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1438发布日期:2018-12-25 20:49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无线耳机是将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在耳机上,让用户可以免除耳机线的牵绊,可以自在地以各种方式轻松通话或者听音乐。由于无线耳机的这一特性,其受到越来越多的用户的欢迎。

现阶段的无线耳机多通过蓝牙模块或者NFC模块与终端设备连接,实现音频信号的传递。但是,蓝牙模块或者NFC模块都有一定的传输距离限制,当超出极限的传输距离时,便会导致无线耳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中断,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

简言之,现阶段的无线耳机具有因传输距离受限而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以解决现阶段的无线耳机具有因传输距离受限而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其包括:

壳体;

用于将耳机接入WIFI网络的WIFI芯片,设置在壳体内;

用于控制WIFI芯片启动或停止工作的主控芯片,设置在壳体内,并与WIFI芯片连接;以及

用于输出主控芯片发送的音频信号的扬声器,与主控芯片连接。

进一步地,主控芯片为蓝牙芯片。

进一步地,还包括存储器,存储器设置在壳体内,并与主控芯片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麦克风,麦克风设置在壳体上,并与主控芯片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开关,控制开关设置在壳体上,并通过主控芯片的开关机引脚与主控芯片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功能控键,功能控键凸设在壳体上,并通过主控芯片的功能键引脚与主控芯片连接。

进一步地,扬声器通过数据传输线与主控芯片连接。

进一步地,扬声器设置在壳体内,且扬声器的出声端朝向壳体上的出声孔。

进一步地,还包括指示灯,设置在壳体上,并与主控芯片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在耳机中加入WIFI芯片,使耳机可以接入WIFI网络,并通过WIFI网络播放用户正在播放的音乐,可以解决现阶段的无线耳机因传输距离受限而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的技术问题,扩展现阶段无线耳机的使用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一结构连接方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又一结构连接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技术效果。此外,“耦接”或“电性连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耦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耦接于第二装置,或通过其它装置或耦接手段间接地电性耦接至第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描述乃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请参考以下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一结构连接方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又一结构连接方框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可以是但不限制于是一无线耳机,无线耳机包括壳体10、WIFI芯片20、主控芯片30以及扬声器40。壳体10包括用于容置WIFI芯片20、主控芯片30以及扬声器40的两个主壳体110以及头梁120。如图1中所示,耳机搭配两个扬声器40,但是可以想到的是,搭配一个扬声器40也是可以的,如单耳式耳机,本实施例以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此进行过多的限定。

具体地,请结合图2,WIFI芯片20、主控芯片30以及扬声器40分别设置在主壳体110内,两个主壳体110分别连接于头梁120的两端。主控芯片30分别与WIFI芯片20以及扬声器40电性连接。WIFI芯片20用于将耳机接入WIFI网络,主控芯片30用于控制WIFI芯片20启动或停止工作,还用于输出发送音频信号至扬声器40。

在使用时,主控芯片30接收用户的播放设备发出的音频信号,发送至扬声器40,并获取音频信号所对应的音频文件信息,这里的音频文件信息包括但不限定于是文件名、文件的网络地址等,主控芯片30根据音频文件信息通过WIFI芯片20从网络上缓存音频文件至耳机中,然后通过主控芯片30上的播放器对音频文件进行播放,进而将播放得到的音频信号发送至扬声器40,以供扬声器40发声,进而被用户收听。如此,当耳机与用户的播放设备断开连接时,如无线耳机超出极限无线传输距离时,或者有线耳机的接线头被拔出时,通过WIFI芯片20从WIFI网络上缓存至耳机中,并通过主控芯片30进行播放,供扬声器40发声,可以解决无线耳机因传输距离受限而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的技术问题,使得用户不用顾忌传输距离的限制,扩展现阶段无线耳机的使用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其他较佳的实施例中,主控芯片包括但不限制于是蓝牙芯片,蓝牙芯片上至少设置有PIO接口以及扬声器接口,这里的PIO是指“Programming Input/Output Model”,PIO模式是一种通过CPU执行I/O端口指令来进行数据的读写的数据交换模式。WIFI芯片20通过PIO接口与蓝牙芯片连接,扬声器40通过扬声器接口与蓝牙芯片连接。在这里,提供的是一种蓝牙无线耳机,其通过蓝牙技术与用户具有蓝牙模块的播放设置相连接,传送以上实施例中的音频信号和音频文件信息。可以想到的是,主控芯片还可以是NFC芯片,其与用户具有NFC功能的播放设置实现近场通信连接,传递以上实施例中的音频信号和音频文件信息。

