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孔板用的增强型逐孔拍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53898发布日期:2020-05-15 17:16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孔板用的增强型逐孔拍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敏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孔板用的增强型逐孔拍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我国的医疗技术不断进步,为了治疗各种病害,对药品的检测是不可缺少的步骤,而耐药性检测是大多数医院的一项常规性检测。目前,市面上传统常用到的就是将药物样品放置在微孔板的微孔中,并通过控制器控制摄像头对微孔板进行拍摄,以获得照片从而分析药物的耐药性。

然而,传统的拍摄方式都是对微孔板的所有微孔进行全面拍摄,由于微孔板的微孔的数量比较多,所获得的照片中,只有微孔板的中心位置的微孔的药物的状态能够清晰看到,而无法在照片中清晰看到微孔板的其他位置的微孔的药物的状态,使得药物的耐药性检测不准确,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孔板用的增强型逐孔拍摄装置,通过多个摄像头逐一对微孔板的微孔进行拍摄,能够对微孔板的每一微孔进行拍摄,使得可以在照片清晰查看每一微孔的药物的状态,便于准确检测药敏的特性,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微孔板用的增强型逐孔拍摄装置,包括控制器,还包括:承载板,其中承载板沿第一方向设置有长条开槽,长条开槽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且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设置有第一皮带,以通过第一齿轮和/或第二齿轮带动第一皮带转动;至少一第一支杆,设置在承载板的长条开槽的一侧;至少一第二支杆,设置在承载板的长条开槽的另一侧,且至少一第二支杆和至少一第一支杆对称设置;至少一拍摄支杆,设置在至少一第一支杆远离承载板的一端和至少一第二支杆远离承载板的一端之间;其中,拍摄支杆朝向承载板的一侧间隔设置有与微孔板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微孔对应且与控制器连接的多个摄像头。

其中,第一皮带上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有与多个摄像头对应的多排透光孔,且承载板的长条开槽内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至少一pcb板,至少一pcb板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有与多个摄像头对应的多个led灯。

其中,第一皮带设有透光孔的区域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卡置微孔板的第一卡置块和第二卡置块。

其中,还包括:第一电机,设置在承载板上,且与控制器连接,其中第一电机与第一齿轮和/或第二齿轮连接,以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齿轮和/或第二齿轮转动。

其中,至少一拍摄支杆可升降设置在至少一第一支杆和至少一第二支杆上。

其中,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两者中的一者为转动设置在承载板上的丝杆,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两者中的另一者为固定设置在承载板上的滑杆,拍摄支杆的一端设有与丝杆螺纹连接的螺纹孔,拍摄支杆的另一端设有收容滑杆的收容通孔,以使得丝杆转动控制拍摄支杆升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微孔板用的增强型逐孔拍摄装置包括控制器;承载板,其中承载板沿第一方向设置有长条开槽,长条开槽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且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设置有第一皮带,以通过第一齿轮和/或第二齿轮带动第一皮带转动;至少一第一支杆,设置在承载板的长条开槽的一侧;至少一第二支杆,设置在承载板的长条开槽的另一侧,且至少一第二支杆和至少一第一支杆对称设置;至少一拍摄支杆,设置在至少一第一支杆远离承载板的一端和至少一第二支杆远离承载板的一端之间;其中,拍摄支杆朝向承载板的一侧间隔设置有与微孔板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微孔对应且与控制器连接的多个摄像头。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微孔板用的增强型逐孔拍摄装置通过多个摄像头逐一对微孔板的微孔进行拍摄,能够对微孔板的每一微孔进行拍摄,使得可以通过照片清晰查看每一微孔的药物的状态,便于准确检测药敏的特性,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微孔板用的增强型逐孔拍摄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微孔板用的增强型逐孔拍摄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该微孔板用的增强型逐孔拍摄装置包括控制器、承载板10、至少一第一支杆12、至少一第二支杆13、至少一拍摄支杆14、多个摄像头141和第一电机。

承载板10沿第一方向a设置有长条开槽101,其中长条开槽101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齿轮102和第二齿轮103,且第一齿轮102和第二齿轮103之间设置有第一皮带11,以通过第一齿轮102和/或第二齿轮103带动第一皮带11转动。应理解,第一皮带11内间隔设置有多条凸条,以加大第一皮带11与第一齿轮102和第二齿轮103摩擦。

具体地,长条开槽10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转动杆,第一齿轮102固定设置在第一转动杆上,且长条开槽10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转动杆,第二齿轮103固定设置在第二转动杆上。应理解,长条开槽101的深度比较深,因此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设置在长条开槽101的深度的中部,使得第一皮带11可以循环沿着在长条开槽101内转动。

