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流量和位置信息的调光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347848发布日期:2021-03-19 12:32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人流量和位置信息的调光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灯光场景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人流量和位置信息的调光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公园等户外场景,无论是否有人,夜间所有照明灯具都是全功率工作状态,或者通过微波,红外感应实现独立灯具的人来灯亮,人走灯暗的效果。独立的灯具控光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对于感应距离有限制,其次由于感应端的不关联性,不能实时的根据感应位置来调节周边关联的灯光,再次,调节后亮灯时间为固定值,不够智能化。另一种调光方式为远程系统控制,以移动网络或者小局域网的方式实现照明的智能控制,远程系统控制只能实现定时控制,调光只能按时间固定调节,不具备感应的能力。

在夜间,用于广告投放、文化宣传、产品展示等的显示屏幕均处于长期开放状态,以广告头发显示屏幕为例,现有技术中采用分级时段进行对应的广告投放,通过时段作为评判标准来确定广告的播放内容、频次。只要在对应时段,不论可观测区域内是否有人员流动,都会进行高强度、高频次的广告投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人流量和位置信息的调光系统及方法,可采用较少的感应端在较大的区域内对一片区域的灯光进行调节,通过无线探针来探测覆盖区域内的移动终端的位置数据,根据人员的位置分布进行实时调光和场景控制,通过有效驻留人数触发相应的灯光场景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基于人流量和位置信息的调光方法,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的行进信息,将所述行进信息与覆盖区域内的地表网格坐标进行匹配,确定移动终端所对应的网格位置;

将所述覆盖区域内的移动终端划分不同的集群,获取集群的边界网格,根据所述边界网格进行区域扩展形成控制区域;

当任意两个所述控制区域的扩展边界的间距小于合并临界值时,则进行合并控制,将两个所述控制区域归类为同一控制区域;

获取每个控制区域内的有效驻留人数,当所述有效驻留人数大于阈值时,将所述控制区域所对应的灯光系统进行场景切换。

进一步的,还包括建立覆盖区域的地表网格,具体包括:

在灯光辐射区架设无线信号探针,交叉检测形成探针的覆盖区域;

将覆盖区域的地表水平面划分为大小相同、整齐排列的矩形网格,在矩形网格的四个角分别独立检测探针信号强度,获取矩形网格的判定坐标并一一对应关联;

将每个矩形网格的判定坐标线性排列,从而形成所述地表网格坐标,将当前灯光辐射区的所述地表网格坐标的位置信息上传至服务器;

当无线信号探针检测到有移动终端进入所述覆盖区域内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探针信号强度、mac地址,形成移动终端具有唯一性的采样坐标;

将所述采样坐标与所述地表网格坐标进行匹配,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覆盖区域内的网格位置及行程轨迹。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区域包括:

根据每个控制器所控制的灯光辐射范围与所述地表网格坐标进行匹配;

获取每个控制器所控制的灯光场景的最佳观赏区域的地表网格区域;

所述控制区域内所包含的每个地表网格区域所对应的灯光系统的控制器均纳入统一控制,从而实现当前控制区域内的灯光场景统一控制。

进一步的,将所述覆盖区域内的移动终端划分不同的集群具体包括:

预定义连续性判定值,预定义刷新时间;

在线性排列的网格中,判断所有移动终端的网格位置是否具有连续性,具体包括步骤:

s11:检测所述覆盖区域内的所有移动终端的网格位置;

s12:以所述覆盖区域内的一个移动终端作为基点,计算所述基点与相邻的其他移动终端之间的间距值,判断所述间距值是否大于所述连续性判定值;

s121:若所述间距值不大于所述连续性判定值,则具有连续性,划分为同一集群;

s122:若所述间距值大于所述连续性判定值,则不具有连续性,划分两个集群;

s13:将任一存在两个集群划分的移动终端的两个集群合并为一个集群,切换下一个移动终端作为基点,重复步骤12,直至所有移动终端均被划分进入集群;

s14:经过一个所述刷新时间之后,对集群进行重新划分,返回步骤s11。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边界网格进行区域扩展形成控制区域具体包括:

预定义扩展上限值;

根据移动终端的集群划分,获取处于集群边界位置的移动终端的网格位置;

将所述处于集群边界位置的移动终端的网格定义为边界网格;

每个集群的所述边界网格向外进行矩形扩展,形成控制区域;

