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53269发布日期:2022-08-06 08:58阅读:79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产业的高速发展,电子设备的功能也越来越多。为了适应不同场景下电子设备显示面积的需求,近些年,可折叠屏电子设备被广泛应用。
3.现有技术中,可折叠电子设备的显示屏通常设置为一整块大尺寸的柔性屏。通过柔性屏的弯折从而满足用户对大尺寸屏幕、小占用面积的需求。然而,大尺寸的柔性屏不但对生产工艺要求严苛、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而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需要对柔性屏反复弯折,很容易造成柔性屏损坏,导致电子设备的维修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折叠的电子设备的柔性屏易损坏、成本高的问题。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屏幕主体、第二屏幕主体以及铰链结构;
6.所述第一屏幕主体与所述第二屏幕主体通过所述铰链结构相连,且可在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7.所述铰链结构包括:主铰链,以及设置于所述主铰链两侧且分别与所述主铰链可转动连接的连接件;其中一个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屏幕主体可转动连接,另一个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屏幕主体可转动连接;
8.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折叠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屏幕主体和所述第二屏幕主体叠设,两个所述连接件叠设;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展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屏幕主体和所述第二屏幕主体两者的屏幕拼接在一起,或,所述第一屏幕主体和所述第二屏幕主体两者的屏幕分离,且所述第一屏幕主体和所述第二屏幕主体两者之间夹设有两个所述连接件。
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屏幕主体与第二屏幕主体通过主铰链及其两侧的连接件相连,通过连接件分别沿主铰链、第一屏幕主体以及第二屏幕主体转动,从而可以使第一屏幕主体和第二屏幕主体在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因此,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屏幕主体和第二屏幕主体中的屏幕均可以使用相对于柔性屏成本更低的硬屏(lcd屏或oled屏),通过将第一屏幕主体和第二屏幕主体拼接从而实现大屏功能,或者还可以将第一屏幕主体和第二屏幕主体分离,从而使两个第一屏幕主体和第二屏幕主体可以单独使用及工作,这样,不但可以使电子设备的屏幕成本及损坏率降低,还能提升屏幕使用的功能性和趣味性。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展开状态的示意图之一;
1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展开状态的示意图之二;
1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折叠状态的示意图之一;
1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折叠状态的示意图之二;
14.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折叠状态的示意图之三;
15.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折叠状态的示意图之一;
16.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折叠状态的示意图之二;
17.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折叠状态的示意图之三;
18.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展开状态的示意图之一;
19.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展开状态的示意图之二;
20.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展开状态的示意图之三;
21.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三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22.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主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23.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第一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24.图15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25.图16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副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7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8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9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的受力原理图之一;
29.图20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的受力原理图之二;
30.图2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的一种控制流程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32.10:第一屏幕主体;20:第二屏幕主体;30:铰链结构;31:主铰链;32:连接件;33:副铰链;311:第一转轴;3111:转轴帽;312:第一支撑杆;313:第一弹性件;314:第一阻尼件;315:套管;316:固定轴;331:第二转轴;332:第二支撑杆;333:第二弹性件;334:第二阻尼件;34:缓冲凸起;11:屏幕;101:前置摄像头;102:后置摄像头;103:扬声器;104:副屏;3121:支撑环本体;3122:连接部;3123:第一转孔;3321:第二转孔;21:第一斜面;321:第二斜面;322:第三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4.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
