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社区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9178发布日期:2018-11-13 22:55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慧社区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社区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应用的普及化,智能控制得到了飞速发展,在信息化时代利用终端实现对设备进行远程智能化控制,目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社区控制系统通过用户使用终端控制设备,例如手机、电脑等,将控制指令上传到云端服务器,由云端服务器转发给相对应的GPRS模块,最后由GPRS模块中主控制单元下发相应的控制指令给电控锁,从而完成智能远程控制电控锁开关,而GPRS模块的主控制单元发送控制指令给电控锁时,由于指令信号微弱且易受外界电磁干扰,信号传输不稳定等因素,可能导致指令控制出现延时甚至控制失败的现象。

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社区控制系统。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社区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终端设备、云端服务器、GPRS模块和电控锁,还包括指令信号处理模块,所述指令信号处理模块包括前级输入电路、放大调节电路和钳位稳压输出电路,前级输入电路的输入端连接GPRS模块的指令信号输出端,前级输入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放大调节电路的输入端,放大调节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钳位稳压输出电路的输入端,钳位稳压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控锁的控制端。

优选的,所述前级输入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1的一端连接GPRS模块的指令信号输出端,电阻R1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1的一端和运放器A1的同相输入端,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运放器A1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电阻R2连接运放器A1的输出端和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运放器A1的输出端连接放大调节电路的输入端,运放器A1的正电源端连接+5V电源,运放器A1的负电源端连接-5V电源。

优选的,所述放大调节电路包括运放器A2、A3,运放器A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运放器A1的输出端,运放器A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5、R6、R7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运放器A3的输出端,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运放器A2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电阻R8的一端和钳位稳压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运放器A2的正电源端连接+5V电源,运放器A2的负电源端连接-5V 电源;运放器A3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4连接运放器A1的输出端,运放器 A3的反馈端接电容C2,运放器A3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和电阻 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运放器A3的正电源端连接+5V电源,运放器A3的负电源端连接-5V电源。

优选的,所述钳位稳压输出电路包括二极管VD1、VD2,二极管VD1的阳极、二极管VD2的阴极连接运放器A2的输出端、电阻R10的一端和三极管VT1 的集电极,二极管VD1的阴极连接+5V电源,二极管VD2的阳极接地,三极管 VT1的基极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Z1的阴极,稳压二极管DZ1 的阳极接地,三极管VT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1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的一端和电控锁的控制端,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前级输入电路采用一阶滤波电路对GPRS模块的输出的指令信号进行RC 低通滤波,减少输入高频杂波信号干扰,放大调节电路中运放器A2、A3组成复合运放器对前级输入电路的输出信号进行快速放大,同时形成与指令信号相同频率的带通对指令信号进行调节,提高指令信号放大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指令信号频率的稳定性。

2.由于指令信号易受外界电磁干扰,钳位稳压输出电路中二极管VD1、VD2 组成钳位电路将放大调节电路的输出信号钳位在0-5V范围内输出,有效地避免电磁信号带来的尖峰杂波干扰,再利用三极管稳压原理对钳位输出的信号进行稳压处理,有效地提高了智慧社区控制系统指令控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指令信号处理模块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指令信号处理模块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附图2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社区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终端设备、云端服务器、GPRS 模块和电控锁,还包括指令信号处理模块,指令信号处理模块包括前级输入电路、放大调节电路和钳位稳压输出电路,前级输入电路的输入端连接GPRS 模块的指令信号输出端,前级输入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放大调节电路的输入端,放大调节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钳位稳压输出电路的输入端,钳位稳压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控锁的控制端。

前级输入电路中电阻R1的一端连接GPRS模块的指令信号输出端,电阻 R1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1的一端和运放器A1的同相输入端,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运放器A1的方向输入端通过电阻R2连接运放器A1的输出端和电阻R3 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运放器A1的输出端连接放大调节电路的输入端,运放器A1的正电源端连接+5V电源,运放器A1的负电源端连接-5V电源,其中电容R1和电容C1形成RC低通滤波,减少输入高频杂波信号干扰, RC滤波后的信号送入运放器A1进行同相比例放大,初步提高指令信号强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指令信号的强度,放大调节电路中运放器A2、A3,组成复合运放器对前级输入电路的输出信号进行快速放大,运放器A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运放器A1的输出端,运放器A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5、R6、R7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运放器A3的输出端,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运放器A2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电阻R8的一端和钳位稳压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运放器A2的正电源端连接+5V电源,运放器A2的负电源端连接-5V 电源;运放器A3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4连接运放器A1的输出端,运放器 A3的反馈端接电容C2,运放器A3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和电阻 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运放器A3的正电源端连接+5V电源,运放器A3的负电源端连接-5V电源,运放器A3的输出信号送入运放器A2的反相输出入端进行偏置,极大地提高了指令信号的放大效率,同时又具有很好的低失调性;运放器A2、A3反馈端连接阻容形成与指令信号相同频率的带通对指令信号进行调节,提高指令信号放大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指令信号频率的稳定性。

钳位稳压输出电路中二极管VD1、VD2组成二极管钳位电路,二极管VD1 的阳极、二极管VD2的阴极连接运放器A2的输出端、电阻R10的一端和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二极管VD1的阴极连接+5V电源,二极管VD2的阳极接地,利用二极管钳位电路原理将放大调节电路的输出信号钳位在0-5V范围内输出,有效地避免电磁信号带来的尖峰杂波干扰;三极管VT1、电阻R10、稳压二极管DZ1组成三极管稳压电路,三极管VT1的基极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和稳压二极管DZ1的阴极,稳压二极管DZ1的阳极接地,三极管VT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1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的一端和电控锁的控制端,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再利用三极管稳压原理对钳位输出的信号进行稳压处理,有效地提高了智慧社区控制系统指令控制的稳定性,其中电感L1和电容C3形成LC滤波对稳压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处理,进一步提高指令信号的精确度。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用户通过终端控制设备控制目标电控锁的开关,终端控制设备将控制指令上传到云端服务器,由云端服务器转发给相对应的GPRS模块,最后由GPRS模块中主控制单元下发相应的控制指令给电控锁,为了避免由于指令信号微弱且易受外界电磁干扰,信号传输不稳定等因素导致指令控制出现延时甚至控制失败的现象,本实用新型同时设计指令信号处理模块来对指令信号进行处理,前级输入电路采用一阶滤波电路对GPRS 模块的输出的指令信号进行初级放大,放大调节电路中采用运放器A2、A3组成复合运放器对前级输入电路的输出信号进行快速放大,同时形成与指令信号相同频率的带通对指令信号进行调节,提高指令信号放大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指令信号频率的稳定性,钳位稳压输出电路利用二极管钳位电路原理将放大调节电路的输出信号钳位输出,有效地避免电磁信号带来的尖峰杂波干扰,再利用三极管稳压原理对钳位输出的信号进行稳压处理,有效地提高了智慧社区控制系统指令控制的稳定性,从而精确、稳定地完成智能远程控制电控锁开关。

以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仅局限于此;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及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思路前提下,所作的拓展以及操作方法、数据的替换,都应当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