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地域覆盖的车载周视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22839发布日期:2020-10-23 19:29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地域覆盖的车载周视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视频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地域覆盖的车载周视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车载周载监测系统多为民用小型车辆,由前、后、左、右四个广角单目摄像头及视频处理盒组成,四个广角单目摄像头采集的视频经视频处理盒处理后输出到车载显示器上进行显示,覆盖范围为车身外3米-7米,且多使用的为延时较大的网络相机或清晰度较低的模拟相机,网络相机延时较大,及所呈现的画面存在滞后,模拟相机清晰度较低,高延时及低清晰度在车辆行驶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另大型和特种车辆因外形及固有盲区限制,上述方式无法满足车辆透明化、全地域覆盖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全地域覆盖的车载周视监测系统。

一种全地域覆盖的车载周视监测系统,包括设置在车辆上的前视近景摄像组件、左前近景摄像组件、右前近景摄像组件、右后近景摄像组件、左后近景摄像组件、后视近景摄像组件、左前远景摄像组件、右前远景摄像组件、右后远景摄像组件和左后远景摄像组件,通过所述左前远景摄像组件、右前远景摄像组件、右后远景摄像组件和左后远景摄像组件实时采集车辆周围n米以外的远景视频,对所述远景视频进行锐度处理及裁剪拼接处理,获得远景视频数据;通过所述前视近景摄像组件、左前近景摄像组件、右前近景摄像组件、右后近景摄像组件、左后近景摄像组件和后视近景摄像组件实时采集车辆周围n米以内的近景视频,对所述近景视频进行畸变矫正和逆投影变换处理,获得近景视频数据,将所述远景视频数据和近景视频数据进行进行拼接、锐度调整及均衡度处理后,获得合成图像,将所述合成图像进行存储并实时呈现在车辆内设置的第一显示器上;其中,所述n的取值范围为8~15。

进一步为:在所述车辆的驾驶室内设置有车内摄像组件,所述车内摄像组件实时采集车辆驾驶室内的实时视频,将所述实时视频进行存储并实时呈现在所述第一显示器上。

进一步为:在所述车辆的顶部固设有升降桅杆,在所述升降桅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云台观察仪,所述云台观察仪的两侧分别对应设有sdi高清变焦白光相机和红外夜视仪,所述sdi高清变焦白光相机和红外夜视仪分别采集昼夜视频;将所述昼夜视频进行存储并实时呈现在所述车辆内设置的第二显示器上,通过车辆内设置的操控器控制所述升降桅杆的升降及控制云台观察仪的仰俯。通过所述sdi高清变焦白光相机调整焦距,达到近距离观察目标的目的。

进一步为:所述近景视频采用无延迟的广角摄像机拍摄。

进一步为:在所述合成图像中设置警戒区域,当有移动物体进入所述警戒区域时,通过车辆上设置的声光报警系统进行报警。

进一步为:在所述所述控制主机内设有存储器,用于存储视频数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设置的远景摄像组件和近景摄像组件对车辆周围的近景和远景进行实时监测,增加车辆的视野,同时满足特殊车辆对远景观察的需要;利用车辆内的摄像组件对车辆内部进行监测,便于追溯和观察操作的行为及车内操作环境;利用升降桅杆配合云台观察仪,实现对近景或远景内的移动目标进行观察和锁定,同时满足车辆昼夜对其周围环境进行观察的需要;实现车辆的全地域透明化、自动预警、昼夜观察、目标搜索及图像可追溯,增加车辆驾驶人员及车辆安全系数及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例中的左、中、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一种全地域覆盖的车载周视监测系统,结合图1所示,包括设置在车辆上的前视近景摄像组件、左前近景摄像组件、右前近景摄像组件、右后近景摄像组件、左后近景摄像组件、后视近景摄像组件、左前远景摄像组件、右前远景摄像组件、右后远景摄像组件和左后远景摄像组件,通过所述左前远景摄像组件、右前远景摄像组件、右后远景摄像组件和左后远景摄像组件实时采集车辆周围n米以外的远景视频,对所述远景视频进行锐度处理及裁剪拼接处理,获得远景视频数据;通过所述前视近景摄像组件、左前近景摄像组件、右前近景摄像组件、右后近景摄像组件、左后近景摄像组件和后视近景摄像组件实时采集车辆周围n米以内的近景视频,对所述近景视频进行畸变矫正和逆投影变换处理,获得近景视频数据,将所述远景视频数据和近景视频数据进行进行拼接、锐度调整及均衡度处理后,获得合成图像,将所述合成图像进行存储并实时呈现在车辆内设置的第一显示器上,将合成图像无延迟实时投影在一个立体的车辆显示模型上,在第一显示器上形成一幅包括车辆车身及周边的360度全景俯视图;其中,所述n的取值范围为8~15,本实施例中所述n取值为10;所述近景视频采用无延迟的广角摄像机拍摄;所述远景视频数据和近景视频数据进行拼接包括图像拼接参数获取、求解变换矩阵系数、求解相邻图像的拼缝、求解拼接图像的上边界和下边界和图像拼接。