所述控制区域为矩形,矩形的四条边为扩展边界,所述控制区域始终处于所述覆盖区域内;

在控制区域进行矩形扩展的过程中,每个集群的边界网格与扩展边界之间的最短距离小于所述扩展上限值。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区域之间的合并控制,具体包括:

在完成集群的边界扩展之后,形成单个集群的独立控制区域,根据所述控制区域的扩展边界间的间距来判断是否进行合并控制;

所述合并控制包括步骤:

s21:预定义合并临界值,预定义合并检测时间;

s22:计算相邻的两个所述控制区域之间的扩展边界之间的间距值,判断所述间距值是否小于所述合并临界值;

s221:若所述间距值小于所述合并临界值,则将两个所述控制区域进行合并,归类为同一个控制区域;

s222:若所述间距值不小于所述合并临界值,则仍进行独立控制;

s23:当经过一个所述合并检测时间之后,重新计算间距值,返回步骤s22。

进一步的,获取每个控制区域内的驻留人数具体包括:

预定义驻留时间;

检测每个控制区域内的移动终端的mac地址的数量;

计算每个mac地址所对应的移动终端在所述控制区域内的行进时间;

判断所述行进时间是否大于所述驻留时间;

若所述行进时间不大于所述驻留时间,则使用该移动终端的用户未驻留;

若所述行进时间大于所述驻留时间,则使用该移动终端的用户驻留,为有效驻留;

统计所述控制区域内的有效驻留人数。

进一步的,所述场景切换包括单一控制区域内的二级灯光场景;

预定义第一阈值,预定义切换时长;

所述二级灯光场景切换包括步骤:

s31:获取当前控制区域内的有效驻留人数,判断所述有效驻留人数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s32:若所述有效驻留人数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则切换当前控制区域所对应的灯光场景至所述二级灯光场景;

s321:检测当前控制区域所对应的二级灯光场景的持续时长,判断所述持续时长是否大于所述切换时长;

s322:当检测到所述持续时长大于所述切换时长时,则返回步骤s31;

s33:若所述有效驻留人数不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则切换当前控制区域所对应的灯光场景至三级灯光场景。

进一步的,所述场景切换还包括覆盖区域内的一级灯光场景;

在二级灯光场景的所述持续时长内,当前控制区域所对应的灯光系统响应覆盖区域的一级灯光场景的切换指令;

预定义第二阈值,预定义刷新时长;

所述一级灯光场景切换包括步骤:

s41:获取覆盖区域内的所有控制区域内的有效驻留人数,判断所述有效驻留人数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s42:当检测到所述有效驻留人数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则关闭各单一控制区域内的二级灯光场景控制权,将整个覆盖区域内的灯光场景切换至一级灯光场景;

s421:检测覆盖区域内的所述一级灯光场景的持续时长,判断所述持续时长是否大于所述刷新时长;

s422:当所述持续时长大于所述刷新时长时,返回步骤s41;

s43:当检测到所述有效驻留人数不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则下放各单一控制区域内的二级灯光场景控制权,在覆盖区域内不进行一级灯光场景的切换;

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人流量和位置信息的调光系统,包括:

无线探针模块:探测移动终端的唯一性信息、交叉信号强度信息;

地表网格模块:在灯光辐射区,根据无线探针的交叉信号强度建立地表网格坐标系;

数据处理模块:接收探测信息,进行数据处理,输出反馈信息;

控制执行模块:获取反馈信息,根据程序指令执行对应的操作;

场景控制模块:控制灯光的亮度调节、场景切换。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所述方法步骤。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所述方法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流量和位置信息的调光系统及方法,自动探测覆盖区域内的移动终端的行进信息,针对移动终端的划分集群关系,形成对应的控制区域,对控制区域覆盖范围内的灯光系统的控制器进行统一控制,根据有效驻留人数可进行亮度调节、场景切换,使得资源有效化利用。

2.结合人员的位置属性,及与地理信息图层的映射关系,照明灯具的位置信息匹配后对照明亮度及效果进行控制。

3.实时对区域人数进行统计,及时调整功率,由于人员检测范围大于照明可视范围,无需像其他传感方式一样设定固定延时关闭时间。

4.计算单位时间驻留人数,设置驻留人数阈值,当驻留人数超过设定阈值时,自动触发场景控制,便于资源信息的有效化投放;当驻留人数降低于限值时,场景控制可自动关闭,降低资源浪费。驻留人数开启的限值和关闭的限值之间可以预留窗口。

