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位杆连接件、后壳固定结构及平板电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29718发布日期:2019-08-03 11:58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位杆连接件、后壳固定结构及平板电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视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位杆连接件、后壳固定结构及平板电视。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高端平板电视对外观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升平板电视外观,通常需要将固定后壳的螺钉头隐藏,或采用其他卡扣方式。采用螺钉头隐藏的方式需要用螺钉盖片遮盖螺钉头,但采用该结构方式成本较高,且遮盖与后壳有安装缝隙,也会影响外观;采用卡扣的方式,结构成本也高,且拆装繁琐,卡扣容易断裂,不利于售后的维修。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位杆连接件、后壳固定结构及平板电视,旨在解决现有平板电视外观无螺钉设计时,后壳与连接件上的卡扣易断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位杆连接件,其中,包括:

本体;

第一卡筋,所述第一卡筋凸出地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用于与后壳卡接;

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用于为所述复位杆连接件提供弹力;通过所述弹力使所述复位杆连接件与所述后壳卡合或分离;

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设置在所述复位杆连接件的一端,用于所述复位杆连接件与后壳连接。

所述的复位杆连接件,其中,所述复位杆连接件还包括: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导向柱配合,使所述复位杆连接件在力的作用下沿预定方向运动。

所述的后壳固定结构,其中,所述弹性部为曲面弹性筋条、弹簧、弹性橡胶中的任一种。

一种后壳固定结构,包括屏体及后壳,其中,所述屏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上述所述的复位杆连接件;所述后壳通过所述第一卡筋、连接孔与所述屏体连接。

所述的后壳固定结构,其中,所述屏体上部还设置有若干转接支架;所述转接支架包括用于与所述后壳卡接的第一卡筋以及用于与所述屏体固定的结合部;所述第一卡筋设置在所述转接支架的一端;所述结合部设置在所述转接支架的另一端。

所述的后壳固定结构,其中,还包括螺孔转接支架,所述螺孔转接支架卡接在所述复位杆连接件的端部。

所述的后壳固定结构,其中,所述屏体左右两侧还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用于与所述后壳固定的卡扣孔以及用于限位所述弹性部的限位翻边;所述复位杆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屏体左右两侧。

所述的后壳固定结构,其中,所述屏体下部还设置有下前壳,所述下前壳上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包括本体,设置在所述本体端部的用于与所述后壳相固定的第二螺孔,沿所述本体两侧向上延伸的翻边。

所述的后壳固定结构,其中,所述转接支架设置有2-10个。

一种平板电视,其中,所述平板电视包括所述的后壳固定结构。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后壳固定结构,通过在屏体左右两侧采用自复位杆连接件,打上底部螺钉后复位杆连接件卡筋与后壳斜面卡筋卡合,屏体与后壳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实现后壳(后视时)左、右、上部外观面无螺钉,当拧出底部螺钉后复位杆连接件卡扣自复位退出,复位杆连接件卡筋与后壳斜面卡筋脱离,方便了对后壳的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复位杆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后壳固定结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后壳固定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转接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螺孔转接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二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后壳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2中a-a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11为图10中b部结构放大图。

图12为图2中c-c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13为图12中d部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位杆连接件、后壳固定结构及平板电视,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4所示,后壳固定结构包括屏体10及后壳20,所述屏体10上部设置有若干转接支架30;所述转接支架30包括用于与所述后壳20卡接的第二卡筋301;所述屏体10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置有复位杆连接件40;所述复位杆连接件40包括用于与所述后壳20卡接的第一卡筋401,用于使复位杆连接件40复位的弹性部402以及用于与所述后壳20相连接的连接孔403;所述连接孔403设置在所述复位杆连接件40靠近所述屏体10下部的一端上;所述后壳20通过所述第二卡筋301、第一卡筋401以及连接孔403与所述屏体10连接。

本发明中,通过在屏体的上部设置转接支架,利用所述转接支架上的带有的卡筋与后壳内壁上设置的卡筋进行卡合,使得所述后壳固定在所述屏体上,即实现了后壳的上部与屏体上部的固定。通过在屏体的左右两侧设置复位杆连接件,利用所述复位杆连接件具有的卡筋与后壳上相应的卡筋以及复位杆连接件端部的螺孔的配合作用,使得后壳左右两侧及底部固定在所述屏体上。

如图3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接支架整体呈l形。所述转接支架30为塑胶材质如其为abs材料。所述转接支架30包括第二卡筋301,所述第二卡筋设置在所述转接支架的一端,所述第二卡筋301与后壳侧壁卡筋配合。装配后壳时,后壳侧壁可以弹性变形让位,与塑胶转接支架卡筋配合。同时,由于后壳没有采用普通悬臂卡扣,后壳材质可以采用性能一般的hips或其他材料,即通过结构上的改变降低了后壳对材料性能上的要求。所述转接支架的另一端为结合部,所述结合部上设置有螺钉孔302,且所述结合部与屏体相接触的一侧还设置有两个定位柱303,设置定位柱便于安装和固定。所述结合部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支撑后壳的加强筋304,支撑后壳筋条防止后壳受压发生变形。

进一步,所述转接支架还包括用于与屏体进行配合的第三卡筋305,所述第三卡筋305设置在所述第二卡筋301的背侧。

进一步,所述转接支架设置有多个,如图2所示,其设置有9个转接支架,具体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的增加或减少。

