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的认定遗失和寻回方法及其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51944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的认定遗失和寻回方法及其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认定遗失和寻回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等移动终端的用途越来越多,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然而,手机一旦丢失,不仅会造出用户的财产损失,而且手机内存储的通讯录、照片、文件等大量个人信息和资料也随之丢失,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移动终端丢失时,通常难以获得有效线索,使得找回非常困难。
[0003]当前针对该问题的处理方法有:通过网页客户端登录被遗失手机的账户,通过向手机发送相关信息控制手机,并且返回相关信息,从而实现对手机的控制,并获取找回的线索。但该方案的前提是,用户必须事先创建一个用于控制手机的账号,然而很多用户都没有事先创建账户的习惯,从而导致手机一旦丢失之后很难再找回。

【发明内容】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认定遗失和寻回方法,包括:
[0005]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状态信息和历史状态信息;
[0006]根据当前状态信息和历史状态信息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遗失状态;
[0007]若处于遗失状态,则生成用于控制移动终端的账户信息,并将账户信息发送至用户的备用联系方式。
[0008]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0009]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状态信息和历史状态信息;
[0010]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当前状态信息和历史状态信息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遗失状态;
[0011]账户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当处于遗失状态时,生成用于控制移动终端的账户信息,并将账户信息发送至用户的备用联系方式。
[0012]本发明实施例,处于遗失状态的移动终端主动创建可供用户实现远程控制的账户信息,便于用户获取更多找回移动终端的线索,挽回丢失的个人资料,有效提高了找回的可能性,避免了用户因未曾创建过账户而无法控制被遗失的移动终端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认定遗失和寻回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认定遗失和寻回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认定遗失和寻回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认定遗失和寻回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18]图5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认定遗失和寻回方法的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19]图6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认定遗失和寻回方法的第六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20]图7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认定遗失和寻回方法的第七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21]图8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9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10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11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2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3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4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9]图1,是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认定遗失和寻回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30]步骤S11: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状态信息和历史状态信息。
[0031 ] 本步骤中,示例性的,状态信息可包括移动终端S頂卡中的本机号码、所接入的WIFI的标识信息、GPS定位位置、服务基站的标识信息等。
[0032]本步骤中,可定时或主动触发移动终端读取上述状态信息,并存储在移动终端的数据库中,从而形成历史状态信息。
[0033]步骤S12:根据当前状态信息和历史状态信息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遗失状态。
[0034]本步骤中,可根据状态信息的不同类型来设置不同的遗失判断标准。由于一般用户每天的生活范围和生活习惯很少发生变化,因此可统计出当前状态信息在历史状态信息中的出现频率,当该出现频率大于预设值时,则认为符合遗失判断标准。示例性的,当状态信息为所接入的无线保真WIFI的标识信息时,可统计出当前接入的WIFI的累积连接次数,若该累积连接次数小于2次,则可认为该WIFI地址不是用户常用的WIFI地址,属于异常地址,移动终端可能处于遗失状态。也可判断当前状态信息在历史状态信息中是否出现过,若没有出现过,则认为符合遗失判断标准。示例性的,当状态信息为移动终端S頂卡中的本机号码时,由于用户一般不会轻易更换个人号码,因此当移动终端S頂卡中的本机号码为一个新号码时,则有理由怀疑该移动终端可能处于遗失状态。
[0035]步骤S13:若处于遗失状态,则生成用于控制移动终端的账户信息,并将账户信息发送至用户的备用联系方式。
[0036]本步骤中,账户信息可包括账户名和登录密码,备用联系方式可包括备用手机号码、邮箱、QQ、微信等联系方式。
[0037]本步骤中,用户获取账户信息后,可通过电脑、手机等客户端进行登录,实现对所遗失的移动终端的远程控制,如返回定位信息、屏幕锁定、返回通信录信息等。
[0038]本发明实施例,处于遗失状态的移动终端主动创建可供用户实现远程控制的账户信息,便于用户获取更多找回移动终端的线索,挽回丢失的个人资料,有效提高了找回的可能性,避免了用户因未曾创建过账户而无法控制被遗失的移动终端的问题。
[0039]图2,是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认定遗失和寻回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40]步骤S21:获取移动终端的当前状态信息和历史状态信息。
[0041]步骤S22:根据当前状态信息和历史状态信息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遗失状态。
[0042]步骤S23:若处于遗失状态,则生成用于控制移动终端的账户信息,并将账户信息发送至用户的备用联系方式。
[0043]步骤S21至S23与方法第一实施例中的对应步骤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0044]步骤S24:若处于遗失状态,则将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发送至用户的备用联系方式。
[0045]本步骤中,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可通过移动终端内置的GPS/北斗/伽利略等卫星定位系统的定位装置来测得。
[0046]本步骤中,备用联系方式可包括备用手机号码、邮箱、QQ、微信等联系方式。
[0047]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发送至用户的备用联系方式,便于用户根据被遗失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将其找回。
[0048]图3,是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认定遗失和寻回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49]步骤S31:获取移动终端当前使用的本机号码和曾经使用过的本机号码。
[0050]本步骤中,可在每次开机时,读取移动终端S頂卡中的本机号码,并存储在移动终端的数据库中,这些号码就构成了曾经使用过的本机号码。
[0051]步骤S32:若当前使用的本机号码与曾经使用过的本机号码不一致,则认定移动终端处于遗失状态。
[0052]本步骤中,由于用户的本机号码一般比较固定,不会轻易更换,因此若当前使用的本机号码与曾经使用过的本机号码不一致,则很可能该移动终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