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多电缆隧道的通信广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1148发布日期:2018-10-13 00:47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系统,具体涉及用于多电缆隧道的通信广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规划与发展需求,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空间利用,越来越多的电力线路由架空方式被电缆隧道方式替代。电缆隧道通常在地下或水面下几米甚至几十米处,移动网络或无线对讲信号都无法穿透路面层,形成了信息孤岛。平时在隧道内的运行检修人员无法与外界联系,汇报线路故障点情况。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中心站也无法通知隧道内人员紧急疏散,保障人身安全。因此,建立电缆隧道与中心站之间的高效通信联系,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电力电缆隧道内的通信方式多样,尚无统一标准。现有的通信方式有:

(1)采用移动网络或无线对讲方式。

(2)采用布放音频电缆,延长两侧变电站内系统电话的方式。

(3)采用IP电话+广播方式,在隧道运检中心站布置一部热线电话,建立隧道与中心站的联系。

采用移动网络或无线对讲方式,存在如下缺点:

(1)移动网络的呼叫建立时间较长,且不具备组呼、广播、紧急呼叫等功能。

(2)无线对讲稳定性较差,干扰噪声较严重。

采用布放音频电缆,延长两侧变电站内系统电话的方式,存在如下缺点:

(1)受音频电缆传输距离限制,将站内系统电话延长布置在电缆隧道内,单侧最长约为2千米。

(2)仅适用于“一对一”呼叫,不具备组呼、广播、紧急呼叫等功能。

采用IP电话+广播方式,在中心站布置一部热线电话,存在如下缺点:

(1)各条电缆隧道自成系统,中心站对应多条电缆隧道,布放多部热线电话。设备冗杂,不便指挥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兼具通讯与广播、具有良好通信方式、且结构简单实用的用于电缆隧道的广播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多电缆隧道的通信广播系统,包括隧道运检中心站和多条电缆隧道,所述的隧道运检中心站包括交换机和通信广播服务器,通信广播服务器与交换机相连;每个电缆隧道包扩多个工作井,每个工作井中布设综合接入设备IAD,同一隧道的工作井的综合接入设备IAD串联,所述的交换机与电缆隧道中的任一工作井的综合接入设备IAD通讯;所述的每个工作井内的综合接入设备IAD管辖多个与之相连的通讯检修箱。

在本实用新型中,管辖意思为各通信检修箱内应急电话利用音频电缆串联方式就近接入工作井内IAD。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总多分”的结构,采用一个隧道运检中心站与多条电缆隧道进行通讯,每条隧道内设串联的工作井,对于每条隧道而言,每个工作井内又布有综合接入设备IAD,通过将综合接入设备IAD在隧道内串联,完成隧道内的通讯,并且每个工作井内的综合接入设备IAD管辖多个检修箱,具有更广的通讯范围。通过将隧道运检中心站的交换机与每个隧道中的任一个工作井的综合设备IAD连接,形成多条通讯线路,且最后集中在隧道运检中心站内。其架构简单,且节省设备投资。

优选的,所述的通讯广播服务器接入值守终端、应急电话和对讲寻呼话筒。

本实用新型的在隧道运检中心站布放通信广播服务器主机及值守终端,可同时与所管辖的多条电缆隧道通信。

优选的,所述的交换机与每个电缆隧道的起始井内的综合接入设备IAD通讯连接。

起始井可理解为第一个工作井。

优选的,同一隧道的多个工作井的综合接入设备IAD通过光缆串联通讯。

光缆属于有线通信方式,弥补无线通信网络信号盲点多、覆盖范围有局限的缺点。

优选的,所述的交换机通过光网络与每个电缆隧道起始井内的综合接入设备IAD通讯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综合接入设备IAD上接入对讲寻呼话筒和应急电话。

