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执法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78556发布日期:2021-06-15 20:31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执法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执法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执法记录仪。



背景技术:

执法记录仪一般用于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执法、取证等,执法记录仪内设有用于暂存信息的存储器,有鉴于此,需要通过通讯接口来调用存储器内的信息,通讯接口的种类可以是物理类的接口,如usb接口等,其目的是将暂存在存储器内的信息发送至工作站。

执法记录仪体积小巧,因而,非常便于工作人员手持携带来执行任务,执法记录仪从工作人员身上坠落等现象时有发生,容易引起执法记录仪的通讯接口损坏,或者,造成按键误触发而破坏原始执法信息的情况,工作人员便不能将敏感、重要的信息及时发送回工作站,导致任务失败。在面对此种挑战时,要解决现有执法记录仪操作的容错性较差,亟需开发一种手持执法记录仪来保障执法过程中的信息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执法记录仪操作的容错性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手持执法记录仪,既能防止执法记录仪通讯接口损坏,又能防止因按键误触发而导致原始执法信息受损,以达到提高执法记录仪信息安全性,便于工作人员操作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手持执法记录仪,包括:壳体、控制单元、信息采集单元及信息存储单元,所述信息采集单元和信息存储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壳体形成收纳所述信息存储单元的容置腔,所述壳体包括手持部、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所述手持部设于所述壳体对置的两外侧供用户握持,所述手持部包括开口槽,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信息存储单元的通讯接口,以使所述信息存储单元能通过所述通讯接口传输信息,所述第二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控制单元的触发器,以使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触发器复位,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开口槽内,所述开口槽用于形成与所述手持部外表面间隔设置的阻隔层,所述开口槽的槽口贯通所述阻隔层,以使所述通讯接口和触发器处于能与用户交互的状态。

优选地,所述执法记录仪还包括与所述壳体相连的保护盖,所述保护盖能装卸固定在所述槽口,以在所述槽口处形成第二阻隔层,所述第二阻隔层用以使所述通讯接口和触发器隔断于用户交互的状态。

优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用于形成所述开口槽的底壁与侧壁,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壁上的插接口,所述通讯接口以集线器的形式固定于所述插接口处,以供信息存取设备的插头插接适配。

优选地,所述手持执法记录仪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的供电单元,所述通讯接口包括连接所述供电单元的端子,所述插接口为usb插接口。

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壁上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固定所述触发器,所述触发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以使所述控制单元发出信息复位指令。

优选地,所述开口槽呈方型设置,所述保护盖的形状与所述开口槽插接适配,以使所述保护盖能卡合在所述槽口而处于封盖位置。

优选地,所述手持执法记录仪还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第三安装部,所述保护盖与所述第三安装部相连,用以形成防止所述保护盖脱离所述壳体的打开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三安装部包括铰接孔,所述保护盖包括一端与其相连的连接杆,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上的限位帽,所述连接杆能转动连接于所述铰接孔,所述限位帽用于限制所述连接杆在封盖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背壳,所述背壳包括底壁板,以及与所述底壁板相连的侧壁板,所述侧壁板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手持部设置在所述侧壁板背对所述容置腔一侧。

优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前面板,所述侧壁板远离所述底壁板的一侧形成所述容置腔的开口,所述前面板能装卸固定在所述底壁板上,以封闭所述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手持执法记录仪,手持执法记录仪的壳体用于防护内部器件,控制单元分别与信息采集单元和信息存储单元连接,信息采集单元用于接收执法记录仪所处环境的模拟信号,控制单元发出控制信号,以将前述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存储在存储单元。容置腔用于收纳信息存储单元,以便于用户携带。壳体对置的两外侧设有手持部,当用户的手部朝内弯曲时,手持部位于壳体的两外侧分别与手指接触,以便于用户夹持住手持执法记录仪。开口槽形成在手持部上,节省执法记录仪外侧的空间占用。在用户握持执法记录仪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手指部位轻轻夹住执法记录仪,同时能够通过手指的握持力来控制按键或接头动作,方便用户操作。第一安装部用于安装信息存储单元的通讯接口,使执法记录仪能通过通讯接口与外部设备传输信息,第二安装部用于安装控制单元的触发器,以使执法记录仪能根据触发器的动作复位。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设置在开口槽内,以形成与手持部外表面间隔设置的阻隔层,当用户手持执法记录仪时,手指部位仅能直接接触到手持部的外表面,阻隔层使得手指部位难以自手持部的外表面穿透而直达通讯接口和触发器,以起到阻隔的作用,能有效地防止通讯接口或触发器的误触发、冲击损坏等,提高了执法记录仪信息安全的可靠性。槽口能贯通阻隔层,以使通讯接口和触发器均能处于与用户交互的状态。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在开口槽内间隔设置,当用户需要外接设备将执法信息导出执法记录仪时,可以通过插头等顺利伸入至开口槽内,而仅与第一安装部产生相连,以连接通讯接口。当然,用户也可以通过插头等顺利伸入至开口槽内,触动触发器,以使执法记录仪复位,便于用户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持执法记录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手持执法记录仪的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手持执法记录仪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保护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手持执法记录仪的内部部件连接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壳体;10a、容置腔;11、手持部;110、开口槽;111、阻隔层;112、槽口;113、底壁;114、侧壁;12、第一安装部;121、插接口;13、第二安装部;131、安装孔;14、第三安装部;15、背壳;151、底壁板;152、侧壁板;16、前面板;20、控制单元;21、触发器;30、信息采集单元;40、信息存储单元;41、通讯接口;50、保护盖;51、第二阻隔层;52、连接杆;521、限位帽;60、供电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至图3、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手持执法记录仪,手持执法记录仪包括壳体10、控制单元20、信息采集单元30及信息存储单元40,壳体10包括手持部11、第一安装部12及第二安装部13,信息采集单元30和信息存储单元40与控制单元20连接,壳体10形成收纳信息存储单元40的容置腔10a,手持部11设于壳体10对置的两外侧供用户握持,手持部11包括开口槽110,第一安装部12用于安装信息存储单元40的通讯接口41,以使信息存储单元40能通过通讯接口41传输信息,第二安装部13用于安装控制单元20的触发器21,以使控制单元20能根据触发器21复位,第一安装部12和第二安装部13设置在开口槽110内,开口槽110用于形成与手持部11外表面间隔设置的阻隔层111,开口槽110的槽口112贯通阻隔层111,以使通讯接口41和触发器21处于能与用户交互的状态。

