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讯数据帧传输方法

文档序号:9526795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讯数据帧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发明涉及一种通讯数据帧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通讯协议又称通讯规程,是指通讯双方对数据传送控制的一种约定。约定中包括对数据格式,同步方式,传送速度,传送步骤,检纠错方式以及控制字符定义等问题做出统一规定,通讯双方必须共同遵守,它也叫做链路控制规程。基于这个协议,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才能正确,高效运行。这种出于统一性和开放性考虑的设计,的确加速了电子技术的发展,但同样带来了数据本身的安全性问题。由于采用了标准的通讯接口,在两个模块之外的解析者如果试图获取它们之间传输的数据及数据的意义,只要知道它们的标准既定协议,采用并联接入的方式采集数据,再根据动作和响应就能逆向分析出数据意义。
[0003]为保护通讯的安全性,设计者需在原来数据基础上故意增加一些无效数据,并一起发送出去,但由于设计者设计的模块预先定义了协议,就可以对有效数据进行响应并对无效数据进行过滤。然而,解析者通过工具获取到的数据会比真实有效的数据多,难以分辨有效的数据,在对数据进行解析时难以确定。
[0004]上述通讯方法几乎都是从数据本身出发,没有对通讯协议进行改变,解析者根据协议就能获取到数据本身,就有可能成功解析出数据及其意义。

