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的通信提醒方法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8524252发布日期:2019-08-24 10:05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终端的通信提醒方法及移动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通信提醒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联系人分组是用户根据联系人与自己的关系给与的一个归类标签。(如亲友、同事、普通朋友等等)。手机模式是用户针对不同的场合进行的设置,诸如振动模式、静音模式等等,由用户根据自身所处场景选择适用的功能设置,如开启静音模式时,所有的来电和短信都不会发出任何声音,从而使用户能够专注于某个场景之中不被打扰。

随着人们的社交圈子越来越大,生活中时常需要在特定的时刻和特定的场景只想联系那类“特定的人”、亦或是“屏蔽”某类人,而统一化的振动模式或静音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如:在工作的重要时期,需要随时与项目工作组的联系人对接,但往往这时候总是会有诸如广告推送、好友闲聊等“骚扰”电话打扰;在休假度蜜月时,只想与恋人和父母保持正常铃声模式,又不想被工作琐事、朋友聚餐等事情所影响;所以,这样很难去针对于不同的场景让用户有选择性去避免其他人的干扰,更是很难让用户去更加专注于目前的场景之中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的通信提醒方法及移动终端,能够使用户可以完全的根据个人意愿去针对不同的场景定义不同的智能模式规则。

在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通信提醒方法,该方法包括:使该移动终端开启为目标情景模式;基于情景模式-联系人分组对应关系,判断通信联系人是否属于该目标情景模式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联系人分组;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对用户进行通信提醒的方式;其中,该情景模式-联系人分组对应关系用于表示在该目标情景模式下,该移动终端仅允许该至少一个目标联系人分组的联系人的通信请求。通过该方法,能够使得除了目标情景模式对应的联系人分组中的联系人之外,对其他联系人分组的联系人都是开启免打扰功能,这样针对不同的场景去避免受到其他人的干扰,能够让用户更专注的投入目前的场景之中,从而也大大的增强了用户体验。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情景模式-联系人分组对应关系通过以下步骤确定:将该移动终端的通信录中的全部联系人分为多个联系人分组;对该移动终端的多个情景模式中的每个情景模式设置模式规则;确定该多个联系人分组中的每个联系人分组所对应的情景模式,从而获取该情景模式-联系人分组对应关系。通过该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中的统一通讯录和统一情景模式的方式相比,能够针对每个联系人分组设置对应的情景模式,实现不同场景下的不同通讯需求。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对用户进行通信提醒的方式,包括:当该通信联系人属于该至少一个目标联系人分组时,该移动终端以该目标情景模式的模式规则进行通信提醒;当该通信联系人不属于该至少一个目标联系人分组时,该移动终端对该通信联系人开启免打扰功能。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该至少一个目标联系人分组包括该通信联系人的号码时,确定该移动终端以该目标情景模式进行通信提醒。通过该实施方式,能够避免由于通信联系人姓名相同而号码不同而导致的判断失误,从而避免误接入或误拦截的现象。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该移动终端对该通信联系人开启免打扰功能,包括:该移动终端以静音形式提醒该通信联系人的通信请求;或该移动终端拒绝该通信联系人的通信请求。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该多个情景模式包括会议模式、休闲模式和度假模式。通过该实施方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行为习惯或生活场景进行各种智能模式的设定,为自己量身打造符合自己各个生活场景的智能模式规则。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该多个联系人分组包括同事分组、家人分组和朋友分组。通过该实施方式,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设置规则去为联系人设置编组标签进行分类,增强了联系人排序的灵活性的同时提高了查找联系人的效率。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筛选方式或排除方式对该每个情景模式设置模式规则。通过该实施方式,在通过筛选方式设定模式规则的情况下,能够建立通信“白名单”的方式实现选择性接入;在通过排除方式设定模式规则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仅仅排出某些分组的形式实现选择性接入。

在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利用第一方及其各个实施方式的通信提醒方式进行通信提醒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情景模式管理模块,其用于为该移动终端开启目标情景模式;控制模块,其用于基于情景模式-联系人分组对应关系,判断通信联系人是否属于该目标情景模式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联系人分组;并根据判断结果对用户进行通信提醒。

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还包括:情景模式设置模块,其用于对该移动终端的多个情景模式中的每个情景模式设置模式规则。