5.对于时变性的控制区域划分来说,基于人员的流动性,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控制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会产生变化,在地表网格坐标系中的表现方式为距离接近至临界值,甚至是重叠,因此可以将两个控制区域归类合并为同一个控制区域,对控制区域内所对应的控制器进行统一控制,降低系统负载。

附图说明

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人流量和位置信息的调光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人流量和位置信息的调光系统的模块化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人流量和位置信息的调光系统的执行简要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和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在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另,设计方位的属于仅表示各部件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不是绝对位置关系。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调光系统适用于广告投放屏幕、信息化宣传屏幕、商品展示屏幕、灯光秀、公园庭院灯控制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便于理解、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以广告投放屏幕的调光、场景控制为例进行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人流量和位置信息的调光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s101:获取移动终端的行进信息,将行进信息与覆盖区域内的地表网格坐标进行匹配,确定移动终端所对应的网格位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在灯光辐射区内建立地表网格坐标系,地表网格坐标系的范围仅处于无线信号探针的交叉检测范围内,交叉检测的范围可以与灯光辐射区基本相同,称之为覆盖区域。

可以将覆盖区域的地表水平面进行划分,划分为相同大小、排列整齐的矩形网格,检测每个矩形网格的四个角的探针信号强度,作为矩形网格的在地表网格坐标系内的判定坐标;可以理解的是,当探针检测到任意一个移动终端的探针信号强度时,可以判断出这个移动终端所处于的网格位置。

可以将每个矩形网格的判定坐标线性排列,从而形成整个覆盖区域的地表网格坐标,将当前灯光辐射区的地表网格坐标的位置信息上传至服务器;可以理解的是,矩形网格的判定坐标线性排列之后,判定坐标的虚拟位置与物理位置可以一一映射,根据判定坐标就可以拼凑出完整的覆盖区域的矩形网格结构,形成覆盖区域的地表网格坐标系。可以将当前覆盖区域的位置信息、地表网格坐标信息关联之后,一起上传至服务器,便于迅速定移动终端所处于的灯光控制片区。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在大范围的灯光辐射区架设无线信号探针,探针的检测范围覆盖灯光辐射区,可形成交叉检测,获取移动终端的mac地址作为唯一标识码,确认移动终端的唯一性。获取移动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形成交叉探测,从而确定移动终端距离每个探针点位的相对距离,确定相对位置,与地表网格坐标系进行匹配。

可以理解的是,无线信号探针可以采用wifi探针技术,移动终端不需要与wifi连接即可获取mac地址、信号强度;每个移动终端的探针信号强度数据不少于三个。

可以理解的是,移动终端在检测到周围存在wifi探针的信号之后,可自动开启移动终端的wifi。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覆盖区域架设无线信号探针、建立虚拟地表网格坐标系之后,即可实施检测覆盖区域内的移动终端的行进信息。所述行进信息包括mac地址、交叉信号强度、行进方向。

当无线信号探针检测到有移动终端进入所述覆盖区域内时,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探针信号强度、mac地址,形成移动终端具有唯一性的采样坐标;可以理解的是,采样坐标中包括移动终端的交叉探测信号强度,可以与网格的判定坐标进行位置判定;mac地址信息则可以确保移动终端的唯一性。

将所述采样坐标与所述地表网格坐标进行匹配,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所述覆盖区域内的网格位置及行程轨迹;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探针获取移动终端的交叉探针信号之后,可以与地表网格坐标系进行匹配,从而确定移动终端所处于的网格位置;进一步的,通过一段时间的持续探测,则可以获得移动终端的行程轨迹,从而反映人员的行进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无线信号探针的探测信息还可以包括相位信息,确保判定的准确性。

可以理解的是,地表网格坐标系中,每个网格的面积越小,则定位越精确,但是由于网格四角的探测强度存在误差,因此,网格的面积不应过小,实际应用时,以能够明确区分四角坐标为基本要求,进行网格划分即可。

步骤s102:将覆盖区域内的移动终端划分不同的集群,获取集群的边界网格,根据边界网格进行区域扩展形成控制区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覆盖区域内的移动终端的分布存在随机性、流动性,因此需要划分为不同的集群,对数量不同的集群进行独立化、区分性的控制。具体可以表现为,屏幕亮度、投放内容、频次等。

