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手机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3640发布日期:2019-09-25 00:00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充电手机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无线充电手机壳装置,属于手机壳领域。



背景技术:

针对手机品牌和功能的增加而呈多样化,将手机保护壳按质地分有PC 壳、皮革、硅胶、布料、硬塑、皮套、金属钢化玻璃壳、软塑料、绒制和绸制等品类,手机保护壳不仅作为装饰品让您的手机成为一道风景,更能保护手机、防摔、防刮、防水和防震,手机电池,是为手机提供电力的储能工具,由三部分组成:电芯、保护电路和外壳,手机电池一般用的是锂电池和镍氢电池,而大学宿舍上床下桌,晚上充电拿插板在床上,容易翻身碰到使充电停止,且手机玩游戏时使用充电宝充电过于笨重,以及充电线可能会造成桌面上的线太多而缠在一起的烦恼,但是现有技术手机充电时需由电源或充电宝进行导致手机位置受限或过于笨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手机壳装置,以解决手机充电时需由电源或充电宝进行导致手机位置受限或过于笨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无线充电手机壳装置,包括手机壳体、安装槽、照相机孔、充电口和手机电池,所述手机壳体顶端中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照相机孔设置于手机壳体右端上部,所述充电口与手机壳体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手机电池与安装槽内壁底端中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内壁最大深度大于手机电池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手机壳体外围底端角落呈倒角状。

进一步地,所述照相机孔后端面外围呈倾斜状。

进一步地,所述照相机孔设置有两个,并且照相机孔内壁最小截面均呈圆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手机壳体后端面设置有橡胶层,并且橡胶层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内壁光滑。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线充电手机壳装置,通过在手机壳体的安装槽处中下部设置手机电池,并将其稳固在手机壳体的安装槽处,通过在手机壳体底端中部设置的充电口可对该装置的手机电池进行充电,并安装在手机后部进行供电,当手机快没电时进行更换该无线充电手机壳装置即可,且安装该装置后几乎不影响该手机厚度,解决了手机充电时需由电源或充电宝进行导致手机位置受限或过于笨重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壳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壳体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手机壳体-1、安装槽-2、照相机孔-3、充电口-4、手机电池-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手机壳装置:包括手机壳体1、安装槽2、照相机孔3、充电口4和手机电池5,手机壳体1顶端中部设置有安装槽2,照相机孔3设置于手机壳体1右端上部,充电口4 与手机壳体1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手机电池5与安装槽2内壁底端中部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安装槽2内壁最大深度大于手机电池5高度,合理设置材料,提高安装手机后的契合度。

其中,所述手机壳体1外围底端角落呈倒角状,提高美观,且提高安装稳固性。

其中,所述照相机孔3后端面外围呈倾斜状,提供视野空间,防止阻挡照相外框。

其中,所述照相机孔3设置有两个,并且照相机孔3内壁最小截面均呈圆形状,契合内部手机镜头,防止视野阻挡。

其中,所述手机壳体1后端面设置有橡胶层,并且橡胶层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提高舒适度与摩擦力,加大防护力。

其中,所述安装槽2内壁光滑,减小阻挡力,便于安装。

当使用者想使用本专利的时候,将该无线充电手机壳装置取出并放置在合适的位置,经过在手机壳体1的安装槽2处中下部设置手机电池5,并将其稳固在手机壳体1的安装槽2处,通过在手机壳体1底端中部设置的充电口4可对该装置的手机电池5进行充电,并安装在手机后部进行供电,且安装该装置后几乎不影响该手机厚度,并且设置在手机壳体1右端上部的照相机孔3后端面外围呈倾斜状,提供视野空间,防止阻挡照相外框,然后,将另一个该装置进行同步充好电,当手机快没电时,只需进行更换该无线充电手机壳装置即可,使用便捷,解决了手机充电时需由电源或充电宝进行导致手机位置受限或过于笨重的问题,最后,该装置适用于出差、用电量大及年轻人群,且有效解决在不方便充电场时用电的麻烦,为人群生活提供提供便捷。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