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终端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220365阅读:来源:国知局
连接的信号值低于阈值,若满足所述告警条件,第二终端则触发并发送第二告警信息,驱动发出告警信号,这里,所述阈值由所述第二终端的配置文件确定。
[0031]下面通过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终端监控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步骤101,无线终端根据用户选择的监控状态初始化为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
[0034]其中,第一终端为监控终端,第二终端为被监控终端;
[0035]具体的,无线终端向用户显示用于用户选择监控状态的界面,根据用户选择的监控状态对应的标识将无线终端自身进行初始化;
[0036]这里,监控状态包括AP状态、STA状态;相应的,当用户选择的监控状态为AP状态时,无线终端初始化为作为AP终端的第一终端;当用户选择的监控状态为STA状态时,无线终端初始化为作为STA终端的第二终端;其中,其中,AP状态和STA状态分别通过对应的标识表示,所述标识可以是数值,也可以是不同的符号,只要能区分不同的状态即可。
[0037]步骤102,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无线连接;
[0038]具体的,当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后,第一终端通过第二终端发送的无线连接请求与第二终端建立无线连接;这里,第二终端发出的无线连接请求可为WIFI连接请求;相应的,建立的无线连接为WIFI连接。
[0039]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无线连接之前,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可分别显示监控信息配置界面,以用于用户根据实际需求对监控信息进行设置;相应的,无线终端根据用户设置的监控信息生成各自的配置文件;
[0040]其中,第一终端显示的监控信息配置界面中,需要用户设置的监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AP名称、AP密码、第一终端可监控的无线终端的设备信息;在用户将监控信息设置完成后,第一终端根据用户设置的监控和信息生成对应的配置文件;这里,AP名称与AP密码分别为第一终端自身的AP名称,以及与AP名称对应的AP密码。
[0041]第二终端显示的监控信息配置界面中,需要用户设置的监控信息包括但不限于:AP名称、AP密码;第二终端自身的设备信息、应用场景信息、安全区域范围;这里,AP名称、AP密码分别为第二终端可接入的AP终端的AP名称,以及与该AP名称对应的AP密码;第二终端自身的设备信息可为第二终端的标识码,该标识码为昵称、或用户身份识别卡(SIM)/全球用户识别卡(USIM)号、或为代表第二终端序号等用来识别第二终端的标识码;安全区域范围包括但不限于:1米、2米、2.5米、10米,用户可根据实际监控需要对安全区域范围进行设置;应用场景信息可根据所处通信环境的不同进行选择,包括:室内环境、或室外环境、或野外环境,以适用于不同的通信环境下的无线终端监控。
[0042]这里,生成的配置文件可保存在内存中;当无线终端初始化为第一终端后,如果第一终端中保存有配置文件,且用户未对监控信息进行更新,则当第一终端关机、或结束前次监控再次启用监控功能时,保存的配置文件可被再次使用;如果用户在监控信息中添加或删除被监控终端时,配置文件进行对应的更新。
[0043]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建立无线连接之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同步配置文件,以验证第一终端是否对第二终端具有监控权限;
[0044]具体的,第一终端通过建立的无线连接将自身的配置文件发送至第二终端,当接收到第二终端返回的同步成功响应时,同步完成,如果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未收到第二终端返回的同步成功响应或返回的消息为同步失败响应,则确定第一终端不具有对第二终端进行监控的权限;
[0045]第二终端通过建立的无线连接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配置文件后,将接收到的配置文件中与本地的配置文件进行比较;具体的,确定接收的配置文件中第一终端可监控的无线终端的设备信息中包含第二终端的设备信息,返回同步成功响应,以表示配置文件同步完成,且第一终端对第二终端具有监控权限;当接收的配置文件中第一终端可监控的无线终端的设备信息不包含第二终端的设备信息,则返回同步失败响应,以表示第一终端不具有监控第二终端的权限。
[0046]在实际应用中,第二终端可为具有无线功能的便携式附件,该便携式附件的监控信息无法通过用户设置,而是具有预先设置信息的配置文件。
[0047]步骤103,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分别检测所述无线连接是否满足告警条件,确定满足所述告警条件时发出告警信号;
[0048]这里,所述检测可以是实时检测;
[0049]具体的,当无线终端初始化为第一终端时,第一终端实时检测与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是否满足告警条件:无线连接断开、或接收到第二终端的第二告警信息;若满足告警条件,则触发第一告警信息,并驱动发出告警信号,提醒用户与第二终端的无线连接出现异常、或第二终端离开安全区域范围;这里,第二告警信息为离开安全区域范围的第二终端发出的告警信息;所述第二告警信息携带有第二终端的设备信息。
[0050]当无线终端初始化为第二终端时,第二终端实时检测与第一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是否满足告警条件:无线连接的信号值低于阈值,当满足告警条件时,触发第二告警信息,并驱动告警信号提醒用户离开安全区域范围,同时将第二告警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其中,第二告警信息携带有第二终端的设备信息,以告知第一终端当前第二终端的具体信息;阈值由第二终端本地保存的配置文件确定,具体为根据第二终端本地保存的配置文件中的应用场景信息及安全区域范围确定的信号值;这里,信号值为第二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1n)值,随着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之间距离的变化,第二终端的RSSI值发生相应的变化,当距离增大时,RSSI值减小;当距离减小时,RSSI值增大。
[0051]这里,提醒用户的告警信号可为蜂鸣、和/或语音、和/或振动。
[0052]在步骤103的监控过程中,当第一终端的AP名称与AP密码发生变化时,第一终端再次将自身的配置文件发送至第二终端,第二终端将已更新的AP名称与AP密码保存,并与第一终端重新建立无线连接,无线连接建立完成之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继续执行步骤103。
[0053]通过步骤101至步骤103的监控方法,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同时检测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无线连接;当第一终端检测到无线连接断开时,触发第一告警信息,并由第一告警信息驱动发出告警信息;当第二终端检测到接收的无线连接的信号值低于阈值时,触发第二告警信息,将第二告警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并由第二告警信息驱动发出告警信号,此时,第一终端接收到第二告警信息,由第二告警信息触发第一告警信息,并由第一告警信息驱动发出告警信号;对于第二终端检测到接收的无线连接的信号值低于阈值的情况,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同时发出告警信号。
[0054]在实际应用中,无线终端可为智能手机;也可为易于携带在用户身上的便携式附件,但该便携式附件只能作为第二终端使用。
[0055]用户对监控状态的选择操作、监控信息的设置可根据用户的具体安全需求由用户自己设置,也可由系统本身根据默认的选择进行设置。
[005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终端监控方法可充分利用智能手机已有的功能和良好的系统环境,在节约成本同时,为用户带来更为熟悉、统一和友好的使用环境和体验。
[005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监控终端实现无线终端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058]步骤201,初始化为监控终端;
[0059]具体的,无线终端根据用户选择的AP状态,将自身初始化为作为AP终端的第一终端,并对该第一终端覆盖下的所有被监控终端进行监控;这里,第一终端为监控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