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0189发布日期:2019-07-17 05:09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通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通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各种网络通讯装置逐渐普及于消费市场,如个人式的网络电话机,或是供多人通讯会议使用的会议电话机。以个人式的网络电话机而言,其体积较小让使用者便于拿取并将其靠在耳边进行通话,而以会议电话机而言,其需具有足够的体积来设置大功率的扬声器并外露足够数量的麦克风。然而,目前未有整合此两种电话机的上述特性的通讯装置,使得消费者需分别利用不同的通讯装置进行个人通讯及多人会议通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讯装置,可切换成不同的使用模式。

本发明的通讯装置包括第一机体、第二机体、第一音频模块及第二音频模块。第二机体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机体。第一音频模块配置于第一机体。第二音频模块至少部分地配置于第一机体。当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一机体旋转至第一状态而使通讯装置成为第一使用模式时,至少部分第一音频模块开启且第二音频模块关闭。当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一机体旋转至第二状态而使通讯装置成为第二使用模式时,第一音频模块关闭且第二音频模块开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音频模块包括至少一第一扬声器组及至少一第一麦克风组,第二音频模块包括至少一第二扬声器组及至少一第二麦克风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第一扬声器组的数量为两个,至少一第一麦克风组的数量为两个,当第二机体为第一状态时,一第一扬声器组及一第一麦克风组开启且另一第一扬声器组及另一第一麦克风组关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一第一扬声器组及一第一麦克风组位于第一机体的第一端,另一第一扬声器组及另一第一麦克风组位于第一机体的第二端,当第二机体为第一状态且第一端位于第二端上方时,位于第一端的第一扬声器组及位于第二端的第一麦克风组开启,且当第二机体为第一状态且第二端位于第一端上方时,位于第二端的第一扬声器组及位于第一端的第一麦克风组开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机体具有传感器,传感器适于感测第一端及第二端的相对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扬声器组的功率大于第一扬声器组的功率。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第二麦克风组的数量为多个,这些第二麦克风组构成麦克风阵列。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第二麦克风组的数量为多个,部分这些第二麦克风组配置于第一机体,另一部分这些第二麦克风组配置于第二机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机体适于相对于第一机体旋转至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的多种不同状态,以分别启动通讯装置的多种不同功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第二机体为第一状态时,第二机体覆盖至少部分第二音频模块,且当第二机体为第二状态时,第二机体暴露至少部分第二音频模块。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使用模式为单人通讯模式,第二使用模式为多人会议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机体具有开关,当第二机体触发开关时,通讯装置成为第一使用模式,且当第二机体不触发开关时,通讯装置成为第二使用模式。