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还包括:联系人分组设置模块,其用于将该移动终端的通信录中的全部联系人分为多个联系人分组。

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控制模块还用于:确定该多个联系人分组中的每个联系人分组所对应的情景模式,从而获取该情景模式-联系人分组对应关系。

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该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或具有通讯功能的平板电脑。

本申请提供的移动终端的通信提醒方法及移动终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即:

(1)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设置规则去为联系人设置编组标签进行分类;

(2)用户根据自己的生活行为习惯或生活场景进行各种智能模式的设定,为自己量身打造符合自己各个生活场景的智能模式规则;

(3)能够使得除了目标情景模式对应的联系人分组中的联系人之外,对其他联系人分组的联系人都是开启免打扰功能,这样针对不同的场景去避免受到其他人的干扰,能够让用户更专注的投入目前的场景之中,从而也大大的增强了用户体验。

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通信提醒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建立情景模式-联系人分组对应关系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通信提醒方法的另一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显示了根据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示意性结构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和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的通信提醒方法1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100包括:

s110,移动终端开启为目标情景模式;

s120,基于情景模式-联系人分组对应关系,判断通信联系人是否属于目标情景模式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联系人分组;

s130,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对用户进行通信提醒的方式;

其中,所述情景模式-联系人分组对应关系用于表示在所述目标情景模式下,仅接入所述至少一个目标联系人分组的联系人的通信请求。

具体地,用户首先在移动终端中建立情景模式-联系人分组,然后用户根据场景环境将移动终端开启为其中一种情景模式,即目标情景模式,当该移动终端收到通信联系人的通信请求时,系统检测该通信联系人是否属于该目标情景模式所对应的至少一个联系人分组,如果属于,则该移动终端按照当前目标情景模式的模式规则进行通信提醒,相反如果不属于,则该移动终端对所述通信联系人开启免打扰功能。

图2示出了在s120中使用的情景模式-联系人分组对应关系的创建过程2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创建过程200包括:

s210,将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录中的全部联系人分为多个联系人分组;

s220,对所述移动终端的多个情景模式中的每个情景模式设置模式规则;

s230,确定所述多个联系人分组中的每个联系人分组所对应的情景模式,从而获取所述情景模式-联系人分组对应关系。

在s210中,用户可以更加自身的喜好和意愿对移动终端中的通讯录中的联系人设置分组,并未不同分组命名和设置标签,如设置分组为“同事分组”、“家人分组”和“朋友分组”,并针对没有标签的联系人统一归入“其它分组”。这样可以大大地增强分组的灵活性,提高查找联系人的效率。

优选地,该分组设置可以在传统的拼音首字母排序的基础上进行,即在每个分组中依然使用拼音首字母排序。

可选地,在通讯录中对于用户来说同时拥有多个身份的联系人来说,可以将该联系人同时归类于多个不同的分组中。

在s220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传统的移动终端可以开启为不同的情景模式,如响铃模式、振动模式、静音模式等,然而,这种统一的情景模式(即在该情景模式下,任何联系人的通信请求都会以相同的模式规则进行提醒)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如上文所描述地,用户需要在不同的场合开启不同的情景模式,允许和那些“特定的人”通信,并屏蔽那些“某类人”,实现选择性接入。

在设置该移动终端的多个情景模式中的每个情景模式时,需要根据该情景模式对应的应用环境进行设置模式规则。在这里,每种情景模式的模式规则可以包括来电提醒方式、短信提醒方式提醒方式,例如,针对“工作模式”,可以将来电提醒设置为响铃提醒方式,将短信提醒设置为振动提醒方式;针对“会议模式”,可以将来电提醒、短信提醒均设置为振动提醒方式;针对“休闲模式”,则将来电提醒、短信提醒均设置为响铃提醒方式;而针对“度假模式”,则将来电提醒、短信提醒均设置为响铃+振动提醒方式。当然,情景模式的模式规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用户喜好设置,本发明在此不作限制。

最后在s230中,针对在s210中分组的每个联系人分组,使其与一种设置好的情景模式相关联,即在该情景模式下,该联系人分组中的联系人的通信请求可以以该模式的模式规则提醒用户。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联系人分组只允许对应一种情景模式,而每种情景模式则可以对应至少一个不同的联系人分组,实现联系人分组和情景模式之间的灵活组合。

