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记录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9991发布日期:2019-05-15 22:5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城市轨道交通记录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城市交通监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记录设备。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建设史上最大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对城市的全局和发展模式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以带动城市沿轨道交通廓道的发展,促进城市繁荣,形成郊区卫星城和多个副部中心,从而缓解城市中心人口密集、住房紧张、绿化面积小、空气污染严重等城市通病。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发展还有利于提高市民出行的效率,节省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国际知名的大都市由于轨道交通事业十分发达方便,人们出行很少乘私人车辆,主要依靠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故城市交通秩序井然,市民出行方便、省时。为了维护城市轨道交通的秩序,通常需要安装交通监控记录设备,用于监控和记录过往车辆的速度、流量,这些交通监控记录设备对于轨道交通和治安的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道路旁存在粉尘等污染物,轨道交通监控记录设备长期暴露在外,记录设备容易出现摄像镜头模糊的情况,导致交通监控记录设备获取的图片、图像不清晰,无法记录城市轨道的现场情况,对轨道交通和治安管理带来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定期对轨道交通监控记录设备的镜头进行清洗;现有的交通监控记录设备的清洁,需要对轨道事先进行封道,然后再利用登高装置对监控镜头进行清洗,这样势必会造成人们出行的不便,且危险性较高,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记录设备,其适用于安装在城市轨道线路的旁边、用于监控和记录过往车辆的速度、流量和车辆的运行情况,本发明具有自动清洁监控镜头的作用,清洁效果较好,能够始终保持监控镜头的清洁性,保证获取的监控画面的清晰性,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记录设备的可靠性。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记录设备,其包括:

城市轨道交通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支撑架,其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三板体、以及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三板体均呈l形结构;

壳体,其位于所述支撑架内,所述壳体为一端敞口的中空筒体结构,所述壳体的内部容纳有摄像组件,所述壳体的一端密封设有第一盖体,另一端套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板体平行,且与所述第一板体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盖体的外部设有第二盖体,第二盖体选择性地封住所述第一盖体,所述第二盖体的直径大于所述壳体的直径;所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均为透明材质;

第一转轴,其位于所述支撑架内,且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壳体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盖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在动力的驱动下带动所述第二盖体转动;

清洁机构,其位于所述支撑架内,且位于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所述清洁机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传送带,任一传送带与所述第二盖体平行,当第一转轴带动第二盖体转动至两个传送带之间时,两个传送带相对于第二盖体对称,且与第二盖体接触;任一传送带的驱动辊筒和从动辊筒的靠近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延伸出传送带,并均与所述第二板体转动连接,两个传送带的两个驱动辊筒相对设置,且两个驱动辊筒的一端上均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盘,两个第一齿轮盘相互啮合,其中,靠近所述第一板体的传送带的驱动辊筒的远离第二板体的另一端延伸出传送带;任一传送带的内表面上设有加热块,外表面铺设有一层柔性刷毛;

传动机构,其包括:

第二齿轮盘,其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且位于所述清洁机构与所述底座之间;

第三齿轮盘,其固定套设于靠近第一板体的传送带的驱动辊筒的另一端上;

第二转轴,其与所述第一转轴平行,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板体之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体转动连接,另一端上固定套设有第四齿轮盘,所述第四齿轮盘与所述第二齿轮盘啮合;

第三转轴,其与所述第二转轴平行,且位于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三板体之间,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体转动连接,另一端上沿所述壳体的轴线方向依次固定套设有第五齿轮盘和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五齿轮盘与所述第四齿轮盘啮合;

第四转轴,其与传送带的主动辊筒平行,且位于靠近第一板体的传送带与所述第三转轴之间,所述第四转轴上沿其轴线方向依次固定套设有第六齿轮盘和第二伞齿轮,所述第六齿轮盘与所述第三齿轮盘啮合,所述第二伞齿轮与所述第一伞齿轮啮合;所述第四转轴与所述第三板体之间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板体的内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固设有套环,所述第四转轴的中部转动套设于所述套环内。