将覆盖区域内的移动终端划分不同的集群具体包括:

预定义连续性判定值;用以判定移动终端之间的连续性,便于划分集群。

预定义刷新时间;基于人员的流动性,需要及时刷新集群的划分,此项刷新频率可以以秒计。

在线性排列的网格中,判断所有移动终端的网格位置是否具有连续性,具体包括步骤:

s11:检测所述覆盖区域内的所有移动终端的网格位置;

s12:以所述覆盖区域内的一个移动终端作为基点,计算所述基点与相邻的其他移动终端之间的间距值,判断所述间距值是否大于所述连续性判定值;选定覆盖区域内的一个移动终端作为基点,进行连续性的延伸判定,从而划分集群,计算基点与基点相邻的其他移动终端之间的间距值,移动终端与基点之间的间距值满足连续性判定的基础条件,则可以认为基点与该移动终端之间是连续的,同时计算基点周围多个相邻移动终端,则可以快速划分集群。可以理解的是,两个移动终端之间不是非要位于两个相邻的网格才能够被判定为连续,可以根据连续性判定值来对比间距值进行连续性的判定。

s121:若所述间距值不大于所述连续性判定值,则具有连续性,划分为同一集群;说明两个移动终端之间的间距较短,可以判定为具有连续性,则可以划分为同一个集群内。

s122:若所述间距值大于所述连续性判定值,则不具有连续性,划分两个集群;说明两个移动终端之间的间距较大,可以判定为不具有连续性,则可以划分两个不同的集群。

s13:将任一存在两个集群划分的移动终端的两个集群合并为一个集群,切换下一个移动终端作为基点,重复步骤12,直至所有移动终端均被划分进入集群;在重复进行集群划分计算时,可以选定不同的基点,下一个基点区别与当前基点即可。当一个移动终端存在两个不同的集群划分时,则可以认为这两个集群具有连续性,可以合并为一个集群。

s14:经过一个所述刷新时间之后,对集群进行重新划分,返回步骤s11;基于人员的实时流动性,以一定的频次刷新集群划分,使得集群也具备一定的流动性,更加真实反映的人员流动情况。

可以理解的是,与基点的相邻的其他移动终端可以作为下一个基点的选定者,但此时的计算会出现较多的重复计算,浪费算力。可以设置一个基点选定规则,在一定的区域内规则划分小区域,在小区域的中心位置进行选定基点,基点的选定、计算间距值可同时多线路进行,然后再进行移动终端的多集群划分的合并,将具有连续性的集群合并为同一个集群;还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密度进行基点选定,每个密集区域选定一个基点即可,分散区域分布选择多个基点,以提升有效计算的效率,降低算力浪费。

可以理解的是,基于人员的流动性,已划分的集群也存在流动性,且集群的内部所包含的移动终端的数量存在增减,在刷新时,只需要区分集群即可,不需要区分集群内部的移动终端是否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在划分好的集群中,处于边界位置的移动终端所处于的网格位置可以定义为边界网格,获取集群的全部边界网格,就可以描绘该集群的轮廓边界,轮廓相对是不规则的形状,不利于统一控制,但此轮廓边界能够相对准确的描述当前集群的整体轮廓。因此,可以根据边界网格的位置信息进行矩形扩展,将集群的轮廓扩展为矩形,使得该集群的轮廓边界为一个矩形,是一个相对规则形状,但矩形轮廓不能准确的描述当前集群的整体轮廓,属于过盈扩展。相对于比较准确描述的未扩展前的轮廓边界,当集群内部的移动终端的密度增加时,矩形轮廓的内部有充足的空间用以分布增加的移动终端,使得扩展之后的矩形轮廓的边界在短时间内不会产生连续性的变化,有利于延长统一控制的时效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根据便捷而网格进行区域扩展形成控制区域具体包括:

预定义扩展上限值;划分扩展上限值,扩展上限值可以根据控制器的控制范围进行浮动改变,以满足控制器的控制范围完全处于控制区域内为原则。

根据移动终端的集群划分,获取处于集群边界位置的移动终端的网格位置;可以理解的是,集群是一个较为松散的临时性整体结构,边界位置定义为集群的外圈边沿即可,进行描边连接,就可以获得处于边界位置的移动终端、轮廓边界。

