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70839发布日期:2020-02-18 14:59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扬声器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电转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箱。



背景技术:

近年来,科技快速发展,音频设备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在众多的消遣娱乐方式中,高品质的音乐享受慢慢普及于众,因此,用于播放音频的扬声器箱被大量应用到现在的智能移动设备中,为了满足智能移动设备内部空间排布,扬声器箱的微小化成为一种主流需求。

相关技术中扬声器箱存在一种磁轭外漏的组装方式:扬声器的下壳包括下壳本体和钢片,钢片上设有贯穿孔,发声单体的磁轭穿过所述贯穿孔露设于所述钢片外,钢片包括钢片本体、过渡部和沉槽部,所述钢片本体的外边缘设有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下壳一体注塑成型,所述沉槽部内填充胶水,实现密封。该种设计中为满足所述钢片的成形,所述发声单体边缘距离所述下壳的距离需要保持在1.4mm以上,当距离不足1.4mm时,若缩小沉槽部直线段的长度,则钢片沉槽特征无法成形;若缩小钢片本体的直线段长度,则沉槽部与翻边的距离太近,模具无法实现,不利于扬声器箱微小化的发展需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扬声器箱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发声单体边缘与下壳本体间距较小的扬声器箱。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扬声器箱,包括上盖、与所述上盖组配形成收容空间的下壳以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单体,所述下壳包括钢片及环设于所述钢片的外边缘并与所述钢片固定连接的下壳本体,所述下壳本体与所述上盖固定,所述发声单体包括靠近所述上盖的发声侧以及与所述发声侧相背的背侧,所述钢片贯穿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背侧经所述贯穿孔至少部分露设于所述钢片,所述钢片包括环绕所述贯穿孔的平面部、以及自所述平面部远离所述贯穿孔的一侧至少部分向靠近所述上盖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下壳本体一体注塑成型,所述平面部与所述下壳本体配合形成围绕所述贯穿孔的沉槽,所述沉槽内填充密封胶。

优选的,所述平面部远离所述贯穿孔的边缘包括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所述第一翻边经所述第一侧边弯折延伸,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首尾相连围成环状,所述钢片还包括自所述第二侧边朝远离所述上盖的方向弯折延伸的过渡部、以及连接在所述过渡部与所述下壳本体之间的钢片本体。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下壳本体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下壳本体之间的最小距离。

优选的,所述钢片本体、所述过渡部及所述平面部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钢片本体远离所述过渡部的一侧向靠近所述上盖方向弯折形成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下壳本体一体注塑成型。

优选的,所述发声单体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及与所述振膜相对设置的磁轭,所述上盖包括与所述振膜相对间隔设置的顶壁、自所述顶壁的边缘向靠近所述下壳方向弯折延伸的侧壁、自所述顶壁的中间区域向靠近所述振膜方向延伸并承载所述发声单体的支撑壁,所述下壳盖设于所述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磁轭穿过所述贯穿孔露设于所述钢片外。

优选的,所述磁轭靠近所述钢片的边缘至少部分朝所述上盖的方向凹陷形成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与所述沉槽连通,所述密封胶延伸至所述让位槽内。

优选的,所述上盖与所述振膜间隔设置形成前声腔,所述上盖、所述下壳及所述发声单体共同配合围成后腔。

优选的,所述侧壁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出声口,所述扬声器箱还包括连通所述出声口和所述前声腔的导声通道,所述前声腔和所述导声通道共同组成所述扬声器箱的前腔,用于将声音传导至外界。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箱中,所述钢片贯穿开设有贯穿孔。所述钢片还包括环绕所述贯穿孔的平面部及自所述平面部远离所述贯穿孔的一侧至少部分向靠近所述上盖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与所述下壳本体一体注塑成型,所述平面部与所述下壳本体配合形成围绕所述贯穿孔的沉槽,所述沉槽内填充密封胶,省去了相关技术中钢片本体和过渡部的结构,使所述发声单体的边缘与所述上盖的侧壁的间距可以缩小,满足扬声器箱微小化的发展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扬声器箱的另一个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扬声器箱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钢片的正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扬声器箱沿iv-iv线的剖视图;

图6为图1所示的扬声器箱沿v-v线的剖视图;

图7为图6所示vii区域的放大图;

图8为图6所示viii区域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扬声器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结合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扬声器箱100,其包括上盖1、下壳3及具有振膜53的发声单体5。所述上盖1与所述下壳3配合形成收容空间,所述发声单体5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发声单体5与所述振膜53间隔设置形成前声腔10,所述发声单体5与所述上盖1及所述下壳3共同配合围成后腔30。