例如,用户将通讯录中的全部联系人分类为“项目组”、“领导组”“搞怪组”、“家人组”、“朋友组”以及“其他组”等,每个分组中的联系人均为该模式下允许通信接入的群体。将该移动终端的情景模式设置为“工作模式”、“会议模式”、“休闲模式”以及“度假模式”。然后,将“项目组”关联为“工作模式”,将“领导组”关联为“会议模式”,将“家人组”和“朋友组”关联为“休闲模式”,从而获得情急模式-联系人分组对应关系。在上述对应关系中,在每种特定情景模式下,只允许与其关联的联系人分组的联系人的通信请求。以用户处于工作状态为例,用户将该移动终端的情景模式开启为“工作模式”,当该移动终端接收到通信请求时,系统(移动终端)基于该情景模式-联系人分组对应关系判断该通信联系人是否属于“项目组”,如果该通信联系人属于该“项目组”,则以该“工作模式”的模式规则(如上所述)通知用户,如以振动方式提醒来电,以响铃方式提醒短信或通知消息;相反如果该通信联系人不属于该“项目组”,则移动终端以开启免打扰功能。

应理解,这里的“免打扰功能”可以分为所述移动终端以静音形式提醒所述通信联系人的通信请求;或所述移动终端拒绝所述通信联系人的通信请求。

优选地,在s120中,在判断该通信联系人是否属于目标情景模式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联系人分组时,首先获取该通信联系人的电话号码,将该电话号码与至少一个目标联系人分组中的全部电话号码进行比较,如果存在与之相同的电话号码,则确定该通信联系人属于该至少一个目标联系人分组。

优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可以以筛选方式或排除方式对每个情景模式设置模式规则。例如,用户设置“工作模式”,那么在工作模式的规则设定中,用户可以对联系人中“项目组”进行白名单的筛选设定(来电可进行正常振动,短信可响铃),对“领导组”“搞怪组”、“家人组”、“朋友组”等选择静音功能的设定,对其他未选择的分组或未在通讯录的来电设置用户正忙或用户关机等等规则的设定。当用户设置“休闲模式”时,若用户仅仅只是不想被“项目组”的联系人打扰,其他分组的联系人皆可正常提醒时,那么针对“项目组”的联系人进行排除设定,即此模式运用排除规则,仅仅排除“项目组”联系人的来电模式,将其加入免打扰或设定的其他规则,对其他分组内的来电通话皆可按照“休闲模式”的规则正常提醒。

对应于上述通信提醒方法100,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该方法100进行通信提醒的移动终端400,如图3所示,该移动终端400包括:

情景模式管理模块410,其用于为移动终端300开启目标情景模式;

控制模块440,其用于基于情景模式-联系人分组对应关系,判断通信联系人是否属于所述目标情景模式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联系人分组;并根据判断结果对用户进行通信提醒。

这两个模块之间相互配合,保证了用户能够在当前环境下对不同的联系人分组的联系人实现选择性接入,即使符合当前情景模式下的联系人的通信请求能够以该模式的规则进行提醒,而不属于该模式下的联系人的通信请求则开启免打扰功能,提升用户的体验度。

进一步地,该移动终端400还包括情景模式设置模块420,其用于对移动终端400的多个情景模式中的每个情景模式设置模式规则。

进一步地,该移动终端400还包括联系人分组设置模块430,其用于将移动终端400的通信录中的全部联系人分为多个联系人分组。

该控制模块440还用于确定多个联系人分组中的每个联系人分组所对应的情景模式,从而获取所述情景模式-联系人分组对应关系。

可选地,该移动终端400可以为多种形式的智能设备,如智能手机或具有通讯功能的平板电脑。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的通信提醒方法以及移动终端,能够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设置规则去为联系人设置编组标签进行分类;用户根据自己的生活行为习惯或生活场景进行各种智能模式的设定,为自己量身打造符合自己各个生活场景的智能模式规则;能够使得除了目标情景模式对应的联系人分组中的联系人之外,对其他联系人分组的联系人都是开启免打扰功能,这样针对不同的场景去避免受到其他人的干扰,能够让用户更专注的投入目前的场景之中,从而也大大的增强了用户体验。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底”、“顶”、“前”、“后”、“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虽然在本文中参照了特定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的布置,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不同于原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方式来结合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和本文中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单独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使用在其他所述实施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