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链路自动切换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8475050阅读:来源:国知局
中指定的高层协议。虽然以太网协议中并没有明确作出补齐规定,但是以太网帧中数据帧的长度最小应当不低于46个字节,以保证802.3协议的数据帧长最大值1518字节,最小值64字节。
[0137]为减少转发量,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检测数据帧长度设置为46个字节,加上检测数据帧的前导码、界定符、类型、校验码等字段,刚好达到以太网数据帧的最小长度64字节。本发明中的46个字节的检测数据帧可以采用以下格式:“1111000011110000…”或者“OxRFORFORFORFOR)…”。上述实施例中举例的检测数据帧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较有的检测数据帧的格式,其他格式的检测数据帧同样适用于本发明。
[0138]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主权项】
1.一种链路自动切换方法,应用于两个交换设备通过主/备用传输端口建立的主/备用链路的自动切换,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第一交换设备检测到主用传输端口连续M个周期未接收到第二交换设备发送的检测数据帧后,确定主用链路故障;其中,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和第二交换设备周期向对方发送所述检测数据帧; 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关闭所述主用链路,启用备用链路工作; 其中,M为正整数;所述检测数据帧是所述第一交换设备与所述第二交换设备预先约定的区别于业务数据帧的一种特定数据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交换设备具有与主/备用传输端口对应的主/备用设备端口,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关闭所述主用链路,启用备用链路工作,具体包括: 触发第一交换设备的主用设备端口停止接收业务数据帧,并触发关闭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主用设备端口; 所述第一交换设备连续N个周期未检测到主用设备端口的电信号,触发启用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备用设备端口; 所述第一交换设备触发启用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备用传输端口传输业务数据帧,并通过备用传输端口周期向所述第二交换设备发送检测数据帧; 其中,N为正整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关闭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主用设备端口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交换设备触发主用设备端口连续关闭X个周期之后,所述第一设备触发开启主用设备端口; 所述第一交换设备连续Y个周期检测到主用设备端口的电信号,触发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主用传输端口连续M个周期向第二交换设备发送检测数据帧; 所述第一交换设备检测到所述连续M个周期内所述主用传输端口未接收到第二交换设备发送的检测数据帧,触发关闭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主用设备端口,并返回触发主用设备端口连续关闭X个周期步骤; 所述第一交换设备检测到所述连续M个周期内所述主用传输端口接收到第二交换设备发送的检测数据帧,则确定主用链路恢复,触发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主用传输端口周期向所述第二交换设备发送检测数据帧; 其中,X,Y,M均为正整数,且X不小于N。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主用链路故障恢复,且所述备用电路故障后,切换回所述主用链路工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交换设备连续L个周期检测到备用传输端口未接收到第二交换设备发送的检测数据帧,确定备用链路故障; 所述第一交换设备触发备用设备端口停止接收业务数据帧,并触发关闭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备用设备端口; 所述第一交换设备连续P个周期未检测到备用设备端口的电信号,触发启用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主用设备端口; 所述第一交换设备触发启用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主用传输端口传输业务数据帧,并通过备用传输端口周期向所述第二交换设备发送检测数据帧; 其中,L,P均为正整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关闭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备用设备端口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交换设备触发备用设备端口连续关闭Z个周期,所述第一设备触发开启备用设备端口 ; 所述第一交换设备连续Q个周期检测到备用设备端口的电信号,触发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备用传输端口连续L个周期向第二交换设备发送检测数据帧; 所述第一交换设备检测到所述连续L个周期内备用传输端口未接收到第二交换设备发送的检测数据帧,触发关闭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备用设备端口,并返回触发备用设备端口连续关闭Z个周期步骤; 所述第一交换设备检测到所述连续L个周期内所述备用传输端口接收到第二交换设备发送的检测数据帧,则确定备用链路恢复,触发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备用传输端口周期向所述第二交换设备发送检测数据帧; 其中,Z,L,Q均为正整数,且Z不小于P。
7.如权利要求2?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触发第一交换设备的主用设备端口停止接收业务数据帧之后,触发启用第一交换设备的备用传输端口传输业务数据帧之前,还包括: 第一交换设备检测到主用传输端口接收到第二交换设备侧发送的业务数据帧,将业务数据帧从主用传输端口转发至主用设备端口,主用设备端口对业务数据帧进行发送处理。
