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的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9487发布日期:2019-09-12 09:16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的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的耳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户在使用电子产品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喜欢使用耳机进行接听电话或听音乐等。所以,越来越多的用户在乘车、步行时佩戴耳机。但是用户在行动的过程中佩戴耳机,因用户不停的在运动,使得用户佩戴于耳朵上的耳机也会产生晃动,从而造成耳机的不稳定,出现掉落或移动至耳朵的其他部位等,而影响用户的听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调节的耳机,旨在能够使用户佩戴耳机时,增加耳机佩戴于用户耳朵内的稳定性。

一种可调节的耳机,包括带有耳塞的壳体及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电池、电路板及发声单元,所述电池及所述发声单元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盖合于所述第一壳体上并与所述第一壳体共同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电池、所述电路板及所述发声单元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可调节的耳机还包括耳挂,所述耳挂可来回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

佩戴所述可调节的耳机时,可操作使得所述耳挂伸出所述第二壳体,以使所述耳挂能够抵持于用户的耳朵上;取下所述可调节耳机时,可操作使得所述耳挂缩回于所述第二壳体。

在至少一个方式中,所述第二壳体在背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面设有用于放置所述耳挂的第一收容槽,所述耳挂可来回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内。

在至少一个方式中,所述耳挂上设有第一凸伸柱,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凸伸柱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内。

在至少一个方式中,所述可调节的耳机还包括面盖,所述面盖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耳挂与所述面盖连接;所述面盖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来回滑动时,所述面盖带动所述耳挂来回移动,所述耳挂在所述第一收容槽内进行伸缩。

在至少一个方式中,所述面盖在靠近所述耳挂的一端面上设有第二凸伸柱,所述耳挂在对应位置处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凸伸柱对应的通孔;所述耳挂与所述面盖连接时,所述第二凸伸柱与所述通孔配合。

在至少一个方式中,所述可调节的耳机还包括面盖,所述面盖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背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面上且所述面盖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第二收容槽,所述耳挂可来回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内。

在至少一个方式中,所述面盖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上且所述面盖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耳挂在靠近所述面盖的一端面上设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穿过所述第二滑槽并凸伸出所述面盖外;沿开设所述第二滑槽的方向来回推动所述操作部时,所述操作部带动所述耳挂来回移动,所述耳挂在所述第二收容槽内进行伸缩。

在至少一个方式中,所述耳挂包括固定部及自所述固定部延伸形成的抵持部,所述耳挂通过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抵持部用于抵持至用户的耳朵内。

在至少一个方式中,所述耳挂采用能发生弹性变形的材料制成。

在至少一个方式中,所述耳挂的抵持部抵持于用户的耳朵时,所述抵持部相对所述固定部朝所述耳塞的方向弯折预定角度。

上述提供的可调节的耳机为了增加用户佩戴时的稳定性,包括带有耳塞的壳体及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电池、电路板、发声单元及耳挂,所述电池及所述发声单元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盖合于所述第一壳体上并与所述第一壳体共同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电池、所述电路板及所述发声单元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耳挂可来回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佩戴所述可调节的耳机时,可操作使得所述耳挂伸出所述第二壳体,以使所述耳挂能够抵持于用户的耳朵上;取下所述可调节耳机时,可操作使得所述耳挂缩回于所述第二壳体。

所述可调节的耳机,结构简单,主要通过调节所述耳挂来增强可调节的耳机的佩戴稳定性,用户可根据需要自行去调节,增加佩戴稳定性的同时也增加了用户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可调节的耳机的耳挂缩回于壳体内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可调节的耳机的分解图。

图3为图1所述的可调节的耳机的耳挂伸出壳体时弯折的立体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可调节的耳机沿IV-IV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第二实施例中所述可调节的耳机的耳挂收容于壳体内的立体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所述可调节的耳机的耳挂凸伸出壳体的立体图。

图7为图5所示的所述可调节的耳机的分解图。

图8为第三实施例中所述可调节的耳机的耳挂凸伸出壳体的立体图。

图9为图8所示的所述可调节的耳机的分解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可调节的耳机 100