继续参考图1至图3、及图5所示,具体地,手持执法记录仪的壳体10用于防护内部器件,如:控制单元20、信息存储单元40等,控制单元20分别与信息采集单元30和信息存储单元40连接,此处所述的信息采集单元30可以是摄像头、麦克风等,用于接收执法记录仪所处环境的模拟信号,此处所述的控制单元20泛指发出控制信号,以将前述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且存储在信息存储单元40的集成电路,控制单元20可以是微处理器或带有芯片的集成电路板等,能控制信息存储单元40工作或复位,在此不作详述。容置腔10a用于收纳信息存储单元40,以便于用户携带。壳体10对置的两外侧设有手持部11,手持部11可以与壳体10一体成型,也可以与壳体10对置的两外侧相连,在此不作详述。值得阐明的是,当用户的手部朝内弯曲时,手持部11位于壳体10的两外侧分别与手指接触,以便于用户夹持住手持执法记录仪,此时,用户的手指能接触到手持部11。开口槽110形成在手持部11上,可以用于设置按键或接口等,以节省壳体10外表面的空间占用。在用户握持执法记录仪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手指部位轻轻夹住手持部11,同时能够通过手指的握持力来控制按键或接头动作,方便用户操作。第一安装部12和第二安装部13设置在壳体10上,第一安装部12或者第二安装部13可以是安装槽和/或安装孔等,主要用于贯通壳体10以使连接线能伸入至容置腔10a内,并且,用以供活动部件(图未示出)移动以能够接触到控制单元20的触发器21等,在此不作详述。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12用于安装信息存储单元40的通讯接口41,使执法记录仪能通过通讯接口41与外部设备传输信息,此处所述的通讯接口41可以是usb接口等。第二安装部13用于安装控制单元20的触发器21,以使执法记录仪能根据触发器21的动作复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12和第二安装部13设置在开口槽110内,以形成与手持部11外表面间隔设置的阻隔层111,阻隔层111可以是一个物理空间,当然也可以是存在于该物理空间内的物料,如塑料、橡胶等。当用户手持执法记录仪时,手指部位仅能直接接触到手持部11的外表面,阻隔层111使得手指部位难以自手持部11的外表面穿透而直达通讯接口41或触发器21,以起到阻隔的作用,能有效地防止通讯接口41或触发器21受到误触发、冲击损坏等,提高了执法记录仪信息安全的可靠性。开口槽110包括至少一个槽口112,此处所述的至少一个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槽口112能贯通阻隔层111,以使通讯接口41和触发器21均能处于与用户交互的状态。第一安装部12和第二安装部13在开口槽110内间隔设置,当用户需要外接设备将执法信息导出执法记录仪时,可以通过插头等顺利伸入至开口槽110内,而仅与第一安装部12相连,以连接通讯接口41。当然,用户也可以通过插头等顺利伸入至开口槽110内,触动触发器21,以使执法记录仪复位,便于用户操作。

参考图1至图5所示,为了进一步保护执法信息的可靠性,在一个可供选择的实施例中,执法记录仪还包括与壳体10相连的保护盖50,保护盖50能装卸固定在槽口112,以在槽口112处形成第二阻隔层51,第二阻隔层51用以使通讯接口41和触发器21隔断于用户交互的状态。保护盖50可以固定在槽口112处,也可以自槽口112处拆卸下来,当保护盖50固定在槽口112处形成第二阻隔层51,第二阻隔层51能将通讯接口41和触发器21隐藏起来,此外,保护盖50可以是弹性件,第二阻隔层51能与阻隔层111配合形成缓冲区域,通讯接口41和触发器21位于该缓冲区域与壳体围合的空间内,当受到冲击力作用时,可以起到保护通讯接口41和触发器21的作用。当用户手持执法记录仪时,手指部位仅能直接接触到手持部11的外表面,第二阻隔层51使得手指部位难以自手持部11的外表面穿透而直达通讯接口41或触发器21,以进一步起到阻隔的作用,能有效地防止通讯接口41或触发器21受到误触发、冲击损坏等,提高了执法记录仪信息安全性。

