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装置及其通信管理方法

文档序号:9381491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移动通信装置及其通信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通信装置及其通信管理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多张用户识别模块卡的移动通信装置及其通信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便携式装置,例如手持式装置,已经在技术上愈来愈先进并且具多功能性。举例来说,移动装置可接收电子邮件讯息、具有先进的电话簿管理应用程序、允许多媒体播放以及具有各种其他功能。由于这些多功能装置所带来的便利性,也使得这些装置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之一。
[0003]随着使用者使用习惯的改变,愈来愈多的移动装置可安装两张以上的用户识别模块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card,SIM卡)在单一装置上,以同时支持多个移动电话门号的使用。在这类安装有两张以上的用户识别模块卡的移动装置中,每张用户识别模块卡对应不同服务商的移动电话门号,使用者可自行根据通话地点、信号强弱、通话费用等等信息来切换使用不同的门号。
[0004]然而,当使用安装有多张用户识别卡的移动装置进行通话时,如果通话过程中因为某些因素例如漫游至信号较弱的区域,而使得信号变弱,则使用者需要中断通话,并在切换门号后再以新门号重新拨号,如此一来,除了浪费通话时间之外,也会影响通话质量与增加功率损耗,造成使用者使用上的不便。

【发明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在通话过程中进行通话网络切换的移动通信装置及其通信管理方法。
[0006]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实现的一种移动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第一用户识别模块以及一第二用户识别模块、一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一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处理单元。第一用户识别模块存储至少一第一信息,且第二用户识别模块存储至少一第二信息。第一无线通信单元电性耦接于第一用户识别模块,用以根据第一信息连接至第一服务网络,并用以拨号至一远端通信装置,以通过第一服务网络与远端通信装置建立一第一通话连线。第二无线通信单元电性耦接于第二用户识别模块,并根据第二信息连接至第二服务网络。处理单元电性耦接于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与第二无线通信单元,用以在第一通话连线建立时,t匕较第一无线通信单元由第一服务网络所接收到的一第一信号的质量与第二无线通信单元由第二服务网络所接收到的一第二信号的质量,其中当被比较的第二信号的质量优于被比较的第一信号的质量时,第二无线通信单元用以拨号至第一用户识别模块,以通过第二服务网络与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建立一第二通话连线。其中,在第二通话连线建立后,第一无线通信单元、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与远端通信装置间自动建立一第一多方通话连线,其中在第一多方通话连线建立后,第一无线通信单元自动中断第一通话连线,且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与远端通信装置间自动建立一第三通话连线来取代第一通话连线。
[0007]关于一种适用于移动通信装置的通信管理方法,其中该移动通信装置包括一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一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一第一用户识别模块(Sm)以及一第二用户识别模块,该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与该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分别电性耦接于该第一用户识别模块与该第二用户识别模块,本发明所揭露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该第一用户识别模块所提供的一第一信息,将该第一无线通信单元连接至一第一服务网络;根据该第二用户识别模块所提供的一第二信息,将该第二无线通信单元连接至一第二服务网络;利用该第一无线通信单元通过该第一服务网络与该远端通信装置建立一第一通话连线;在该第一通话连线建立时,比较该第一无线通信单元由该第一服务网络所接收到的一第一信号的质量与该第二无线通信单元由该第二服务网络所接收到的一第二信号的质量;当该被比较的第二信号的质量优于该被比较的第一信号的质量时,利用该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拨号至该第一用户识别模块,以通过该第二服务网络与该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建立一第二通话连线;在该第二通话连线建立后,自动建立该第一无线通信单元、该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与该远端通信装置间的一第一多方通话连线;以及在该第一多方通话连线建立后,自动中断该第一通话连线并建立该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与该远端通信装置间的一第三通话连线来取代该第一通话连线。
[0008]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