所述上盖1包括与所述振膜53相对间隔设置的顶壁11、自所述顶壁11的边缘向靠近所述下壳3方向弯折延伸的侧壁13、自所述顶壁11的中间区域向靠近所述振膜53方向延伸并承载所述发声单体5的支撑壁15。

所述顶壁11、所述侧壁13及所述支撑壁15一体加工成型,所述侧壁13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出声口130,所述扬声器100还包括连通所述出声口130和所述前声腔10的导声通道50,所述前声腔10和所述导声通道50共同组成所述扬声器箱100的前腔70,用于将声音传导至外界。

所述下壳3与所述上盖1固定,具体的,所述下壳3包括钢片31及环设于所述钢片31的外边缘并与所述钢片31连接的下壳本体33,所述下壳本体33盖设于所述侧壁13上,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下壳本体33为环状结构,其形状与所述侧壁13的轮廓形状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钢片31贯穿开设有贯穿孔310。所述钢片31还包括环绕所述贯穿孔310的平面部311及自所述平面部311远离所述贯穿孔310的一侧至少部分向靠近所述上盖1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翻边312,所述第一翻边312与所述下壳本体33一体注塑成型。

所述平面部311与所述下壳本体33配合形成围绕所述贯穿孔310的沉槽313,所述沉槽313内填充密封胶,所述密封胶用于对所述后腔30形成密封,避免所述后腔30漏气,影响所述扬声器箱100的声学性能。

所述平面部311远离所述贯穿孔310的边缘包括第一侧边3111和第二侧边3112,所述第一翻边312经所述第一侧边3111弯折延伸,所述第二侧边3112与所述第一侧边3111首尾相接围成环状,所述第一侧边3111与所述下壳本体33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第二侧边3112与所述下壳本体33之间的最小距离。

所述钢片31还包括自所述第二侧边3112朝远离所述上盖1的方向弯折延伸的过渡部314以及连接在所述过渡部314与所述下壳本体33之间的钢片本体315,所述钢片本体315、所述过渡部315及所述平面部311一体成型。

所述钢片本体315远离所述过渡部314的一侧向靠近所述上盖1方向弯折形成第二翻边316,所述第二翻边316与所述下壳本体33一体注塑成型。

所述发声单体5包括靠近所述上盖1的发声侧51以及与所述发声侧51相背的背侧52,所述发声侧51设有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53,所述背侧52设有与所述振膜53相对的磁轭54,所述磁轭54穿过所述贯穿孔310露设于所述钢片31外,不需要额外占用所述后腔30的空间,同时由于所述钢片31的强度大,使得所述钢片31的厚度可以做小,进一步增加了所述后腔30的体积,提高所述扬声器箱100的声学性能。

更进一步的,所述磁轭54靠近所述钢片31的边缘至少部分朝所述上盖1方向凹陷形成有让位槽540,所述让位槽540与所述沉槽313连通,所述密封胶延伸至所述让位槽540内。

请参阅图6及图7,为保证所述沉槽313结构的成型,所述平面部311需要保证一定的直线长度;同时,考虑到所述钢片31成型模具的设计,所述钢片本体315也需要保证一定的直线长度,使得所述发声单体5的边缘与所述下壳本体33的间距d1需要满足d1≥1.4mm。

请参阅图6及图8,所述平面部311直接向靠近所述上盖1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第一翻边312,省去了钢片本体315的直线段及过渡部315的结构,使得所述发声单体5的边缘与所述下壳本体33之间的间距d2可以缩减为0.7mm,大大减低了对安装距离的要求,同时使得所述钢片31的结构易于成型,并且节约了钢片31的制作材料,减少了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平面部311仅有部分弯折形成所述第一翻边312,请参阅图9,在其他方式中,所述平面部311的整个外边缘均可以弯折形成所述第一翻边312,及所述第一侧边3111和第二侧边3312均向靠近所述上盖1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第一翻边312,所述第一翻边312与所述下壳本体33一体注塑成型,此时所述发声单体5边缘的任一位置与所述下壳本体33的间距均可以缩减为0.7mm,可以大幅缩小所述扬声器箱100的整体体积。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扬声器箱100中,所述钢片31贯穿开设有贯穿孔310。所述钢片31还包括环绕所述贯穿孔310的平面部311及自所述平面部311远离所述贯穿孔310的一侧至少部分向靠近所述上盖1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翻边312,所述第一翻边312与所述下壳本体33一体注塑成型,所述平面部311与所述下壳本体33配合形成围绕所述贯穿孔310的沉槽313,所述沉槽313内填充密封胶,省去了相关技术中钢片本体315和过渡部315的结构,使所述发声单体5的边缘与所述上盖1的侧壁13的间距可以缩小,满足扬声器箱微小化的发展需求。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