优选的,所述的通讯检修箱内包括应急电话和扩音设备。

优选的,所述的扩音设备为扬声器。

本实用新型在个电缆隧道内布设应急电话和扩音设备,兼具通信与广播用途。

优选的,所述的与综合接入设备IAD相连的通信维修箱位于综合接入设备IAD两侧串联连接。

优选的,串联的通信维修箱间隔100±20m。

应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中,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方式)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隧道运检中心站; 11-交换机; 12-通信广播服务器;

13-值守终端; 14-应急电话; 15-对讲寻呼话筒;

2-隧道; 21-工作井;

211-综合接入设备IAD; 212-对讲寻呼话筒; 213-应急电话;

22-通讯检修箱; 221-应急电话; 222-扬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术语解释

电缆隧道:容纳电缆数量较多、有供安装和巡视的通道、全封闭型的地下构筑物。

通信广播系统:兼具有线通信与广播用途的综合系统。

IAD:综合接入设备(IAD)是一种接入设备,能同时交付传统的PSTN语音服务、数据包语音服务以及单个WAN链路上的数据服务(通过LAN端口)等。

值守终端:用于系统、网络等运维值班看守的外围设备,具有人机互动界面,实现用户信息的处理输入和系统运行状态、操作结果的输出功能。

电缆隧道内的通信由于易形成信息孤岛而具有通信难度,目前电力电缆隧道内通讯或稳定性差、或不具备广播功能亦或者具有布置繁琐操作不便的特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在电缆隧道内通信的广播系统。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信广播系统结构,用于隧道运检中心站与多条电缆隧道之间的通信连接。其有设于外部的隧道运检中心站1和多条隧道2内部的设备组成。隧道运检中心站1包括交换机11、通信广播服务器12、值守终端13、应急电话14和对讲寻呼话筒15。通信广播服务器12分别接入值守终端13、应急电话14和对讲寻呼话筒15,并与交换机11通讯连接。值守终端13的人机界面可设计较为简洁,在紧急事故发生时提高指挥者的工作效率。在本实用新型中,隧道2外部仅设有一个隧道运检中心站1,以实现一对多的连接方式。

如图1所示,附图列出隧道A和隧道B,在合理的情况下还可能设有更多隧道,隧道内设备布置相似,本文仅以隧道A为例说明。

隧道2内设有多个工作井21,工作井之间具有1km的间隔,每个工作井内设置有综合接入设备IAD211,各工作井内的综合接入设备IAD211通过光缆串联通信每个综合接入设备IAD211接入对讲寻呼话筒212和应急电话213,每个综合接入设备IAD211还接串联的通信检修箱设备22,通信检修箱设备22上接入应急电话221和扬声器222。检修箱设备为东西向,“东西向”为系统拓扑意义上的方向,并非地理位置的方向;通讯检修箱的分布与工作井相同。实际工程中,每间隔1000米布置一个工作井;两个相邻工作井之间,每间隔约100±20m米布置一个通讯检修箱。两个相邻工作井之间布置的通讯检修箱,采用就近原则,利用音频电缆串联方式接入就近工作井。因此,通讯检修箱是起到将工作井通讯范围更细化的作用。

隧道运检中心站的交换机与隧道内的任一工作井的综合接入设备通过光网络建立连接。各通信检修箱内应急电话利用音频电缆串联方式就近接入工作井内交换机。

隧道运检中心站发起至隧道内的通信:同一台值守终端可以提供组呼、广播、紧急呼叫多条电缆隧道的人机界面,运维指挥人员可以通过预设好的功能热键,随时建立隧道运检中心站应急电话与多条或任一隧道、通信检修箱内的应急电话的连接。利用对讲寻呼话筒,中心站可向隧道内人员发起广播提醒。中心站设备配置大大简化,隧道运检指挥效率有效提高。

隧道内发起至隧道运检中心站的通信:任一通信检修箱内的应急电话均可以向隧道运检中心站值守终端发起呼叫,同时发送本机位置信息。

同一隧道间的通信:同一隧道内不同通信检修箱内的应急电话可以进行联系。隧道内人员呼叫本隧道内其他人员,本隧道内其它应急电话会振铃,人员可就近接听。

以上已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到,在阅读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