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35.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36.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电脑、多媒体播放器、电子阅读器、可穿戴式设备等。本技术实施例中,以电子设备为智能手机为例,对其结构及原理进行说明,其他参照执行即可。
37.参照图1至图1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的不同状态的示意图。
38.本技术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具体可以包括:第一屏幕主体10、第二屏幕主体20以及铰链结构30;第一屏幕主体10与第二屏幕主体20通过铰链结构30相连,以在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切换;铰链结构30包括:主铰链31,以及设置于主铰链31两侧且分别与主铰链31可转动连接的连接件32;其中一个连接件32与第一屏幕主体10可转动连接,另一个连接件32与第二屏幕主体20可转动连接;在第一屏幕主体10与第二屏幕主体20处于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叠设,两个连接件32叠设;在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的情况下,在第一屏幕主体10与第二屏幕主体20两者的屏幕拼接在一起,或,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两者的屏幕分离,且第一屏幕主体和第二屏幕主体两者之间夹设有两个连接件32。
39.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中的屏幕均可以使用相对于柔性屏成本更低的屏幕(lcd屏或oled屏),通过将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两者的屏幕拼接从而实现大屏功能,通过将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分离,从而实现两个屏幕单独使用及工作的功能,不但可以使电子设备的屏幕成本及损坏率降低,还能提升屏幕使用的功能性和趣味性。
40.如图1至图1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折叠屏的手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两者的屏幕可以为不可折叠的常规屏幕,例如,lcd屏、oled屏等。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的屏幕可以是硬屏,也可以是软屏,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41.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可以通过屏幕拼接实现大屏功能。或者,如图3至图5所示,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也可以在分离后,分别作为一个单独的屏幕来实现各自对应的功能和效果。
42.如图1所示,在第一屏幕主体10或第二屏幕主体20任一者上还可以设置有前置摄像头101,以实现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功能。此外,还可以在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上均设置有一体式大音量的扬声器103,以提升用户使用便利度。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扬声器103既可用来接听低分贝的语音,又可作为高分贝的外放使用。在语音模式下,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上两者上的任意一个扬声器103工作。例如,在用户正在使用的是哪个屏幕,则由哪个屏幕对应的扬声器103工作;在外放模式下,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上两者上的扬声器103可以一起工作,作为立体声功能输出,增强音质效果。另外,任意一个扬声器103在结构上外听筒和内听筒可以简单互通,这样也就可以实现外部接听或者内部接听的效果,无需额外增加外置扬声器,有利于电子设备节省成本。
4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状态时,可以包括:第一折叠状态和第二折
叠状态;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两者的屏幕相对;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二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两者的屏幕相背;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两者中,至少一者带动与其相连的连接件32绕主铰链31旋转,以使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折叠状态和所述第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44.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折叠状态也可以理解为正折叠,第一折叠状态即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均与其相连的连接件32之间位置及角度保持不动,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两者中至少一者以主铰链31为轴向内翻折至堆叠,且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的屏幕均对外不可见的状态(如图6至图8所示)。第二折叠状态可以理解为反折叠,反折叠状态可以理解为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均与其相连的连接件32之间位置及角度保持不动,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两者中至少一者以主铰链31为轴向外翻折至堆叠,且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的屏幕均对外可见的状态(如图3至图5所示)。或者说,电子设备在第一折叠状态和第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时,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中,任一者以主铰链31为轴旋转即可实现,简单方便。
