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420935阅读:来源:国知局
;如图2所示,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8]步骤201:获取当前通信的频点信息。
[0039]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但不局限于为以下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
[0040]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具有通信功能,可通过电子设备中的通信模块实现,该通信模块一般具有射频单元以及处理单元,电子设备能够利用通信模块与基站进行通信,具体地,电子设备与基站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利用通信网络实现电子设备与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这里,所传输的数据可以但不局限于为以下数据:文字数据、语音数据、图像数据等。
[0041]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与基站之间进行通信时,需要借助媒介进行通信,即通过载波进行通信,将数据调制在载波上之后,再进行数据的传输。这里,载波也称为信道,每个信道均对应一个频率,电子设备与基站之间能够进行通信的频率可以是多个,为此,电子设备获取当前通信的频点信息,这里,所述频点信息即为电子设备与基站能够通信的信道所对应的频率。
[0042]实际应用时,电子设备距离某一个基站较近时,则可向基站发送检测请求消息,这里,电子设备可以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地发送检测请求消息。具体地,电子设备可按照预设的周期向基站周期性地发送检测请求消息;或者,电子设备检测到基站的信号强度大于等于预设的阈值时,向基站发送检测请求消息,这种方式为非周期性地发送检测请求消息。上述方案中,电子设备距离基站较近是指电子设备能够接收到基站的信号,且该信号满足预定条件,例如信号的强度达到了阈值,这样所发送的检测请求消息才有效,才会接收到基站反馈的检测响应消息,从而得到了电子设备当前通信的频点信息。例如,电子设备当前通信的频点信息为Π、f2、f3三个频点,电子设备与基站之间能够在这三个频点上进行数据的传输。
[0043]步骤202:对所述待传输的数据按照第一规则进行分组,将分组数据分别调至在各个频点上。
[0044]本发明实施例中,待传输的数据需要首先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组,然后,再将分组数据分别调制在各个频点上。
[0045]本发明实施例中,频点信息还包括各个频点对应的容量,根据各个频点对应的容量对数据进行分组,分组的原则,可以按照将数据分配到容量较大的频点上,然后依次将数据分配到容量较小的频点上,这样分配后,剩余频点的容量较均衡。
[0046]步骤203:分时发送所述调制在各个频点上的数据。
[0047]本发明实施例中,分时发送是指利用帧内不同的时隙发送。具体地,将分组数据调至到各个频点上后,每个频点上对应的数据量是不同的,基于此,可按照频点上的数据量的不同为频点分配相应的时隙,分配的原则,可以按照为数据量较多的频点分配较多的时隙,为数据量较少的频点分配较少的时隙。这样,可以达到分配均匀的目的,也更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
[0048]参照图9,TDD系统中,每个帧(frame)里有O?7共8个时隙。电子设备检测到基站有频点fl、f2、f3,把数据分组调制到这些频点上,再通过不同时隙,如时隙0、1、5、6用频点Π传输,时隙2、3通过频点f2,时隙7通过频点f3传输出去,实现增强数据传输的能力。
[0049]本发明实施例中,考虑对电子设备对数据不仅具有发送的功能,还具有数据接收的功能,为此,电子设备接收数据时,也是分时接收调至在各个频点上的数据,然后,再对数据进行调解得到原始数据。
[0050]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基站提供的频点有多个,电子设备获取当前通信的频点信息,然后依据频点信息,将待传输的数据分别调至在各个频点上,最后,分时发送调至在各个频点上的数据。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频点进行动态组合,然后分配给不同的时隙,从而实现通过多个信道承载数据,并在不同时隙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达到了增强传输速度的效果,提高了数据吞吐率,提升了用户体验。
[0051]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示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能够通过通信网络与基站进行数据的传输;如图3所示,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2]步骤301:获取当前通信的频点信息。
[0053]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但不局限于为以下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
[0054]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具有通信功能,可通过电子设备中的通信模块实现,该通信模块一般具有射频单元以及处理单元,电子设备能够利用通信模块与基站进行通信,具体地,电子设备与基站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利用通信网络实现电子设备与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这里,所传输的数据可以但不局限于为以下数据:文字数据、语音数据、图像数据等。
[0055]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与基站之间进行通信时,需要借助媒介进行通信,即通过载波进行通信,将数据调制在载波上之后,再进行数据的传输。这里,载波也称为信道,每个信道均对应一个频率,电子设备与基站之间能够进行通信的频率可以是多个,为此,电子设备获取当前通信的频点信息,这里,所述频点信息即为电子设备与基站能够通信的信道所对应的频率。
[0056]实际应用时,电子设备距离某一个基站较近时,则可向基站发送检测请求消息,这里,电子设备可以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地发送检测请求消息。具体地,电子设备可按照预设的周期向基站周期性地发送检测请求消息;或者,电子设备检测到基站的信号强度大于等于预设的阈值时,向基站发送检测请求消息,这种方式为非周期性地发送检测请求消息。上述方案中,电子设备距离基站较近是指电子设备能够接收到基站的信号,且该信号满足预定条件,例如信号的强度达到了阈值,这样所发送的检测请求消息才有效,才会接收到基站反馈的检测响应消息,从而得到了电子设备当前通信的频点信息。例如,电子设备当前通信的频点信息为Π、f2、f3三个频点,电子设备与基站之间能够在这三个频点上进行数据的传输。
[0057]步骤302:对所述待传输的数据按照第一规则进行分组,将分组数据分别调至在各个频点上。
[0058]本发明实施例中,待传输的数据需要首先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组,然后,再将分组数据分别调制在各个频点上。
[0059]本发明实施例中,频点信息还包括各个频点对应的容量,根据各个频点对应的容量对数据进行分组,分组的原则,可以按照将数据分配到容量较大的频点上,然后依次将数据分配到容量较小的频点上,这样分配后,剩余频点的容量较均衡。
[0060]步骤303:通过帧内不同的时隙发送所述调制在各个频点上的数据。
[0061]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分组数据调至到各个频点上后,每个频点上对应的数据量是不同的,基于此,可按照频点上的数据量的不同为频点分配相应的时隙,分配的原则,可以按照为数据量较多的频点分配较多的时隙,为数据量较少的频点分配较少的时隙。这样,可以达到分配均匀的目的,也更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
[0062]本发明实施例中,考虑对电子设备对数据不仅具有发送的功能,还具有数据接收的功能,为此,电子设备接收数据时,也是分时接收调至在各个频点上的数据,然后,再对数据进行调解得到原始数据。
[0063]参照图9,TDD系统中,每个帧(frame)里有O?7共8个时隙。电子设备检测到基站有频点fl、f2、f3,把数据分组调制到这些频点上,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