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在平板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的触点走线方法

文档序号:8226280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在平板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的触点走线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平板显示设备结构技术,具体设计平板显示设备的走线结构。
【背景技术】
[0002]TV等平板显示行业,现阶段各组成件的连接方式,主要采用的是制成各种接口,然后采用导线的相互连接的方法。下面以电视行业整机为例,进行相关背景和存在的问题的阐述。
[0003]电视机上导线连接方式大方向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平面连接方式,一种是立体连接方式。
[0004]所谓平面连接方式,即相关被连接部件接口处于同一平面,整机被打开的时候,不需要特别注意相关接口的结合程度,不必考虑导线的撕扯导致接口信号传递的失效,造成质量问题。比如大尺寸中屏幕的LVDS信号的屏线和机芯板上的屏线接口处于同一平面,电源接口的电源线和电源板是同一平面,wifi模块的连接线和机芯处于同一平面,灯条线和灯条供电模块处于同一平面等。
[0005]平面连接方式的缺点在于需要对不同的机内走线进行规划,稍有不慎,轻则发生信号干扰,严重则会导致长时间使用后与电源相关的部分温度升高,发生安全隐患。比如LVDS屏线在经过电源初级的时候,要附加套管防止高压击穿或者温升过高产生溶化隐患。
[0006]立体连接方式主要指相关部件不在同一平面,采用导线连接带来拆装问题,以及严重影响生产效率。比如:大尺寸中,扬声器和机芯板就不在同一平面上,进行拆机过程中和生产过程中,需要格外谨慎,以免产生拉扯。比如:小尺寸平板电视中,LVDS线和级机芯板不在同一平面,造成插接不方便,拆机维修时容易将屏线接口拉扯,进而拉扯到0/Csource-PCB上的COF芯片,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0007]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平板显示设备的触点走线结构,其不需要导线连接,方便装机和拆机,简化整机连线不走,能够应用于大规模生产,满足自动化生产要求。
[0008]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平板显示设备的触点走线结构,所述平板显示设备包括主体、可与主体扣合的后盖、若干分置于主体和后盖上需互相电连接的组成件,置于主体内的组成件设有朝向后盖一侧的顶触点,置于后盖的组成件设有朝向主体的触点片,顶触点和触点片的位置对应,后盖与主体扣合时,置于主体的组成件通过顶触点触接到触点片的方式与置于后盖的组成件电连接。
[0009]后盖上设有互相电连接的两组触点片,置于主体内的两个组成件分别通过顶触点与该两组触点片触接的方式实现电连接。
[0010]后盖上固定安装有一触点片集成板,所有的触点片集成于触点片集成板上。
[0011]置于后盖的组成件设有布置于后盖上并延伸至触点片集成板底侧的导线,导线通过点焊的方式与触点片集成板上对应的触点片电连接。
[0012]所述顶触点为弹性金属片。
[0013]所述顶触点与触点片之间通过面接触的方式连接。
[00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走线结构通过顶触点和触点片触接的方式实现,不需要进行导线连接,解决了导线需要定位、走线不便的问题;组装时只需将后盖与主体扣合即可使得相应的组成件实现电连接,装机方便,拆卸时不必考虑导线撕扯导致连接通路断裂的问题;这种走线结构大大提高了平板显示设备的生产效率,不需要人工插接口的工序,满足了自动化生产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0016]符号说明:1_顶触点,2-触点片,3-触点片集成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结构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结构的保护的范围。
[0018]本发明的触点走线结构应用于平板显示设备上,包括平板电视、电脑显示器、平板电脑等。平板显示设备一般包括主体、后盖、若干分置于主体和后盖上需互相电连接的组成件。如在平板电视中,所谓的主体是指设有显示面板、背光源、扬声器、wifi模块等组成件的部分,后盖与此部分扣合后即得到电视整机。