【发明内容】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0010]图2是显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信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0011]图3是显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通信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0012]图4是显示依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通信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0013]图5是显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使用者接口的示意图;
[0014]图6是显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通信管理的实际操作示意图。
[0015]【符号说明】
[0016]10?移动通信系统;
[0017]100?移动通信装置;
[0018]112?第一无线通信单元;
[0019]114?第二无线通信单元;
[0020]120?存储单元;
[0021]130?处理单元;
[0022]140?屏幕单元;
[0023]S頂1、SIM2、SIM3?用户识别模块;
[0024]200?远端通信装置;
[0025]300、400?服务网络;
[0026]S202、S204、S206、S208、S210、S212、S214、S216 ?执行步骤;
[0027]S302、S304、S306、S308、S310、S312 ?执行步骤;
[0028]S402、S404、S406、S408、S410、S412 ?执行步骤;
[0029]500?使用者接口;
[0030]510、520、530 ?选项;
[0031]600、602、604 ?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叙述列举本发明的多种实施方式。以下叙述介绍本发明的基本概念,且并非意图限制本
【发明内容】
。实际发明范围应依照权利要求书界定之。
[0033]图1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10中,至少包括移动通信装置100、远端通信装置200与多个服务网络300-400,其中移动通信装置100可无线连接至第一服务网络300与第二服务网络400,并通过第一服务网络300与第二服务网络400与远端通信装置200进行无线通信。移动通信装置100可为各种具有通话功能的电子装置,如智能手机、移动电话、平板计算机或任何类型的移动上网装置,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远端通信装置200可作为一受话端通信装置或发话端通信装置。当远端通信装置200作为发话端通信装置时,远端通信装置200可通过所属的服务网络例如第二服务网络400拨号给移动通信装置100,使得移动通信装置100可接收远端通信装置200的来电,并通过第二服务网络400与远端通信装置200进行通话。当远端通信装置200作为受话端通信装置时,移动通信装置100可通过所属的服务网络例如第一服务网络300拨号给远端通信装置200,使得远端通信装置200可接收移动通信装置100的来电,并通过第一服务网络300与移动通信装置100进行通话。
[0034]移动通信装置100至少包括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2、第二无线通信单元114、存储单兀120、处理单兀130、以及多个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S頂1-S頂2。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2以及第二无线通信单元114分别用以执行与各种移动通信服务网络300与400,例如2G、3G、4G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站或存取点之间的无线传输,可通过服务网络300与400来与一受话端通信装置或一发话端通信装置进行通话。
[0035]明确来说,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2以及第二无线通信单元114可进一步包括基带(baseband,又称之为“基频”)单元(未绘示)与射频(Rad1 Frequency, RF)模块(未绘示)。基带单元可包括多个硬件装置以执行基带信号处理,包括模拟数字转换(analog todigital convers1n, ADC) / 数字模拟转换(digital to analog convers1n, DAC)、增益(gain)调整、调制与解调制、以及编码/解码等。射频模块可接收射频无线信号,并将射频无线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以交由基带模块进一步处理,或自基带信号模块接收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转换为射频无线信号以进行传送。射频模块也可包括多个硬件装置以执行上述射频转换,举例来说,射频模块可包括混频器(mixer)以将基带信号乘上移动通信系统的射频中的振荡载波。
[0036]举例来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2以及第二无线通信单元114可包括一组或多组实体基带或射频模块。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2以及第二无线通信单元114可整合为单一无线通信单元,其包括多根天线,分别对应于所有用户识别模块,每个用户识别模块可通过一对应的天线与其所属服务网络进行无线信号的传送与接收。在另一实施例中,整合的单一无线通信单元也可仅包括单根天线,所有用户识别模块可通过该天线以时分复用的方式与其所属服务网络进行无线信号的传送与接收。
[0037]—般而言,各个用户识别模块分别插入移动通信装置的一个插槽(socket)。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装置100可还包括一多卡控制器(未绘示),其耦接或连接于基带芯片与用户识别模块之间,其中多卡控制器可在初始时根据每个用户识别模块的需求分别提供相同或不同的电压电平给各个用户识别模块。基带芯片则可通过多卡控制器对各个用户识别模块进行读写操作。举例来说,第一用户识别模块SIMl与第二用户识别模块S頂2可为相应于基带芯片所支持的无线通信技术的任何用户识别卡,例如:S頂卡、US頂卡等等。SIM卡通常包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