本发明的通讯装置包括第一机体、至少一第二音频模块及第二机体。第一机体,具有下壳体及上壳体,其中上壳体可升降地连接于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形成共振空间。第二音频模块至少部分地配置于上壳体及下壳体的至少其中之一。第二机体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机体,其中第二机体适于相对于第一机体旋转而切换通讯装置的使用模式,且第二机体适于相对于第一机体旋转而带动上壳体相对于下壳体升降,以改变共振空间的体积,其中当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一机体旋转至第一状态时,通讯装置成为第一使用模式,当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一机体旋转至第二状态时,通讯装置成为第二使用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机体具有至少一凸柱,上壳体具有至少一导槽,凸柱位于导槽内,当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一机体旋转时,凸柱沿导槽移动并推动导槽的内壁,以带动上壳体相对于下壳体升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机体具有转轴,上壳体具有套筒,转轴穿入套筒并枢接于下壳体,凸柱连接于转轴的外壁,导槽形成于套筒的内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槽的延伸方向倾斜于上壳体的升降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套筒的顶端具有至少一缺口,缺口连接导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机体在下壳体具有枢接组件,枢接组件突伸至套筒内,转轴通过枢接组件而枢接于下壳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机体沿旋转轴线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机体,旋转轴线平行于上壳体的升降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机体适于相对于第一机体旋转而切换通讯装置的使用模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音频模块包括第一音频模块及第二音频模块,第一音频模块配置于第一机体,第二音频模块至少部分地配置于第一机体,其中当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一机体作动至第一状态而使通讯装置成为第一使用模式时,至少部分第一音频模块开启且第二音频模块关闭,且当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一机体作动至第二状态而使通讯装置成为第二使用模式时,第一音频模块关闭且第二音频模块开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共振空间包括第一共振空间及第二共振空间,第一音频模块包括两第一扬声器组及两第一麦克风组,一第一扬声器组及一第一麦克风组配置于第一共振空间内,另一第一扬声器组及另一第一麦克风组配置于第二共振空间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通讯装置包括传感器,其中传感器配置于第一机体中且适于感测第一共振空间与第二共振空间的相对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第二机体覆盖第一音频模块且传感器感测到第一共振空间位于第二共振空间上方时,位于第一共振空间的第一扬声器组及位于第二共振空间的第一麦克风组开启且位于第二共振空间的第一扬声器组及位于第一共振空间的第一麦克风组关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音频模块包括多个第二扬声器组及多个第二麦克风组,部分第二扬声器组及部分第二麦克风组配置于第一共振空间,另一部分第二扬声器组及另一部分第二麦克风组配置于第二共振空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第二机体暴露至少部分第二音频模块时,第二音频模块开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机体具有开关,当第二机体旋转而触发开关时,通讯装置成为第一使用模式,且当第二机体旋转而不触发开关时,通讯装置成为第二使用模式。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通讯装置中,第二机体可相对于第一机体作动至第一状态以使通讯装置切换为第一使用模式,第一使用模式利用第一音频模块提供对应的通讯功能(如个人通讯功能)。另一方面,第二机体可相对于第一机体作动至第二状态以使通讯装置切换为第二使用模式,第二使用模式利用第二音频模块提供对应的通讯功能(如多人通讯会议功能)。亦即,本发明的通讯装置可藉其不同的使用模式分别进行个人通讯及多人会议通讯,而有较佳的泛用性。此外,当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一机体作动至第二状态时,第二机体会带动第一机体的上壳体相对于下壳体上升而扩大第一机体的共振空间,使通讯装置进行多人会议通讯时能够通过所述被扩大的共振空间提供良好的扬声效果。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讯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通讯装置的分解图;

图3a至图3c示出图1的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一机体转动;

图4是图3c的通讯装置的立体图;

图5a及图5b是图2的上壳体相对于下壳体升降的示意图;

图6是图1的通讯装置的分解图;

图7是图1的通讯装置的部分构件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通讯装置

110:第一机体

110a:传感器

110b:开关

112:下壳体

112a:枢接组件

112a1:垫片

112a2:螺丝

114:上壳体

114a:套筒

114a1:导槽

114a2:缺口

116:盖体

120:第二机体

120a:磁性件

122:凸柱

124:转轴

130:第一音频模块

130a、130c:第一扬声器组

130b、130d:第一麦克风组

140:第二音频模块

140a、140c:第二扬声器组

140b、140d、140e、140f:第二麦克风组

a:旋转轴线

s1、s2:共振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讯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通讯装置的分解图。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通讯装置100包括第一机体110、第二机体120、第一音频模块130及第二音频模块140。第二机体120沿旋转轴线a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机体110。第一音频模块130包括两第一扬声器组130a、130c及两第一麦克风组130b、130d,第一扬声器组130a、130c及第一麦克风组130b、130d配置于第一机体110。第二音频模块140包括两第二扬声器组140a、140c及四第二麦克风组140b、140d、140e、140f,第二扬声器组140a、140c及第二麦克风组140b、140d配置于第一机体110,且第二麦克风组140e、140f配置于第二机体12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扬声器组130a、130c及第一麦克风组130b、130d例如用以提供个人通讯功能,而第二扬声器组140a、140c及第二麦克风组140b、140d、140e、140f例如用以提供多人会议通讯功能。具体方式如下。

图3a至图3c示出图1的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一机体转动。图4是图3c的通讯装置的立体图。第二机体120可如图3a至图3c所示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当第二机体120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作动至图1及图3a所示的第一状态而使通讯装置100成为第一使用模式(如单人通讯模式)时,第一扬声器组130a及第一麦克风组130b开启或第一扬声器组130c及第一麦克风组130d开启,且第二扬声器组140a、140c及第二麦克风组140b、140d、140e、140f关闭,以通过第一扬声器组130a及第一麦克风组130b提供个人通讯功能,或通过第一扬声器组130c及第一麦克风组130d提供个人通讯功能。当第二机体120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作动至图3c及图4所示的第二状态而使通讯装置100成为第二使用模式(如多人会议模式)时,第一扬声器组130a、130c及第一麦克风组130b、130d关闭且第二扬声器组140a、140c及第二麦克风组140b、140d、140e、140f开启,以通过第二扬声器组140a、140c及第二麦克风组140b、140d、140e、140f提供多人会议通讯功能。亦即,通讯装置100可藉其不同的使用模式分别进行个人通讯及多人会议通讯,而有较佳的泛用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机体110具有开关110b。当第二机体120旋转至图1及图3a所示的第一状态而触发开关110b时,通讯装置100成为所述第一使用模式。当第二机体120旋转至图3c及图4所示的第二状态而不触发开关110b时,通讯装置100成为所述第二使用模式。举例来说,开关110b可为磁簧开关,且第二机体120相应地具有磁性件120a(如磁铁),磁性件120a用以在图3a所示的第一状态下触发开关110b。在其他实施例中,开关110b可为霍尔传感器(hallsensor)或其他种类的触发元件,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

