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频播放装置的降噪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58548发布日期:2020-07-29 03:24阅读:698来源:国知局
智能音频播放装置的降噪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音频播放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音频播放装置的降噪电路。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飞速发展,但受其体积的影响,智能终端的音质始终无法满足消费者对音乐的听觉享受,而传统的多媒体音箱因其笨重的外形和复杂的连线无法给消费者以更好的体验。无线音箱应运而生。在各类无线音箱中,蓝牙可以说是目前技术最成熟。

而智能音箱是一种结合了语音识别及多种网络服务的人机交互终端,用户可通过智能音箱点播歌曲、上网购物、了解天气,甚至控制智能家电等,丰富的功能使其成为家庭物联网的控制终端,对于家庭智能化领域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目前,市场上的智能音箱以集成了网络连接和控制系统为一体的传统音箱为主,其整个语音交互过程是在同一个智能音箱上完成,即:麦克风与扬声器均设置于智能音箱本体上,其麦克风对于用户语音指令的拾取,以及扬声器对于音频信息的播放,使得音频采集和音频处理以及音频播放集中在同一智能音箱上实现,因而,开机时噪声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较好地降低开机噪声的智能音频播放装置的降噪电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音频播放装置的降噪电路,包括分压电路、消噪电路、晶体管开关电路、信号放大电路及直流电源,所述分压电路与所述直流电源及所述晶体管开关电路电连接,用于将分压信号加载至所述晶体管开关电路;所述消噪电路与所述分压电路电连接,用于消除所述分压信号的噪声;所述晶体管开关电路与所述直流电源及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信号通断;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晶体管开关电路电连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还用于接收音频信号,以将所述音频信号放大后发送给驱动目标。

优选地,所述晶体管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支路及第二开关支路,所述第一开关支路与所述分压电路及所述第二开关支路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支路的通断;所述第二开关支路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工作。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支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及第二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分压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开关支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直流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关支路包括第二三极管、第三电阻及第四电阻,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直流电源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分压电路包括第五电阻及第六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直流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集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优选地,所述消噪电路为电解电容,所述电解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集电连接,所述电解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优选地,所述电解电容的大小为47μf。

优选地,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包括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及第七电阻,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及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用于与驱动目标电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用于接收音频输入信号,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用于与驱动目标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分压电路、消噪电路、晶体管开关电路、信号放大电路及直流电源之间的配合,因而,当智能音频播放装置开机时,开机的冲击噪声不能加载到驱动目标上,因而达到开机降噪的目的。此外,该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音频播放装置的降噪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音频播放装置的降噪电路,包括分压电路1、消噪电路2、晶体管开关电路3、信号放大电路4及直流电源5,所述分压电路1与所述直流电源5及所述晶体管开关电路3电连接,用于将分压信号加载至所述晶体管开关电路3。所述消噪电路2与所述分压电路1电连接,用于消除所述分压信号的噪声。所述晶体管开关电路3与所述直流电源5及所述信号放大电路4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信号放大电路4的信号通断。所述信号放大电路4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晶体管开关电路3电连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4的信号输入端还用于接收音频信号,以将所述音频信号放大后发送给驱动目标。

所述晶体管开关电路3包括第一开关支路31及第二开关支路32,所述第一开关支路31与所述分压电路1及所述第二开关支路32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支路32的通断。所述第二开关支路32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4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信号放大电路4工作。通过所述第一开关支路31与所述第二开关支路32的配合形成静噪电路。

所述第一开关支路31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一电阻r1及第二电阻r2,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分压电路1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二开关支路32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直流电源5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二开关支路32包括第二三极管q2、第三电阻r3及第四电阻r4,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所述直流电源5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4电连接。

所述分压电路1包括第五电阻r5及第六电阻r6,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与所述直流电源5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集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接地。所述消噪电路2为电解电容,所述电解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集电连接,所述电解电容的第二端接地。较佳地,所述电解电容的大小为47μf。该消噪电路2具有结构简单,消噪效果好的优点。

所述信号放大电路4包括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及第七电阻r7,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与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及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用于与驱动目标电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用于接收音频输入信号,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用于与驱动目标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目标为扬声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开机瞬间,所述电解电容电压不能突变,第一三极管q1处于导通状态,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为低电位,推动第三三极管q3及第四三极管q4通过第四电阻r4接地,因而输出级没有信号输出,开机的冲击噪声不能加载到驱动目标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分压电路1、消噪电路2、晶体管开关电路3、信号放大电路4及直流电源5之间的配合,因而,当智能音频播放装置开机时,开机的冲击噪声不能加载到驱动目标上,因而达到开机降噪的目的。此外,该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智能音频播放装置的降噪电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