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像装置及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48314发布日期:2020-06-02 19:59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成像装置及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拍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成像装置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手机摄像模组在机身稳定情况下,被拍物体在图像传感器上能够得到清晰的图像。然而在拍照过程,由于手抖造成机身晃动,导致被拍摄物体在图像传感器所呈的图像发生偏移,导致拍摄图像模糊。

光学图像稳定(opticalimagestabilization,ois)技术则可通过采用移动镜头组或移动图像传感器等光学的办法来抑制手抖造成的成像模糊,以提高手机摄像模组的拍照画质。现有技术中,有提出一种光学图像稳定器,包含固定基底、可动载台。可动载台可以由致动器推动,进而带动可动载台上的图像传感器产生位移。

然而,该技术方案中图像传感器直接堆叠在光学图像稳定器上,在摄像模组中镜头组不变的情况下,图像传感器成像面的高度被抬升了,即镜头组和成像面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为了保持原有的成像效果就需要使镜头组和成像面之间的距离拉远,这样会额外造成摄像模组整体高度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及终端设备,图像传感器可以在其所在平面内移动来实现防抖补偿,并且图像传感器成像面的高度不会被抬升,使得成像装置在具有防抖功能的基础上可以做的更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包括:图像传感器和防抖模组,其中,图像传感器包括感光区,感光区设置于图像传感器的正面,防抖模组包括基底、载台、柔性连接件以及致动器集合;

基底包括凹腔,凹腔的深度大于或等于图像传感器的厚度,载台设置于凹腔内,基底通过柔性连接件为载台提供支撑,柔性连接件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

载台包括通孔,通孔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感光区,载台分别与图像传感器以及基底电气连接,载台的底面与图像传感器的正面固定连接,并且图像传感器设置于凹腔内;

致动器集合至少包括第一致动器、第二致动器、第三致动器以及第四致动器,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沿着第一坐标轴设置,第三致动器和第四致动器沿着第二坐标轴设置,第一坐标轴与第二坐标轴在同一平面内,且第一坐标轴与第二坐标轴之间的夹角为90度,致动器集合中的每个致动器均包括固定端和可动端;

致动器集合中的每个致动器的固定端均与基底连接,致动器集合中每个致动器的可动端通过向靠近基底或远离基底的方向移动来带动载台移动,并带动图像传感器移动。

在该实施方式中,图像传感器可以在其所在平面内移动来实现防抖补偿,并且由于图像传感器以及载台设置于基底的凹腔内,其中凹腔的深度大于或等于图像传感器的厚度,因此图像传感器成像面的高度不会被抬升,使得成像装置在具有防抖功能的基础上可以做的更薄。

可选的,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图像传感器还包括焊盘,焊盘设置于图像传感器的正面,焊盘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载台还包括第一正面焊盘,第一正面焊盘设置于载台的正面,第一正面焊盘与焊盘电气连接,第一正面焊盘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在该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图像传感器与载台之间实现电气连接的实现方式,可以将图像传感器的信号引出至载台,提高了本方案的可实现性。

可选的,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载台还包括第一导电通孔以及第一底面焊盘,第一底面焊盘设置于载台的底面,第一导电通孔用于连接第一正面焊盘和第一底面焊盘,第一底面焊盘与焊盘焊接在一起,第一导电通孔以及第一底面焊盘的数量均大于或等于1。在该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载台正面上的焊盘与图像传感器的焊盘之间电气连接的实现方式,不用进行载台与图像传感器之间的打线操作,从而避免了打线过程对各器件造成的冲击,降低了对各器件造成损伤的可能性。

可选地,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正面焊盘通过打线与焊盘电气连接,载台的底面与图像传感器的正面粘接在一起。在该实施方式中,提供了另一种载台正面上的焊盘与图像传感器的焊盘之间电气连接的实现方式,提高了本方案的灵活性。

可选地,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底还包括第二正面焊盘,第二正面焊盘设置于基底的正面,第一正面焊盘通过柔性连接件与第二正面焊盘电气连接,第二正面焊盘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在该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载台与基底之间实现电气连接的方式,可以将图像传感器的信号通过载台引出至基底,进一步提高了本方案的可实现性。

可选地,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成像装置还包括印刷电路板pcb,pcb与基底的底面固定连接,基底还包括第二导电通孔以及第二底面焊盘,第二底面焊盘设置于基底的底面,第二导电通孔用于连接第二正面焊盘和第二底面焊盘,第二底面焊盘与pcb焊接在一起,第二导电通孔以及第二底面焊盘的数量均大于或等于1。在该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基底正面上的焊盘与pcb之间电气连接的实现方式,可以进一步将图像传感器的信号引出至pcb,并且不用进行基底与pcb之间的打线操作,从而避免了打线过程对各器件造成的冲击,降低了对各器件造成损伤的可能性