【发明内容】

[0005]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讯数据帧传输方法的设计方案。
[0006]一种通讯数据帧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发送端与接收端按照相同的随机传输时基T进行数据帧的收发。
[0007]以及包括以下步骤:
S1,发送端通过默认传输时基T0生成随机数T1,将T1设定为第一帧数据传输时基;S2,发送端与接收端建立通讯,发送端通过默认传输时基T0将T1发送给接收端;S3,发送端以传输时基T1发送第一帧数据,后续数据帧以上一帧的传输时基为基础生成其对应的传输时基;S4,接收端根据传输时基T1接收第一帧数据,并按照发送端生成的对应的传输时基方式生成后续数据帧的对应传输时基并按照对应的传输时基接收数据。
[0008]所述步聚S2具体包括:S21,当发送端发送数据帧时,数据存入发送端的数据缓冲区,并触发发送函数发送数据缓冲区中的数据帧;S22,当接收端收到数据帧时,数据存入接收端的接收数据缓冲区。
[0009]所述步骤S3还包括:完成第一帧数据传输后,若需进行第二帧、第三帧、第η帧数据传输,则设定第二帧数据传输时基为T2=f (Τ1)、第三帧数据传输时基为f(T2)=f (f (T1))、第η帧数据传输时基为Tn=f (fn-1 (ΤΙ)),并继续向接收端发送第二帧、第三帧、第η帧数据。
[0010]还包括ACK数据帧重发步骤:发送端发送数据帧后,若未收到接收端反馈的ACK响应帧,则数据帧发送失败,并提示发送端重新发送数据帧。
[0011]还包括重发次数检测步骤:当发送端重新发送数据帧次数超过规定最大次数时,则通讯失败,并提示发送端重新建立通讯。
[0012]还包括传输时基生成步骤:当发送端与接收端完成一完整数据帧通讯后,则发送端重新生成新的传输时基;所述生成的传输时基为指定范围的随机数。
[0013]所述通讯为双向通讯。
[0014]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引入可变传输时基提高通讯安全性,并建立可靠稳定的传输机制使通讯保密性更高,并且应用简单,适合需要对通讯内容进行保密的通讯场合。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通迅数据帧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传输时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
[0017]如图1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通讯数据帧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发送端与接收端按照相同的随机传输时基T进行数据帧的收发。还包括以下步骤:S1,发送端通过默认传输时基T0生成随机数T1,将T1设定为第一帧数据传输时基;S2,发送端与接收端建立通讯,发送端通过默认传输时基T0将T1发送给接收端;S3,发送端以传输时基T1发送第一帧数据,后续数据帧以上一帧的传输时基为基础生成其对应的传输时基;S4,接收端根据传输时基T1接收第一帧数据,并按照发送端生成的对应的传输时基方式生成后续数据帧的对应传输时基并按照对应的传输时基接收数据。
[0018]具体实施时,所述步聚S2具体包括:当发送端发送数据帧时,数据存入发送端的数据缓冲区,并触发发送函数发送数据缓冲区中的数据帧;当接收端收到数据帧时,数据存入接收端的接收数据缓冲区;所述步骤S3还包括:完成第一帧数据传输后,若需进行第二帧、第三帧、第η帧数据传输,则设定第二帧数据传输时基为T2=f(Tl)、第三帧数据传输时基为f (T2) =f (f (ΤΙ))、第η帧数据传输时基为Tn=f (fn_l (ΤΙ)),并继续向接收端发送第二帧、第三帧、第η帧数据。如图2所示,当接收端成功接收到发送端的随机数Τ1后,第二帧数据的时基Τ2就是f (Τ1),第三帧数据的传输时基就变为f(T2),依次类推。其中发送端与接收端中运行同一套传输时基函数f(x),因此发送端与接收端双方的时基可以保证得到同止/J/ ο
[0019]为了预防发送端或者接收端由于其它原因导致数据帧发送或者接收不成功,还包括ACK数据帧重发步骤:发送端发送数据帧后,若未收到接收端反馈的ACK响应帧,则数据帧发送失败,并提示发送端重新发送数据帧;即发送端在发送完数据帧后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正确收到ACK响应帧就认为本次通讯失败,需要发送端重新发送数据帧,当发送端重新发送数据帧次数超过规定最大次数时,则通讯失败,并提示发送端重新建立通讯。当发送端与接收端完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帧通讯成功后,发送端才能重新生成新的传输时基;为了保证通讯效率,所述生成的传输时基为指定范围的随机数。
[0020]为了保证发送端与接收端通讯确定性,所述通讯为双向通讯。
[0021]本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优实施方式,未进行详细描述的部分均采用公知的成熟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通讯数据帧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发送端与接收端按照相同的随机传输时基T进行数据帧的收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讯数据帧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发送端通过默认传输时基TO生成随机数T1,将T1设定为第一帧数据传输时基; S2,发送端与接收端建立通讯,发送端通过默认传输时基TO将T1发送给接收端; S3,发送端以传输时基T1发送第一巾贞数据,后续数据巾贞以上一巾贞的传输时基为基础生成其对应的传输时基; S4,接收端根据传输时基T1接收第一帧数据,并按照发送端生成的对应的传输时基方式生成后续数据帧的对应传输时基并按照对应的传输时基接收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讯数据帧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聚S2具体包括: S21,当发送端发送数据帧时,数据存入发送端的数据缓冲区,并触发发送函数发送数据缓冲区中的数据帧; S22,当接收端收到数据帧时,数据存入接收端的接收数据缓冲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讯数据帧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还包括:完成第一帧数据传输后,若需进行第二帧、第三帧、第η帧数据传输,则设定第二帧数据传输时基为T2=f (Τ1)、第三帧数据传输时基为f (T2)=f (f (T1))、第η帧数据传输时基为Tn=f (fn-1 (ΤΙ)),并继续向接收端发送第二巾贞、第三巾贞、第η巾贞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通讯数据帧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ACK数据帧重发步骤:发送端发送数据帧后,若未收到接收端反馈的ACK响应帧,则数据帧发送失败,并提示发送端重新发送数据帧。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通讯数据帧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重发次数检测步骤:当发送端重新发送数据帧次数超过规定最大次数时,则通讯失败,并提示发送端重新建立通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通讯数据帧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输时基生成步骤:当发送端与接收端完成一完整数据帧通讯后,则发送端重新生成新的传输时基;所述生成的传输时基为指定范围的随机数。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通讯数据帧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为双向通τΗ ο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讯数据帧传输方法,包括:发送端与接收端按照相同的随机传输时基T进行数据帧的收发,还包括以下步骤:S1,发送端通过默认传输时基T0生成随机数T1,将T1设定为第一帧数据传输时基;S2,发送端与接收端建立通讯,发送端通过默认传输时基T0将T1发送给接收端;S3,发送端以传输时基T1发送第一帧数据,后续数据帧以上一帧的传输时基为基础生成其对应的传输时基;S4,接收端根据传输时基T1接收第一帧数据,并按照发送端生成的对应的传输时基方式生成后续数据帧的对应传输时基并按照对应的传输时基接收数据。本发明通过引入可变传输时基建立可靠传输机制使通讯保密性更高、应用简单,适合需要对通讯内容进行保密的通讯场合。
【IPC分类】H04K1/06
【公开号】CN105281863
【申请号】CN201410302227
【发明人】肖观送, 巫金文
【申请人】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4年6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