以下详细说明通讯装置100通过第一扬声器组130a、130c及第一麦克风组130b、130d进行个人通讯的方式。

如图2所示,第一扬声器组130a及第一麦克风组130b位于第一机体110的第一端(图2中的第一机体110的左端)的共振空间s1(标示于图3b及图3c)内,另一第一扬声器组130c及另一第一麦克风组130d位于第一机体110的第二端(图2中的第一机体110的右端)的共振空间s2(标示于图3b及图3c)内。此外,第一机体110具有传感器110a,传感器110a适于感测所述第一端及其共振空间s1及所述第二端及其共振空间s2的相对位置。传感器110a例如是陀螺仪、加速度计等动态传感器,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

承上,当第二机体120为图1及图3a所示的第一状态而覆盖第一音频模块130,且传感器110a感测到第一机体110的所述第一端及其共振空间s1位于所述第二端及其共振空间s2上方时,通讯装置100将当下的状态判断为所述第一端对应于使用者的耳且所述第二端对应于使用者的口,并据以使位于所述第一端的第一扬声器组130a及位于所述第二端的第一麦克风组130d开启,且使位于所述第二端的第一扬声器组130c及位于所述第一端的第一麦克风组130b关闭,让使用者能够通过第一扬声器组130a及第一麦克风组130d顺利地进行通话。类似地,当第二机体120为图1及图3a所示的第一状态,且传感器110a感测到第一机体110的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端上方时,通讯装置100将当下的状态判断为所述第二端对应于使用者的耳且所述第一端对应于使用者的口,并据以使位于所述第二端的第一扬声器组130c及位于所述第一端的第一麦克风组130b开启,且使位于所述第一端的第一扬声器组130a及位于所述第二端的第一麦克风组130d关闭,让使用者能够通过第一扬声器组130c及第一麦克风组130b顺利地进行通话。

以下详细说明通讯装置100通过第二扬声器组140a、140c及第二麦克风组140b、140d、140e、140f进行多人会议通讯的方式。

本实施例的第二扬声器组140a、140c的功率大于第一扬声器组130a、130c的功率,以在多人会议通讯时通过第二扬声器组140a、140c提供良好的扩音效果。第二扬声器组140a、140c的功率例如是3w或其他适当功率,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另一方面,当第二机体120为图3c及图4所示的第二状态时,第二麦克风组140b、140d、140e、140f构成麦克风阵列,以精确地分辨声音来源的方位,提供良好的收音频号。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二机体120为图1及图3a所示的第一状态而使通讯装置100用于提供个人通讯功能时,第二扬声器组140a、140c及第二麦克风组140b、140d不作用且被第二机体120覆盖。反之,当第二机体120为图3c及图4所示的第二状态而使通讯装置100用于提供多人会议通讯功能时,第二扬声器组140a、140c及第二麦克风组140b、140d被第二机体120暴露且第二音频模块140开启。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二机体110包括下壳体112、上壳体114及盖体116,第二扬声器组140a、140c及第二麦克风组140b、140d配置于上壳体114及下壳体112的至少其中之一而位于上壳体114与下壳体112之间,且盖体116覆盖于上壳体114,故图3c及图4无法直接看到第二扬声器组140a、140c及第二麦克风组140b、140d。

进一步而言,在本实施例的第一机体110中,上壳体114可升降地连接于下壳体112,第二机体120的旋转轴线a平行于上壳体114的升降方向,上壳体114与下壳体112之间形成所述共振空间(图3b及图3c标示出第一共振空间s1及第二共振空间s2),第二扬声器组140a及第二麦克风组140b配置于第一共振空间s1,第二扬声器组140c及第二麦克风组140d配置于第一共振空间s2。第二机体120适于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而带动上壳体114相对于下壳体112升降,以改变共振空间的体积。以下通过附图对此具体说明。