可选地,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成像装置还包括pcb,pcb与基底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二正面焊盘通过打线与pcb电气连接。在该实施方式中,提供了另一种基底正面上的焊盘与pcb之间电气连接的实现方式,提高了本方案的灵活性。

可选地,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成像装置还包括悬臂梁集合,悬臂梁集合至少包括第一悬臂梁、第二悬臂梁、第三悬臂梁以及第四悬臂梁,第一悬臂梁和第二悬臂梁沿着第一坐标轴设置,第三悬臂梁和第四悬臂梁沿着第二坐标轴设置,第一致动器的可动端通过第一悬臂梁与载台连接,第二致动器的可动端通过第二悬臂梁与载台连接,第三致动器的可动端通过第三悬臂梁与载台连接,第四致动器的可动端通过第四悬臂梁与载台连接。在该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致动器通过悬臂梁带动载台及图像传感器运动的实现方式,提高了本方案的可实现性。

可选地,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柔性连接件的一端与基底连接,柔性连接件的另一端与载台连接。或者柔性连接件的一端与基底连接,柔性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悬臂梁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悬臂梁连接。又或者柔性连接件的一端与基底连接,柔性连接件的另一端与致动器集合中至少一个致动器的可动端连接。在该实施方式中,提供了多种柔性连接件的具体连接方式,提高了本方案的灵活性。

可选地,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致动器集合中每个致动器的固定端与可动端均为静电梳齿型结构。在该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致动器的具体结构,提高了本方案的可实现性。

可选地,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致动器与第二致动器朝相同的方向移动,并带动载台及图像传感器沿第一坐标轴移动。在该实施方式中,图像传感器可以沿第一坐标轴移动,可以实现第一坐标轴方向上的防抖功能。

可选地,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致动器与第四致动器朝相同的方向移动,并带动载台及图像传感器沿第二坐标轴移动。在该实施方式中,图像传感器可以沿第二坐标轴移动,可以实现第二坐标轴方向上的防抖功能。

可选地,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致动器与第二致动器朝相反的方向移动和/或第三致动器与第四致动器朝相反的方向移动,并带动载台及图像传感器分别在对应的平面内转动。在该实施方式中,图像传感器还可以在其所在平面内转动,可以实现roll轴方向上的防抖功能。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总线及成像装置,其中,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及成像装置之间通过总线互相连接,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与指令,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与指令,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控制器对成像装置进行控制;

成像装置包括:图像传感器和防抖模组,其中,图像传感器包括感光区,感光区设置于图像传感器的正面,防抖模组包括基底、载台、柔性连接件以及致动器集合;

基底包括凹腔,凹腔的深度大于或等于图像传感器的厚度,载台设置于凹腔内,基底通过柔性连接件为载台提供支撑,柔性连接件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

载台包括通孔,通孔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感光区,载台分别与图像传感器以及基底电气连接,载台的底面与图像传感器的正面固定连接,并且图像传感器设置于凹腔内;

致动器集合至少包括第一致动器、第二致动器、第三致动器以及第四致动器,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沿着第一坐标轴设置,第三致动器和第四致动器沿着第二坐标轴设置,第一坐标轴与第二坐标轴在同一平面内,且第一坐标轴与第二坐标轴之间的夹角为90度,致动器集合中的每个致动器均包括固定端和可动端;

致动器集合中的每个致动器的固定端均与基底连接,致动器集合中每个致动器的可动端通过向靠近基底或远离基底的方向移动来带动载台移动,并带动图像传感器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照相机在roll轴上发生抖动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方案中防抖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成像光束经过成像镜组在图像传感器上成像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成像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成像装置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a)为图像传感器沿着第一坐标轴运动的示意图;

图6(b)为图像传感器沿着第二坐标轴运动的示意图;

图6(c)为图像传感器在其所在平面内转动的示意图;

图7为图像传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种载台与图像传感器实现电气连接的示意图;

图9为另一种载台与图像传感器实现电气连接的示意图;

图10为一种基底与pcb实现电气连接的示意图;