优选的是,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记录设备,还包括:盒体,其为中空的长方体形,所述盒体位于所述支撑架内,所述盒体的相邻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平行,且分别固定连接,两个传送带容纳于所述盒体内,所述盒体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通孔,当所述第一转轴带动第二盖体转动至两个传送带之间时,所述第二盖体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通孔不限制第二盖体的转动;所述盒体的外表面还设有供靠近第一板体的传送带的主动辊筒的另一端穿过的第二通孔。

优选的是,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记录设备,还包括:

第一光强传感器,其设于所述第一盖体的靠近所述摄像组件的一侧面上;

第二光强传感器,其设于所述第二盖体的远离所述第一盖体的另一侧面上;

第一电机,其设于所述底座内,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

控制器,其固设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光强传感器、所述第二光强传感器和所述第一电机电连接,控制器设置为:控制器分别接收所述第一光强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光强传感器检测的第一光线强度信号和第二光线强度信号,并计算第一光线强度信号与第二光线强度信号的光线强度的差值,当光线强度的差值大于设定阈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转动,若未大于,则所述第一电机不转动。

优选的是,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记录设备,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多连杆机构,所述多连杆机构的一端与安装板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体远离所述第二板体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记录设备,所述多连杆机构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活动板,位于两端的两个活动板分别与所述安装板活动和所述第一板体固定连接,任一相邻的两个活动板之间通过活动轴连接,活动轴的一侧与相邻的其中一个活动板转动连接,另一侧与相邻的另一个活动板固定连接,且在每个活动轴上均设有第二电机。

优选的是,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记录设备,还包括:

两个喷头,其均位于所述盒体内,一个传送带对应设置一个喷头,任一喷头位于与其相对应的传送带与所述盒体的第二侧面平行的第三侧面之间;

储水罐,其固设于所述第二板体远离所述第一板体的另一侧面上,任一喷头通过水管与所述储水罐连通,所述水管上设有止水阀;

回收盘,其位于所述盒体内,且位于两个所述传送带与所述盒体的第二侧面之间,所述回收盘与所述第三板体平行,两个传送带均收容于所述回收盘内。

优选的是,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记录设备,所述设定阈值为30%。

优选的是,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记录设备,所述第二盖体的朝向所述第一盖体的一侧面上对称设有两个弧形的海绵体,任一海绵体与所述第二盖体同圆心,海绵体的外圈直径与所述第一盖体的直径比为0.9:1;当所述第二盖体旋转至其圆心位于所述壳体的轴线上时,任一海绵体与第一盖体的靠近所述第二盖体的侧面接触。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适用于安装在城市轨道线路的旁边、用于监控和记录过往车辆的速度、流量和车辆的运行情况,本发明具有自动清洁监控镜头的作用,清洁效果较好,能够始终保持监控镜头的清洁性,保证获取的监控画面的清晰性,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记录设备的可靠性。

2、本发明在监控镜头端部设置了上层盖体,两层盖体均为透明,用于保护摄像组件,第一盖体与壳体形成容纳摄像组件的筒体结构的密封空间,第二盖体转动的设于壳体的端部,第二盖体在第一转轴的带动下可转动穿过两个传送带,当第二盖体转动至两个传送带之间时,第二盖体与传送带重叠部大于第一盖体的侧面,保证摄像组件拍摄区域对应的第二盖体的部位得到清洁;两个传送带与第二盖体的两个侧面紧贴,传送带上的刷毛可对第二盖体两侧面进行擦拭,将第二盖体两侧面上的杂质清除,实现对第二盖体的清洁;