[0019]本发明的置于主体内的组成件设有朝向后盖一侧的顶触点1,置于后盖的组成件设有朝向主体的触点片2,顶触点I和触点片2的位置对应,后盖与主体扣合时,置于主体的组成件通过顶触点触接到触点片的方式与置于后盖的组成件电连接。顶触点I和触点片2的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具体实施时,为了保证两者连接可靠,顶触点I 一般采用弹性金属片实现,后盖与主体扣合时,顶触点I能够紧压到触点片2上。在图1的实施例中,顶触点I为拱桥式弹片,能够紧密地与触点片2贴合。另外,为了进一步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顶触点I和触点片2之间优选采用面接触的方式进行连接。
[0020]具体应用时,可根据不同需求设计不同的触点片,采用不同的压制方法,可制成纳米级接口电路,即统统制式的触点片,与顶触点对接时完成不同电信号传递。
[0021]参照图2,利用本发明的触点走线结构可以实现各相应组成件的电连接,如扬声器、背光源、DVD模块、WIFI模块、屏线等。全部组成件的连接都通过后盖一次扣合完成。
[0022]作为优选,后盖上可以固定安装有一触点片集成板3,所有的触点片2集成于触点片集成板3上。如图2所示,当设有该触点片集成板3后,所有置于主体的组成件只需将其顶触点与触点片集成板3上的相应触点片2触接即可。设有该触点片集成板3后,置于后盖的组成件设有布置于后盖上并延伸至触点片集成板底侧的导线,导线通过点焊的方式与触点片集成板上对应的触点片电连接。
[0023]本发明的走线结构不但可以实现两个分置于主体和后盖的组成件之间的电连接,还可以实现两个同置于主体的组成件之间的电连接。具体的实现方式是在后盖上设互相电连接的两组触点片,置于主体内的两个组成件分别通过顶触点与该两组触点片触接的方式实现电连接。图2示出了利用触点片集成板实现的原理图,灯条线需要通过机芯板供电工作,灯条线引出一个顶触点与触点片集成板上一个触点片相连,机芯板同时引出一个顶触点与触点片集成板上另一个触点片相连,两个触点片互相连接,当后盖合上后,灯条线和机芯板即实现连通,机芯板提供的5-12V电压能够依次通过两组顶触点和触点片组成的通路传递到灯条线上,两者之间不再需要设置灯条导线。利用这种方式,可以使得主体内的连接导线也可以基本省略,为完全自动化生产提供了可能性。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应用于平板显示设备的触点走线结构,所述平板显示设备包括主体、可与主体扣合的后盖、若干分置于主体和后盖上需互相电连接的组成件,其特征在于:置于主体内的组成件设有朝向后盖一侧的顶触点,置于后盖的组成件设有朝向主体的触点片,顶触点和触点片的位置对应,后盖与主体扣合时,置于主体的组成件通过顶触点触接到触点片的方式与置于后盖的组成件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平板显示设备的触点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后盖上设有互相电连接的两组触点片,置于主体内的两个组成件分别通过顶触点与该两组触点片触接的方式实现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平板显示设备的触点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后盖上固定安装有一触点片集成板,所有的触点片集成于触点片集成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平板显示设备的触点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置于后盖的组成件设有布置于后盖上并延伸至触点片集成板底侧的导线,导线通过点焊的方式与触点片集成板上对应的触点片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平板显示设备的触点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触点为弹性金属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平板显示设备的触点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触点与触点片之间通过面接触的方式连接。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平板显示设备的触点走线结构,置于主体内的组成件设有顶触点,置于后盖的组成件设有触点片,顶触点和触点片的位置对应,后盖与主体扣合时,置于主体的组成件通过顶触点触接到触点片的方式与置于后盖的组成件电连接。本发明解决了导线需要定位、走线不便的问题;组装时只需将后盖与主体扣合即可使得相应的组成件实现电连接,装机方便,拆卸时不必考虑导线撕扯导致连接通路断裂的问题;这种走线结构大大提高了平板显示设备的生产效率,不需要人工插接口的工序,满足了自动化生产的需求。
【IPC分类】H04N5-64
【公开号】CN104539858
【申请号】CN201410780786
【发明人】陈世栋, 叶家方, 余恒, 杨晴, 刘文文
【申请人】广东长虹电子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