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醒用户合理使用移动终端的装置和方法_2

文档序号:9508700阅读:来源:国知局
图未示)后处理输出,将生成的呼吸信号电信号发送到转换模块220。转换模块220将接收到的呼吸信号电信号继续转换成第一信号,将第一信号传输到距离计算模块230,并将呼吸信号电信号传输到数据处理模块240。距离计算模块230是一距离传感器,可根据第一信号包含的呼吸信号采集点与屏幕的相对位置信息计算呼吸信号采集点到移动终端201的距离,生成距离信号传输到数据处理模块240。数据处理模块240接收到呼吸信号电信号和距离信号。数据处理模块240包括解析单元241、计算单元242和对比单元243,解析单元241解析接收到的呼吸信号电信号和距离信号,得到呼吸信号采集点的二氧化碳浓度信息、呼吸频率信息及信号采集点到移动终端201显示屏幕的距离信息。计算单元242根据呼吸频率信息计算呼吸平均频率,用以表示呼吸信号采集点与屏幕保持一相对位置的持续时间。对比单元243首先会对比解析得到的二氧化碳浓度和预存的正常空气二氧化碳浓度值,预存的空气二氧化碳最大浓度值是预先写入数据库中,是适宜人类生活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最大浓度值。当解析得到的二氧化碳浓度值超出预设的空气二氧化碳最大浓度值时,说明用户所处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超标,向用户发出第一警报信号。然后继续对比呼吸信号采集点到移动终端201显示屏幕的距离和预先写入的距离信息。装置200中预先写入多个呼吸信号采集点到移动终端201显示屏幕的距离,且距离数值逐渐增大。在本实施方式中,预先设定的多个距离值分别为10厘米、20厘米、30厘米和40厘米,预设的对应于相对位置距离值的持续时间分别为1分钟、10分钟、20分钟和30分钟。通过对比实时计算得到的距离值和预设的距离值,结合呼吸平均频率的持续时间,向用户发送第二警报信号。当计算得到的距离值大于40厘米时,或者说明用户并未操作移动终端201,采用适当的姿势操作移动终端201,此时不对用户发出第二警报信号;如果计算得到的呼吸平均频率以同一数值持续1分钟,计算得到的距离值小于10厘米时,说明用户保持与移动终端201的距离小于10厘米的范围内持续1分钟,则向用户发送第二警报信号;如果计算得到的呼吸平均频率以同一数值持续10分钟,计算得到的距离值大于10厘米而小于20厘米时,说明用户保持与移动终端201的距离在10-20厘米的范围内持续10分钟,则向用户发送第二警报信号;如果计算得到的呼吸平均频率以同一数值持续20分钟,计算得到的距离值大于20厘米而小于30厘米时,说明用户保持与移动终端201的距离在20-30厘米的范围内持续20分钟,则向用户发送第二警报信号;如果计算得到的呼吸平均频率以同一数值持续30分钟,计算得到的距离值大于30厘米而小于40厘米时,说明用户保持与移动终端201的距离在30-40厘米的范围内持续30分钟,则向用户发送第二警报信号。
[0020]提醒模块250包括二氧化碳浓度提醒单元251和距离提醒单元252,当用户所处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超标时,二氧化碳浓度提醒单元251发出第一警报信号,具体是在移动终端201的显示屏幕上发出语音信息或弹出文字窗口,文字至少需包含实时的二氧化碳浓度值与正常环境二氧化碳浓度值的对比,及提醒用户开窗通风的信息。在呼吸信号采集点到移动终端201显示屏幕的距离值处于不同的预设距离范围内时,在设定的时间节点距离提醒单元252发出语音信息或弹出文字窗口,提醒用户停止以该方式使用移动终端,使其合理使用移动终端201。同时结合对用户平时使用习惯的记录以及医学上认为对用户健康影响的距离和频率进行的调查结果,通过语音或弹窗显示的方式建议用户合理使用移动终端 201。
[0021]进一步,装置200还包括一存储模块260,连接对比单元243,用于存储对比单元243预存的正常空气二氧化碳浓度值及预存的距离信息。
[0022]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提醒用户合理使用移动终端的装置采集移动终端周围的呼吸信号,并根据呼吸信号转换成的电信号计算呼吸信号采集点到移动终端的距离,通过对比电信号包含的二氧化碳浓度与标准二氧化碳浓度,以及对比呼吸信号采集点到移动终端的距离与预设的健康的距离范围,分别向用户发送警报信号,能够获取用户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在健康的距离范围之内做出提醒,促进用户养成合理健康的使用习惯。