继续参考图1至图5所示,出于方便制造考虑,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还包括用于形成开口槽110的底壁113与侧壁114,第一安装部12包括设置在底壁113上的插接口121,通讯接口41以集线器的形式固定于插接口121处,以供信息存取设备(图未示出)的插头插接适配。需要特别阐明的是,此处的信息存取设备是指能够暂存信息的外围设备,亦不限于能将该暂存信息信息化显示的设备,如:移动硬盘、工作站、终端等。插接口121设置在底壁113上可以方便壳体10成型,集线器能够方便一并将连接线的端部固定在插接口121处,且便于一并贯通壳体10以使连接线能伸入至容置腔10a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及附图的基础上,能够获得相应的技术手段,在此不作详述。考虑到执法记录仪的通用性,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手持执法记录仪还包括与控制单元20相连的供电单元60,供电单元60可以是蓄电池、电池组等,通讯接口41包括连接供电单元60的端子(图未示出),插接口121为usb插接口。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可以通过通讯接口41直接为外围设备供电或对供电单元进行充电,以提高执法记录仪的使用灵活性。在此详细说明的是,usb插接口121的种类也可以有多种,如基于usb2.0或usb3.0标准的typea接口、mini接口及microa接口等,在此不一一赘述。

继续参考图1至图5所示,考虑到执法记录仪壳体10的可制造性,在一个可供选择的实施例中,第二安装部13包括设置在底壁113上的安装孔131,安装孔131用于固定触发器21,安装孔131可以在壳体10成型时一体成型,并且,安装孔131可以通过抽芯等多种工艺方式直接获得,在制造壳体10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触发器21,选择对应尺寸的抽芯即可获得,方便快捷。触发器21与控制单元20电连接,用以使控制单元20发出信息复位指令。触发器21的触发方式可以直接由插头伸入安装孔131内触发,也可以通过活动设置于安装孔131内的按键触发,在此不作详述。为了进一步提高容错能力,在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开口槽110呈方型设置,此处所述的方型特指正方形或长方形,保护盖50的形状与开口槽110插接适配,以使保护盖50能卡合在槽口112而处于封盖位置。卡合连接能够方便快速地拆卸或安装保护盖50,在操作时,即便用户在不了解保护盖50方位的情况下,也能通过盲装的方式,将保护盖50安装在槽口112。当保护盖50呈方形的时候,还可以起到一定的防呆设计功能,用户无论自何种角度安装保护盖50都能较轻易成功,使任务的执行少受限制。

继续参考图1至图5所示,为了使执法记录仪操作起来更为人性化,在本实施例中,手持执法记录仪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0上的第三安装部14,第三安装部14可以是安装孔或凸起,保护盖50与第三安装部14相连,保护盖50可以设有连接杆52,连接杆52活动设置在安装孔131内。连接杆52上设有限位卡扣,或者,连接杆52可以设置呈一定锥度,以使保护盖50能通过安装孔131对连接杆52移动限位,用以形成防止保护盖50脱离壳体10的打开位置。第三安装部14用于安装连接杆52,使保护盖50能在封盖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活动且保持与壳体10相连,又进一步方便了用户操作执法记录仪。在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三安装部14包括铰接孔(图未示出),保护盖50包括一端与铰接孔相连的连接杆52,以及设置在连接杆52另一端上的限位帽521,连接杆52能转动连接于铰接孔,限位帽521用于限制连接杆52在封盖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限位帽521形成的卡扣便于制造获得,连接杆52可转动设置在铰接孔内,可以使保护盖50能够整体相对壳体10旋转而调整位置,当用户需要调整保护盖50的位置时,仅需要通过手指部位拨动保护盖50,以使其转动一定角度即可实现该目的,操作起来非常便利。

继续参考图1至图5所示,为了便于制造执法记录仪,在一个可供选择的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背壳15,背壳15包括底壁板151,以及与底壁板151相连的侧壁板152,侧壁板152围合形成容置腔10a,手持部11设置在侧壁板152背对容置腔10a一侧。可以通过注塑、铸造成型的方式一体成型背壳15,以一并获得容置腔10a与手持部11,提高了生产效率。相较于手持部11通过分体式组装的壳体10而言,更有利于实现产业化。较佳地,壳体10还包括前面板16,侧壁板152远离底壁板151的一侧形成容置腔10a的开口(图未标示),前面板16能装卸固定在侧壁板152上,以封闭该开口。前面板16独立成型可以便于设置功能部件的安装位,如:前置摄像头、闪光灯等,更重要的是,前面板16与背壳15围合形成容置腔10a更便于模具开模,提高了生产执法记录仪的良品率。此处所述的能装卸方式可以是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等,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及附图获得相应的技术手段,在此不一一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