将所述处于集群边界位置的移动终端的网格定义为边界网格;集群边界位置的网格即为边界网格,可以用来进行描边连线,从而获得不规则的轮廓边界。

每个集群的所述边界网格向外进行矩形扩展,形成控制区域;可以理解的是,将集群的边界网格向外部进行矩形扩展,使得当前集群的所有移动终端均处于扩展之后的矩形框内,将扩展之后的矩形区域定义为控制区域。

所述控制区域为矩形,矩形的四条边为扩展边界,所述控制区域始终处于所述覆盖区域内;可以理解的是,每一个集群在进行扩展之后,都是矩形,矩形的四条边即为扩展之后的边界,但矩形的控制区域始终处于覆盖区域内,超出覆盖区域的部分可直接舍弃。

在控制区域进行矩形扩展的过程中,每个集群的边界网格与扩展边界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所述扩展上限值;可以理解的是,为了防止在单一集群内矩形框的框定范围存在遗漏,可以设置扩展上限值,计算集群的边界网格与扩展边界之间的最短距离(可以带±号),扩展上限值的数值应始终小于最短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集群的边界网格与扩展边界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网格的判定坐标进行计算。

可以理解的是,扩展时,控制区域存在过盈扩展,能够间接的引导人员在覆盖区域内的流动,便于可视化信息的展示。因此,可以扩大人员的驻留范围,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化利用。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灯光系统中,每个控制器可以独立控制一个广告投放屏幕,基于屏幕的大小,可以对应获取灯光辐射范围,在地表网格坐标系内与地表网格坐标进行匹配,获取一个最佳观赏区域,以及最佳观赏区域的地表网格区域。可以将此地表网格区域作为该控制器的控制范围,当控制区域涵盖住此控制范围时,则将改控制器纳入统一控制,与控制区域内涵盖的控制范围所对应的控制器进行统一控制,使得广告投放屏幕的内容、亮度受到统一控制,资源有效化利用。

具体包括:

根据每个控制器所控制的灯光辐射范围与所述地表网格坐标进行匹配;

获取每个控制器所控制的灯光场景的最佳观赏区域的地表网格区域;

所述控制区域内所包含的每个地表网格区域所对应的灯光系统的控制器均纳入统一控制,从而实现当前控制区域内的灯光场景统一控制。

步骤s103:当任意两个控制区域的扩展边界的间距小于合并临界值时,则进行合并控制,将两个控制区域归类为同一控制区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当每个集群经过矩形扩展之后,集群的边界产生变化,可能有之前的不存在连续性变化为存在统一控制可能性,因此需要重新判断控制区域的涵盖范围,进行统一化控制归类合并,降低系统的多路负载。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控制区域之间的合并控制具体包括:

在完成集群的边界扩展之后,形成单个集群的独立控制区域,根据所述控制区域的扩展边界间的间距来判断是否进行合并控制;可以理解的是,扩展之后的集群边界可能存在一定范围内靠近、重叠等,可以进行合并控制,对两个控制区域内的控制器施行统一化控制。

所述合并控制包括步骤:

s21:预定义合并临界值,预定义合并检测时间;可以理解的是,控制区域在合并时,需要一个判定标准,因此,可以制定合并临界值,用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合并控制;基于人员的流动性,控制区域也存在流动性,可以在完成一次广告投放之后,重新判定当前覆盖区域内的控制区域是否需要合并,因此,可以制定合并检测时间,作为合并检测频率,合并检测频率可以以分钟计。

s22:计算相邻的两个所述控制区域之间的扩展边界之间的间距值,判断所述间距值是否小于所述合并临界值;

s221:若所述间距值小于所述合并临界值,则将两个所述控制区域进行合并,归类为同一个控制区域;说明两个控制区域的扩展边界距离较近或者存在重叠,可以进行合并控制,对两个控制区域内的控制器施行统一化控制

s222:若所述间距值不小于所述合并临界值,则仍进行独立控制;说明两个控制区域的扩展边界距离较远,可以不必进行合并控制,仍然保持区域之间的独立化控制。

s23:当经过一个所述合并检测时间之后,重新计算间距值,返回步骤s22;可以理解的是,在经过一个合并检测时间之后,基于人员的流动性,应重新判定当前覆盖区域内的控制区域是否存在合并的可能性。