第一电机设置在承载板10上,应理解,第一电机可以设置在长条开槽101中,且第一电机与第一皮带11间隔设置,或者第一电机通过第一支撑板设置在第一皮带11内。其中第一电机与控制器连接,以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控制器可以为单片机,如8051单片机。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与第一齿轮102和/或第二齿轮103连接,以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齿轮102和/或第二齿轮103转动。具体地,第一电机与第一转动杆和/或第二转动杆连接,以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动杆和/或第二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102和/或第二齿轮103转动,以实现第一皮带11沿第一方向a往返运动。

至少一第一支杆12设置在承载板10的长条开槽101的一侧。

至少一第二支杆13设置在承载板10的长条开槽101的另一侧。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第二支杆13和至少一第一支杆12对称设置。

至少一拍摄支杆14设置在至少一第一支杆12远离承载板10的一端和至少一第二支杆13远离承载板10的一端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拍摄支杆14朝向承载板10的一侧间隔设置有与微孔板沿第二方向b间隔设置的多个微孔对应且与控制器连接的多个摄像头141。应理解,微孔板沿第一方向a间隔设置有多排微孔,而每一排微孔沿第二方向b间隔设置有多个微孔,而每一排的微孔均与多个摄像头141对应。值得注意的是,每一个摄像头141均与控制器连接,以通过控制器控制多个摄像头141拍摄,当然,控制器控制摄像头141拍摄的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一一赘述。

应理解,本实施例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转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齿轮102和第二齿轮103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皮带11沿第一方向a移动,以带动微孔板处于拍摄支杆14的下方;同时控制器控制摄像头141拍摄微孔板的微孔,以拍摄每一微孔板的微孔的照片,使得可以通过多个摄像头141对微孔板的每一个微孔进行拍摄,使得可以通过照片清晰查看每一微孔的药物的状态,便于准确检测药敏的特性,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拍摄支杆14可升降设置在至少一第一支杆12和至少一第二支杆13上,使得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摄像头141与微孔板的微孔的距离。

具体地,第一支杆12和第二支杆13两者中的一者为转动设置在承载板10上的丝杆,第一支杆12和第二支杆13两者中的另一者为固定设置在承载板10上的滑杆,拍摄支杆14的一端设有与丝杆螺纹连接的螺纹孔,拍摄支杆14的另一端设有收容滑杆的收容通孔,以使得丝杆转动控制拍摄支杆14升降。应理解,本实施例可通过人工旋转丝杆,以达到实现调节拍摄支杆14与微孔板的距离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皮带11上沿第一方向a间隔设置有与多个摄像头141对应的多排透光孔111,且承载板10的长条开槽101内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至少一pcb板104,至少一pcb板104沿第二方向b间隔设置有与多个摄像头104对应的多个led灯105,以通过多个led灯105照亮透光孔111,便于照亮基于透光孔111对应的微孔板的微孔,这样能够使得摄像头141拍摄高清的微孔板的微孔的药物的状态。应理解,承载板10设有与多个led灯105连接的电源。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皮带11设有透光孔111的区域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卡置微孔板的第一卡置块112和第二卡置块113。

应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皮带11设有透光孔111的区域的一侧设有第一立板,第一立板通过第一弹簧与第一卡置块112连接,且第一皮带11设有透光孔111的区域的另一侧设有第二立板,第二立板通过第二弹簧与第二卡置块112连接,以使得可以通过第一卡置块112和第二卡置块113卡置不同尺寸的微孔板。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微孔板用的增强型逐孔拍摄装置包括控制器;承载板,其中承载板沿第一方向设置有长条开槽,长条开槽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且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设置有第一皮带,以通过第一齿轮和/或第二齿轮带动第一皮带转动;至少一第一支杆,设置在承载板的长条开槽的一侧;至少一第二支杆,设置在承载板的长条开槽的另一侧,且至少一第二支杆和至少一第一支杆对称设置;至少一拍摄支杆,设置在至少一第一支杆远离承载板的一端和至少一第二支杆远离承载板的一端之间;其中,拍摄支杆朝向承载板的一侧间隔设置有与微孔板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微孔对应且与控制器连接的多个摄像头。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微孔板用的增强型逐孔拍摄装置通过多个摄像头逐一对微孔板的微孔进行拍摄,能够对微孔板的每一微孔进行拍摄,使得可以通过照片清晰查看每一微孔的药物的状态,便于准确检测药敏的特性,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