第一直线侧板11平行,第二驱动装置222包括设在第二直线侧板12的内侧的第二电动滑台2222,即第二电动滑台2222可以设在第二直线侧板12的邻近电子设备100中心的一侧,第二电动滑台2222沿平行于第二直线侧板12的长度方向延伸,配重块21和第一驱动装置221的数量相同且配重块21和第一驱动装置221均为多个,多个第一驱动装置221与多个配重块21一一对应设置以对应驱动,至少一个第一驱动装置221由第一电动滑台2221驱动、至少一个第一驱动装置221由第二电动滑台2222驱动,即多个第一驱动装置221中的一部分可以设在第一电动滑台2221上以由第一电动滑台2221驱动运动、多个第一驱动装置221中的另一部分可以设在第二电动滑台2222上以由第二电动滑台2222驱动运动,从而每个第一驱动装置221均可以沿第二方向运动,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同时便于通过控制第一电动滑台2221和第二电动滑台2222来控制多个第一驱动装置221的位置及运动状态,进一步提升了重心调整组件2的可操控性。

例如,在图6的示例中,本体1可以大致形成为矩形板状结构,第一直线侧板11和第二直线侧板12可以分别为矩形的两个短边,第一电动滑台2221可以邻近第一直线侧板11设置且位于第一直线侧板11的内侧、第二电动滑台2222可以邻近第二直线侧板12设置且位于第二直线侧板12的内侧,第一电动滑台2221的延伸方向、第一直线侧板11的长度方向平行、第二电动滑台2222的延伸方向、第二直线侧板12的长度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均平行设置,第一驱动装置221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一驱动装置221设在第一电动滑台2221上以由第一电动滑台2221驱动运动,另一个第一驱动装置221设在第二电动滑台2222上以由第二电动滑台2222驱动运动;当然,如图8所示,本体1大致形成为矩形板状结构时,第一直线侧板11和第二直线侧板12还可以分别为矩形的两个长边。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直线侧板11还可以与第二直线侧板12相邻设置,但不限于此。

在本公开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图9所示,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共同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便于重心调整组件2的控制。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22进一步包括第四驱动装置224,第四驱动装置224用于驱动第二驱动装置222沿第三方向运动,第三方向与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均垂直。例如,在图10的示例中,第四驱动装置224可以驱动第二驱动装置222在第三方向(例如,图10中的cc’方向)上正向或反向运动,且第四驱动装置224可以控制第二驱动装置222在第三方向上的运动状态,即第四驱动装置224可以间接驱动配重块21在第三方向上正向或反向运动、且第四驱动装置224可以间接控制配重块21在第三方向上的运动状态;由于第三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且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使得配重块21可以在垂直于基准面的方向上相对于基准面在一定范围内运动,同样使得配重块21在电子设备100内可以运动至三维空间的任意位置,进一步丰富了配重块21的运动位置及运动状态,提升了电子设备100的适用性。

下面参考图1-图11描述根据本公开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跌落控制方法。

电子设备100包括本体1、重心调整组件2和减振组件3,重心调整组件2设在本体1内且重心调整组件2包括配重块21和用于驱动配重块21运动的驱动装置22,从而重心调整组件2可以通过控制配重块21以调整电子设备100的重心的位置,重心调整组件2还可以调整电子设备100的重心的运动状态;减振组件3可以设在本体1上,减振组件3具有收纳状态和减振状态,且减振组件3在收纳状态和减振状态之间可变换,当减振组件3呈现收纳状态时,减振组件3收纳于本体1内,当减振组件3呈现减振状态时,减振组件3的至少部分伸出到本体1外,从而在电子设备100下落至跌落面时,减振组件3可以与跌落面直接弹性接触以缓冲本体1与跌落面之间的冲击力,进而进一步降低了电子设备100的跌落损伤,有效起到了保护电子设备100的作用,避免电子设备100的损坏,同时避免电子设备100中存储信息的丢失,保证存储安全。

跌落控制方法包括:检测电子设备100的运动状态;当判定电子设备100处于跌落状态时,驱动装置22驱动配重块21朝向减振组件3运动、且减振组件3切换至减振状态以缓冲本体1与跌落面之间的作用力。

具体而言,如图11所示,首先可以实时检测电子设备100的运动状态,以判定电子设备100是否处于跌落状态,例如可以通过电子设备100自身内部的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电子设备100的加速度,并将电子设备100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相比较,当检测电子设备100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之差小于预设值、且电子设备100的加速度方向与重力加速度的方向相同时,则判定电子设备100处于跌落状态。然后,当判定电子设备100处于跌落状态时,重心调整组件2运行,驱动装置22驱动配重块21朝向减振组件3运动,且减振组件3被触发以切换至减振状态,减振组件3的至少部分伸出到本体1外,使得减振组件3最先直接接触跌落面,而减振组件3与跌落面之间为弹性接触,减振组件3可以以缓冲、抵消本体1与跌落面之间的冲击力。其中,在配重块21朝向减振组件3运动的过程中,配重块21可以最终运动至预设位置,使得电子设备100以特定姿态落地,预设位置可以与减振组件3对应设置,例如预设位置可以邻近减振组件3设置。其中,预设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置。

在电子设备100的跌落过程中,通过重心调整组件2来改变配重块21的位置,从而调整电子设备100的重心位置,减轻电子设备100在跌落过程中的翻转等运动、并将调整电子设备100的跌落姿态,使得电子设备100以特定姿态落地,以有效降低电子设备100的跌落损伤。当电子设备100以特定姿态落地时,处于减振状态的减振组件3最先接触跌落面,进一步降低了电子设备100的跌落损伤。

可以理解的是,判断电子设备100是否处于跌落状态的方法不限于上述检测加速度的方法;当判定电子设备100处于跌落状态时,驱动装置22驱动配重块21朝向减振组件3运动和减振组件3切换至减振状态可以同时进行,以保证减振组件3状态切换的及时性,但不限于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跌落控制方法,通过在电子设备100的跌落过程中调整电子设备100的重心位置,以调整电子设备100的跌落姿态,并将减振组件3切换至减振状态,从而有效降低电子设备100的跌落损伤,提升电子设备100的防摔性能,延长电子设备100的使用寿命,减少因跌落问题导致的电子设备100售后维修率和客退率,提升了电子设备100的品牌形象。

可以理解的是,当驱动装置22包括第一驱动装置221和第二驱动装置222时,当判定电子设备100处于跌落状态,此时第一驱动装置221和第二驱动装置222中的至少一个驱动配重块21朝向减振组件3运动。例如,在图12的示例中,默认电子设备100的重心位置在电子设备100的中心,此时电子设备100跌落时的方向是不固定的、随机的,即电子设备100的跌落姿态是不固定的;在本体1上设置重心调整组件2和减振组件3,减振组件3可以设在电子设备100竖直放置时的底部(如图2和图3所示),当判定电子设定处于跌落状态时,重心调整组件2运行,驱动装置22驱动配重块21朝向减振组件3运动,例如第一驱动装置221沿第一方向驱动配重块21朝向电子设备100的底部中央运动,使得电子设备100在跌落过程中逐渐调整跌落姿态、并最终保持竖直状态跌落,且减振组件3被触发切换至减振状态,使得减振组件3的至少部分向下伸出到本体1外,当电子设备100落地时,减振组件3最先与跌落面弹性接触,以缓冲、抵消本体1与跌落面之间的冲击力。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公开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