3、本发明通过设置传动机构,实现第二盖体与两个传送带转动的联动性,仅需一个动力(第一电机),即可实现第二盖体绕第一转轴轴线的转动以及两个传送带的转动,两个传送带转动可提高对第二盖体清洁工作的高效性,提高本发明的工作效率,降低本发明的造价成本;具体的联动是通过多个齿轮传动实现的:第一转轴的转动带动第二齿轮盘的转动,第二齿轮盘带动与其啮合的第四齿轮盘的转动,进而带动第五齿轮盘的转动,第五齿轮盘带动第三转轴的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伞齿轮的转动,第一伞齿轮的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伞齿轮的转动,第二伞齿轮带动第四转轴的转动,进而带动第六齿轮盘的转动,第六齿轮盘的转动带动靠近第一板体的传送带的驱动辊筒的转动,进而带动靠近第一板体的传送带的转动,两个传送带通过套设于两个主动轮上的两个第一齿轮盘实现传动,从而使得两个传送带相对转动;

以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2为例详细说明各个齿轮、转轴的转动方向:第一转轴在动力的驱动下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齿轮盘逆时针转动、第四齿轮盘顺时针转动、第五齿轮盘逆时针转动、第一伞齿轮逆时针转动、第二伞齿轮顺时针转动、第六齿轮盘顺时针转动、第三齿轮盘逆时针转动、靠近第一板体的传送带的驱动辊筒逆时针转动、远离第二板体的传送带的驱动辊筒顺时针转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挑选不同齿数的齿轮盘,控制第二盖体和两个传送带的转动速度,进而调节第二盖体转动经过两个传送带时,第二盖体与两个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度。

4、将两个传送带容纳于盒体内,避免外界环境对两个传送带外表面刷毛的污染,进而影响第二盖体的清洁效果;盒体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上分别设置通孔a和通孔b,保证第二盖体可转动至两个传送带之间,且可顺利的从盒体中转动至壳体端面,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5、通过设置第一光强传感器、第二光强传感器,实时检测第二盖体外侧面的光线强度(外界环境的光线强度)和第一盖体内侧面的光线强度(穿过第二盖体、第一盖体后的光线强度),控制器获取两个传感器检测的光线强度信号,比较两个光线强度信号的大小并计算两者的差值,第二盖体外侧面上粘附的灰尘,内侧面上形成的雾气越大,上述差值就越大,当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时,说明第二盖体上粘附的杂质严重影响采集的画面,需要及时清洗第二盖体,此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转动,带动第一转轴的转动,进而将第二盖体转动至两个传送带之间,同时第一转轴的转动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两个传送带转动,第二盖体在穿过两个转动的传送带时,传送带外表面的刷毛对第二盖体进行擦拭,以清除第二盖体两侧面上的杂质,第一转轴带动第二盖体继续转动回到壳体端面,完成对第二盖体的清洁。控制器的设置提高了本发明的自动化程度;

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实际安装中,第二板体为竖直设置,传送带为竖直设置,在传送带的上方设置喷头,打开两个止水阀,通过水管将储水罐内的水输送至两个喷头,喷头将水向下洒在与其相对的传送带上,可对传送带进行清洗,避免传送带上粘附的杂质再次污染第二盖体;也可在水管上设置水泵,通过水泵输送水,增大喷头洒水力度,提高对传送带的清洁效果;清洗传送带的水渍向下流至回收盘内,回收盘通过管道与地面上的下水道连通,从而将回收盘里的废水排至下水道,实现对水渍的收集,避免水渍污染盒体;

7、在实际应用中第二盖体与壳体可能存在一定的缝隙,外界空气通过此缝隙进入,在第一盖体外侧面上可能会形成一层雾,第一转轴带动第二盖体相对第一盖体从起始位置开始转动时,沿转动方向远离清洁机构的一个海绵体可对第一盖体的外侧面进行擦拭,第二盖体转动回到壳体端面时,沿转动方向靠近清洁机构的另一个海绵体可再次对第一盖体的外侧面进行擦拭,可将第一盖体外侧面上的雾水彻底清除。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记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记录设备的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所述盒体以及所述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记录设备,其包括:

支撑架,其包括第一板体11、第二板体12和第三板体13,所述第一板体11与所述第二板体12、所述第一板体11与所述第三板体13、以及所述第二板体12与所述第三板体13均呈l形结构;