另外,请结合图2-图4,在本实用新型其他较佳的实施例中,耳机还可以选择性的加入存储器50、麦克风60、控制开关70、功能控键80以及指示灯90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其中,存储器50设置在壳体10内,具体的设置在主壳体110内,并与主控芯片30连接,用于对通过WIFI芯片20从WIFI网络上缓存的音频文件进行储存,以供主控芯片30对音频文件进行本地播放。在这里,存储器50包括但不限制于是存储卡(SD卡、miniSD卡、MMC卡以及T-Flash储存卡等)以及记忆棒等。

麦克风60设置在壳体10上,具体的设置在主壳体110上靠近用户嘴边的位置,并与主控芯片30连接。用于,用于拾取用户的语音信息,以供主控芯片30对其进行模数转换处理得到相应的音频信号,并将音频信号传送至与耳机通信连接的交互设备。

在应用上,此交互设备可以是手机,其与耳机建立蓝牙通信连接,通过麦克风60进行打电话;进一步地,主控芯片30还通过WIFI芯片与连接到WIFI网络的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等)建立局域网连接,并通过局域网连接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音频信号(如播放的音频文件,或者电话的语音音频),以及通过局域网连接将耳机产生的音频信号(如通过麦克风60拾取到的语音信息而被主控芯片30处理后的)发送至终端设备,进而通过建立局域网连接实现接打电话,这样当用户通过耳机来接打电话时,当无线通信因传输距离超限时,可以切换至局域网通信连接继续保持电话畅通,进一步提升用户耳机使用体验。

控制开关70设置在壳体10上,具体地,控制开关70设置在主壳体110上,并通过主控芯片30的开关机引脚(图中未示出)与主控芯片30连接,用于对主控芯片30的开启或者关闭进行控制,即用于通过用户触按实现对耳机的开关机操作,由于WIFI芯片20与主控芯片30连接,主控芯片20可以实现对WIFI芯片20开启或者关闭的控制,那么实际上控制开关70也可以实现对WIFI芯片20开启或者关闭的控制。

功能控键80凸设在壳体10上,具体地,功能控键80设置在主壳体110上,这里的功能按键80包括多个按键,各功能按键80的一端凸出于壳体10的表面,另一端通过主控芯片30的功能键引脚与主控芯片30连接,用于通过用户触按实现对耳机的基本功能的操作,如音乐的暂停、上/下一曲、接/挂电话以及音量的增减等。

指示灯90设置在壳体10上,具体地,指示灯90设置在主壳体110上,指示灯90与主控芯片30连接,以对耳机的工作状态进行指示。

另外,扬声器40设置在壳体10内,具体地,扬声器40设置在主壳体110内,典型的实施例中主壳体110有两个,分别罩设在用户的左右耳朵上,使得扬声器40的出声端朝向壳体10上的出声孔1101。在这里,两个主壳体110朝向用户耳朵的端面均设置有多个出声孔1101,用于扬声器40发出的声音从中传出,进而到达用户的耳朵中。

进一步地,壳体10还包括伸缩架130,伸缩架130的第一端1301连接主壳体110,伸缩架130的第二端1302伸入头梁120内,且伸缩架130的第二端1302能够在头梁120内做往复运动,进而对头梁120的尺寸进行调节。

另外,在伸缩架130上还可以设置多个定位凸起(图中未示出),以及在头梁120内相对应的设置多个定位凹槽(图中未示出),定位凸起和定位凹槽相互配合以在对头梁120的尺寸进行调节后进行定位,提升使用者头戴耳机时的牢固度。

更进一步地,耳机还包括电池模块(图中未示出),电池模块设在头梁120的顶部内,或者设置在主壳体110内,较佳的实施例中电池模块可以设置在未设置主控芯片30等的主壳体110内,以使得用户左右两侧耳朵的主壳体110的重量可以相互平衡,提升用户的佩戴体验,电池模块与主控芯片30电性连接,用于为耳机提供电能支持。

另外,耳机不限于图中所示的无线耳机,还可以是有线耳机,如主控芯片30等设置在壳体10内,壳体10通过连接线缆与设置扬声器40的壳体连接,而扬声器40通过数据传输线与主控芯片30实现通信连接,数据传输线设置在连接线缆的内部,进而来实现耳机的各种功能。

当然,以上耳机的类型仅仅是事例性质,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耳机的限制,在实际应用中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范畴并稍加改动的耳机,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