如图4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复位杆连接件40包括第一卡筋401,所述第一卡筋401设置在复位杆连接件的上方,用于与后壳20进行卡接。每个复位杆连接件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卡筋401。其中一个位于所述复位杆连接件的端部,另一个设置在所述复位杆连接件的中间部位。较佳地,在所述两个第一卡筋之间设置有复位弹性部,所述复位弹性部可以为曲面弹性筋条。

进一步,所述复位杆连接件还包括多个用于导向和限位的通孔404,异型孔405;所述限位通孔404呈跑道形,其可与螺柱相配合对复位杆连接件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所述异形孔405可与屏体上相应的卡筋配合进行限位。

更进一步,所述复位杆连接件设置有连接孔403的一端上,还设置有第三螺孔406以及卡扣筋407,所述卡扣筋407设置在靠近复位杆连接件端部的侧边上。

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通常设置在所述复位杆连接件端部的螺孔可以采用镶件螺母的方式实现,但是采用镶件螺母的方式对复位杆连接件整体的注塑难度会增加,为了降低注塑生产难度,在所述复位杆连接件设置有连接孔403的一端增加了螺孔转接支架50。所述螺孔转接支架50包括本体501,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用于与所述连接孔相适配的第三螺孔502,相对设置在所述本体501四条侧边上的结合部503。其中主体左右两侧的结合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筋407相适配的卡扣筋504,主体上方的结合部上预留有与复位杆连接件相固定的螺钉孔408。即所述螺孔转接支架通过卡扣与螺钉固定在复位杆连接件上。

如图6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屏体10左右两侧还设置有第一支架60;所述第一支架60包括用于与所述后壳固定的卡扣孔601以及用于限位所述弹性部的限位翻边602;所述复位杆连接件40通过所述第一支架60设置在所述屏体10左右两侧。所述卡扣孔601用于固定后壳20上角部的固定。所述第一支架60为金属材质,且沿长度方向上,所述限位翻边602的两侧还设置有铆柱603,所述铆柱603与所述复位杆连接件40上的跑道形通孔404相适配,实现导向、限位的作用。

如图2和7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屏体10下部还设置有下前壳70,所述下前壳上设置有第二支架80;所述第二支架80包括本体801,设置在所述本体801端部的用于与所述后壳相固定的第二螺孔802,沿所述本体两侧向上延伸的翻边803。所述第二螺孔802与后壳的下部进行固定,所述翻边803可用于固定音响。所述第二支架可根据需要设置成多个。

如图8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前壳70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螺孔转接支架50相适配的底座90,所述底座90包括本体901,设置在本体901左右两侧的翻边902,设置在所述本体901上的铆柱903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901端部的固定部904,所述固定部904上设置有螺钉过孔9041。

如图9所示,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后壳20包括设置在所述后壳内部的卡筋210(图11所示)、220,设置在所述后壳底部的螺钉孔230。

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0-11所示,其为后壳与转接支架卡合状态下的剖视图。转接支架30通过螺钉穿过孔,将转接支架固定在横屏梁100上,第二卡筋301与后壳内部的卡筋210卡合,第三卡筋305卡在所述横屏梁100的上边沿(图中未示出)。所述加强筋304支撑后壳筋条防止后壳受压发生变形。即通过设置转接支架可以对后壳的上部进行无螺钉固定。

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2-13所示,其为后壳与复位杆连接件卡合状态下的剖视图。带有螺钉转接支架的复位杆连接件40安装在第一支架和底座上,所述复位杆连接件可以在其长度方向上进行上下活动,在曲面弹性筋条弹力作用下,复位杆连接件初始状态位于上部,此时复位杆连接件上的卡筋与后壳上的卡筋220为分离状态。即曲面弹性筋条为伸展状态。后壳卡入后,底部螺钉通过后壳底部的螺孔230、下角部螺孔转接支架过孔拧在塑胶拉杆螺孔,在螺钉拉力作用下,曲面弹性筋条弹性变形压缩,复位杆连接件向下移动,螺钉固定到位后,复位杆连接件卡筋与后壳斜面卡筋配合限位,实现复位杆连接件卡筋与后壳斜面卡筋固定。

进一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平板电视,所述平板电视包括上述所述的后壳固定结构。

所述平板电视安装步骤包括:先将转接支架用螺钉固定在屏体上的横梁上,下前壳用螺钉固定在屏体下部。将主板、电源板、遥控板、音响等零部件装配在整机上,将两侧的第一支架、底座用螺钉固定在屏体和下前壳上。

将后壳盖在整机上,并轻压后壳上部,使后壳上部内侧壁的卡筋与转接支架卡接,从后壳底部打入螺钉,左右两侧复位杆连接件在两侧螺钉拉动下与后壳卡接,后壳底部上的中间螺钉连接固定后壳和第二支架。

进一步,当需要拆除后壳时,拧出底部螺钉后,复位杆连接件在弹性部(曲面弹性筋条)的弹力作用下,回复形变,使得卡筋与后壳上的配合卡筋脱离,正常掀开后壳即可。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后壳固定结构及平板电视,通过在屏体上部的横梁上设置转接支架,利用转接支架上的卡筋与后壳上相应位置的卡筋卡合,实现对后壳上部的固定;在屏体的左右两侧设置复位杆连接件,打上底部螺钉后,在螺钉的拉力作用下,复位杆连接件上的卡筋与后壳上相应位置上的卡筋卡合,实现对后壳左右两侧的固定,在利用设置在下壳体上的支架实现对后壳底部的固定。整体上看,后壳的左、右,上部外观面无螺钉,当拧出底部螺钉后拉杆卡扣自复位退出,复位杆连接件卡筋与后壳斜面卡筋脱离,方便了对后壳的拆卸。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