8.一种链路自动切换装置,应用于两个交换设备通过主/备用传输端口建立的主/备用链路的自动切换,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到第一交换设备的主用传输端口连续M个周期未接收到第二交换设备发送的检测数据帧后,确定主用链路故障;其中,所述第一交换设备和第二交换设备周期向对方发送所述检测数据帧…为正整数;所述检测数据帧是所述第一交换设备与所述第二交换设备预先约定的区别于业务数据帧的一种特定数据帧; 切换单元,用于关闭所述主用链路,启用备用链路工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交换设备具有与主/备用传输端口一一对应的主/备用设备端口,所述切换单元具体用于: 触发第一交换设备的主用设备端口停止接收业务数据帧,并触发关闭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主用设备端口; 所述检测单元具体用于:连续N个周期未检测到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主用设备端口的电信号;所述切换单元具体用于:触发启用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备用设备端口 ;触发开启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备用传输端口传输业务数据帧,并触发检测单元通过备用传输端口周期向所述第二交换设备发送检测数据帧; 其中,N为正整数。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还用于: 触发主用设备端口连续关闭X个周期之后,触发开启主用设备端口 ;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连续Y个周期检测到主用设备端口的电信号,触发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主用传输端口连续M个周期向第二交换设备发送检测数据帧;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检测到所述连续M个周期内所述主用传输端口未接收到第二交换设备发送的检测数据帧;所述切换单元还用于,触发关闭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主用设备端口 ;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检测到所述连续M个周期内所述主用传输端口接收到第二交换设备发送的检测数据帧,则确定主用链路恢复;触发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主用传输端口周期向所述第二交换设备发送检测数据帧; 其中,X,Y,M均为正整数,且X不小于N。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还用于: 检测到所述主用链路故障恢复,且所述备用电路故障,切换回所述主用链路工作。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具体用于: 连续L个周期检测到备用传输端口未接收到第二交换设备发送的检测数据帧,确定备用链路故障; 所述切换单元具体用于,触发备用设备端口停止接收业务数据帧,并触发关闭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备用设备端口; 所述检测单元具体用于,连续P个周期未检测到备用设备端口的电信号;所述切换单元具体用于,触发启用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主用设备端口 ;触发启用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主用传输端口传输业务数据帧,并通知检测单元通过备用传输端口周期向所述第二交换设备发送检测数据帧; 其中,L,P均为正整数。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还用于: 触发备用设备端口连续关闭Z个周期,触发开启备用设备端口 ; 所述检测单元还用于连续Q个周期检测到备用设备端口的电信号,触发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备用传输端口连续L个周期向第二交换设备发送检测数据帧; 所述检测单元具体用于,检测到所述连续L个周期内备用传输端口未接收到第二交换设备发送的检测数据帧;所述切换单元用于,触发关闭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备用设备端Π ; 所述检测单元具体用于,检测到所述连续L个周期内所述备用传输端口接收到第二交换设备发送的检测数据帧,则确定备用链路恢复,触发所述第一交换设备的备用传输端口周期向所述第二交换设备发送检测数据帧; 其中,Z,L,Q均为正整数,且Z不小于P。
14.如权利要求8?1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还用于: 触发第一交换设备的主用设备端口停止接收业务数据帧之后,触发启用第一交换设备的备用传输端口传输业务数据帧之前,检测到第一交换设备的主用传输端口接收到第二交换设备侧发送的业务数据帧,将业务数据帧从主用传输端口转发至主用设备端口,主用设备端口对业务数据帧进行发送处理。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链路自动切换方法和装置,以现有技术中当交换设备连接传输设备的端口有电信号但部分链路故障时,交换设备无法检测到主用链路发生故障,因此无法实现链路的自动切换,导致远距离传输系统故障时间延长,系统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采用连续M个周期检测到主用传输端口未接收到检测数据帧,则确定主用链路出现故障,关闭主用链路,启用备用链路工作;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交换设备无法自动识别传输设备有电信号但链路异常的情况,缩短了远距离传输系统故障的时间,提高了远距离传输系统的可靠性;同时通过多个检测周期确定链路的状态,降低了由于传输端口接收检测数据帧出现时延,误判链路出现故障的概率。
【IPC分类】H04L12-26, H04L12-707
【公开号】CN104796329
【申请号】CN201410019427
【发明人】马洪利, 贺欣韬, 王江, 王蕊, 石芳, 董少杰, 贾忻, 丁健, 杨海威, 姜宏岩
【申请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月16日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