可以理解的是,在返回步骤s22时,由于集群的更新频次明显快于控制区域的检测频次,因此可以获取最新的集群划分以及最新的控制区域扩展边界,直接进行使用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在进行跨区域的合并时,可以同时进行多个相邻区域之间的边界间距计算,从而快速完成合并控制,合并控制可连续进行,将满足条件的控制区域归类为同一个控制区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更新了集群的划分之后,可以暂时不做控制区域扩展,控制区域的扩展频次可以与控制区域的更新频次对应设置,使得每次返回步骤s22时,具能够获取最新的控制区域扩展边界,而不用随集群的更新频次,每次都做出矩形扩展,降低功耗。

步骤s104:获取每个控制区域内的有效驻留人数,当有效驻留人数大于阈值时,将控制区域所对应的灯光系统进行场景切换。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探测到移动终端进入到覆盖区域内时,可以同时获取移动终端的mac地址,作为唯一性的标识;还可以获取移动终端的时间戳,用来标识移动终端的进入时间,根据集群高频次的刷新数据则可以获取移动终端在覆盖区域内的行进时间。在对应控制区域内,则可以获取单一移动终端的行进轨迹及行进时间,从而判定人员是否存在驻留,统计整个控制区域内的移动终端的驻留信息,则可以获取有效的驻留人数,从而触发对应的场景控制效果。

可以根据矩形的扩展边界来计算正常行进时间,从而产生对比,判定驻留信息;进一步的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行进轨迹及时间戳来进行实时的行进速度,从而判定驻留信息;因此,可以制定一个驻留时间作为对比,用以判断控制区域的人员是否存在驻留情况,在进行场景控制。

获取每个控制区域内的驻留人数具体包括:

预定义驻留时间;人员驻留判断的标准值,可以做出更改。

检测每个控制区域内的移动终端的mac地址的数量;获取唯一性的mac地址数量,从而反映控制区域内的人员数量。

计算每个mac地址所对应的移动终端在所述控制区域内的行进时间。

判断所述行进时间是否大于所述驻留时间;与驻留时间进行对比,判定驻留信息。

若所述行进时间不大于所述驻留时间,则使用该移动终端的用户未驻留;说明人员不存在驻留现象,仅为路过,不能够接收可视化信息的广告投放,仅可以听到播报式的广告投放。

若所述行进时间大于所述驻留时间,则使用该移动终端的用户驻留,为有效驻留;说明人员存在驻留现象,可以接收可视化信息的广告投放,存在投放价值。

统计所述控制区域内的有效驻留人数;统计控制区域内的有效驻留人数,从而进行对应的场景控制切换,根据人数所达到的阈值进行不同的场景切换,提高广告投放的有效性、精确性,使得收益最大化。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控制区域内的有效驻留人数的阈值可以进行多级划分,对应不同的场景控制效果。在同一覆盖区域内的不同控制区域之间,若覆盖区域内的总有驻留人数达到一定的阈值,还可以进行全区域的统一控制,进行大型的场景切换。

可以将单一控制区域的控制权限定义为次级权限,将覆盖区域的控制权限定义为主级权限,主级权限可以下方次级权限,也可以暂时关闭次级权限。

可以将控制区域内的有效驻留人数定义为第一阈值,达到第一阈值的场景切换定义为二级灯光场景;将覆盖区域内的有效驻留人数定义为第二阈值,达到第二阈值的场景切换定义为一级灯光场景。在控制区域内的有效驻留人数未达到第一阈值时的灯光场景定义为三级灯光场景。

对于单一控制区域内的二级灯光场景的切换,具体包括:

预定义第一阈值,预定义切换时长;

所述二级灯光场景切换包括步骤:

s31:获取当前控制区域内的有效驻留人数,判断所述有效驻留人数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s32:若所述有效驻留人数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则切换当前控制区域所对应的灯光场景至所述二级灯光场景;

s321:检测当前控制区域所对应的二级灯光场景的持续时长,判断所述持续时长是否大于所述切换时长;

s322:当检测到所述持续时长大于所述切换时长时,则返回步骤s31;

s33:若所述有效驻留人数不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则切换当前控制区域所对应的灯光场景至三级灯光场景。

可以理解的是,单一控制区域内的场景切换随控制区域内的有效驻留人数而变化,切换时长可以以分钟计,使得完整的广告投放组能够完成投放之后,在进行下一次的有效驻留人数的判定。以此循环,根据驻留人数进行广告的有效投放,同时还可以吸引过往人员的注意力。

