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T-BOX与车机共用麦克风干扰噪声的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76619发布日期:2020-08-14 20:16阅读:8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低T-BOX与车机共用麦克风干扰噪声的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t-box与车机共用麦克风干扰噪声的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车载t-box(telematicsbox,远程信息处理器)与hu(headunit车机),大多数都具有通话语音功能。当用户使用t-box拨打电话的时候,t-box需要处理来自mic(麦克风)的声音信号;当用户与hu进行语音交互的时候,hu需要处理来自mic的声音信号。t-box与hu是两个独立的终端,若二者共用一个mic,声音信号输入方式为单端输入(single-end)的话,目前对mic_gnd的做法是直接连接t-box的gnd或者hu的gnd,并未做相应的gnd切换处理,导致gnd回路过大,因此难免会存在干扰噪声,降低用户体验。

鉴于t-box与hu是分别处理来自mic上的声音信号,因二者共用一个mic,所以可以对gnd做相应的切换处理,降低不同系统间的干扰噪声。即,当用户使用t-box进行拨打紧急电话状态的时候,mic上的声音信号将直接进入t-box,此时mic上的gnd端将切换至与t-box共地,用户将与所拨电话进行通话;当用户不使用t-box进行拨打电话的时候,mic上的声音信号将直接进入hu,同时mic上的gnd端将切换至与hu共地,用户将与车机进行语音交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t-box与hu共用mic干扰噪声的电路,通过使用场景切换匹配的gnd,替代了原有的仅使用t-box的gnd或者hu的gnd做法,降低了干扰噪声,保证了声音信号的稳定性,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t-box与车机共用麦克风干扰噪声的电路,降低了干扰噪声,保证了声音信号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降低t-box与车机共用麦克风干扰噪声的电路,包括麦克风信号切换电路、麦克风gnd切换电路,麦克风输入经麦克风信号切换电路分别与t-box的声音信号处理电路、hu的声音信号处理电路连接;麦克风gnd经麦克风gnd切换电路分别与t-box的gnd、hu的gnd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麦克风信号切换电路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一至第七电阻,第一至第七电容,三极管,二极管;麦克风输入与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二极管的阴极、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至gnd,二极管的阳极经第一电阻连接至麦克风电源供电端,二极管的阳极还经第三电容与第二电阻的一端、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t-box的声音信号处理电路连接,第四电容的另一端经第五电容连接至gnd,第四电容的另一端还经第三电容与t-box的声音信号处理电路连接,第一mos管的栅极与第二mos管的栅极、第四电阻的一端、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mos管的源极与第二mos管的源极相连接至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gnd,三极管的基极经第六电阻与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的基极还与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作为麦克风信号切换电路的麦克风信号切换控制端,第二mos管的漏极分别经第六电容、第七电容连接至gnd,第二mos管的漏极还与hu的声音信号处理电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麦克风gnd切换电路包括第三mos管、第四mos管,麦克风gnd与第三mos管的漏极、第四mos管的漏极,第三mos管的栅极与t-box的声音信号处理电路连接,第三mos管的源极连接至t-box的gnd,第四mos管的栅极与hu的声音信号处理电路连接,第四mos管的源极连接至hu的gnd。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降低t-box与车机共用麦克风干扰噪声的电路,降低了干扰噪声,保证了声音信号的稳定性,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降低t-box与车机共用麦克风干扰噪声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麦克风信号切换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麦克风gmd切换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t-box的声音信号处理电路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低t-box与车机共用麦克风干扰噪声的电路,包括麦克风信号切换电路、麦克风gnd切换电路,麦克风输入经麦克风信号切换电路分别与t-box的声音信号处理电路、hu的声音信号处理电路连接;麦克风gnd经麦克风gnd切换电路分别与t-box的gnd、hu的gnd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麦克风信号切换电路包括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一至第七电阻,第一至第七电容,三极管,二极管;麦克风输入与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二极管的阴极、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至gnd,二极管的阳极经第一电阻连接至麦克风电源供电端,二极管的阳极还经第三电容与第二电阻的一端、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t-box的声音信号处理电路连接,第四电容的另一端经第五电容连接至gnd,第四电容的另一端还经第三电容与t-box的声音信号处理电路连接,第一mos管的栅极与第二mos管的栅极、第四电阻的一端、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mos管的源极与第二mos管的源极相连接至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gnd,三极管的基极经第六电阻与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的基极还与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作为麦克风信号切换电路的麦克风信号切换控制端,第二mos管的漏极分别经第六电容、第七电容连接至gnd,第二mos管的漏极还与hu的声音信号处理电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麦克风gnd切换电路包括第三mos管、第四mos管,麦克风gnd与第三mos管的漏极、第四mos管的漏极,第三mos管的栅极与t-box的声音信号处理电路连接,第三mos管的源极连接至t-box的gnd,第四mos管的栅极与hu的声音信号处理电路连接,第四mos管的源极连接至hu的gnd。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过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降低t-box与车机共用麦克风干扰噪声的电路,包括麦克风信号切换电路、麦克风gnd切换电路,麦克风输入经麦克风信号切换电路分别与t-box的声音信号处理电路、hu的声音信号处理电路连接;麦克风gnd经麦克风gnd切换电路分别与t-box的gnd、hu的gnd连接。

mic(麦克风)接收来自外界的声音信号,传递到mic切换电路(麦克风信号切换电路),依据不同的使用条件,将声音信号切换到不同的终端上进行处理,同时gnd切换电路(麦克风gnd切换电路)会相应做gnd匹配切换。

1、t-box开机时候,默认将mic上的声音信号切换到hu上进行声音处理,此时,mic_gnd将切换到hu_gnd,用户可与其进行语音交互。

2、当需使用t-box拨打电话的时候,则将mic上的声音信号切换到t-box上进行声音处理,此时,mic_gnd将切换到t-box_gnd。

3、t-box结束电话拨打的时候,mic上的声音信号又自动切换到hu上进行声音处理,mic_gnd将切换到hu_gnd,用户可继续与其进行语音交互。

如图2、3分别为麦克风信号切换电路、麦克风gnd切换电路原理图,麦克风信号切换电路、麦克风gnd切换电路均设于t-box内,麦克风声音信号输入方式为单端输入,电路原理说明如下:

mic上的声音信号为:mic_signal;mic上的gnd信号为:mic_in_gnd

当用户要与hu进行语音交互时候,mic_switch_hu将会高电平使能q2,从而打开q1内的两个pmos管,使mic_signal信号沿着q1至mic_signal_hu,进入hu进行声音信号处理,同时mic_hu_en使能q4,使得mic_in_gnd相应切换到hu系统中的gnd。

当用户要通过t-box进行拨打电话的时候,mic_signal将切换到t-box内部进行声音信号处理,mic_switch_hu会低电平不使能q2,从而关闭q1内的两个pmos管,使mic_signal信号无法沿着q1至mic_signal_hu。同时,mic_tbox_en使能q3,使得mic_in_gnd相应切换到t-box系统中的gnd(亦即与q3源极连接的gnd)。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t-box的声音信号处理电路的原理示意图,当mic信号切换到t-box进行信号处理时,声音信号mic_p_tbox/mic_n_tbox,经过滤波电路(c8,c9,c11,c12,c14,c15),再进行隔直处理后(c10,c13),进入音频信号处理芯片(u1,codec芯片),该芯片将对声音信号进行放大、adc采样,与mcu通讯、dac转换等,将处理好的信号输出至speaker(j1),从而实现声音的输出。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