45.本技术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展开状态也可以有多种。具体的,所述展开状态可以包括:第一展开状态和第二展开状态;其中,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展开状态的情况下,连接件32位于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的同一侧,且、连接件32垂直于、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展开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屏幕主体10、两个连接件32和第二屏幕主体20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两者相互靠近或远离,且连接件32的一端绕第一屏幕主体10或第二屏幕主体20旋转,另一端绕主铰链31旋转,以使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展开状态和所述第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46.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展开状态也可以称为屏幕拼接状态,第二展开状态也可以成为屏幕分离状态或全展开状态。全展开状态时,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处于分离,且第一屏幕主体10、第二屏幕主体20以及连接件32均可以理解为位于同一平面的状态(如图9至图11所示)。
47.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屏幕主体10或第二屏幕主体20分别绕与其相连的连接件32旋转,以及分别绕主铰链31旋转,还可以使电子设备还可以有多种位于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中间的中间状态。如图12所示,可以理解为电子设备处于第三展开状态时,第三展开状态可以理解为第一屏幕主体10与第二屏幕主体20之间夹角为锐角、直角或钝角时的状态。在实际应用中,通过调整第一屏幕主体10与其相连的连接件32之间的夹角,第二屏幕主体20与其相连的连接件32之间的夹角,可以使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之间夹角呈锐角、直角或钝角状态时。如图12所示,在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之间夹角为钝角时,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两者中,一者的屏幕可以作为当前显示屏幕,另一者的屏幕可以作为虚拟键盘等输入屏幕,此时,铰链结构30可以起到支架的作用,方便电子设备的摆放,以及用户观看屏幕内容。
4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两者的任一者的背面(与屏幕相对的侧面)设置副屏104和听筒(如图6所示),副屏104的显示面积小于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任一者的屏幕面积,这样,当手机处于正折叠状态的时候,手
机可以处于待机或休眠状态,此时利用副屏104显示时钟和运营商等信息;当手机处于正折叠状态有来电需要接听时,副屏104用来显示来电信息和接听按键,其他状态的时候,可用来显示接收到的推送信息等,这样,就避免了使用第一屏幕主体10或第二屏幕主体20来接听电话等一系列繁琐操作,既操作简单,又可以节省电力,提升手机的续航能力。
49.如图7所示,在与副屏104相对的另一侧则可以设置后置摄像头102等。可以理解的是,以上仅为对电子设备处于不同状态时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的介绍,在实际应用中,手机处于正折叠状态时,还可以兼具其他功能,对此本技术实施例不再赘述。
50.如图9至图11所示,在手机处于第二展开状态时,第一屏幕主体10、第二屏幕主体20以及主铰链31两侧的连接件32均处于同一平面。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的周侧面上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设置有耳机孔、usb接口以及进音孔等。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可以设置有扬声器和听筒二合一的一体式扬声器,因此,在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的周侧面可以无需预留外放孔和音腔结构,这样就可以给手机天线的布局预留更多的空间。当然,也可以在第一屏幕主体10或第二屏幕主体20的周侧面预留外放孔和音腔结构,对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51.本技术实施例中,铰链结构30既可以起到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之间可转动连接的作用,还能起到作为手机支架的支撑作用。铰链结构30作为第一屏幕主体10与第二屏幕主体20之间连接的桥梁,通过一个主铰链31和两个连接件32就可以实现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之间360
°
的角度范围调整,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更高。
52.如图2所示,在第一屏幕主体10与第二屏幕主体20两者的屏幕处于拼接状态的情况下,主铰链31两侧的连接件32堆叠设置,且分别与第一屏幕主体10、第二屏幕主体20所在平面垂直,此时,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两者的屏幕拼接在一起可以作为一个大屏幕使用。
53.本技术实施例中,在第一屏幕主体10与第二屏幕主体20由屏幕拼接的第一展开状态切换至屏幕分离的第二展开状态时,与第一屏幕主体10相连的连接件32的一端绕第一屏幕主体10主体转90
°
,另一端绕主铰链31旋转90
°
,与第二屏幕主体20相连的连接件32的一端绕第二屏幕主体20主体转90
°
,另一端绕主铰链31旋转90
°
,这样,第一屏幕主体10、两个连接件32和第二屏幕主体20就依次排开处于同一水平面。
54.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运动是相对的,连接件32绕与其相连的屏幕主体(第一屏幕主体10或第二屏幕主体20)转动,也可以理解为与连接件32相连的屏幕主体绕连接件32转动。例如,电子设备由图2所示第一展开状态切换至如图5所示第二折叠状态,可以理解为第一屏幕主体10绕与其相连的连接件32逆时针旋转90
°
,第二屏幕主体20绕与其相连的连接件32顺时针旋转90
°
,从而使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均与其相连的连接件32之间呈180度平角。