壳体 10

第一壳体 11

第二壳体 12

第一收容槽 121

第一滑槽 122

凸起 123

收容空间 13

耳挂 20

固定部 201

抵持部 202

第一凸伸柱 203

通孔 204

操作部 205

面盖 30

第一定位部 301

第二定位部 302

第二凸伸柱 303

第二滑槽 304

第二收容槽 31

耳塞 40

电池 50

电路板 60

发声单元 70

磁铁 8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顶”、“底”、“上”、“下”、“左”、“右”、“前”、“后”、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节的耳机100,所述可调节的耳机100用于增加耳机置于用户耳朵内时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2,所述可调节的耳机100包括带有耳塞40的壳体10及设于所述壳体10内部的电池50、电路板60及发声单元70。所述电池50和所述发声单元70分别与所述电路板60电性连接,所述电池50用于给所述电路板60上的电子元件(图未标示)进行供电,所述发声单元70用于传递声音,所述可调节的耳机100通过所述耳塞40置于耳朵内。所述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第二壳体12盖合于所述第一壳体11上并与所述第一壳体11共同形成收容空间13,所述电池50、所述电路板60及所述发声单元70设于所述收容空间13内,所述可调节的耳机100还包括耳挂20,所述耳挂20可来回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壳体12上。

所述耳挂20能够凸伸出所述第二壳体12或缩回于所述第二壳体12内。佩戴所述可调节的耳机100时,可操作使得所述耳挂20伸出所述第二壳体12,以使所述耳挂20能够抵持于用户的耳朵上,从而增加耳机的佩戴稳定性;取下所述可调节的耳机100时,可操作使得所述耳挂20缩回于所述第二壳体12中,从而方便收纳耳机。

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大致呈长方体形。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壳体10的形状不限于此。所述第一壳体11大致为一中空且无上盖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二壳体12大致为一与所述第一壳体11配合的上盖结构。

请参阅图1和图2,为了更好的使所述可调节的耳机100方便用户的使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壳体12在背离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一端面上设有第一收容槽121,所述耳挂20可来回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21内。所述第一收容槽121的内边缘与所述耳挂20的边缘接触,以用于引导所述耳挂20的移动方向。所述第一收容槽121与所述耳挂20紧密配合,以使所述耳挂20在所述第一收容槽121中移动至任一预定位置时,所述耳挂20能够固定在所述的预定位置上。所述第二壳体12在盖合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部位上开设有第一滑槽122,所述第一滑槽122与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形成的收容空间13连通。

请参阅图2,所述耳挂20大致呈一三角形。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耳挂20的形状不限于此。具体地,所述耳挂20还可为弯勾状。所述耳挂20包括固定部201和抵持部202,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部201和所述抵持部202一体成型,所述抵持部202由所述固定部201延伸形成。所述耳挂20的固定部201在靠近所述第一滑槽122的一端设有第一凸伸柱203。所述第一凸伸柱203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122内,以使所述耳挂20在所述第二壳体12上移动的过程中不会脱离所述第二壳体12,同时也能导引所述耳挂20来回滑动。所述抵持部202在凸伸出所述第一收容槽121时,用于抵持用户的耳朵。

进一步地,为了使所述耳挂20不脱离所述第二壳体12的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具体地,还可替换为所述耳挂20与所述第一收容槽121相接触的边缘设置凸伸的构件,所述第一收容槽121相应的设置滑槽与所述耳挂20上的凸伸的构件配合。可以理解的是,若所述第一收容槽121与所述耳挂20通过紧密配能使所述耳挂20不会脱离所述第一收容槽121,所述第二壳体12上的第一滑槽122和所述耳挂20上的第一凸伸柱203可不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耳挂20采用能发生弹性形变的材料制成,使得所述耳挂20能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具体地,所述弹性材料可以为热塑性弹性体(TPE)材料、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材料,还可以为硅胶材料,但所述弹性材料不限于此。所述耳挂20采用弹性材料具有一定弹性形变能力的同时,采用弹性材料也使所述耳挂20比较柔软,抵持在用户耳朵上时也能使用户感到较为舒适。