壳体2,其位于所述支撑架内,所述壳体2为一端敞口的中空筒体结构,所述壳体2的内部容纳有摄像组件24,所述壳体2的一端密封设有第一盖体22,另一端套设有底座21,所述底座21与所述第一板体11平行,且与所述第一板体11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盖体22的外部设有第二盖体23,第二盖体23选择性地封住所述第一盖体22,所述第二盖体23为圆形结构,且与所述第一盖体22平行,所述第二盖体23的直径大于所述壳体2的直径,第二盖体23可将壳体2的端面密封遮盖;所述第一盖体22和第二盖体23均为透明材质;

第一转轴3,其位于所述支撑架内,且位于所述壳体2与所述第二板体12之间,所述第一转轴3与所述壳体2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一转轴3的一端与所述底座2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盖体2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在动力的驱动下带动所述第二盖体23转动;

清洁机构,其位于所述支撑架内,且位于所述第一转轴3与所述第二板体12之间;所述清洁机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传送带4,任一传送带4与所述第二盖体23平行,当第一转轴3带动第二盖体23转动至两个传送带4之间时,两个传送带4相对于第二盖体23对称,且与第二盖体23接触;任一传送带4的驱动辊筒41和从动辊筒42的靠近所述第二板体12的一端延伸出传送带4,并均与所述第二板体12转动连接,两个传送带4的两个驱动辊筒41相对设置,且两个驱动辊筒41的一端上均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盘411,两个第一齿轮盘411相互啮合,其中,靠近所述第一板体11的传送带4的驱动辊筒41的远离第二板体12的另一端延伸出传送带4;任一传送带4的内表面上设有加热块,外表面铺设有一层柔性刷毛;

传动机构,其包括:

第二齿轮盘51,其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3上,且位于所述清洁机构与所述底座21之间;

第三齿轮盘52,其固定套设于靠近第一板体11的传送带4的驱动辊筒41的另一端上;

第二转轴53,其与所述第一转轴3平行,所述第二转轴53位于所述第一转轴3与所述第二板体12之间,所述第二转轴5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体11转动连接,另一端上固定套设有第四齿轮盘531,所述第四齿轮盘531与所述第二齿轮盘51啮合;

第三转轴54,其与所述第二转轴53平行,且位于所述第二转轴53与所述第三板体13之间,所述第三转轴5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体11转动连接,另一端上沿所述壳体2的轴线方向依次固定套设有第五齿轮盘541和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五齿轮盘541与所述第四齿轮盘531啮合;

第四转轴55,其与传送带4的主动辊筒平行,且位于靠近第一板体11的传送带4与所述第三转轴54之间,所述第四转轴55上沿其轴线方向依次固定套设有第六齿轮盘551和第二伞齿轮552,所述第六齿轮盘551与所述第三齿轮盘52啮合,所述第二伞齿轮552与所述第一伞齿轮啮合;所述第四转轴55与所述第三板体13之间设有支撑杆553,所述支撑杆553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板体13的内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固设有套环554,所述第四转轴55的中部转动套设于所述套环554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盖体23为圆形结构,本发明的起始位置为,第二盖体23的圆心位于壳体2的轴线上,第二盖体23将壳体2的端面密封遮盖,进而将第一盖体22封住,使得第一盖体22不受外界空气中的水、灰尘等杂质的污染;当需要清洗监控设备镜头时,启动动力源,第一转轴3在动力的驱动下绕自身轴线转动,第一转轴3的转动带动第二盖体23相对壳体2绕第一转轴3的轴线作圆周运动,在壳体2的端面和清洁机构之间来回移动,当第一转轴3带动第二盖体23转动至两个传送带4之间时,第二盖体23的两侧面分别与两个传送带4的外表面紧贴,第二盖体23继续转动,两个传送带4外表面的柔性刷毛可将第二盖体23两侧面上的灰尘、水渍等杂质清洁干净,同时传送带4内表面设置的加热块,可对传送带4加热,进而能够更加高效的清除第二盖体23两侧面的雾水;清洁完成的第二盖体23随第一转轴3的转动重新回到壳体2的端面上并将壳体2的端面密封;