5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件32与其相连的屏幕主体所在平面呈非垂直的夹角可以理解为连接件32与其相连的屏幕主体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可以为0~180
°
范围内(不包括90
°
)的任意角度。
5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两个连接件32分别与主铰链31可转动连接,一个连接件32与第一屏幕主体10可转动连接,另一个连接件32与第二屏幕主体20可转动连接,因此,通过分别调整第一屏幕主体10与其相连的连接件32之间夹角、两个连接件32之间的夹角,以
及第二屏幕主体20与其相连的连接件32之间夹角,从而可以使电子设备在多种展开状态、多种折叠状态以及多种展开与折叠之间的状态之间进行自由切换,电子设备状态可以更加多样化,趣味性也更高。
57.参照图1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主铰链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主铰链31具体可以包括:第一转轴311,以及套设于第一转轴311上的多个第一支撑杆312;多个第一支撑杆312沿第一转轴311间隔设置,且每个第一支撑杆312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转轴311,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连接件32;多个第一支撑杆312在第一转轴311两侧的连接件32上交替设置。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支撑杆312在第一转轴311两侧的连接件32上交替设置,从而使第一转轴311与即可将连接件32于第一转轴311之间可转动连接功能,使连接件32可绕第一转轴311实现360
°
的转动,结构更简单。
58.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第一支撑杆312的支撑更加稳定可靠,可以在第一转轴311两端的位置分别设置两个第一支撑杆312,位于同一端的两个第一支撑杆312对称设置,其中一个第一支撑杆312与第一转轴311相连,另一第一支撑杆312连接于连接件32。
59.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转轴311上还可以设置有转轴槽,第一支撑杆312嵌设于转轴槽内,通过转轴槽对第一支撑杆312起到固定限位的作用,结构更简单。
6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之间相对转动时,主铰链31还可以具有阻尼功能。具体的,主铰链31还可以包括:第一弹性件313,第一弹性件313套设于述第一转轴311上,且相邻两个第一支撑杆312之间夹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313,第一弹性件313对其两端的第一支撑杆312可以起到弹性支撑力(或者称之为弹性回复力)的作用,这样,通过第一支撑杆312两侧的第一弹性件313对第一支撑杆312的弹性力,可以使第一支撑杆312沿第一转轴311旋转时实现阻尼效果。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13具体可以为弹簧、弹性块等。
61.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使主铰链31具有更好的阻尼效果,主铰链31还包括:第一阻尼件314;第一阻尼件314套设于第一转轴311上,且第一阻尼件314夹设于第一支撑杆312和第一弹性件313之间。本技术实施例中,阻尼件可以是塑胶件或金属件构成,在第一弹性件313的弹性力下,阻尼件对第一支撑杆312旋转时会增大阻尼件与第一支撑杆312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实现阻尼功能,通过阻尼件还可以避免第一支撑杆312转动太灵活导致影响拼接效果和用户体验。
6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为了实现主铰链31的外观美观度,避免灰尘等杂质进入弹性件与第一转轴311之间,影响旋转效果,主铰链31还可以包括:套设于第一弹性件313外的套管315。需要说明的是,在主铰链31结构30还包括阻尼件的情况下,套管315同时套设于第一弹性件313与阻尼件外,以对第一弹性件313和第一阻尼件314起到保护和避免两者发生错位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避免套管315对第一支撑杆312起到转动阻挡的作用,套管315的数量为多个,每个套管315也可以理解为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支撑杆312之间。具体的,套管315可以为金属套管315、塑料套管315等,为了提升主铰链31的美观度还可以在套管315上设置不同色彩及图案等,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63.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对位于第一转轴311两端的第一支撑杆312进行限位,避免第一支撑杆312由第一转轴311上脱落,如图14所示,还可以在第一转轴311的两端设置转轴帽3111结构,通过转轴帽3111的外径尺寸大于第一转轴311的轴径尺寸,从而起到对第一支
撑杆312以及第一弹性件313、第一阻尼件314的限位。可选地,也可以利用自锁螺母作为转轴帽,通过在第一转轴311两端设置与自锁螺母相匹配的螺纹即可,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实现。在实际应用中,转轴帽还可以通过其他结构实现,对此本技术实施例不再赘述。
6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312可以直接与连接件32之间连接,也可以通过转接件与连接件32之间实现连接。在本技术的一种可实现的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支撑杆312与连接件32之间的连接更加简单可靠,主铰链31还可包括:设置于第一转轴311两侧的固定轴316;固定轴316与第一转轴311平行,且固定轴316与连接件32相连;第一支撑杆312的另一端可转动地套设于固定轴316上,这样,相当于第一支撑杆312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转轴311,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固定轴316,通过将固定轴316固定于连接件32上,就可以实现主铰链31与连接件32之间的相连,通过第一支撑杆312绕第一转轴311或固定轴316旋转,从而使连接件32绕第一转轴311360
°
的旋转。本技术中,通过固定轴316可以使主铰链31与连接件32之间的连接更加简单。
