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终端状态的方法

文档序号:8475259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终端状态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终端状态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绝大多数终端一般是通过按键或手指触控的交互方式来进行各项操作,如: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控制多媒体的播放和暂停等等。以智能手机为例,目前智能手机均采用触控的方式来进行各项操作,如在播放视频时,终端用户可以通过手动点击触摸屏上的暂停按钮来暂停播放视频,以及可以通过手动点击触摸屏上的播放按钮来继续播放视频。然而,有时候终端用户因为忙碌或者因为佩戴手套而无法进行触屏操作,从而采用上述方法控制终端中视频的播放状态会造成操作不便的问题。基于上述问题,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控制方法孕育而生,一般是采用终端中的摄像头采集图像信息,并根据图像信息所包含的指令来控制视频的播放状态。然而,利用摄像头采集图像信息时功耗过高,会加速终端的耗电情况。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终端状态的方法,能够提高控制操作的便捷性,且降低功耗。
[000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终端状态的方法,包括:
[0005]通过红外成像器件扫描物体特征信息;
[0006]检测所述物体特征信息是否与预先存储的目标特征信息集合中的一个目标特征信息相匹配,其中,每一个目标特征信息携带有对应的控制指令;
[0007]若相匹配,控制终端执行与所述目标特征信息携带的控制指令相对应的操作。
[0008]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红外成像器件扫描物体特征信息,并检测该物体特征信息是否与预先存储的目标特征信息集合中的一个目标特征信息相匹配,其中,每一个目标特征信息携带有对应的控制指令,若该物体特征信息与一个目标特征信息相匹配,则可以控制终端执行与该目标特征信息携带的控制指令相对应的操作。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无需用户手动触屏来控制终端中的各项操作,只需利用终端中集成的红外成像器件扫描屏幕前方物体的特征信息,并分析该物体的特征信息所包含的控制指令,可以根据该控制指令来控制终端进行相应的操作,从而可以提高控制操作的便捷性,有效提高用户体验。此外,利用红外成像器件扫描物体的特征信息比利用摄像头所花费的功耗低,从而可以节约用电量。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0]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终端状态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1]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终端状态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2]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终端状态的方法,能够提高控制操作的便捷性,且可以降低功耗。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0018]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终端状态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控制终端状态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0019]S101、通过红外成像器件扫描物体特征信息。
[0020]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终端中集成一个或多个红外成像器件,红外成像器件可以将红外图像直接或间接地转换成可见光图像。可以接收用户的开启指令,以开启红外成像器件的扫描功能,也可以设置终端中的红外成像器件的扫描功能一直处于开启状态,还可以是当检测到进入终端的某个应用程序时自动开启红外成像器件的扫描功能。其中,终端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AD)、智能电视、智能手表、多媒体播放器等,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0021]本发明实施例中,红外成像器件扫描到的物体特征信息可以包括人脸特征信息,也可以包括至少一种手势特征信息,还可以包括其他具有标识性的特征信息。
[0022]本发明实施例中,红外成像器件则对外界物体进行扫描,此时,待扫描的外界物体位于红外成像器件的前方,一般为终端显示屏幕的前方。红外成像器件扫描外界物体的过程可以为:红外成像器件发射出红外光,以使该红外光照射到物体上,物体再将该红外光部分反射回来,红外成像器件接收物体反射回的红外光后,根据反射回的红外光的光线强度来获取物体特征信息。其中,物体特征信息可以包括物体的轮廓图像、特征参数、物体组成部件之间的间距等信息。
[0023]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红外成像器件的扫描功能开启后,可以实时对外界物体进行扫描,也可以每隔预设时间扫描一次,预设时间可以根据用户的自身需求进行手动设置。
[0024]S102、检测该物体特征信息是否与预先存储的目标特征信息集合中的一个目标特征信息相匹配,其中,每一个目标特征信息携带有对应的控制指令,若相匹配,则执行步骤S103o
[0025]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执行步骤SlOl通过红外成像器件扫描到物体特征信息后,终端可以将该物体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目标特征信息集合中包括的目标特征信息进行逐一匹配,当与某一个目标特征信息匹配成功时,则可以进一步执行步骤S103。其中,目标特征信息集合可以保存在终端的存储器中,也可以保存在数据库中,还可以上传至云端服务器,此时,需先从云端服务器中获取目标特征信息集合,再执行步骤S102。
[0026]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特征信息集合中的每一个目标特征信息均携带有对应的控制指令,例如:当目标特征信息为人脸时,对应的控制指令为点亮终端屏幕;当目标特征信息为V型手势时,对应的控制指令为打开终端的通讯录;当目标特征信息为X型手势时,对应的控制指令为关闭终端中当前运行的应用等等。
[002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该物体特征信息包括人脸特征信息时,执行步骤S102检测该人脸特征信息是否与目标特征集合中的标准人脸特征信息相匹配,终端可以根据预设的人脸检测算法检测该物体特征信息是否与目标特征集合中的标准人脸特征信息相匹配,即人脸检测过程。其中,可以是终端的中央处理器根据预设的人脸检测算法检测该人脸特征信息是否与目标特征集合中的标准人脸特征信息相匹配,也可以是终端中集成的图像处理芯片或者专门的人脸检测芯片等根据预设的人脸检测算法检测该物体特征信息是否与目标特征集合中的标准人脸特征信息相匹配。
[0028]在该实施方式中,预设人脸检测算法可以是参考模板法,首先设计一个或数个标准人脸的模板,然后计算测试样本(即该物体特征信息包括人脸特征信息)与标准模板(标准人脸特征信息)之间的匹配程度,并通过匹配的结果来判断两者是否匹配;也可以是样本学习法,采用的是模式识别中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即通过对面像样本集和非面像样本集的学习产生分类器。除上述常见方法外,还可以有肤色模型法、特征子脸法等等,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上述人脸检测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使用。
[0029]在该实施方式中,只需检测扫描到的人脸为标准的人脸,而无需进一步判断扫描到的人脸具体为哪个用户的人脸,即无需进行身份鉴别。
[0030]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该物体特征信息包括人脸特征信息时,执行步骤S102检测该人脸特征信息是否与目标特征集合中的目标人脸特征信息相匹配,终端可以根据预设的人脸识别算法识别该人脸特征信息是否与目标特征集合中的目标人脸特征信息相匹配,即人脸识别过程。其中,该目标人脸特征信息可以是事先训练好的用户自身的人脸特征信息,只有当扫描到的人脸特征信息与目标人脸特征信息(用户自身的人脸特征信息)相匹配后,才可以进一步执行步骤S103。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终端被非法用户肆意操作。
[0031]S103、控制终端执行与该目标特征信息携带的控制指令相对应的操作。
[0032]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执行步骤S102检测到该物体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目标特征信息集合中的一个目标特征信息相匹配时,可以控制终端执行与该目标特征信息携带的控制指令相对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