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读取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85515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图像读取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读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已知有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通过从光源向原稿(对象物)照射光,并利用拍摄装置检测由原稿反射的光,从而读取原稿的图像。这样的图像读取装置用于扫描器、复印机或传真机等。
[0003]此外,已知有使用了有机EL(电致发光)元件来作为光源的图像读取装置。例如,提出了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通过使有机EL元件沿短边方向弯曲,向对象物有效地照射光。

【发明内容】

[0004]但,在上述图像读取装置中,在对象物是立体物的情况下,存在由于光量不足而不能够恰当地读取图像的情况。例如,在对象物是书籍原稿的情况下,由于对于装订部分(装订线)的光量不足而难以恰当地读取对象物。
[0005]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对应于对象物的多种形状,以高精度对各对象物的图像进行读取。
[0006]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构成为:通过向对象物照射光来对上述对象物的图像进行读取。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具备:放置有上述对象物的放置台、向上述对象物照射光的面光源、对上述放置台与上述对象物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的测距部、使上述面光源的整体或一部分发光的控制部。上述控制部通过对上述面光源的发光部位进行控制,来将上述面光源的聚光位置控制为与上述测距部的测量值相应的位置。
[0007]根据本发明,能够对应于对象物的多种形状,以高精度对各对象物的图像进行读取。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概要的示意图。
[0009]图2中(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源的外观的立体图。
[0010]图2中(b)是表示图2(a)所示的光源的短边的侧面的图。
[0011]图3中(a)是用于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聚光位置的控制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图。
[0012]图3中(b)是用于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聚光位置的控制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图。
[0013]图3中(C)是用于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聚光位置的控制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图。
[0014]图4中(a)是用于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量的控制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图。
[0015]图4中(b)是用于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量的控制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图。
[0016]图4中(C)是用于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量的控制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图。
[0017]图5是用于对图像读取时的移动架的基本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0018]图6是按照每个功能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控制部的结构分开而表示的框图。
[0019]图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方法中对象物为平面物时的图像读取方式的图。
[0020]图8中(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方法中对象物为立体物时的盖板(原稿盖)的开关状态的图。
[0021]图8中(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方法中对象物为立体物时的盖板(原稿盖)的开关状态的图。
[0022]图9中(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方法中对象物为立体物的情况下的图像读取时的扫描方式的图。
[0023]图9中(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方法中对象物为立体物的情况下的图像读取时的扫描方式的图。
[0024]图9中(C)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方法中对象物为立体物的情况下的图像读取时的扫描方式的图。
[0025]图10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方法中对象物为立体物的情况下的图像读取方式的图。
[0026]图1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方法中对象物为光泽物的情况下的图像读取方式的图。