图5a及图5b是图2的上壳体相对于下壳体升降的示意图。当第二机体120为图1及图3a所示的第一状态时,上壳体114位于图5a所示的较低的位置,而当第二机体120旋转至为图3c及图4所示的第二状态时,上壳体114相对于下壳体112上升至图5b所示的较高的位置,此时上壳体114与下壳体112之间的共振空间(此处以第一共振空间s1为例)扩大,使得配置于壳体114与下壳体112之间的第二扬声器组(此处以第二扬声器组140a为例)能够通过扩大的共振空间(此处以第一共振空间s1为例)而提供更佳的扬声效果。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二扬声器组(此处以第二扬声器组140a为例)配置于上壳体114而可随着上壳体114上升,以进一步提升其扬声效果。

以下说明第二机体120带动上壳体114升降的方式。

图6是图1的通讯装置的分解图。图7是图1的通讯装置的部分构件立体图。请参考图2、图6及图7,本实施例的第二机体120具有两凸柱122,上壳体114具有分别对应于两凸柱122的两导槽114a1(图7因视角关系仅可其中一个导槽114a1),各凸柱122位于对应的导槽114a1内。各导槽114a1的延伸方向倾斜于上壳体114的升降方向,从而当第二机体120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时,第二机体120的各凸柱122沿对应的导槽114a1移动并推动导槽114a1的内壁,以带动上壳体114相对于下壳体112升降。举例来说,当第二机体120从图3a所示的第一状态顺时针旋转至图3c所示的第二状态时,第二机体120带动上壳体114从图5a所示位置上升至图5b所示位置,且当第二机体120从图3c所示的第二状态逆时针旋转至图3a所示的第一状态时,第二机体120带动上壳体114从图5b所示位置下降至图5a所示位置。

更详细而言,本实施例的第一机体110在下壳体112具有枢接组件112a。第二机体120具有转轴124(示出于图7)。各凸柱122连接于转轴124的外壁。上壳体114具有套筒114a,枢接组件112a突伸至套筒114a内,转轴124穿入套筒114a并通过枢接组件112a而枢接于下壳体112。各导槽114a1形成于套筒114a的内壁而朝向对应的凸柱122,使各凸柱122能够伸入对应的导槽114a1。

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枢接组件112a例如是藉其垫片112a1而干涉于转轴124内的结构,使转轴124与枢接组件112a不会沿平行于转动轴线a的方向相互分离,且枢接组件112a藉其螺丝112a2来固定垫片112a1。在图7中,为了使导槽114a1与凸柱122清楚可见,未示出垫片112a1及螺丝112a2,且未示出凸柱122所连接的转轴124。此外,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套筒114a的顶端具有两缺口114a2,各缺口114a2连接对应的导槽114a1,使各凸柱122在组装时可从对应的缺口114a2进入对应的导槽114a1。

在本实施例中,通讯装置100例如通过wifi、蓝牙等无线通讯技术,通过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外部设备传送信号,以与远端进行通讯。本发明不对无线通讯技术的种类及外部设备的种类加以限制。

本实施例的第二机体120除了可如上述般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90度(如图3a至图3c所示)而成为所述第一状态或所述第二状态以切换通讯装置100的使用模式,更可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至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的多种不同状态,以分别启动通讯装置100的多种不同功能。举例来说,当第二机体120相对于第一机体110旋转特定角度(如10度、20度、30度、40度、50度、60度、70度或80度等)时,可启动通讯装置100的静音、播放音量的调整、电量显示、信号强度显示、频道切换、无线信号的切换等功能。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通讯装置中,第二机体可相对于第一机体作动至第一状态以使通讯装置切换为第一使用模式,第一使用模式利用第一音频模块提供对应的通讯功能(如个人通讯功能)。另一方面,第二机体可相对于第一机体作动至第二状态以使通讯装置切换为第二使用模式,第二使用模式利用第二音频模块提供对应的通讯功能(如多人通讯会议功能)。亦即,本发明的通讯装置可藉其不同的使用模式分别进行个人通讯及多人会议通讯,而有较佳的泛用性。此外,当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一机体作动至第二状态时,第二机体会带动第一机体的上壳体相对于下壳体上升而扩大第一机体的共振空间,使通讯装置进行多人会议通讯时能够通过所述被扩大的共振空间提供良好的扬声效果。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改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