可以理解的是,切换时长可以进行临时变更,优化广告投放。一个二级灯光场景的持续时间内可以投放多个广告内容,有效驻留人数产生变化,低于阈值时,则可以临时变更切换时长,缩短二级灯光场景的持续判定时长,在当前播放的广告结束时,进行场景切换的判定,即,完成二级灯光场景的持续时间内的最后一个广告的投放之后,再进行场景切换的判定。也可以将控制区域内的二级灯光场景的投放时长与控制区域的刷新频次同步进行。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在计算单个广告的投放时间,并获取剩余时间,当检测到有效驻留人数降低至第一阈值之下时,执行驻留人数的持续性下降判定,设置一个滞后时间,在滞后时间内监测有效驻留人数是否持续下降,若持续降低,则可以直接进行场景切换,若未持续降低,则继续不进行场景切换,等待控制区域刷新。

在二级灯光场景的持续时长内,当前控制区域所对应的灯光系统响应覆盖区域的一级灯光场景的切换指令,即主级权限的切换指令可以覆盖次级权限的切换指令,从而将整个覆盖区域内的灯光系统的控制器统一化控制。

对于覆盖区域内的一级灯光场景的切换,具体包括:

预定义第二阈值,预定义刷新时长;

所述一级灯光场景切换包括步骤:

s41:获取覆盖区域内的所有控制区域内的有效驻留人数,判断所述有效驻留人数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阈值;

s42:当检测到所述有效驻留人数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则关闭各单一控制区域内的二级灯光场景控制权,将整个覆盖区域内的灯光场景切换至一级灯光场景;

s421:检测覆盖区域内的所述一级灯光场景的持续时长,判断所述持续时长是否大于所述刷新时长;

s422:当所述持续时长大于所述刷新时长时,返回步骤s41;

s43:当检测到所述有效驻留人数不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则下放各单一控制区域内的二级灯光场景控制权,在覆盖区域内不进行一级灯光场景的切换。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一级灯光场景,是整个覆盖区域的统一化控制,可以针对设置宏大的广告投放效果,主动吸引过往人员的注意力,使得广告投放有效化、高收益。对于二级灯光场景,只针对单一控制区域内的少量人群,可以针对设置正常形式的广告投放效果即可,供驻留人员、过路人员进行投放。对于三级灯光场景,针对于有效驻留人数较少或者无有效驻留人数的情况的广告投放,可以降低投放频次,设置趣味元素,吸引人员驻留。

可以理解的是,每一级的灯光场景,对应范围内的照明亮度,可以进行适应性调节。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第一阈值针对于单一的控制区域,第二阈值真的整个覆盖区域,因此当覆盖区域足够大时,第二阈值的数值也应足够大,因此,需要对第一阈值、第二阈值预留出调整窗口,以便于更新、调整,在进行不同场合的宣传时,适度调整阈值,有利于提高投放效果,吸引人员的注意力。

基于上述方法步骤,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人流量和位置信息的调光系统的简要流程图,如图3所示。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基于人流量和位置信息的调光系统的模块化框图,包括:

无线探针模块11:探测移动终端的唯一性信息、交叉信号强度信息;

地表网格模块15:在灯光辐射区,根据无线探针的交叉信号强度建立地表网格坐标系;

数据处理模块12:接收探测信息,进行数据处理,输出反馈信息;

控制执行模块13:获取反馈信息,根据程序指令执行对应的操作;

场景控制模块14:控制灯光的亮度调节、场景切换。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均适用于上述方法的,各个模块的具体功能可参照上述方法流程,此处不再赘述。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中央处理器,至少一个网络接口,控制接口,存储器,至少一个通信总线。

其中,通信总线用于实现各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信息交互。

其中,网络接口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

其中,控制接口用于根据指令输出控制灯光控制器。

其中,中央处理器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中央处理器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执行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

其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可选的,该存储器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computer-readablestoragemedium)。存储器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上面各个方法实施例中涉及到的数据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盘,包括软盘、光盘、dvd、cd-rom、微型驱动器以及磁光盘、rom、ram、eprom、eeprom、dram、vram、闪速存储器设备、磁卡或光卡、纳米系统(包括分子存储器ic),或适合于存储指令和/或数据的任何类型的媒介或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服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进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器(randomaccessmemory,ram)、磁盘或光盘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含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