请参阅图2和图3,为了使所述耳挂20更好地抵持用户的耳部,所述耳挂20的抵持部202可向所述耳塞40的方向弯曲预定角度。若所述抵持部202凸伸出所述第一收容槽121时,所述固定部201和所述抵持部202在一条直线上,此时,用户可将所述抵持部202向所述耳塞40方向进行弯折。若所述抵持部202已经是呈一个向所述耳塞40方向弯折的一个状态,则无需再调整所述抵持部202,直接通过所述抵持部202抵持于用户的耳朵上。

请参阅图4,所述耳塞40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一端面上并与所述第二壳体12相对设置。所述耳塞40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11安装的端面也偏转了预定角度。根据左、右耳朵的不同,所述耳塞40相应的偏转角度,以能够更好的贴合用户的耳朵。

请参阅图2,所述第一壳体11内还设有磁铁80,所述发声单元70和磁铁80设于靠近所述耳塞40的位置,所述电池50及所述电路板60依次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二壳体12。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电池50、电路板60、发声单元70和磁铁80的安装位置不限于此,可替换为其他安装方式。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5和图6,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大致相同。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可调节的耳机100还包括面盖30。

具体地,请参阅图5、图6和图7,所述面盖30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12上,所述耳挂20与所述面盖30连接。所述面盖30在靠近所述耳挂20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定位部301和第二定位部302,所述第一定位部301和所述第二定位部302之间有一定的间隙。所述第二定位部302较于所述第一定位部301更靠近所述面盖30的边缘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面盖30包括两个所述第一定位部301和所述第二定位部302且所述两个第一定位部301和所述两个第二定位部302沿所述面盖30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定位部301和所述第二定位部302之间的间隙用于放置所述第二壳体12用于形成所述第二收容槽31而形成的凸起123。所述面盖30在所述第二壳体12上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定位部301、所述第二定位部302和所述凸起123引导了所述面盖30移动的方向。

请参阅图7,进一步地,所述面盖30在所述两个第一定位部301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凸伸柱303,所述耳挂20在对应位置处设有与所述第二凸伸柱303对应的通孔204。所述耳挂20与所述面盖30连接时,所述第二凸伸柱303凸伸入所述通孔204中。进一步地,所述耳挂20可与所述面盖30构成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但不限于此。所述耳挂20还可与所述面盖30一体成型,构成一个整体。

请参阅图5和图6,为了使所述耳挂20凸伸出所述第一收容槽121,通过将所述面盖30在所述第二壳体12上来回滑动,所述面盖30带动所述耳挂20来回移动,从而使得所述耳挂20可在所述第一收容槽121中进行伸缩。

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8和图9,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大致相同。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面盖30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12背离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一端面上且所述面盖30与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形成第二收容槽31,所述耳挂20可来回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二收容槽31内。具体地,所述面盖3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12上。进一步地,所述面盖30还可与所述第二壳体12为一体成型。所述面盖30上开设有上下贯穿所述面盖30的第二滑槽304,所述耳挂20在靠近所述面盖30的一端设有操作部205。所述操作部205从所述第二收容槽31中穿过所述第二滑槽304并凸伸出所述面盖30外。沿所述第二滑槽304的方向来回推动所述操作部205时,所述操作部205带动所述耳挂20来回移动,所述耳挂20在所述第二收容槽31内进行伸缩。

上述的实施例同样能够达到第二实施例中让所述耳挂20在所述第二收容槽31中移动的作用。第二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中设置面盖30能够更好的保护所述耳挂2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可调节的耳机100通过设置所述耳挂20让抵持于用户耳朵上的耳机变得更加稳定。同时所述耳挂20可以在所述可调节的耳机100内进行伸缩,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也较为简便,可操作性强,使得用户在使用时,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另外,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