传动机构实现了第二盖体23的转动与传送带4的转动的联动,仅通过一个动力源即可实现第二盖体23的转动和两个传送带4的转动,提高本发明的工作效率,降低本发明的造价成本,具体的联动是通过多个齿轮传动实现的:第一转轴3的转动带动第二齿轮盘51的转动,第二齿轮盘51带动与其啮合的第四齿轮盘531的转动,进而带动第五齿轮盘541的转动,第五齿轮盘541带动第三转轴54的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伞齿轮的转动,第一伞齿轮的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伞齿轮552的转动,第二伞齿轮552带动第四转轴55的转动,进而带动第六齿轮盘551的转动,第六齿轮盘551的转动带动靠近第一板体11的传送带4的驱动辊筒41的转动,进而带动靠近第一板体11的传送带4的转动,两个传送带4通过套设于两个主动轮上的两个第一齿轮盘411实现传动,从而使得两个传送带4相对转动;

以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2为例详细说明各个齿轮、转轴的转动方向:第一转轴3在动力的驱动下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齿轮盘51逆时针转动、第四齿轮盘531顺时针转动、第五齿轮盘541逆时针转动、第一伞齿轮逆时针转动、第二伞齿轮552顺时针转动、第六齿轮盘551顺时针转动、第三齿轮盘52逆时针转动、靠近第一板体11的传送带4的驱动辊筒41逆时针转动、远离第二板体12的传送带4的驱动辊筒41顺时针转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挑选不同齿数的齿轮盘,控制第二盖体23和两个传送带4的转动速度,进而调节第二盖体23转动经过两个传送带4时,第二盖体23与两个传送带4之间的摩擦力度。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记录设备,还包括:盒体6,其为中空的长方体形,所述盒体6位于所述支撑架内,所述盒体6的相邻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二板体12和所述第三板体13平行,且分别固定连接,两个传送带4容纳于所述盒体6内,所述盒体6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通孔,当所述第一转轴3带动第二盖体23转动至两个传送带4之间时,所述第二盖体23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通孔不限制第二盖体23的转动;所述盒体6的外表面还设有供靠近第一板体11的传送带4的主动辊筒的另一端穿过的第二通孔6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盒体6的与其第二侧面平行的第三侧面上设有沿传送带4的主动辊筒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条状的通孔a61,盒体6的与其第一侧面平行的第四侧面上设有沿传送带4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条状的通孔b62,通孔a61和通孔b62均位于两个传送带4之间,通孔a61和通孔b62的长度均大于所述第二盖体23的直径,宽度均大于所述第二盖体23的厚度,通孔a61与通孔b62相互连通,形成供第二盖体23转动穿过盒体6的通道;第二通孔63位于盒体6的第四侧面上。将两个传送带4容纳于盒体6内,避免外界环境对两个传送带4外表面刷毛的污染,进而影响第二盖体23的清洁效果;盒体6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上分别设置通孔a61和通孔b62,保证第二盖体23可转动至两个传送带4之间,且可顺利的从盒体6中转动至壳体2端面,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记录设备,还包括:

第一光强传感器,其设于所述第一盖体22的靠近所述摄像组件24的一侧面上;

第二光强传感器,其设于所述第二盖体23的远离所述第一盖体22的另一侧面上;

第一电机,其设于所述底座21内,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转轴3的一端固定连接;