[0027]图12中(a)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移动架(移动光源)具备多个测距传感器的例子的图,(b)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测距传感器被固定的例子的图。
[0028]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0]首先,主要参照图1,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概要的示意图。
[0031]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构成扫描器100。扫描器100构成为:通过向对象物M(原稿)照射光来对对象物M的图像进行读取。扫描器100具备主体10和盖板20。
[0032]在主体10的表层部(例如,Zl侧),设置具有透光性能的台11 (放置台)。台11例如由玻璃构成。此外,在主体10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架30、40、透镜12、拍摄装置13及控制部50等。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架30 (移动光源)具有光源31、测距传感器32 (测距部)和反射镜33。
[0033]在台11上,安置(放置)对象物M。扫描器100通过从光源31向对象物M照射光,并利用拍摄装置13对由对象物M反射的光进行检测,从而读取对象物M的图像。光源31从台11的下方(Z2侧)向对象物M照射光。照射的光穿透台11,并碰到对象物M的下表面(台11侧的表面)而被反射。此外,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对象物M是平面物(例如,印刷纸张)。
[0034]本实施方式的盖板20是相对于台11能够开关的原稿盖。在读取对象物M的图像的情况下,打开盖板20并在台11上安置对象物M后,关闭盖板20,对对象物M的图像进行读取。在对象物M为平面物的情况下,即使在台11上存在对象物M的状态下,也能够如图1所示那样完全关闭盖板20。在盖板20上,设置有对盖板20的开关状态进行检测的开关传感器21。
[0035]接着,主要参照图2(a)及图2(b),对本实施方式的光源3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a)是表示光源31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b)是从Y2侧观看图2(a)所示的光源31的图。
[0036]如图2(a)及图2(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源31由两个片材状的面光源31a及31h构成。在光源31中,面光源31a与面光源31h以隔着空隙G的方式相对。面光源31a及31h分别由例如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机EL元件)构成。有机EL元件是例如在基板上层叠阴极层、电子输送层、发光层、空穴输送层和阳极层而构成。使用有机EL元件而形成的面光源31a及31h,分别能够容易地弯曲。
[0037]面光源31a及31h的形状(弯曲的角度等)被预先调整为:在使面光源31a及31h的整面发光时,从光源整体照射的光不会聚集(聚光)于一点。此外,面光源31a及31h的形状(弯曲的角度等)被预先调整为:能够通过部分发光来对聚光位置进行控制以使其位于规定的范围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光源的形状及配置等被调整为:面光源31a及31h能够将光聚集到互相相同的位置。
[0038]面光源31a及31h分别通过使例如Y方向为长边方向、X方向为短边方向的矩形板弯曲而形成。面光源31a及31h例如分别沿Y方向延设。在面光源31a与面光源31h之间,形成例如沿Y方向延伸的空隙G(槽)。面光源31a及31h沿X方向弯曲。面光源31a及31h分别以弯曲成1/4圆筒状的状态而被设置。光源31具有半圆筒状的形状,并在其顶点形成有空隙G(槽)。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源31中的空隙G(槽)位于弯曲的顶点。光源31通过面光源31a及31h,照射例如Y方向的线光。
[0039]在本实施方式中,面光源31a及31h具有互相相同的发光性能(光量等)。此外,面光源31a及31h具有互相对称的形状。详细而言,面光源31a及31h弯曲成:相对于空隙G描绘互相对称的曲线(曲面)。如图2(b)所示,面光源31a及31h具有不陡的弧状的侧面(或剖面),该侧面(或剖面)没有屈曲的部分(弯折部分)。由此,能够连续地(无级地)改变聚光位置。
[0040]接着,主要参照图3 (a)?图3 (c),对本实施方式的光源31的聚光位置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0041]在本实施方式中,原则上使面光源31a、31h的对称的部位发光。由此,由面光源31a发出的光的聚光位置与由面光源31h发出的光的聚光位置大致相同。例如,如图3(a)所示,在选择性地使面光源31a、31h中离开(远离)空隙G的部分R11、R21发光的情况下,由部分Rll、R21发出的光分别聚光到位置Q1。此外,例如,如图3(b)所示,在选择性地使面光源31a、31h中靠近空隙G的部分R12、R22发光的情况下,由部分R12、R22发出的光分别聚光到位置Q2。此外,例如,如图3 (c)所示,在选择性地使面光源31a、31h中位于中央的部分R13、R23发光的情况下,由部分R13、R23发出的光分别聚光到位置Q3。
[0042]在本实施方式中,位置Q1、Q2、Q3的X坐标是与空隙G相对应的位置(与空隙G大致相同的X坐标)。例如如图3(a)所示,位置Ql的Z坐标(高度)与台11的表面FlO(是对象物M被放置的表面)的Z坐标一致。此外,例如如图3 (b)所示,位置Q2的Z坐标(高度)是从台11的表面FlO向Zl侧离开距离Dll的位置。此外,例如如图3(c)所示,位置Q3的Z坐标(高度)是从台11的表面FlO向Zl侧离开距离D12的位置。此外,距离D12比距离Dll小。
[0043]发光部位并不局限于图3(a)?图3(c)所示的三种。能够使面光源31a、3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