图11为另一种基底与pcb实现电气连接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及终端设备,图像传感器可以在其所在平面内移动来实现防抖补偿,并且图像传感器成像面的高度不会被抬升,使得成像装置在具有防抖功能的基础上可以做的更薄。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于包含有成像装置的照相机,其中,照相机可以集成在终端设备上,终端设备具体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设备、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personalcomputer,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等具有拍摄功能的用户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照相机在机身稳定情况下,被拍物体在图像传感器上能够得到清晰的图像。然而在拍照过程,由于手抖造成机身晃动,导致被拍摄物体在图像传感器所呈的图像发生偏移,导致拍摄图像模糊。光学图像稳定(opticalimagestabilization,ois)技术则可通过采用移动镜头组或移动图像传感器等光学的办法来抑制手抖造成的成像模糊,以提高手机摄像模组的拍照画质。移动镜头组的ois是通过致动器或马达等驱动装置推动镜头组朝着机身晃动的反方向运动来实现防抖。图像传感器的ois是通过致动器或马达等驱动装置推动图像传感器朝着机身晃动的反方向运动来实现防抖。

为了使照相机可以实现x、y、pitch、yaw和roll五个轴向的手抖补偿,仅仅使用移动镜头组的ois技术是不够的,请参阅图1,图1为照相机在roll轴上发生抖动的示意图,可以看出,如要在roll轴上对防抖进行补偿,对镜头组的转动是起不到作用的,只能通过图像传感器的转动来实现roll轴上的防抖。为此,在照相机上采用图像传感器的ois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实现图像传感器的ois技术,请参阅图2,图2为现有技术方案中防抖相机的结构示意图,照相机的结构中通常包括镜头组、基底、致动器、可动载台以及设置在载台上的图像传感器,可动载台可以由致动器推动,进而带动可动载台上的图像传感器产生位移。然而这种方案中,载台以及图像传感器都是堆叠在基底上,那么在基底和镜头组之间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就使得图像传感器成像面高度被抬升了,即镜头组和成像面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为了保持原有的成像效果就需要使镜头组和成像面之间的距离拉远,这样会额外造成摄像模组整体高度的增加,基于当前可拍摄用户设备都在朝更轻薄方向发展的趋势,这个缺陷很难接受。

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成像装置,使得成像装置在具有防抖功能的基础上可以做的更薄。

请参阅图3,图3为成像光束经过成像镜组在图像传感器上成像的示意图。图3是以手机摄像模组为例进行示意的,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成像装置可以是图3中所示的完整的手机摄像模组,即包括图3中所示的成像镜组以及成像装置,成像装置进一步包括有图像传感器,此外,由于本申请主要基于图像传感器ois技术的改进,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成像装置也可以不包括成像镜组,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成像装置的具体结构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4,图4本申请实施例中成像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成像装置400包括图像传感器401和防抖模组402,图像传感器401的正面设置有感光区4011,防抖模组402包括基底403、载台404、柔性连接件405以及致动器集合406。

其中,基底包括凹腔,载台和图像传感器均设置于该凹腔内,为了避免图像传感器成像面高度被抬升,该凹腔的深度大于或等于图像传感器的厚度,由于载台悬空地设置于凹腔内,基底通过至少一个柔性连接件为载台提供支撑。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致动器将推动或拉动载台并带动图像传感器进行移动,因此需要使用柔性连接件为载台提供支撑,即允许连接部位发生轴向伸缩、折转和垂直轴向产生一定位移量的连接方式。

载台的底面与图像传感器的正面固定连接,使得载体的运动可以带动图像传感器进行移动,载台还分别与图像传感器以及基底电气连接,以使得图像传感器的信号可以引出至基底;另外,载台包括通孔,通孔的尺寸大于或等于图像传感器的感光区,即载台不会遮挡感光区接收成像光束。

下面对成像装置中的致动器集合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成像装置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致动器集合至少包括第一致动器4061、第二致动器4062、第三致动器4063以及第四致动器4064,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沿着第一坐标轴设置,第三致动器和第四致动器沿着第二坐标轴设置,第一坐标轴与第二坐标轴在同一平面内,且第一坐标轴与第二坐标轴之间的夹角为90度,致动器集合中的每个致动器均包括固定端和可动端,致动器集合中的每个致动器的固定端均与基底连接,致动器集合中每个致动器的可动端通过向靠近基底或远离基底的方向移动来带动载台移动,并带动图像传感器移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传感器可以在其所在平面内移动来实现防抖补偿,并且由于图像传感器以及载台设置于基底的凹腔内,其中凹腔的深度大于或等于图像传感器的厚度,因此图像传感器成像面的高度不会被抬升,使得成像装置在具有防抖功能的基础上可以做的更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传感器不仅要能在其所在平面内沿着第一坐标轴或第二坐标轴移动,还需要使得图像传感器在其平面内可以实现转动,因此,致动器集合至少需要包括4个致动器,每个致动器均可以沿其所在的轴向实现双向平动。