控制器,其固设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光强传感器、所述第二光强传感器和所述第一电机电连接,控制器设置为:控制器分别接收所述第一光强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光强传感器检测的第一光线强度信号和第二光线强度信号,并计算第一光线强度信号与第二光线强度信号的光线强度的差值,当光线强度的差值大于设定阈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转动,若未大于,则所述第一电机不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光强传感器、第二光强传感器,实时检测第二盖体23外侧面的光线强度(外界环境的光线强度)和第一盖体22内侧面的光线强度(穿过第二盖体23、第一盖体22后的光线强度),控制器获取两个传感器检测的光线强度信号,比较两个光线强度信号的大小并计算两者的差值,第二盖体23外侧面上粘附的灰尘,内侧面上形成的雾气越大,上述差值就越大,当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时,说明第二盖体23上粘附的杂质严重影响采集的画面,需要及时清洗第二盖体23,此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转动,带动第一转轴3的转动,进而将第二盖体23转动至两个传送带4之间,同时第一转轴3的转动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两个传送带4转动,第二盖体23在穿过两个转动的传送带4时,传送带4外表面的刷毛对第二盖体23进行擦拭,以清除第二盖体23两侧面上的杂质,第一转轴3带动第二盖体23继续转动回到壳体2端面,完成对第二盖体23的清洁。控制器的设置提高了本发明的自动化程度。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记录设备,还包括: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7上设有多连杆机构,所述多连杆机构的一端与安装板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体11远离所述第二板体12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安装板安装在轨道旁边的监控设备安装杆上,设置多连杆机构可相对安装板调节支撑架的角度,进而实现对摄像组件24拍摄角度的调节。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记录设备,所述多连杆机构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活动板71,位于两端的两个活动板分别与所述安装板活动和所述第一板体11固定连接,任一相邻的两个活动板71之间通过活动轴72连接,活动轴72的一侧与相邻的其中一个活动板转动连接,另一侧与相邻的另一个活动板固定连接,且在每个活动轴上均设有第二电机73。第二电机驱动相对的活动轴转动,调节相邻的两个活动板之间的夹角,进而可根据需要灵活调节摄像组件24的拍摄角度。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记录设备,还包括:

两个喷头,其均位于所述盒体6内,一个传送带4对应设置一个喷头,任一喷头位于与其相对应的传送带4与所述盒体6的第二侧面平行的第三侧面之间;

储水罐,其固设于所述第二板体12远离所述第一板体11的另一侧面上,任一喷头通过水管与所述储水罐连通,所述水管上设有止水阀;

回收盘,其位于所述盒体6内,且位于两个所述传送带4与所述盒体6的第二侧面之间,所述回收盘与所述第三板体13平行,两个传送带4均收容于所述回收盘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实际安装中,第二板体12为竖直设置,传送带4为竖直设置,在传送带4的上方设置喷头,打开两个止水阀,通过水管将储水罐内的水输送至两个喷头,喷头将水向下洒在与其相对的传送带4上,可对传送带4进行清洗,避免传送带4上粘附的杂质再次污染第二盖体23;也可在水管上设置水泵,通过水泵输送水,增大喷头洒水力度,提高对传送带4的清洁效果;清洗传送带4的水渍向下流至回收盘内,回收盘通过管道与地面上的下水道连通,从而将回收盘里的废水排至下水道,实现对水渍的收集,避免水渍污染盒体6。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记录设备,所述设定阈值为30%。当两个光线强度的差值大于30%时,说明第二盖体23上粘附了较多的杂质,需要及时对第二盖体23进行清洗。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记录设备,所述第二盖体23的朝向所述第一盖体22的一侧面上对称设有两个弧形的海绵体231,任一海绵体231与所述第二盖体23同圆心,海绵体231的外圈直径与所述第一盖体22的直径比为0.9:1;当所述第二盖体23旋转至其圆心位于所述壳体2的轴线上时,任一海绵体231与第一盖体22的靠近所述第二盖体23的侧面接触。在实际应用中第二盖体23与壳体2可能存在一定的缝隙,外界空气通过此缝隙进入,在第一盖体22外侧面上可能会形成一层雾,第一转轴3带动第二盖体23相对第一盖体22从起始位置开始转动时,沿转动方向远离清洁机构的一个海绵体231可对第一盖体22的外侧面进行擦拭,第二盖体23转动回到壳体2端面时,沿转动方向靠近清洁机构的另一个海绵体231可再次对第一盖体22的外侧面进行擦拭,可将第一盖体22外侧面上的雾水彻底清除。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