[0023]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提醒用户合理使用移动终端的方法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0024]S301:在移动终端启动后,实时采集以移动终端为中心的第一范围内的呼吸信号,呼吸信号至少包含第一范围内二氧化碳浓度信息、呼吸信号采集点与屏幕的相对位置信息和保持相对位置的持续时间。
[0025]在用户启动移动终端时,开始采集第一范围内的呼吸信号。第一范围是在移动终端周围的一定空间范围内。呼吸信号至少包含第一范围内二氧化碳浓度信息、呼吸信号采集点与屏幕的相对位置信息和保持相对位置的持续时间。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二氧化碳传感器探测第一范围内二氧化碳浓度,通过呼吸频率感应器获取呼吸频率信息及呼吸信号采集点与屏幕的相对位置信息,并且将用户以一呼吸频率呼吸的持续时间看作保持相对位置的持续时间。将采集到的上述信息打包成呼吸信号,然后将呼吸信号转换为呼吸信号的电信号,呼吸信号电信号经放大电路处理后,进入步骤S302。
[0026]S302:将呼吸信号转换为第一信号。
[0027]将呼吸信号电信号转换成第一信号,呼吸信号电信号是移动终端内设置的距离传感器无法识别的,因此需要将呼吸信号电信号转换成距离传感器可识别的第一信号,进入步骤S303。
[0028]S303:根据第一信号包含的呼吸信号采集点与屏幕的相对位置信息计算呼吸信号采集点到屏幕的距离。
[0029]距离传感器接收经电信号转换成的第一信号,并根据第一信号包含的呼吸信号采集点与移动终端显示屏幕的相对位置计算从呼吸信号采集点到移动终端显示屏幕的距离。呼吸信号采集点是第一范围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可看作用户呼吸时鼻孔呼气的位置,用以衡量用户的眼睛位置。计算完成后进入步骤S304。
[0030]S304:解析呼吸信号和距离信号,获取其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信息、保持相对位置的持续时间和距离信息,对比二氧化碳浓度信息和预存的空气二氧化碳最大浓度值,且在保持相对位置的持续时间大于预设的对应于相对位置的持续时间的同时用距离信息对比预存的距离信息。
[0031]从呼吸信号电信号中获取二氧化碳浓度信息及呼吸频率信息,根据呼吸频率信息计算呼吸平均频率,并且将用户以该呼吸平均频率呼吸的持续时间看作保持相对位置的持续时间。移动终端中预先写入最适宜人类生活的正常空气二氧化碳浓度值,对比获取到的二氧化碳浓度和正常空气二氧化碳最大浓度值,当电信号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值超出正常空气二氧化碳最大浓度值时,说明用户所处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超标,移动终端向用户发出第一警报信号。然后继续对比距离传感器计算得到的呼吸信号采集点到移动终端显示屏幕的距离和预先写入的距离信息。移动终端中预先写入多个呼吸信号采集点到移动终端显示屏幕的距离,且距离数值逐渐增大。在本实施方式中,预先设定的多个距离值分别为10厘米、20厘米、30厘米和40厘米,预设的对应于相对位置距离值的持续时间分别为1分钟、10分钟、20分钟和30分钟。通过对比实时计算得到的距离值和预设的距离值,结合呼吸平均频率的持续时间,向用户发送第二警报信号。当计算得到的距离值大于40厘米时,说明用户并未操作移动终端,或者采用适当的姿势操作移动终端,此时不对用户发出第二警报信号;如果计算得到的呼吸平均频率以同一数值持续1分钟,计算得到的距离值小于10厘米时,说明用户保持与移动终端的距离小于10厘米的范围内持续1分钟,则向用户发送第二警报信号;如果计算得到的呼吸平均频率以同一数值持续10分钟,计算得到的距离值大于10厘米而小于20厘米时,说明用户保持与移动终端的距离在10-20厘米的范围内持续10分钟,则向用户发送第二警报信号;如果计算得到的呼吸平均频率以同一数值持续20分钟,计算得到的距离值大于20厘米而小于30厘米时,说明用户保持与移动终端的距离在20-30厘米的范围内持续20分钟,则向用户发送第二警报信号;如果计算得到的呼吸平均频率以同一数值持续30分钟,计算得到的距离值大于30厘米而小于40厘米时,说明用户保持与移动终端的距离在30-40厘米的范围内持续30分钟,则向用户发送第二警报信号。
[0032]S305:根据对比结果,在二氧化碳浓度信息大于预存的空气二氧化碳最大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