下面分别对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传感器可能的移动方式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成像装置还包括悬臂梁集合,每个致动器都通过与之对应的悬臂梁与载台连接,即悬臂梁的一端与致动器的可动端连接,悬臂梁的另一端与载台连接。具体地,悬臂梁集合至少包括第一悬臂梁4071、第二悬臂梁4072、第三悬臂梁4073以及第四悬臂梁4074,第一悬臂梁和第二悬臂梁沿着第一坐标轴设置,第三悬臂梁和第四悬臂梁沿着第二坐标轴设置,第一致动器的可动端通过第一悬臂梁与载台连接,第二致动器的可动端通过第二悬臂梁与载台连接,第三致动器的可动端通过第三悬臂梁与载台连接,第四致动器的可动端通过第四悬臂梁与载台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悬臂梁可以在与图像传感器平行的平面内产生一定量的形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致动器集合中每个致动器的固定端与可动端均为静电梳齿型结构,该静电梳齿结构的致动器通常采用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mems)技术制作,可以通过改变致动器可动端与固定端的电势进而改变致动器可动端与固定端之间的吸引力,使得致动器推动或拉动载台,使得载台带动图像传感器在其所在平面内沿着第一坐标轴或者第二坐标轴运动,又或者使得载台带动图像传感器在其所在平面内转动。下面分别对上述三种图像传感器的运动方式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6(a),图6(a)为图像传感器沿着第一坐标轴运动的示意图。第一致动器及第二致动器沿着第一坐标轴朝相同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载台及图像传感器沿着第一坐标轴的方向运动。例如,第一致动器推动载台且第二致动器拉动载台,从而带动图像传感器朝第一坐标轴的正向运动,或者,第一致动器拉动载台且第二致动器推动载台,从而带动图像传感器朝第一坐标轴的反向运动。

请参阅图6(b),图6(b)为图像传感器沿着第二坐标轴运动的示意图。第三致动器及第四致动器沿着第二坐标轴朝相同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载台及图像传感器沿着第二坐标轴的方向运动。例如,第三致动器推动载台且第四致动器拉动载台,从而带动图像传感器朝第二坐标轴的正向运动,或者,第三致动器拉动载台且第四致动器推动载台,从而带动图像传感器朝第二坐标轴的反向运动。

请参阅图6(c),图6(c)为图像传感器在其所在平面内转动的示意图。第一致动器与第二致动器沿着第一坐标轴朝相反的方向运动,或者第三致动器与第四致动器沿着第二坐标轴朝相反的方向运动,又或者第一致动器与第二致动器沿着第一坐标轴朝相反的方向运动的同时第三致动器与第四致动器沿着第二坐标轴朝相反的方向运动,从而带动载台及图像传感器在其所在平面内转动。例如,第一致动器与第二致动器均朝远离基底的方向移动和/或第三致动器与第四致动器均朝远离基底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载台及图像传感器分别在对应的平面内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或者,第一致动器与第二致动器均朝靠近基底的方向移动和/或第三致动器与第四致动器均朝靠近基底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载台及图像传感器分别在对应的平面内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面所描述的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也可以进行调换,即第一致动器与第二致动器均朝远离基底的方向移动和/或第三致动器与第四致动器均朝远离基底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载台及图像传感器分别在对应的平面内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或者,第一致动器与第二致动器均朝靠近基底的方向移动和/或第三致动器与第四致动器均朝靠近基底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载台及图像传感器分别在对应的平面内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传感器不仅可以在其所在平面内沿着第一坐标轴或第二坐标轴移动,还可以在其平面内转动,从而可以实现各种方向上的防抖功能,提升了用户体验。

为了使图像传感器的信号可以引出至基底,载台需要分别和图像传感器以及基底实现电气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为此提供了多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首先介绍关于载台与图像传感器之间的电气连接,请参阅图7,图7为图像传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像传感器401除了包括感光区4011外,还包括设置于图像传感器正面的焊盘4012,焊盘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可以理解的是,焊盘的位置位于感光区的四周,不会与感光区重合。

另外,载台404的正面还设置有第一正面焊盘4041,并且第一正面焊盘与图像传感器的焊盘之间电气连接。这里具体可以有两种不同实现方式,下面分别进行描述:

第一种实现方式如图8所示,载台404还包括第一导电通孔4043以及设置于载台底面的第一底面焊盘4042,其中第一导电通孔用于连接第一正面焊盘和第一底面焊盘,第一底面焊盘与图像传感器的焊盘焊接在一起,由于第一正面焊盘和第一底面焊盘之间通过第一导电通孔实现电气连接,从而可以实现第一正面焊盘与图像传感器的焊盘之间电气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正面焊盘、第一导电通孔以及第一底面焊盘的数量均大于或等于1,并且第一正面焊盘、第一导电通孔、第一底面焊盘与图像传感器上的焊盘可以是一一对应的。

第二种实现方式如图9所示,载台上的第一正面焊盘通过打线的方式与图像传感器上的焊盘电气连接,载台的底面可以与图像传感器的正面粘接在一起,起到固定图像传感器的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不同的方式实现载台和图像传感器之间的电气连接,提高了本申请的可实现性以及灵活性,另外,上述第一种实现方式相对于第二种实现方式,不用进行载台与图像传感器之间的打线操作,从而避免了打线过程对各器件造成的冲击,降低了对各器件造成损伤的可能性。

下面介绍关于载台与基底之间的电气连接,请参阅图5,基底还包括设置于基底正面的第二正面焊盘4031,其中,载台的第一正面焊盘4041可以通过柔性连接件与基底的第二正面焊盘4031电气连接,第二正面焊盘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且第一正面焊盘与第二正面焊盘可以是一一对应的。具体地,第一正面焊盘引出的导线可以沿着柔性连接件与第二正面焊盘电气连接。可以理解的是,若柔性连接件的数量有多个,那么优选地,第一正面焊盘4041可以沿着距离其最近的柔性连接件与第二正面焊盘4031电气连接,当然除此之外,第一正面焊盘4041可以沿着其他的柔性连接件与第二正面焊盘4031电气连接,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由于柔性连接件是起到为载台提供支撑的作用,另外,致动器的可动端可以通过悬臂梁与载台连接,因此致动器的可动端、悬臂梁以及载台可以视作一个整体的结构,那么柔性连接件的一端连接基底,而另一端可以连接载台,也可以连接致动器的可动端,又或者可以连接悬臂梁,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成像装置还包括印刷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pcb),pcb与基底的底面固定连接,图像传感器的信号在引出到基底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引出至pcb,因此基底与pcb之间也要实现电气连接,这里具体可以有两种不同实现方式,下面分别进行描述:

第一种实现方式如图10示,基底还包括设置于基底底面的第二底面焊盘4032以及第二导电通孔4033,其中,第二导电通孔用于连接第二正面焊盘和第二底面焊盘,第二底面焊盘与pcb焊接在一起,由于第二正面焊盘和第二底面焊盘之间通过第二导电通孔实现电气连接,从而可以实现第二正面焊盘与pcb之间电气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正面焊盘、第二导电通孔以及第二底面焊盘的数量均大于或等于1,并且第二正面焊盘、第二导电通孔以及第二底面焊盘可以是一一对应的。

第二种实现方式如图11所示,基底上的正面焊盘通过打线的方式与pcb电气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不同的方式实现基底和pcb之间的电气连接,提高了本申请的可实现性以及灵活性,另外,上述第一种实现方式相对于第二种实现方式,不用进行基底与pcb之间的打线操作,从而避免了打线过程对各器件造成的冲击,降低了对各器件造成损伤的可能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成像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的组成部分,下面以该终端设备为手机为例进行介绍:

图12示出的是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成像装置相关的手机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参考图12,手机包括:存储器1220、输入单元1230、显示单元1240、控制器1250、成像装置1260、处理器1270、以及电源128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2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12对手机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存储器12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27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2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2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2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12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1230可包括触控面板12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232。触控面板12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1231上或在触控面板12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12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1270,并能接收处理器127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1231。除了触控面板1231,输入单元12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12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12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12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的各种菜单,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要用于显示拍摄到的图像。显示单元1240可包括显示面板1241,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241。进一步的,触控面板1231可覆盖显示面板1241,当触控面板12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27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27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2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12中,触控面板1231与显示面板12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1231与显示面板1241集成而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控制器1250可用于控制成像装置的致动器进行移动,从而带动载体和图像传感器运动,以此来实现成像装置的防抖功能。

成像装置1260可以为上述图3至图12对应的任一个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成像装置。

处理器1270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20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主要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与指令并通过控制器对成像装置进行控制。可选的,处理器127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127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270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1270还可以根据获取到的图像传感器的信号对图像进行去噪,增强,分割虚化等处理。

手机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28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27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