65.如图15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支撑杆312的结构更加简单,第一支撑杆312可以包括:支撑环本体3121,以及设置有支撑环本体3121两端的连接部3122,连接部3122上均设置有第一转孔3123,通过第一转轴311和固定轴316分别穿设于两端连接部上的第一转孔3123中,从而实现第一支撑杆312与第一转轴311、固定轴316的可转动连接。在实际应用中,连接部的外尺寸及形状可以与主铰链31的外尺寸及形状相适配,以使铰链结构30的结构更加紧凑、外观美观度更高。
6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件32与第一屏幕主体10,以及连接件32与第二屏幕主体20之间可以直接可转动连接,也可以通过铰链等转接件实现可转动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些可实现的实施例中,铰链结构30还可以包括:副铰链33;连接件32通过副铰链33连接于第一屏幕主体10或第二屏幕主体20。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件32可以与副铰链33一一对应设置,或者,两个连接件32中的任意一个通过副铰链33连接于其对应的屏幕主体,对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67.如图16所示,副铰链33具体可以包括:第二转轴331,以及套设于第二转轴331上的多个第二支撑杆332;多个第二支撑杆332沿第二转轴331间隔设置,且每个第二支撑杆332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转轴331;其中,与第一屏幕主体10相连的副铰链33中,多个第二支撑杆332的另一端在与其相邻的连接件32和第一屏幕主体10之间交替相连;与第二屏幕主体20相连的副铰链33中,多个第二支撑杆332的另一端在与其相邻的连接件32和第二屏幕主体20之间交替相连。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副铰链33使连接件32与第一屏幕主体10,连接件32与第二屏幕主体20可转动连接,结构简单,连接更加稳定可靠。
68.如图16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副铰链33也可以具有阻尼功能。第二转轴331上可以套设有第二弹性件333和/或第二阻尼件334,通过第二弹性件333、第二阻尼件334从而实现连接件32绕第二转轴331转动过程中的阻尼功能。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弹性件333在第二转轴331上的结构及功能可以具体参照第一弹性件313在第一转轴311上的结构和功能,此处不再赘述。第二阻尼件334与第二转轴331、第二弹性件333以及第二支撑杆332之间的结构,可以参照第一阻尼件314与第一转轴311上的设置,其结构与功能均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6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第二支撑杆332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
转轴331,另一端与连接件32或第一屏幕主体10或第二屏幕主体20固定相连,因此,第二支撑杆332可以看作由第一支撑杆312变形而来的。具体的,如图17所示,第二支撑杆332的一端可以设置有与第二转轴331相匹配的第二转孔3321,第二转轴331穿设于第二转孔3321内,第二支撑杆332的另一端直接与连接件32、第一屏幕主体10或第二屏幕主体20固定连接。在实际应用中,第二支撑杆332的另一端与连接件32,第二支撑杆332的另一端与第一屏幕主体10,第二支撑杆332的另一端与第二屏幕主体20之间均可以通过螺钉、铆钉等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注塑等方式连接。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杆332可以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制备,结构简单、成本更低。
70.可以理解的是,副铰链33还可以包括套管315,通过套管315套设于第二弹性件333和第二阻尼件334外,从而实现副铰链33结构30的美观性。
71.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转轴331以及固定轴316的两端的端部也均可以通过设置如第一转轴311两端的转轴帽结构,以通过转轴帽起到对第一支撑杆312以及第二支撑杆332等零件的限位,对此可以参照第一转轴311两端的转轴帽的具体结构及原理,此处不再赘述。
7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与其对应的连接件32通过副铰链33相连时,为了避免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之间拼接过程中产生干涉,在第一屏幕主体10、第二屏幕主体20和连接件32上均可以设有避位结构。
73.在一些可实现的实施例中,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两者与连接件30相连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斜面21;连接件32与第一屏幕主体10或第二屏幕主体20相连的一端设置有相连的第二斜面321和第三斜面322;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第二斜面321或第三斜面322与第一斜面21配合。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斜面21可以起到对第二斜面321或第三斜面322的限位作用,以便于使电子设备在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时结构稳定性更高。
7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第二斜面321或第三斜面322与第一斜面21配合时,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分别与其对应的连接件32之间可拼接成直角或平角。具体的,如图2所示,第二斜面321与第三斜面322之间的夹角为a,第一斜面21与第一设备主体10的屏幕11之间形成的夹角为b,或第一斜面21与第二设备主体20的屏幕11之间形成的夹角也为角b。本技术实施例中,a+2b=180
°
,即a与2b互补。如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以角a为90
°
,角b为45
°
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在实际应用中,角b可以为0~90
°
范围内(不包括0
°
和90
°
)的任意值。例如,角b可以为30
°
、40
°
、45
°
、60
°
、75
°
等,可以理解的是,在角b为30
°
时,角a为120
°
;在角b为45
°
时,角a为90
°
;在角b为50
°
时,角a为80
°
;在角b为60
°
时,角a为60
°
;在角b为75
°
时,角a为30
°