另外,在所述车辆的驾驶室内设置有车内摄像组件,所述车内摄像组件实时采集车辆驾驶室内的实时视频,将所述实时视频进行存储并实时呈现在所述第一显示器上;在所述车辆的顶部固设有升降桅杆,在所述升降桅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云台观察仪,所述云台观察仪的两侧分别对应设有sdi高清变焦白光相机和红外夜视仪,所述sdi高清变焦白光相机和红外夜视仪分别采集昼夜视频;将所述昼夜视频进行存储并实时呈现在所述车辆内设置的第二显示器上,通过车辆内设置的操控器控制所述升降桅杆的升降及控制云台观察仪的仰俯;在所述合成图像中设置警戒区域,当有移动物体进入所述警戒区域时,通过车辆上设置的声光报警系统进行报警。操控器控制升降桅杆的上升、下降和停止动作,并控制云台观察仪360度旋转及70度的上仰和下俯;在所述控制主机内设有存储器。

通过远景摄像组件和近景摄像组件可实现车辆360度全地域覆盖,车辆360度无盲区,大大减少车辆可视范围,增加车辆的透明化,保障车辆及人员安全;通过云台观察仪和升降桅杆可以大大加大车辆夜视能力,加大搜索范围及搜索精准度,保证车辆昼夜观察能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全地域覆盖的车载周视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车辆上的前视近景摄像组件、左前近景摄像组件、右前近景摄像组件、右后近景摄像组件、左后近景摄像组件、后视近景摄像组件、左前远景摄像组件、右前远景摄像组件、右后远景摄像组件和左后远景摄像组件,通过所述左前远景摄像组件、右前远景摄像组件、右后远景摄像组件和左后远景摄像组件实时采集车辆周围n米以外的远景视频,对所述远景视频进行锐度处理及裁剪拼接处理,获得远景视频数据;通过所述前视近景摄像组件、左前近景摄像组件、右前近景摄像组件、右后近景摄像组件、左后近景摄像组件和后视近景摄像组件实时采集车辆周围n米以内的近景视频,对所述近景视频进行畸变矫正和逆投影变换处理,获得近景视频数据,将所述远景视频数据和近景视频数据进行进行拼接、锐度调整及均衡度处理后,获得合成图像,将所述合成图像进行存储并实时呈现在车辆内设置的第一显示器上;其中,所述n的取值范围为8~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地域覆盖的车载周视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辆的驾驶室内设置有车内摄像组件,所述车内摄像组件实时采集车辆驾驶室内的实时视频,将所述实时视频进行存储并实时呈现在所述第一显示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地域覆盖的车载周视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辆的顶部固设有升降桅杆,在所述升降桅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云台观察仪,所述云台观察仪的两侧分别对应设有sdi高清变焦白光相机和红外夜视仪,所述sdi高清变焦白光相机和红外夜视仪分别采集昼夜视频;将所述昼夜视频进行存储并实时呈现在所述车辆内设置的第二显示器上,通过车辆内设置的操控器控制所述升降桅杆的升降及控制云台观察仪的仰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地域覆盖的车载周视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景视频采用无延迟的广角摄像机拍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地域覆盖的车载周视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合成图像中设置警戒区域,当有移动物体进入所述警戒区域时,通过车辆上设置的声光报警系统进行报警。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地域覆盖的车载周视监测系统,包括设置在车辆上的前视近景摄像组件、左前近景摄像组件、右前近景摄像组件、右后近景摄像组件、左后近景摄像组件、后视近景摄像组件、左前远景摄像组件、右前远景摄像组件、右后远景摄像组件和左后远景摄像组件,通过远景摄像组件实时采集车辆周围10米以外的远景视频;近景摄像组件实时采集车辆周围10米以内的近景视频;将远景视频数据和近景视频数据进行进行拼接、锐度调整及均衡度处理后,获得合成图像,从而获得车辆的近景和远景周视监测图像;通过远景摄像组件和近景摄像组件可实现车辆360度全地域覆盖,车辆360度无盲区,大大增加车辆的可视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李冬伟;许德旺;李剑波;刘晓燕;郭卫波;曹殿斌;崔增菊;王世宗;张广涛;程海成;石伟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乡北方车辆仪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31
技术公布日:2020.10.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