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洁的音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4390发布日期:2018-12-18 22:02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清洁的音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响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便于清洁的音箱。



背景技术:

由于喇叭具有用于出音的喇叭口,因此灰尘容易经由喇叭口进入喇叭内部,从而导致喇叭的音质受到影响。为了缓解灰尘进入喇叭的情况,厂商时常会在音箱上设置防尘网来阻挡喇叭口。

现有的音箱上的防尘网不能够拆卸,当防尘网上积尘后,使用者难以对防尘网进行清洁,这不但导致音箱不够美观,而且影响喇叭的出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防尘网能够拆卸的、便于清洁的音箱。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洁的音箱,包括箱体、显露出所述箱体的喇叭、用于遮盖所述喇叭的防尘网以及均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的蓝牙模块和主控电路;所述防尘网设有第一磁力件,所述箱体设有用于吸附所述第一磁力件的第二磁力件;所述蓝牙模块与所述主控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主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喇叭电连接;还包括语音采集器以及语音识别模块,所述语音采集器与所述语音识别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语音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设有可拆卸的后盖板。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的内部设有第一承托板和第二承托板,所述第一承托板的一端和第二承托板的一端均与所述后盖板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承托板和第二承托板之间设有加固柱,所述加固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承托板螺接,所述加固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承托板螺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加固件,所述加固件包括第一加固部以及由第一加固部弯折形成的第二加固部,所述第一加固部与所述后盖板螺接,所述第二加固部与所述第一承托板螺接。

作为优选,所述语音识别模块包括线性声学回声消除器、降噪单元、非线性声学回声消除器、DSP单元和自动语音识别单元,所述语音采集器采集到的语音信号依次经过线性声学回声消除器、降噪单元、非线性声学回声消除器、DSP单元和线性回波消除器处理后,传输给自动语音识别单元进行语音识别,自动语音识别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利用第一磁力件和第二磁力件连接防尘网和箱体,从而使得使用者能够方便地将防尘网从箱体上拆卸并进行清洁,防止灰尘堆积而影响喇叭出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隐藏防尘网后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尘网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语音采集器、语音识别模块、蓝牙模块、主控电路以及喇叭的原理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后盖板、第一承托板、第二承托板、加固柱以及加固件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为:1—箱体,11—第二磁力件,2—喇叭,3—防尘网,31 —第一磁力件,4—蓝牙模块,5—主控电路,6—后盖板,7—语音采集器,8—第一承托板,81—加固柱,82—加固件,821—第一加固部, 822—第二加固部,83—第二承托板,9—语音识别模块,91—线性声学回声消除器,92—降噪单元,93—非线性声学回声消除器,94- DSP单元,95—自动语音识别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便于清洁的音箱,包括箱体1、显露出所述箱体1的喇叭2、用于遮盖所述喇叭2的防尘网3 以及均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部的蓝牙模块4和主控电路5;所述防尘网3设有第一磁力件31,所述箱体1设有用于吸附所述第一磁力件 31的第二磁力件11;所述蓝牙模块4与所述主控电路5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主控电路5的输出端与所述喇叭2电连接。

第一磁力件31和第二磁力件11的极性相反,利用异性相吸的原理,使得防尘网3与箱体1连接。当使用者利用较大的力拉动防尘网 3时,能够克服第一磁力件31和第二磁力件11的磁力,从而使得防尘网3与箱体1分离,并能够对防尘网3单独进行清洁,继而防止灰尘堆积而影响喇叭出音。

本实施例还设有蓝牙模块4,使得使用者能够将电子设备接入本实用新型的蓝牙模块4来播放音频而无需通过连接线,从而使使用者能够更灵活地使用本实用新型。

如图5所示,还包括语音采集器7以及语音识别模块9,所述语音采集器7与所述语音识别模块9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语音识别模块9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电路5的输入端电连接。使用者能够通过语音来进行调节音量。语音采集器7采集到使用者的语音后,传输给语音识别模块9,语音识别模块9将语音识别的结果传送给主控电路5,使得主控电路5调控喇叭2的音量。

如图2所示,所述箱体1设有可拆卸的后盖板6。使用者拧松后盖板6的螺丝后能够分离后盖板6与箱体1并对箱体1内部的器件进行维修。

如图6所示,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有第一承托板8和第二承托板 83,所述第一承托板8的一端和第二承托板83的一端均与所述后盖板6连接。利用第一承托板8以及第二承托板83分隔箱体1的内部空间,从而使得箱体1内部的器件能够分类放置,以便进行维修时快速找到需要维修的器件。同时第一承托板8的一端和第二承托板83 的一端均与所述后盖板6连接,当使用者将后盖板6与箱体1分离时,即能将器件从箱体1的内部中拉出,而无需将手伸入箱体1内部来对器件进行操作,从而为使用者带来了方便。

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承托板8和第二承托板83之间设有加固柱81,所述加固柱8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承托板8螺接,所述加固柱 8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承托板83螺接。通过加固柱81提高第一承托板8和第二承托板83的承载力,从而防止器件从第一承托板8或第二承托板83上跌落。

如图6所示,还包括加固件82,所述加固件82包括第一加固部 821以及由第一加固部821弯折形成的第二加固部822,所述第一加固部821与所述后盖板6螺接,所述第二加固部822与所述第一承托板8螺接。第一承托板8通过加固件82与后盖板6连接,加固件82 的第一加固部821的面积较大,相当于使得第一承托板8用于与后盖板6连接的面积增大,从而使得第一承托板8与后盖板6的连接更稳固。

如图5所示,所述语音识别模块9包括线性声学回声消除器91、降噪单元92、非线性声学回声消除器93、DSP单元94和自动语音识别单元95,所述语音采集器7采集到的语音信号依次经过线性声学回声消除器91、降噪单元92、非线性声学回声消除器93、DSP单元 94和线性回波消除器处理后,传输给自动语音识别单元95进行语音识别,自动语音识别单元95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电路5的输入端电连接。通过对收集到的语音进行回音消除和降噪处理,从而使得自动语音识别单元95能够更准备地识别使用者的语音信息,以免识别错误的情况发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