。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设定角a和角b,本技术实施例不再一一列举。
75.如图2所示,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展开状态,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两者的屏幕处于拼接状态时,第一斜面21与第三斜面322相抵接,其中一个连接件32与第一屏幕主体10形成成90
°
的拐角,另一个连接件32与第二屏幕主体20也形成成90
°
拐角。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二展开状态,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两者的屏幕处于分离状态时,第一斜面21与第二斜面321相抵接,第一屏幕主体10与其对应的连接件32之间处于同一平面,第二屏幕主体20与其对应的连接件32之间也处于同一平面。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的端面也可以设置有其他角度的斜面,只
要在拼接状态时,第一屏幕主体10与其对应的连接件32之间形成直角,在全展开状态时,第一屏幕主体10与其对应的连接件32之间形成平角状态即可。
7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屏幕主体10与其相连的连接件32之间通过斜面相配合,既可以避免第一屏幕主体10在转动过程中与连接件32之间的干涉问题,又可以使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时,使第一屏幕主体10与连接件32之间通过斜面相互抵接形成限位,进而使第一屏幕主体10可以更为精准、稳定的处于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以上仅以第一屏幕主体10与其相连的连接件32之间的原理及效果进行示例性说明,第二屏幕主体20与其相连的连接件32之间可参照第一屏幕主体10与其对应的连接件32,在此不再赘述。
77.如图18所示,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通过主铰链31、副铰链33以及连接件32相连。每个连接件32的一端与一个主铰链31相连,另一端与一个副铰链33相连。每个连接件32既可以绕主铰链31的第一转轴311旋转,又可以绕副铰链33的第二转轴331旋转。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理解为连接件32分别绕第一转轴311和第二转轴331旋转,从而实现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之间的拼接和分离,结构简单。
78.如图19所示,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在拼接过程中,用户可以同时对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施加水平向内的推力f,此时连接件32与屏幕主体之间连接的副铰链33处会受到垂直方向的推力f1,进而连接件32会随着主铰链31的第一转轴311做h方向的同步旋转,继续施加水平推力f,直至两个连接件32相互靠近且与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所在平面垂直(如图2所示),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拼接成一个大屏幕,则完成了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的拼接。
79.如图20所示,在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由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的过程中,用户可以同时对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施加水平向外拉力f,此时屏幕主体与其相连的连接件32之间的副铰链33处会同步产生水平方向的拉力f2,进而连接件32可以沿主铰链31的第一转轴311做g方向的同步旋转;此时,继续施加垂直方向的推力f,使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分别沿其对应的副铰链33的第二转轴331沿z方向旋转,直至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处于同一平面,且两个连接件32与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所在平面垂直时,第一屏幕主体10与第二屏幕主体20则慢慢合拢屏幕达到“拼接”状态,然后就能达到图1或图2所示的全屏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在由折叠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的过程中,主铰链31处的旋转以及副铰链33处的旋转没有绝对的操作先后顺序,只要是满足安全规范操作即可。
8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手机处于正折叠状态的情况下,即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两者的屏幕处于相互靠近相对的状态,为了避免两个屏幕之间硬对硬接触,造成屏幕损坏,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两者中,至少一者的侧边缘处设置有缓冲凸起34,缓冲凸起34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屏幕主体10或所述第二屏幕主体20所在平面,且沿所述侧边缘延伸。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缓冲凸起34可以理解为凸出于手机屏幕所在平面,在手机折叠时通过缓冲凸起34可以在手机折叠时起到缓冲的作用,对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起到保护的作用。具体的,本技术实施例中,缓冲凸起34可以设置第一屏幕主体10的壳体或第二屏幕主体20的壳体的边缘。例如,缓冲凸起34可以设置在中框的边缘。缓冲凸起34与中框可以是模具注塑成型的一体式结构,也可以是粘贴在中框上的橡胶条等。如图8所示,缓冲凸起34可以设置于中框与主铰链31相平行的侧边缘,以起到更好的缓冲保
护的作用。
8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展开状态也可以称之为电子设备处于扩展模式。参照图21,示出了对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的一种控制流程图。如图21所示,步骤101中,在电子设备开机运行后,可以首先获取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当前状态,例如,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是处于第一展开状态还是第二展开状态。步骤102中,在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处于第一展开状态的情况下,由于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两者的屏幕处于拼接状态,则在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两者的屏幕作为整体显示当前运行界面,例如,在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两者的屏幕处于拼接状态时,则认为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可以协同工作,将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两者的屏幕作为一个显示屏幕,显示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或系统界面。在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两者的屏幕处于分离状态的情况下,则按照预设规则,可以在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上分别显示不同的应用程序。例如,在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两者的屏幕处于分离状态时,则默认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两者的屏幕各自独立进行显示,此时可以按照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的优先级,在第一屏幕主体10上显示当前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在第二屏幕主体20上显示处于休眠状态的应用程序;或者,在当前没有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的情况下,还可以获取系统当前正在运行的非系统应用,在第一屏幕主体10的屏幕上显示系统主页面,在第二屏幕主体20的屏幕上显示系统设置页面。
82.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两者的屏幕处于拼接状态时,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两者的屏幕协同作为整体一个显示屏幕工作时,可以有效增大显示屏的面积,提升用户操作的便利性;通过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两者的屏幕处于分离状态时,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两者的屏幕各自独立工作,不但可以使电子设备的屏幕成本及损坏率降低,还能提升屏幕使用的功能性和趣味性。
83.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电子设备内部还需要设置多种传感器,以配合不同应用场景,对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两者的状态获取及控制,对此本技术不再赘述。
84.如图6至图8所示,当用户没有大屏幕使用需求的情况下,或者电子设备处于休眠状态时,可以将电子设备设置于正折叠状态,即两个显示屏均内翻对外不可见状态,此时,可以通过第一屏幕主体10或第二屏幕主体20上的副屏104显示时钟、接听电话等,不但可以有效减少耗电量,还能避免显示屏外露导致磨损。本技术实施例中,无论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内翻至正折叠状态还是外翻至反折叠状态,相较于常规折叠手机均具有厚度更薄,重量更轻以及更利于用户携带等优点。
85.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处于反折叠状态时,宽度较窄,便于用户单手操作,因此,在用户只有一个显示屏的使用需求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用户习惯,可分为左单手模式和右单手模式。如图4所示,可以视为左单手模式,左单手模式即左手握持电子设备。如图3所示,可以视为右单手模式,右单手模式即右手握持电子设备。具体的,可以在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分别设置光距感传感器,根据两个屏幕主体上光距感传感器的状态来判断电子设备当前是通话模式还是非通话模式,再根据前置摄
像头101获取的面部信息判断是左单手模式还是右单手模式,这样就可以根据用户当前握持状态在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之间切换,以便于用户操作。并且,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处于反折叠状态时,铰链结构30的存在,更有利于减少单手模式下屏幕误触情况的发生。需要说明的,以上仅为一种示例性说明,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通过其他传感器对当前握持状态进行判断,以便于用户对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选择性切换。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进行切换,从而实现单屏单手操作,不但使用户操作更为简单便利,还可以有效节省屏幕耗电量,可以有效提升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86.本技术实施例中,铰链结构30不但可以作为第一屏幕主体10和第二屏幕主体20之间的连接桥梁,还可以作为手机支架,使电子设备处于更利于用户观看的角度。如图12所示,在利用铰链结构30作为支架使用时,不但可以更好的解决用户观看需求,还可以使电子设备相较于常规的折叠手机的重心更稳,角度控制更加灵活,用户体验舒适度更高。
87.综上,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8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屏幕主体与第二屏幕主体通过主铰链及其两侧的连接件相连,通过连接件分别沿主铰链、第一屏幕主体以及第二屏幕主体转动,从而可以使第一屏幕主体和第二屏幕主体在折叠状态与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因此,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屏幕主体和第二屏幕主体中的屏幕均可以使用相对于柔性屏成本更低的硬屏(lcd屏或oled屏),通过将第一屏幕主体和第二屏幕主体拼接从而实现大屏功能,或者还可以将第一屏幕主体和第二屏幕主体分离,从而使两个第一屏幕主体和第二屏幕主体可以单独使用及工作,这样,不但可以使电子设备的屏幕成本及损坏率降低,还能提升屏幕使用的功能性和趣味性。
89.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